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指认-《间谍永不眠》

  一五一、指认

  温政之所以找小六指,是因为他改变了策略。

  绑架案指向了南子,指向了虹口,但是,他不能像原来查案那样,亲自一个案子接一个案子地查,这样不仅时间慢,目标大,而且会被牵着鼻子走。

  笨牛就是代价,就是教训。

  他让包伟继续以官方的样子查案,他却要换一种方式和日本人斗。

  你绑,我骗。你用刀,我用剑。

  以江湖的方式。

  小六指问,该如何具体做。

  温政解释:金鳞岂是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一个人最好的运气,不是捡钱也不是中奖,而是遇见一个打破你思维,从而提升你境界的人。

  说了半天,小六指还是不太明白,要如何去杀猪,如何去提升。

  温政说,要杀猪,是不是要先有猪?

  小六指立刻承认。

  温政笑了,那么,我们就先去找猪。

  ***

  清末有个很值得玩味的现象,不管是哪门哪派,满大臣汉大臣,督抚级的大人物身边都养着一群革命党,甚至是半公开的革命党。

  就拿东三省总督赵尔巽来说,手下有个叫张榕的狠人,那可是公开在衙门里喊反清口号的革命党。

  老赵心里跟明镜似的,照样让他管练兵大事。

  结果你猜怎么着?

  等到张榕真要动手那天,赵尔巽转头就跟张作霖联手把人给做了。

  这操作你说迷不迷?

  明明早就能抓人,非要养到关键时候才收网,怕是早就备好了两手打算——能压住就当养个能臣,压不住就杀鸡儆猴。

  这些晚清老狐狸的生存智慧,真不是一般人能琢磨透的。

  徐主任也深谙此道。

  他对叛徒的重用,对黎明的重用,都有两手准备的。所以,有的叛徒的命运,是早注定了的。

  ***

  方其羽的危机才刚刚开始。

  他最大的危机就是低估了身边的人,这种低估是致命的错误。

  张银才带了一位中年男人进来,一位穿长衫,戴眼镜,斯斯文文的人。这个人一进来,方其羽就暗自一惊。徐主任当着方其羽的面,沉着脸问张银才:“就是这个人?”

  张银才说:“是的。”

  “就是他举报了方秘书?”

  “对。”

  徐主任问方其羽:“你认识这个人吗?”

  “觉得面熟,想不起在哪里见过。”

  徐主任看着这个人:“你叫什么名字?”

  “鄙人李聚仁。”

  “职业?”

  “鄙人是明德女校的一名老师。”

  徐主任指着方其羽说:“你认识这个人吗?”

  李聚仁盯着方其羽,皮笑肉不笑地说:“当然认识,他就是化成灰,我也认得出来。”

  “他叫什么名字?”

  “方仁邻。”李聚仁吃吃地笑着说,他没有说错,方其羽,字仁邻。这个字,不是很熟悉的人,不会知道。

  徐主任说:“上个周末,你坐火车了吗?”

  “坐了。”李聚仁说:“我坐了最后一班从上海到金陵的火车。我坐在最后一排的一个角落里,没有人注意到我,车厢里的每个人我却看得清清楚楚,”

  “在火车上你遇到了什么人?”

  “我遇到了他。”李聚仁指着方其羽说。

  “你确认?”

  “确认。他虽然用围巾围住半边脸,我还是一眼认出了他。”李聚仁说:“他一进车厢,我就看到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