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魂穿三国:当枭雄换了剧本-《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

  这是一个绝对会鸡飞狗跳、颠覆三国的故事。让我们拉开这场魂穿大戏的帷幕。

  ---

  ### **魂穿三国:当枭雄换了剧本**

  **【第一幕:赤壁前夜,天崩地裂】**

  建安十三年,冬。赤壁,长江之上,联军大寨。

  夜色如墨,寒风刺骨。

  刘备军帐中,刘备正对着地图唉声叹气,为曹操的百万大军忧心忡忡。关羽在旁抚着长髯,丹凤眼微闭,心中满是“兄长待我恩重如山,此战必当万死不辞”的决绝。张飞则在一旁喝着闷酒,嘴里嘟囔着“俺一杆长矛,捅他娘的二十万曹贼!”

  而在另一顶营帐里,诸葛亮轻摇羽扇,对周瑜的计策了如指掌,只待东风一起,便可火烧连营。

  与此同时,长江北岸,曹操大营。曹操横槊赋诗,意气风发,眼看天下一统在即。而江东,孙权在柴桑的宫殿内,手握宝剑,内心在战与和之间剧烈挣扎。

  就在这个决定历史走向的夜晚,一颗流星划破天际,并非红色,而是诡异的七彩光芒。光芒瞬间笼罩了整个长江流域,所有人都感到一阵天旋地转,随即失去了意识。

  **【第二幕:清晨的惊魂】**

  “大哥!大哥!不好了!”

  张飞(现在是诸葛亮的身体)猛地从床上坐起,感觉浑身不对劲。他不再是那个魁梧的壮汉,而是身形清瘦,手无缚鸡之力。他摸了摸自己的脸,光滑无胡须,再一摸头顶,束发戴冠,身上还穿着一件八卦道袍。

  “俺的娘啊!”他一声惊呼,声音却变成了温文尔雅的男中音。他冲到铜镜前,镜中那张羽扇纶巾、面如冠玉的脸,正是他平日里最敬佩的军师!

  “俺……俺成了诸葛村夫?!”

  与此同时,诸葛亮(现在是张飞的身体)悠悠醒来。他感觉浑身充满了爆炸性的力量,脑子里却不再是经天纬地的谋略,而是“杀!杀!杀!”的原始冲动。他摸了摸自己满脸的钢针似的胡须,又看了看自己砂锅大的拳头,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玄德公,醒醒!”

  关羽(现在是刘备的身体)被一阵摇晃惊醒。他睁开眼,发现自己躺在舒适的卧榻上,身上穿着龙纹常服。他习惯性地去摸长髯,却只摸到光溜溜的下巴。他惊得跳了起来,跑到水盆边一看,水中那张脸,虽然仁厚,却不是他自己的!

  “二弟!我的身体呢?!”他发出了刘备那略带哭腔的声音。

  而刘备(现在是关羽的身体)则在自己的营帐里醒来。他感觉身体前所未有的强大,手中似乎总想握点什么。他一站起来,一股睥睨天下的霸气油然而生。他走到镜前,看到了那张自己最熟悉、最敬重的脸——红脸长髯,威风凛凛。

  “云飞……不,二弟……这……这是何等神力!”

  江东和曹营同样一片大乱。

  孙权(现在是曹操的身体)在自己的帅帐中醒来,感觉身体里充满了雄才大略和一股“宁我负人,毋人”的霸气。他看着镜中那张自己又敬又怕的脸,喃喃道:“孟德……这便是你的天下之心吗?”

  曹操(现在是孙权的身体)则在柴桑宫殿中醒来,感觉一股江东基业的沉重压力压在肩头,还有张昭、周瑜等人的声音在耳边回响。他摸了摸自己的紫髯,苦笑道:“仲谋啊仲谋,你这守成之业,可比打天下难多了!”

  **【第三幕:鸡飞狗跳的联军大营】**

  联军最高军事会议,变成了史上最混乱的闹剧。

  “军师!”张飞(诸葛亮)一把抓住诸葛亮(张飞)的衣领,用他粗犷的嗓门吼道:“你快给俺想想办法!俺现在浑身都是劲,却不知道该往哪儿使!俺想喝酒!”

  诸葛亮(张飞)则异常冷静,他轻轻推开张飞(诸葛亮),用张飞的嗓音慢条斯理地说:“三将军,莫急。为兄……哦不,为亮,已观天象,今夜必有东风。只需如此如此,这般如此……”

  他开始有条不紊地布置任务,逻辑清晰,谋略深远。但从一个黑脸大汉嘴里说出如此精妙的计策,让在场的所有将领都以为自己喝多了。

  “大哥!我们何时出兵?”关羽(刘备)焦急地问,他虽然换了身体,但忠义之心不改,只想为兄长(他自己)分忧。

  刘备(关羽)则端坐在主位上,努力模仿着兄长的仁厚,但眉宇间总透着一股“谁敢动我兄弟”的杀气。他沉声道:“不急,待军师号令。”那语气,威严十足,吓得黄忠等人一哆嗦。

  周瑜前来商议军情,看到的是一个“猛张飞”在摇着羽扇谈笑风生,一个“关云长”在主位上愁眉苦脸,还有一个“刘玄德”在一旁急得团团转。

  周瑜:“……”

  鲁肃:“……”

  “都督,我看……我们还是……再观察一下吧?”鲁肃小声说。

  **【第四幕:赤壁之战的奇葩打法】**

  东风来了。

  按照“诸葛亮”(张飞)的计策,一切都准备就绪。但执行者,却完全变了样。

  “随我冲锋!”张飞(诸葛亮)驾驶着装满硫磺的引火船,本应在后方指挥的他,此刻却热血上头,第一个冲向了曹军水寨。他一边驾船,一边大吼:“俺乃诸葛张飞!谁敢与我一战!”

  曹操(孙权)在江东大营急得团团转。他手下全是江东子弟兵,他想用“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套路,却发现这里没天子可挟。他想用离间计,却发现周瑜和鲁肃关系好得穿一条裤子。他只能对着地图,感叹:“守业之难,难于上青天啊!”

  孙权(曹操)则在曹营大显神威。他面对周瑜的火攻,冷笑一声:“区区火攻,安能伤我?”他立刻下令,让蔡瑁、张允的水军后撤,同时派精锐骑兵在岸上布防,准备半渡而击。那份果决与霸气,让曹营诸将暗自佩服:“主公(孙权)今天怎么这么有主见了?”

  火船冲来,曹军阵脚大乱。但孙权(曹操)的应对及时,损失被降到了最低。

  关键时刻,关羽(刘备)率领着本该是刘备亲卫的部队,前来截杀曹操。但他用的是刘备的仁德之兵,打仗前还要喊话:“曹军将士,我家主公仁义,尔等快快投降,可免一死!”喊了半天,曹军都愣住了。

  而刘备(关羽)则率领着最精锐的荆州兵,本该在华容道放走曹操。他看到曹操败逃,二话不说,提着青龙偃月刀就冲了上去,大喝:“曹操!拿命来!”那份勇猛,吓得曹操(孙权)魂飞魄散,拼命逃窜。

  最终,赤壁之战以联军“惨胜”告终。曹操损失惨重,但主力尚存,因为孙权(曹操)的指挥,避免了全军覆没。而联军这边,张飞(诸葛亮)因为冲得太猛,差点被烧死;刘备(关羽)因为杀得太猛,没抓到曹操;关羽(刘备)因为喊话太久,嗓子都哑了。

  **【尾声:新的三国格局】**

  战后,所有人都换不回来了。他们只能硬着头皮,用别人的身份,继续走下去。

  * **蜀汉**:出现了一个武力爆表、却总想“仁德”的皇帝刘备(关羽),和一个摇着羽扇、却总想冲锋陷阵的军师张飞(诸葛亮)。蜀汉的谋略和武力都达到了顶峰,但内部决策极其混乱,经常出现皇帝要亲征,军师要喝酒的奇景。

  * **曹魏**:出现了一个雄才大略、却总担心“江东基业不稳”的君主孙权(曹操)。他开始大力发展水军,并试图用“家族联姻”的方式拉拢人心,把曹丕、曹植等儿子叫来训话:“兄弟同心,其利断金,莫要学那江东二乔!”

  * **东吴**:出现了一个深谙权谋、却总想“一统天下”的都督曹操(孙权)。他不再满足于守成,开始疯狂北伐,并给孙策的儿子们灌输“宁我负人”的思想,搞得江东人人自危,战斗力却空前高涨。

  三国的历史,彻底走上了一条谁也无法预测的道路。一个更混乱、更刺激、也更搞笑的时代,开始了。而这一切的始作俑者——那颗七彩流星,正躲在某个时空角落里,看着这出精彩绝伦的戏剧,笑得前仰后合。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