第27章 回程准备-《青娘的商业智慧》

  清晨的山风里,带着雨后的清凉。青娘把一张大大的\"回程准备清单\"贴在木屋外的木板墙上。清单上只有四列:事项、负责人、截止时间、状态。她知道,真正的考验,从\"准备\"开始。

  \"各位,\"青娘看着围拢来的茶农们,\"今天我们把回城前的每一件事,都落到人、落到时间。\"

  她用手指着清单,逐条讲解:

  \"1. 首批直采的初制茶封装与标识——负责人:沈行舟、赵老;截止时间:今日申时;状态:未开始;

  2. 质量抽检与封样——负责人:青娘、周老;截止时间:今日午时;状态:未开始;

  3. 交付日志与验收单整理归档——负责人:王婶;截止时间:今日午时;状态:未开始;

  4. 运输车辆与路线确认——负责人:李大壮;截止时间:今日辰时;状态:未开始;

  5. 山路隐患排查与加固——负责人:李伯、阿牛;截止时间:今日巳时;状态:未开始;

  6. 风险基金账目核对与公示——负责人:周老;截止时间:今日申时;状态:未开始;

  7. 城里试茶会物资清单确认——负责人:青娘;截止时间:今日午时;状态:未开始;

  8. 留守人员排班与联系方式张贴——负责人:赵老;截止时间:今日申时;状态:未开始。\"

  \"青娘,\"赵老皱眉,\"这么多事,一天能做完吗?\"

  \"能。\"青娘点头,\"我们分时段、分小组。辰时到巳时,先把运输和山路搞定;巳时到午时,质量抽检;午时到午时,账目和物资清单;未时到申时,封装标识和排班。每完成一项,我们在状态栏打个勾。\"

  为了让大家更清楚,青娘把\"封装与标识规范\"也写在了旁边:

  \"1. 包装材料:统一竹篮,内衬油纸,外贴统一标识;

  2. 标识内容:产地、海拔、采摘日期、等级、净重、责任人;

  3. 封样:每批次抽取500克封样,贴上封条,注明封样日期和封样人;

  4. 堆放:离地10厘米,通风防潮,批次分明,禁止混堆。\"

  \"青娘,\"王婶又问,\"标识上的'责任人'写谁?\"

  \"谢组长。\"青娘回答,\"谁组织采制的,谁对这一批的质量负责。\"

  \"还有运输,\"李大壮举手,\"我昨天去看了,山脚那段路有两处塌方,我已经找人去清理了。今天辰时我再去确认一遍。\"

  \"辛苦你了。\"青娘说,\"另外,我准备了'运输应急包',里面有麻绳、铁锹、雨布、创可贴和一些干粮。你带上,路上有备无患。\"

  她转身,从屋里取出几个帆布包,递给李大壮:\"这是你的,这是给赶车师傅的,这是给跟车的。\"

  李大壮接过,点头:\"好。\"

  为了确保质量万无一失,青娘和周老在验收台旁边设置了一个\"临时抽检点\"。抽检点上有标准样、放大镜、色卡和封样袋。

  \"我们今天做'二次抽检'。\"青娘说,\"第一次在各组,第二次在集中封装前。两次都合格,才能封样。\"

  她把\"抽检流程\"也写在了墙上:

  \"1. 取样:每10斤抽取1斤作为样;

  2. 看样:形态、匀整、杂质;

  3. 闻香:有无异味;

  4. 手感:叶质弹性;

  5. 判定:合格\/不合格;

  6. 封样:合格后封样,注明信息。\"

  辰时一到,大家分头行动。李大壮带着两个人去确认运输车辆和路线;李伯和阿牛带着锄头去排查山路隐患;赵老开始整理交付日志;王婶把验收单按日期装订;周老在抽检点准备工具;沈行舟则带着几个人去准备封装材料。

  青娘没有停。她先去了南坡,查看昨天封装好的几批初制茶。她用镊子拨开几片茶叶,闻了闻,又用放大镜看了看叶背的绒毛。

  \"这一批不错。\"青娘点头,\"鲜度够,无异味。\"

  她又去了北坡。北坡的老丛茶颜色略深,但叶质厚实。青娘满意地点头:\"这就是老丛的特点。\"

  巳时,李伯和阿牛回来,满头大汗。

  \"青娘,\"李伯喘着气,\"山路两处塌方已经清理干净,我们还在最滑的那段路铺了些碎石。\"

  \"好。\"青娘把\"山路隐患排查\"打了个勾,\"你们辛苦了。\"

  午时,质量抽检开始。青娘和周老一组,沈行舟和赵老一组,分两组对所有批次进行抽检。每一个批次,他们都按流程取样、看样、闻香、手感,然后判定。

  \"这一批有少量鱼叶。\"青娘皱眉,\"当场剔选,按实结算。\"

  \"这一批色泽偏暗,但无异味,叶质尚可。\"周老说,\"判二级。\"

  \"这一批香清、水细,芽头匀整。\"沈行舟眼睛一亮,\"判特级。\"

  青娘点头:\"特级。\"

  抽检结束后,青娘把结果汇总,写在\"质量抽检汇总表\"上:

  \"特级:3批;一级:6批;二级:4批;不合格:1批(已剔选按实结算)。\"

  她把汇总表贴在墙上,又把每一批的封样袋一一编号,放进一个带锁的木匣里。

  \"这些封样,\"青娘说,\"一份留在山里,一份带到城里,作为试茶会的参照样。\"

  未时,周老把风险基金的账目整理好,贴在了墙上:

  \"上月利润:30两;提取1%:3钱;现有余额:5两3钱;用途明细:油纸20张、竹篮10个、铁锹2把。\"

  \"各位,\"周老说,\"账目每月初五公示,接受大家监督。\"

  \"好。\"茶农们齐声应道。

  同一时间,青娘把\"城里试茶会物资清单\"也整理好了:

  \"1. 特级封样3份、一级封样3份、二级封样3份;

  2. 标准勺1把、标准样1套;

  3. 茶具1套(盖碗、公道杯、品茗杯);

  4. 质量标准示意图1张;

  5. 协议复印件10份;

  6. 茶路笔记1本;

  7. 宣传木牌1块;

  8. 雨布2张、麻绳2卷。\"

  她把清单交给沈行舟:\"你负责打包,注意轻拿轻放。\"

  \"好。\"沈行舟接过,认真地把每一样东西分类装好。

  申时,封装标识开始。沈行舟和赵老带着几个人,把初制茶按等级分装到统一的竹篮里,内衬油纸,外贴标识。标识上清楚地写着:

  \"南山茶农合作社直采

  产地:南坡

  海拔:780米

  采摘日期:六月初十

  等级:特级

  净重:10斤

  责任人:王婶\"

  每贴好一个,他们就在\"封装清单\"上打个勾。青娘在一旁检查,确保没有遗漏。

  \"青娘,\"赵老忽然开口,\"我们留守的人已经排好班了,我把联系方式也贴在墙上了。\"

  青娘走过去,看了看\"留守排班表\":

  \"六月十一:赵老、阿牛

  六月十二:王婶、李伯

  六月十三:赵老、王婶

  ……\"

  下面是每个人的联系方式和应急联系人。青娘满意地点头:\"好。\"

  申时末,所有事项都完成了。青娘把\"回程准备清单\"上的每一项都打了勾:

  \"1. 首批直采的初制茶封装与标识——已完成;

  2. 质量抽检与封样——已完成;

  3. 交付日志与验收单整理归档——已完成;

  4. 运输车辆与路线确认——已完成;

  5. 山路隐患排查与加固——已完成;

  6. 风险基金账目核对与公示——已完成;

  7. 城里试茶会物资清单确认——已完成;

  8. 留守人员排班与联系方式张贴——已完成。\"

  \"各位,\"青娘看着大家,\"今天我们把'准备'做到了极致。准备不是多此一举,而是为了让明天少出意外。\"

  \"青娘,\"周老微笑,\"你这一步走得很稳。\"

  \"稳,才走得远。\"青娘说。

  傍晚,青娘把今天的\"回程准备\"情况记录在\"茶路笔记\"里:

  \"今日完成:

  - 封装初制茶13批,其中特级3批、一级6批、二级4批;

  - 质量抽检二次,剔选不合格1批,按实结算;

  - 封样13份,留山6份,带城7份;

  - 运输与路线确认完毕,山路隐患已排除;

  - 风险基金账目公示;

  - 试茶会物资打包完毕;

  - 留守排班与联系方式张贴。

  明日计划:

  - 辰时出发,午时到城;

  - 未时布置试茶会现场;

  - 适时邀请媒体与茶客看样;

  - 晚间复盘,准备次日试茶会。\"

  她合上笔记,抬头看见沈行舟正望着她,眼神里有掩饰不住的欣慰。

  \"你今天做得很好。\"沈行舟说。

  \"我们做得很好。\"青娘纠正,\"准备,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

  夜深了,山里安静得只剩下虫鸣。青娘躺在木床上,却没有立刻睡着。她的脑海里,像放电影一样,闪过今天的画面——清单上一个个打勾的项目、封样袋上的编号、墙上的排班表……每一个细节,都让她更加坚定。

  \"青娘,\"她在心中默念,\"记住今天。准备,是对明天的尊重。\"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李大壮就赶着马车来到了山脚。车厢里铺着雨布,两侧绑着麻绳。沈行舟和几个年轻人把封装好的初制茶一箱箱搬上马车,青娘则把封样和试茶会物资小心地放进一个特制的木匣里。

  \"路上小心。\"周老站在一旁,叮嘱道。

  \"放心吧。\"青娘点头,\"我们会按时到城。山里的事,拜托您了。\"

  \"有我们在。\"周老说。

  赵老、王婶、李伯和其他茶农都来送行。他们站在路边,挥手告别。

  \"青娘,到了城里,别忘了给我们写信。\"王婶喊道。

  \"一定。\"青娘微笑,\"你们也要按标准来,别偷懒。\"

  \"放心吧。\"赵老大声说,\"说清楚,做得到。\"

  马车启动。车轮压在碎石路上,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青娘坐在车厢里,手捧着那个特制的木匣。沈行舟坐在她旁边,不时回头望一眼渐渐远去的山。

  \"青娘,\"沈行舟忽然开口,\"等到了城里,我们的试茶会一定会成功。\"

  \"会的。\"青娘点头,\"因为我们准备了。\"

  马车转过一个弯,山被甩在了身后。青娘抬头望向远方,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她知道,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但她已经准备好了。

  他们的马车在清晨的阳光里,向城里驶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