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0章 导弹蜂群-《群星:都市开局,崛起星河霸主》

  10天后。

  24G的疯狂加速已成为过去式。

  当前正在运行的,是减速燃烧程序。

  相对温和的反向推力,持续作用在一切之上。

  舷窗外,是奥尔特云的最外层,距离太阳系质心53天文单位.

  在这里,哪怕以太阳的辉煌,也衰减成了一颗极为明亮,却毫无温度的星辰。

  太阳的光芒是如此微弱,以至于无法照亮任何东西。

  唯有舰船自身的传感器,才能构建出四周的实时星图。

  这是唯一一个,能够证明他们并非是在虚无中航行的证据。

  哈尔西摇头晃脑,轻声哼着什么,光幕上,清晰的全息图像正在逐渐显示出来。

  石村号的远程传感器阵列,捕获了信息之后,经过她二次处理,变成了准确的情报。

  “目标空域详细扫描完成。”哈尔西道。

  “提西福涅把自己藏在了一颗冰彗星后面,‘骆驼5511’,一颗轨道特殊的冰彗星。”

  光幕中央,一颗不规则形状的冰核被高亮标注,旁边滚动着数据。

  “轨道倾角九十度,垂直于黄道面,近乎正圆,偏心率极低。”

  “直径38.2公里,自转周期17.6地球日,相对于其他彗星来说超级缓慢。”

  “表面温度零下233.8摄氏度。”

  “成分主要是水冰,甲烷冰,硅酸盐尘埃,含有少量的氨冰和碳质颗粒。”

  “已经发现冰彗星表面的水冰开采作业,预计是用来制造冷却剂。”

  江锋的目光扫过彗星数据,并未停留太久。

  他的注意力被彗星旁边,那些更加庞大的人造物所吸引。

  哈尔西适时地将画面切换。

  22艘巨型船舶出现在屏幕上,它们之间,牵着一条条粗长的缆绳。

  “快船级大型燃料运输船,单舰长度超过四千米,直径约一千米。”

  “每艘船,最显着的特征,就是并排放置的16个五百米直径低温高压燃料罐。”

  哈尔西放大了一艘船,让江锋看到特征:“单舰满载,可容纳1.2亿公吨氚氦三聚变燃料。22艘……总容量接近26.4亿公吨。”

  江锋的呼吸微微一滞。这个数字在他的脑海中轰鸣,瞬间解释了许多疑惑。

  ‘26亿吨……难怪她敢掀桌子。’

  ‘这里的燃料,比木星所有燃料精炼厂,整整一周的峰值产能,加起来还多。’

  ‘她到底谋划了多久,又是怎么无声无息地抽走,如此规模的战略储备?’

  这些燃料船被缆绳巧妙地连接,形成了一个松散却统一的整体。

  而在这个临时拼凑的“燃料基地”的质心位置,哈尔西将影像放大。

  一个黑色的,毫不起眼的柱状体静默地悬浮着。

  它长约五百米,直径约一百米,其貌不扬,仿佛只是一段被扔掉的工业管道。

  但从其两端,延伸出44条粗细不一的管道,连接着每一艘燃料船。

  “两条主要管道通向每一艘燃料船。”哈尔西解释道。

  “一条高压输电线路,维持核心计算单元的能源需求。”

  “另一条是超低温冷却剂循环管道,为黑色柱状体内部的密集计算矩阵散热。”

  “这就是提西福涅的物理算力核心。”

  江锋仔细审视着那个黑色的核心。

  但真正让他瞳孔微微收缩的,是停泊在算力核心两侧的两艘战舰。

  “检测到高能护盾反应源。”哈尔西凝重起来。

  “两艘‘坚挺级’护盾驱逐舰,识别信号显示……”

  “它们隶属于地联海军,采购自‘阿韦邦守护者’。”

  光幕上显示出两艘舰船的详细结构图。

  它们体型比诺曼底号大了不少,武器系统寥寥,但舰体中部和首尾,分布着三个巨大的护盾投射器,格外醒目。

  “这种船别无长处,就是配备了大型的等离子护盾投射器。”哈尔西继续汇报,模拟出护盾生效时的能量场。

  “它们能联合投射出一个球状护盾,容积足以包裹住整个燃料船集群。”

  “激光武器和动能武器,在耗尽护盾能量之前,几乎无法对内部目标造成有效伤害。”

  江锋点点头:“幸好,我们带来的不是常规武器。”

  “理论上是这样。”哈尔西随即泼了一盆冷水:“聚能电弧的确能穿透等离子护盾,但穿透过程本身会剧烈损耗电子束的强度和聚焦度。”

  “模拟显示,石村号的单次射击,最多只能穿透一层‘坚挺级’产生的护盾。”

  “如果它们采用了重叠护盾技术,或者……如果提西福涅那个黑柱子,本身还有第三层独立护盾系统,那我们的主炮攻击很可能无功而返。”

  “哼。”江锋忽然低低地笑了起来:“所以,幸好石村号上不止有聚能电弧。”

  “对付这种铁乌龟,就得靠纳米战斗机了。”江锋摇头叹息。

  “你是对的,哈尔西,丰富的作战手段的确重要,真实的战争中,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上什么手段,单一的武器系统,太容易就被克制了。”

  几乎在他话音落下的同时,主光幕的一角自动切换,显示出石村号舰桥的实时画面。

  小灰侧坐在扶手上,怀里多了一个卡通化的江锋玩偶。

  玩偶瞪着银色的纽扣眼睛,笑容有一点点狰狞。

  “警告!”小灰说道。

  “检测到大量高速移动目标,从冰彗星‘骆驼5511’的背阳面发射。”

  “数量……两百,是导弹,无法确认型号,加速度已突破30G,还在持续增加!”

  光幕立刻被新的威胁信号覆盖。

  密密麻麻的猩红光点,从那颗冰彗星的阴影中蜂拥而出,拖着长长的尾迹,以一种疯狂的速度直扑而来。

  “导弹特征分析……”哈尔西皱起眉头。

  “我在弹体表面,探测到一种特殊的结晶化镀层。”

  “对于特定波段的能量,拥有极高的反射率,甚至接近全反射。”

  “我们的激光阵列,攻击效率预计大幅下降超过70%。”

  ‘反射镀层?专门针对激光点防系统?提西福涅的准备果然充分。’江锋眼神一冷。

  “小灰,能看到更多吗?除了导弹,彗星后面或者燃料船后面,还藏着什么?”

  光幕中的小灰凝神不语,几秒钟后,她汇报道:“正在对焦,利用导弹尾焰照射彗星产生的瞬间反光进行二次成像……等等,有了!”

  “燃料船集群的后方,阴影区,检测到大量热信号和能量读数。”

  “是一支舰队,数量不少于40艘舰艇!”

  哈尔西立刻将处理后的图像放大。

  那些隐藏在燃料船阴影中的船只逐渐显露出轮廓。

  它们的外形五花八门,大小不一,但普遍显得粗糙,像是匆忙拼凑起来的产物。

  许多船体上,还能看到民用货运飞船的标识,但都被粗暴地加装了大量武器模块,以及额外的推进器,显得不伦不类,却散发着危险的气息。

  “确认是机器舰队。”哈尔西总结道。

  “大量使用改装民船,火力配置混乱但数量庞大。”

  “它们一直静默潜伏,估计是为了等我们进入伏击圈,或者被导弹吸引全部注意力。”

  江锋的脑海里,神经紧绷。

  前方,是拥有强大护盾保护的关键目标,还有致命的导弹蜂群。

  阴影里,还隐藏着一支数量占据绝对优势的伏兵。

  而他们,只有两艘船。

  江锋的目光在光幕上飞速扫过,大脑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计算着所有参数,距离,速度,武器效能,敌方可能的战术意图……

  电光火石间,提西福涅的战术意图已在他脑中清晰勾勒成形。

  ‘导弹群作为第一波消耗和压制火力,逼我们进行拦截,打乱我们的节奏和阵型。’

  ‘无论我们优先处理哪一边,另一边的威胁都会立刻最大化。’

  他冷静地思索着:‘如果我们全力拦截导弹,那些改装战舰就会趁势冲出,用主炮将我们淹没。如果我们调转炮口先对付舰队……’

  ‘那这两百枚加料的导弹,就有更大的机会穿透我们的点防御系统,毫无阻碍地砸在我们头上。典型的双刃剑,逼我们做选择题。’

  他并未感到焦虑,反而有一种兴奋感在血管中流淌。

  越是复杂的陷阱,一旦被看穿,反而会暴露出更多的突破口。

  “哈尔西,计算敌方导弹和舰队的预计接触窗口。”

  江锋声音平稳,听不出丝毫紧张。

  “正在计算……”

  “基于当前相对速度和加速度,导弹群预计将在14小时11分钟后进入最小拦截半径。”

  “敌方改装舰队若同时启动,预计接触时间稍晚,约为14小时42分钟后。”

  哈尔西把战术窗口做成了倒计时,挂在光幕一角。

  十四小时。

  时间还算充裕。

  江锋略微思忖,下达了第一个指令。

  “哈尔西,优先分析导弹轨迹,尝试使用长程火力拦截。”

  “明白,轨迹分析中……”哈尔西认真回答。

  然而,仅仅几秒钟后,她的语气带上了一丝讶异:“无法捕捉!”

  “统帅,导弹的轨迹变更完全无规律!”

  “我的预测模型每次推演出未来五秒的轨迹,但等最新的观测数据回传,它们的实际矢量就已经改变了。变更周期极短,而且并不固定!”

  光幕上,代表导弹的红色光点闪烁着,观测结果累积起来,形成了杂乱无章的运动轨迹。

  每一次微小的机动调整,都使得之前的预测瞬间作废。

  唯一可以确定的,就是它们飞行的总体趋势,这让江锋想起了当初面对天选民之时。

  那时候的哈尔西,也是做出了不可预测的机动,才避开了99%的攻击。

  “分析变更模式……”

  “检测到导弹与导弹之间,存在高强度,高频率的实时数据链信号。”

  “统帅,每枚导弹都配备了独立的自主AI,它们在主动控制飞行姿态!”

  哈尔西迅速找到了问题根源。

  “提西福涅给了它们极高的自主权,以大约十秒为一个周期,甚至更短,随机调整矢量。”

  “这几乎废掉了所有依赖预判的长程拦截武器。”

  “主动变轨的AI……也对,提西福涅把所有东西都用到极致了。”江锋笑了一声。

  他转向另一块光幕:“小灰,这些烦人的苍蝇,就交给你了。纳米战斗机的能量球武器,应该不怕什么反射镀层。”

  光幕中,小灰正用手指戳着那个江锋玩偶的脸。

  听到这话,她银色的眼睛瞬间亮起。

  “再好不过!”她兴奋地摩拳擦掌:“1584架战机,都已经准备好出动。保证把它们打得连渣都不剩!”

  “很好。”江锋点头,目光重新聚焦于远方那黑色的柱状核心。

  “至于现在,我们继续按计划减速。哈尔西,诺曼底号主武器开始充能预备,冷媒循环最大化,热管理系统优先保障聚能电弧和护盾发电机散热。”

  “确认。聚能电弧开始充能。冷媒循环速率提升至170%,舰体非关键区域封闭中,温度下降,将在半小时内进入过冷状态。”哈尔西回应道。

  “石村号同样开始最终攻击准备。”江锋又道。

  “正在进行预冷处理。”小灰的声音也传来。

  两艘强大的舰船,达成了一致,一边继续稳定地减速,一边默默地将力量凝聚于一点,等待着最终爆发的那一刻。

  时间悄然流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