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

  "这...这怎么会有这种东西?!"

  声望商城里竟连这个都出现了,林阳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沙皇擦炮!

  这不是上辈子小时候玩的那种吗?

  "嗡......"

  心念一动,一盒沙皇擦炮瞬间出现在他手中。

  看着拇指粗的擦炮,林阳心跳加速。

  他可不是为了玩。

  这擦炮里有他需要的东西。

  悄悄撕开包装,灰色的粉末显露出来。

  "嘶, ** !"

  这正是让林阳激动的关键。

  ** !

  这个时代绝对没有的东西。

  检查完盒中的数量:

  每根擦炮含一克 ** ,

  一盒十克,

  最多可购买一百万盒,合计十吨 ** !

  "嘶!"

  想到这个数字,林阳再次倒吸凉气。

  一千万声望值换十吨 ** ,

  这买卖稳赚不亏。

  "系统,全部兑换!"

  林阳毫不犹豫地买下所有擦炮,

  连带水稻种子也一并兑换完毕。

  这次刷新的两件物品都大有用处。

  彻夜等待后,

  次日清晨,林阳就派人召来了李刚。

  昨日封赏中,

  李刚虽获利不多,

  却被任命为亲卫副统领,

  足见林阳对老部下的信任。

  半晌后,

  府库中......

  “大人!”

  李刚慌忙赶来,因昨夜饮酒过量,此刻才清醒过来。

  见李刚这般模样,林阳也意识到自己过于急切。

  然而!

  此事至关重要,容不得半点拖延!

  “随我来!”

  林阳简单说道,随即带着李刚进入内室。

  二人在库房中停留许久,方才出来。

  “把这些东西秘密运往城外,派可靠人手组装。”

  “务必谨记,绝不可接触火源!”

  林阳严肃叮嘱,李刚赶忙点头应下。

  方才在库房里,林阳已经向他演示了其中利害。

  再愚钝之人,此刻也明白该怎么做。

  “办好此事,将来记你大功。”

  林阳拍了拍李刚肩膀。这种机密事务,确实唯有李刚才能托付。

  赵云与太史慈正领兵在外。

  典韦那莽夫,实在让人放心不下。

  至于赵子成那些新投靠的,更不可轻信。

  唯有李刚,是最佳人选。

  “有了这批利器,徐州指日可待!”

  林阳嘴角微扬,目光已锁定不远处的徐州城。

  几乎同一时刻,徐州州府内。

  “狂妄!林子远简直无法无天!”

  陶谦翻阅战报,见张超竟被斩杀,顿时拍案而起。

  区区一个县令,敢擅自斩杀下属。

  甚至!

  连通报他这个上官的程序都省了!

  这眼中还有没有王法!

  自己虽年迈,不与这些人相争。

  但林阳这般嗜杀,怎能不令人忧心?

  若让此人得势,自己将来会落得何等下场!

  大厅之中,糜竺望着陶谦的举动,内心不由暗自叹息。

  这位州牧大人当真是老迈昏聩了!

  群雄争霸的乱世,败者岂有活路?

  如此优柔寡断,徐州还是早些换主为妙。

  糜竺的心思已悄然偏向了那位林家公子。

  陈珪虽未出声,但身旁空置的席位已表明其态度。

  "主公,请准我出兵征讨林子远!"

  初平元年寒冬腊月

  十八路诸侯散去后,李儒的离间之计果然奏效,各地军阀混战不休。

  冀州的袁本初与幽州公孙瓒达成协议,转而图谋并州之地。

  公孙瓒在整顿幽州之余,同样对并州虎视眈眈。

  袁公路仅夺取半个青州便匆忙撤兵返回南阳。

  这一切变故皆因林阳而起。

  董卓仍盘踞洛阳,传国玉玺之事未曾发生。

  江东猛虎孙坚卷土重来,首要目标便是袁术的南阳郡。

  兖州东郡府衙

  夏侯渊正向曹操禀报:"主公,广陵已落入林子远之手,张超兵败溃逃。"

  短短半年光景,那位昔日区区县令,竟已成一方豪强。

  林阳的势力已壮大至拥兵数万、剑指徐州的强盛之姿!

  "天下英雄,岂能少了子远的位置!"

  曹孟德阅罢军报,不禁发出感慨。

  二人初逢于讨伐董卓的十八路诸侯联盟。那时曹孟德只因林阳军中的伙食对此人产生了兴趣。

  未曾想!

  对方发展竟如此迅猛!

  已然超越了他曹孟德!

  如今他麾下兵力尚不足三万。

  "主公,我们须速取兖州!"

  自董卓祸乱朝纲,天下诸侯已陷入混战。

  兖州局势同样动荡不安。

  此时夺取兖州,再谋取袁术未能攻克的青州,方能以半州之力与袁绍、公孙瓒等豪强抗衡。

  "此言极是!"

  想到林阳曾对他的告诫——欲匡扶汉室必先掌权,曹孟德当即率夏侯惇、夏侯渊等将领出征。

  洛阳城内。

  "岳父大人,各路诸侯已乱作一团。"

  李儒向正在享乐的董卓禀报。

  自十八路诸侯联盟瓦解,董卓便冷眼旁观群雄混战。

  二十万西凉铁骑坐镇中枢,静观天下风云。

  这正是李儒为董卓制定的策略。

  无论外界诸侯谁胜谁负。

  董卓皆立于不败之地。

  "主公,袁绍与公孙瓒正图谋并州,可派兵阻击。"

  李儒继而献策。

  放任诸侯互相征伐无妨。

  但决不可任一方独大。

  如今四世三公的袁绍已据有冀州...

  若容袁本初再取并州!

  届时坐拥两州之地,其势必将难以遏制!

  更可恼者!

  毗邻冀州之青州,庸碌无能的袁公路竟久攻不下!

  半载光阴,连区区青州都未能平定!

  此等局面实出李儒所料!

  当初分封之际,他刻意将冀州予袁本初,青州赐袁公路!

  所为者!

  正是令袁氏二 ** 彼此攻伐!

  如今袁公路未得青州,反使袁本初有机可乘!

  倘使袁本初据并、冀、青三州,幽州公孙瓒绝非其敌!

  若再得幽州,四州大军必将直指司隶!

  此绝非李儒愿见之局!

  "文优且罢,我等坐镇关中坐山观虎斗便是!"

  董卓随意摆手,未采纳建言。

  "然则岳父,倘若......"

  "文优多虑!公孙伯圭岂是易与之辈?"

  不待李儒说完,董卓已截断话头。

  望着示意自己退下的董卓,李儒只觉心力交瘁。

  依他原本谋划!

  只需遣轻骑于并州牵制袁本初与公孙瓒,待袁公路取青州即可定鼎!

  届时大汉十三州!

  诸侯若再生战事,必是州与州相抗!

  无论何方败北!

  西凉大军皆可出虎牢以定乾坤!

  此诚光明正大之谋!

  奈何董卓不纳!

  如今西凉并州铁骑,早失当年锐气!

  洛阳的纸醉金迷,早已消磨了董卓的雄心!

  "唉!"

  一声长叹,李儒黯然离去。

  **当下的冀州地界**

  **“主上,如今青州防备空虚,正是我们夺取的好时机!”**

  冀州州牧府内,一位年轻谋士高声建议。

  **“并州土地贫瘠,青州却土壤肥沃。主上若得此两地,必能击溃幽州的公孙瓒!”**

  **“奉孝此言谬矣!青州乃主上胞弟袁公路的地盘,若出兵攻打,岂不让天下人笑话主上手足相残?”**

  一位中年文士立即站出来反驳。

  被如此质疑,年轻谋士顿时迫切起来。

  **“那青州半数土地尚无人占据,为何不能归我所有?”**

  如今天下大乱,青州虽属袁公路——

  但袁公路此刻正于南阳苦战,哪有余力顾及青州?

  即便他击退孙坚——

  待其再挥师青州,也不知何年何月。

  难道要在此坐等时机流逝?

  **“正南先生当知,此等良机若不取,必被他人捷足先登!”**

  郭嘉直视对面的审配,言辞犀利。

  **“青州乃当今圣上亲封,若强占则失大义!”**

  审配从容回应,目光投向主座上的袁绍。

  **“主上贵为四世三公之后,岂能自毁门楣?”**

  听罢这番大义名声之论,郭嘉彻底沉默。

  **“正南所言极是,当下要务,当取并州。”**

  袁绍最终决断,放弃攻取青州之策。

  青州虽富,并州虽贫——

  但袁绍更在意四世三公的声望。

  声誉乃他立身之本!

  堂下的郭嘉望见此景,心中满是失望。

  片刻后,州牧府外——

  **“呵,好个徒负虚名的四世三公袁本初!”**

  郭嘉回望府邸,于心底发出一声长叹。

  袁绍又一次错失良机!

  这人太过犹豫不决,又被虚名所困!

  放着唾手可得的青州不去拿!

  偏要跟公孙瓒死磕并州!

  如今青州被袁术耗得兵力大损!

  若袁绍挥师东进,必能势如破竹!

  当真可惜!

  “奉先且慢!”

  后方突然有人高喊,随即快步追来!

  郭嘉回头,见两名文士正迎面走来!

  “原来是文若与元皓先生!”

  他拱手一礼,心中早知二人来意。

  “唉,奉孝之策,正合我意!”

  田丰摇头叹息,他也力主袁绍取青州!

  坐拥冀、青二州,对付公孙瓒便游刃有余!

  可惜!

  审配、郭图等人极力反对!

  他终究没能说服袁绍!

  “罢了,劳烦元皓先生代我禀明主公——奉孝决定辞官归乡,耕读度日!”郭嘉郑重一揖,态度坚决。

  田丰知劝说无用,只得叹息离去。

  唯独荀彧笑意盈盈地看着郭嘉。

  “怎么?奉孝也收到仲德的手书了?”

  这调侃的语气落下——旁人看不透郭奉孝,他荀文若却心如明镜!

  “哈哈哈,看来文若同样收到了!”

  郭嘉朗声大笑,坦然承认。

  程昱信中直言:袁绍虽出身名门,但优柔寡断,绝非明主!

  他今日不过是想最后尝试一次。

  可惜……

  依旧徒劳无功!

  “如此说来,奉孝已下定决心了?”

  荀彧目光灼灼,直视眼前之人。

  此人才华横溢,可谋天下!

  平日隐居尚可,若出山助人,定能雄踞一方!

  "仲德说那边有好酒,正打算过去尝尝。"

  郭嘉浅笑,已然默许。

  见他如此坦荡,荀彧也是点头认可。

  对于袁绍——

  何止郭嘉失望?

  他同样深感遗憾!

  "奉孝路上小心。"

  挚友间简单话别后,郭嘉便带着随从启程前往徐州。

  目送郭嘉离去,荀彧开始思量下一步动向。

  此时广陵城外——

  "这便是广陵城?"

  从徐州远道而来的陈登,望着眼前的城墙不禁皱眉。

  严冬时节,城外竟还有人在疏浚河道、修筑城墙!

  "看来林子远的治下,并不像传闻中那般体恤百姓。"

  目睹百姓在寒风中劳作,陈登不由心生怜悯。

  他上前询问一名正在挖河的民夫:

  "请问你们疏浚河道,每日工钱多少?"

  在陈登想来,寒冬施工总该有些补贴。

  然而民夫的回答让他愕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