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三国:拿捏人心,林阳与程昱的粮》

  21

  主公?荀攸与戏志才同时察觉异样。

  本初...走了。短短四字,令两位谋士勃然色变。不是说袁绍已退守东武城?

  待看清战报内容,二人瞳孔骤缩:林远大军势如破竹,已将东武城围得水泄不通,更立下袁绍不死,誓不撤军的必杀之令!

  袁绍怒极攻心,暴毙于东武城!

  “这林远竟如此......”

  荀攸沉吟良久,竟找不出合适的言辞形容!

  古语云穷寇莫追!

  此番千里奔袭,竟将袁绍逼死在东武城!

  当真狠绝!

  “主公!袁绍既死,冀州恐生变故!”

  戏志才凝神细阅战报,无暇顾及袁绍之死。

  见战报记载袁谭率军退守信都、收编冀州残部,他敏锐察觉异样。

  “冀州?”曹操闻言暂敛哀思,目光灼灼望向蹙眉沉思的戏志才。

  “蹊跷!袁谭竟未与林远决一死战为父 ** ?”

  戏志才百思不解——袁谭此举非但不似复仇,反倒像要弃城远遁!

  “主公,袁谭撤军之举,全然不似欲报父仇!”

  荀攸亦点出关键:若袁谭欲战,理当进驻东武城,调集冀州全军与林阳决战。

  如今却率五万大军北退,更将兵马调往信都以北幽州边境——必有图谋!

  “尔等是说...袁谭要弃守冀州?”

  曹操难以置信。

  冀州乃北方膏腴之地,人丁兴旺、粮产丰饶。

  当年袁绍正是先据冀州,才得以迅速崛起。

  这般肥美疆土——袁谭竟要拱手相让?

  ◆1437◆

  这完全不合理!

  ◆

  主上,虽然情况尚不明确,但赵国郡和魏郡防御薄弱,如果我们不占领,林子远必定会夺取!

  谋士戏志才精准分析,立即锁定赵国郡与魏郡两个战略要地!

  ◆

  此刻袁尚残部正向常山郡撤退,袁谭的部队又调往信都方向,导致冀州南部各郡兵力严重不足!

  倘若他们不采取行动!

  就等于将大好疆土拱手让给林子远!

  ◆

  按我的判断,林子远的主力部队此刻应该驻扎在清河郡!

  指着地图上的清河郡位置,戏志才强调如果不夺取魏郡,敌方必定分兵南下占领该地!

  魏郡与兖州接壤,一旦与清河郡连成战线,将为林阳日后进攻兖州提供跳板,必须提前防范!

  ◆

  传令:命夏侯渊、夏侯惇即刻率军攻取赵国郡,我亲自带兵夺取魏郡!

  曹孟德当机立断做出部署。既然冀州出现真空地带,袁谭袁尚主动放弃地盘,他自然要把握良机!

  ◆

  随着曹孟德的军令传达,整支军队迅速展开新一轮调动。

  ◆

  此时在冀州·安平郡·信都

  许军师,部队集结情况如何?

  禀报主公,目前魏郡、赵国郡、清河郡的驻军已全部回调,加上常山郡等地兵力,总计集结十二万大军!

  坐拥并州、冀州、幽州三州之地,袁本初的军事实力确实雄厚。

  即便经历两次惨败,折损二十余万兵力。

  其麾下部队仍有二十多万!

  这次在冀州境内就集结了十二万兵力!

  若与幽州十万大军会师,总兵力可达二十二万!

  然而——

  这已是袁本初最后的家底!

  ◆

  只有十二万吗?

  听到这个数字,袁谭不禁感到压力巨大。

  遥想当年,袁本初掌控并州、冀州、幽州及青州部分地区,管辖人口超千万,麾下雄兵逾五十万!

  不过短短数载光景,竟被打得落花流水,元气大伤!

  仅存二十余万残部,更要拱手让出冀州疆土!

  明公,我军连遭重创,兵力折损殆尽!郭图垂首进言,眉宇间尽是黯然。

  先是青州首战折兵十余万,此番再战青州又损十五万雄师。若非袁本初根基深厚,哪还能保住这二十余万人马?若是曹孟德、刘表之流遭此重创,恐怕早已全军覆没!

  冀州,当真非弃不可?袁谭攥紧拳头,声音嘶哑。这方沃土可是袁氏基业所在!放眼十三州,唯有冀、豫二州堪称富庶。如今竟要白白让出,他岂能甘心?

  许攸劝道:林子远兵锋正盛,不如暂退幽州以避其锐。他日卷土重来未为晚也。虽然心有不甘,但这是袁本初临终遗命。更何况以十二万疲师对抗林子远虎狼之师,他确实没有胜算。若袁谭再败,那就真的万劫不复了。唯有保存实力北退幽州,联合辽东公孙度,方有东山再起之机。

  传令三军,即刻北撤!袁谭最终咬牙下令。大军开拔之际,他还强行裹挟部分百姓同往幽州——纵使败走,也绝不给林子远留下完璧!

  建安三年正月,鹅毛大雪中,驻守信都的袁谭突然撤军。消息传至占据清河郡的林子远和正攻魏郡的曹孟德耳中,俱是震惊不已。谁曾想,袁谭竟将这大汉十三州之首的冀州,弃如敝履!

  面对袁谭的果断撤军,林子远与曹孟德都不禁怔忡,仿佛又见当年袁本初的风采!这般迅疾的退让,反倒使得冀州瞬间成为两雄角逐的战场。

  当袁家兵马如潮水般退去,辽阔的冀州平原顿时沦为龙争虎斗之地。林子远与曹孟德的铁骑尚未交接,无形的硝烟已笼罩整个河北。消息传至九州,各方豪杰无不屏息凝神,将视线聚焦在这决定天下格局的关键一役。

  好一个以退为进!清乐城头,贾诩抚掌而叹。郭嘉凝视着远处飘扬的旌旗,轻声道:袁家小子此举,倒是比其父更懂取舍之道。程昱冷笑:驱虎吞狼的把戏罢了。

  此刻邺城方向,曹孟德正摩挲着新得的并州舆图。西凉铁骑已入囊中,袁尚残部亦尽数收编,兵力反胜从前。袁谭留下的魏郡与常山犹如唾手可得的肥肉,唯独清河郡那道防线,像根刺般扎在咽喉。

  主公,当务之急是抢在林子远之前拿下邺城。荀彧的声音惊醒沉思中的曹孟德。而百里之外,林子远的先锋已抵达漳水北岸,两支当世最强的军队正在看不见的棋盘上落子。冀州大地静默无声,却已能听见黄河北岸传来的金戈之音。

  这块冀州的肥肉,就这样 ** 裸地摆在了林阳和曹操面前!

  手握凉州、并州、司隶、兖州四州之地的曹操,如今拥兵三十余万!

  与林阳一战,未必没有胜算!

  再加上袁谭主动退让,冀州两郡已尽归曹操之手!

  林阳若按兵不动,曹操必将坐大!

  若真要开战——

  两强相争,即便一方胜出,也必然元气大伤!

  到那时,蛰伏幽州的袁谭便可趁机出兵,一举夺回冀州!

  仲德所言极是,可这冀州……实在叫人难以割舍!

  若是并州,林阳早弃之不顾!

  哪怕是青州,犹豫片刻后他也会果断放弃!

  可冀州——

  实在太诱人了!

  袁绍临终前的布局,将曹操与林阳的心思拿捏得死死的!

  肥肉当前——

  谁得冀州,谁就占尽先机!

  曹操需冀州来与林阳抗衡!

  林阳同样要借冀州扩张势力!

  主公,冀州的确富庶非常!

  与饱经战乱的青州不同,自十八路诸侯讨董以来,冀州在袁绍治下一直休养生息!

  沃野千里,未遭旱蝗之灾!

  百姓众多,远非青州可比!

  郭嘉望着冀州疆土,眼中同样难掩炽热。

  贾诩却低声提醒:主公,我军仅剩四万疲惫之师,若再启战端,胜负难料!

  连番征战下来,纵使将士精锐、兵器精良,也已人困马乏!

  更别提连弩铁箭、 ** 和煤气罐的消耗......

  他们已经力不从心了!

  特别是经过马钧改进的诸葛连弩,特制的铁箭已经所剩无几!

  至于那神秘的火器,更是稀缺资源!

  每用一次就少一件!

  若是把这些珍贵物资耗费在争夺冀州上,实在不划算!

  听完谋士们的劝谏,林阳不禁紧锁眉头!

  确实!

  连弩箭矢和火器的消耗实在惊人!

  继续开战胜负难料!

  更何况!

  袁绍惨败之后,曹操必定会避其锋芒!

  冀州城池众多,若逐个攻取,自己这四万兵马根本不够用!

  传令下去,明日设宴迎候曹公!

  远眺天边,斥候来报曹操大军明日将至。是战是和,全看这次会面结果!

  虽说先前有停战约定,

  但其中并未涉及冀州归属!

  军令既出,全军就在魏郡边城驻防休整。

  次日正午时分

  轰隆隆......

  曹操大军刚抵清乐城,就见城外山岗上早有布置——林阳已率军设好宴席相候!

  未及反应,曹操便收到邀请,前往山岗赴宴。

  主公当心埋伏!

  夏侯惇与夏侯渊焦急地望着山岗方向。

  如今袁绍已亡,

  若曹操再有闪失,

  这天下必将落入此人之手!

  无妨,我与子远本是故交。

  曹操安抚众将,命夏侯渊率亲卫在外戒备,仅带数名心腹策马上山。

  风雪中的重逢

  山间酒亭内,炉火正旺。

  子远兄,别来无恙!

  曹操解下沾雪的毛毡,笑声爽朗,仿佛老友重逢。

  林阳不禁莞尔:孟德兄用兵如神,竟先取凉州,再夺并州。他执壶斟酒,琥珀色的液体倾入陶杯,早知如此,当初在牟县定不会放虎归山。

  若非子远兄高抬贵手,我岂能连得两州之地?曹操坦然相告,眉宇间尽是豪气。

  侍从端来炙肉鲜果,郭嘉、程昱等谋士分坐两侧石桌。飞雪扑簌间,众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这些昔年故交,此刻暂忘阵营之别,只话当年旧事。

  虎牢关一别后,再难如今日这般痛饮了。林阳仰首饮尽杯中酒,雪光映得他眉间落寞。这乱世征途,诸侯相继陨落,陶谦、孙坚、袁术......如今袁绍也已成往事。

  当年在虎牢关前会盟的十八路诸侯,如今只剩下他和曹操了!

  不对!

  还有一位刘备!

  是,依稀记得当年在虎牢关前,与子远兄在营帐中 ** 言欢!

  曹操也陷入回忆。那时他不过是个小小校尉,远不如那些郡守风光。

  再加上林子远营中的伙食实在美味,两人就此相识,日夜痛饮,畅谈天下!

  想起往昔岁月,曹操缓缓起身,望向帐外纷飞的大雪。

  子远兄,当年我是校尉,你是县令。而今天下英雄,唯剩你我二人了!

  他先指了指自己,又指向林子远。

  在曹操心中,这世上能与他比肩的,唯有林子远一人!

  袁术、袁绍之流?

  虽有四世三公的虚名,不过是冢中枯骨罢了!

  如今局势,正是最好的证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