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江东的双星-《穿越三国之扶持汉献帝一统天下》

  让我们继续姜小伍这荒诞而又宿命般的旅程。从权力的巅峰跌落为无名小卒,他将再次迎来命运的转折。

  ---

  自白门楼一别,姜小伍成了“陈七”,一个在曹操军中毫不起眼的行刑官。他每天的工作就是处理尸体,打扫战场,或者在城头搬运石块。他离那个风云变幻的棋盘,似乎已经远得不能再远。

  他的“谁杀我就夺舍谁”的能力进入了漫长的冷却期,他甚至不确定它还会不会再次激活。他就像一个真正的幽灵,穿着别人的皮囊,过着别人的生活,默默观察着这个时代的洪流。

  这一日,他所在的合肥城,警报长鸣。

  “江东猛虎孙策,率大军来犯!”

  城墙上,曹操的将领张辽面色凝重。而城外,一支军容鼎盛、士气如虹的部队正铺天盖地而来。大旗下,一员小将,身披亮银铠,手持霸王枪,面如冠玉,双目炯炯,正是人称“小霸王”的孙策。

  攻城战开始了。

  江东军的攻势如同潮水,一波接着一波,悍不畏死。陈七被分配到城东门,负责给投石机搬运石料。箭矢如雨下,身边不断有士兵惨叫着倒下。

  他只是一个蝼蚁,在这场史诗般的战争中,连被记录的资格都没有。

  就在这时,江东军中,一员大将催马而出,身形魁梧,手持一杆长枪,威风凛凛。

  “太史慈在此!谁敢与我一战!”

  正是东莱太史慈!他一马当先,竟带着一小队精锐,沿着云梯就冲了上来。曹军士兵纷纷被挑落,无人能挡其锋芒。

  “顶住!顶住!”张辽在城头怒吼,但太史慈已经杀到了城墙垛口。

  混乱中,一枚流矢呼啸而来,正中太史慈的左臂。他闷哼一声,动作稍缓。

  就在这一瞬间,离他最近的陈七,脑中那沉寂已久的声音,如惊雷般炸响!

  **【能力冷却完毕!检测到致命威胁……锁定目标……“谁杀我,便夺舍谁”启动!】**

  陈七还没反应过来,太史慈因为剧痛和愤怒,已经将他当成了最近的敌人,一枪横扫而来!

  枪杆带着万钧之力,狠狠地砸在了陈七的胸口。

  “咔嚓!”骨骼碎裂的声音清晰可闻。陈七感觉自己像个破麻袋一样飞了出去,视线瞬间被鲜血染红。

  死亡的冰冷,第三次降临。

  **【夺舍开始!】**

  他的灵魂化作一道利箭,精准地射入了太史慈的身体!

  正在城墙垛口与曹军缠斗的太史慈,身体猛地一僵。他眼中的凶光和杀意瞬间被一种极致的困惑和惊骇所取代。他感觉自己的意识正在被一股外力强行挤出、吞噬。

  “我……我是……太史慈……”这是他最后的念头。

  几秒钟后,这具魁梧的身体重新站直了。他甩了甩左臂,那里的伤口还在隐隐作痛,但已经不影响行动。他握紧了手中的长枪,感受着这具身体里传来的、久经沙场的沉稳和力量。

  “我……又活过来了。”他,不,现在是“太史慈”了,低声自语,声音雄浑有力。

  他回头看了一眼自己原来的身体“陈七”,那具瘦弱的躯壳已经没了气息,被乱军踩在脚下。

  “太史慈将军!你没事吧?”一个江东兵士关切地问。

  “没事!”新“太史慈”沉声应道,一枪将一个爬上来的曹军挑下城楼,“继续攻城!”

  他必须演下去。

  **【第二幕:神亭岭的对手与知己】**

  攻城战受挫,孙策下令暂退。

  回到大营,孙策亲自来探望“太史慈”。

  “子义(太史慈的字),你伤势如何?今日多亏了你,否则我军士气必受重创。”孙策的关切发自内心,毫无架子。

  看着眼前这位意气风发、眼神清澈的少年英雄,姜小伍心中百感交集。在前世,他只是在游戏和演义中认识这些人物,而现在,他们活生生地站在自己面前。

  “主公放心,小伤而已。”太史慈拱手道。

  孙策看着他,忽然大笑:“子义,我听闻你与我在神亭岭曾有酣畅一战,未分胜负。今日你我同为一家,可惜不能再战一场,实为憾事!”

  姜小伍心中一动。他知道,这是融入孙策集团,彻底洗清自己“外来者”身份的最好机会。

  “主公,”他抱拳道,“慈亦以为憾事。不如,你我二人,不披甲,不骑马,只在营中,以枪为戏,如何?”

  “好!正合我意!”

  两人来到营中空地,各自拿起一杆木枪。孙策的枪法大开大合,如猛虎下山,充满了霸道的侵略性。而姜小伍,凭借着太史慈这具身体的肌肉记忆,再加上自己前世对武打动作的理解,使得枪法沉稳中带着灵动,滴水不漏。

  两人斗了五十余合,不分胜负。最后,孙策一招“猛虎掏心”,姜小伍侧身避开,枪尖轻点,在孙策的胸口留下一个白点。

  “子义好枪法!”孙策非但不恼,反而抛下木枪,上前一把抱住太史慈,大笑道:“得子义,如鱼得水也!从今往后,你我便是兄弟,共创这江东大业!”

  被孙策那炽热的友情和信任包裹着,姜小伍那颗早已变得冰冷的心,竟有了一丝暖意。他开始真正地,以“太史慈”的身份,去辅佐这位江东之虎。

  **【第三幕:征战江东】**

  接下来的日子,姜小伍彻底融入了“太史慈”的角色。

  他跟着孙策,攻会稽,夺吴郡,战严白虎,破王朗。他不再是那个在幕后运筹帷幄的牌师,而是冲在最前面的先锋大将。

  他用太史慈的箭术,在阵前射杀敌将,稳定军心。

  他用太史慈的勇武,带领陷阵营,撕开敌人最坚固的防线。

  他用自己超越这个时代的眼光,为孙策提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如何安抚新降的士族,如何发展农业,如何训练水军。

  孙策对他言听计从,信任有加。两人白天并肩作战,夜晚则同塌而眠,饮酒论天下。

  “子义,待我平定江东,便北伐中原,迎回天子,还于旧都!”孙策醉眼朦胧,拍着胸脯立下誓言。

  姜小伍看着他,心中五味杂陈。他知道历史的走向,知道孙策的生命之火即将熄灭。他想提醒,却又不知从何说起。难道要告诉他“你很快就会被刺客杀死”吗?

  他只能举起酒杯:“主公,我必誓死相随!”

  他开始享受这种生活。有一个值得追随的明主,有一个可以并肩作战的兄弟,有一个明确而伟大的目标。他不再是孤身一人的夺舍者,而是江东基业的开创者之一。

  他甚至开始忘记自己“姜小伍”的身份,觉得自己生来就是太史慈。

  然而,命运的剧本,早已写好了最残酷的一页。

  当孙策即将扫平江东六郡,意气风发地准备独自上山打猎时,姜小伍的心猛地一沉。

  他知道,那个时刻,来了。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