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民之事?
徐一蕃掏出袖子里的手帕再次擦了擦额头汗水,努力回忆起自己都快忘掉的经历。
“记得那时下官方才二十岁,承蒙地方老父母大人举荐,才得到入京赶考的资格。
入幻阵后,下官暂时忘却身世,只以为自己是一个青竹县的县令。
爱民之考……
下官想起来了。
在青竹任上,有一青楼……”
听到这,原本懒洋洋的陈行微微坐起身,眼神微微眯起。
徐一蕃愕然。
“没事,你继续。”
“是。”
徐一蕃顿首,“有一青楼,乃是朝中一位大人物子嗣赵河产业,某一日,下官巡视县城,有一风尘女拦路上告,说那赵河如何仗势欺人,屡行不法。
下官当即命人详查,其中共遭遇了刀斧加身、上官斥责、家人被害等威胁。”
说着他苦笑摇头,“刀斧加身之时,下官尚且不惧,上官以前程相要挟,下官那时也扛住了,可是那幻境中,看到我家小女被害……就……”
“也就是说,你没能坚持住,替那风尘女子,伸冤?”
陈行摸索着木椅扶手,出声询问。
“是。”
徐一蕃无奈道:“小女被害后,发妻疯了,儿子也被打残,若是继续坚持,我儿也要被杀害,所以下官未能替风尘女伸冤,爱民一考,评了丙。”
“真巧啊……”
“大人何意?”
徐一蕃小心询问。
陈行指着近下尸首:“此亦是风尘女子,因涉嫌于修巡检公子被害,本侯正巧路过,便遣人来询问,结果突然被邪术所害。
既然如此巧合,不如就请徐大人在这现世之中,再当一次青竹县令,查清此女如何经历,又因何被害,也算是为徐大人,填补旧时遗憾了。如何?”
查案?
徐一蕃抬起头,看着笑意不达眼底的陈行,正欲开口应下。
却见于修终于忍不住压力,仓皇而出,俯身大礼参拜。
“淮南巡检司,巡检于修,请侯爷降罪。”
“你有何罪?”
“卑职其罪有三,其一,屡屡假借关系,攀附大人,夸耀于人前。”
于修顾不得什么面子得失,咬牙道:“其二,为人狂妄,行事恣意,不通礼遇百姓。其三,教子不严,屡屡放纵子嗣不法。
卑职,请侯爷降罪!”
“唔……”
陈行沉吟道:“一嘛,关系倒也不能说全假,月儿的确有过一个义妹,与你家里那位是亲姐妹,二嘛,本侯也是巡检司出身,当年在曹氏武曹山下,我曾对当时的总检郑天誉说过,我巡检司的人不狂妄,难道让那些邪门歪道狂妄?这类言语。
郑总检深以为然,本侯现在也不觉得有错,武者嘛,只要大事上拎得清,恣意一些才好有利修行。”
听到对方这么说,于修心中狂喜。
难道……
难道这位侯爷要认下义连襟的关系?
难道不是要追究自己?
可接下来,陈行的话就犹如一捧凉水,浇灭他心头刚刚升腾起的喜悦。
“不过这第三点,就很不妥了。”
陈行皱眉道:“教子不严,乃是大错!就在前不久,黎国公之事,难道还不够你们警醒吗?本侯亲眼看着对方,自刎城墙之上,国公府被褫夺爵位,家破人亡。
这不就是他教子不严,为了家族考量,只能铤而走险的结果吗?”
语气颇重。
于修连忙重重低头,“卑职死罪。”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
陈行缓缓起身,“黎国公之事,何其可悲?堂堂国朝百年之公爵,竟因这一代教子之事,落得如此下场。
百年荣华,付之一炬。
显赫门楣,只留朽木!
难道真要等你儿子,犯下滔天巨祸,你再也遮护不住,牵连到你全家性命之时,你才能醒悟吗?!
扪心自问,你这些人走到如今这一步,容易吗?
这官职,这权柄,这威风,这境界,你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难?
这家族大好只开端,难道这一切,就要任由其毁于一竖子之手吗!”
“我……”
于修抬起头,心头冰凉,他猜测到对方的意思了,可就是猜到了,才手脚颤抖。
“宠子如害子的道理,人人都知道,可为人父后,谁又能真的做到?”
陈行微微摇头,“于修,就算今日我不惩你儿,可你自己思量思量,你儿子会再造多少孽?
一个徐一蕃不敢管,一个巡查御史不敢问。
好,再加我一个陈行不去理。
任由他胡来吧!
我大盛根基还在,问心六考之法下,三年一选官,这些新选之官,哪个不是拳拳之心,哪个不是一腔热血?
若有一日,新官到任,热血难凉之下,焉知你儿不是那个赵河?
刀斧加其身?上官斥其责?迫害其亲人?
你于修要为你儿做到哪一步?!”
于修一下瘫软在地,喃喃道:“晚了……我儿那些事……晚了……改不了……”
“我这些话,不是在给你讲道理,说到底,本侯也是拿着冠军侯的威势在压你。”
陈行重新坐下,“本侯也只是给你陈述一种可能罢了,大盛待武人之优甚焉,金银富贵向来不缺,可享福不代表你能作恶。
本侯今日明话与你,要么自己去了结,要么……弃官不做,本侯出手废了你这身真气,让你再没有给儿子作恶的仪仗。
如此,你儿可活,也让你能好好去……教子。”
了结?
弃官?
于修呆呆坐在原地。
陈行没有催促,就这么静静等待。
足足过了一个时辰,于修站起身,惨然一笑,“侯爷有一句话说对了,那就是以势压人。
若非不是侯爷今日过长陵,若非不是侯爷撞见此事,我儿我家,何至于此?
侯爷,卑职斗胆问一句,似我儿这般人,天下多吗?”
陈行没有言语。
“不知几凡!”
于修环视四周官员,而后仰头大笑,“哈哈哈!不知几凡!你杀得干净吗?!”
说罢牙关紧咬,浑身真气倒行逆转,只一瞬,周身真气便撕裂肌肤,奔腾而出。
于修摘下腰间长刀,轻轻放在地上,而后一瘸一拐,艰难离去。
“且住。”
陈行起身开口。
于修回头,漠然回望。
“焉知本侯,杀不尽耶?”
“那黔首于修,在农舍之中,静观侯爷如何杀尽!”
陈行朗声一笑,挥手示意。
“且观之!”
徐一蕃掏出袖子里的手帕再次擦了擦额头汗水,努力回忆起自己都快忘掉的经历。
“记得那时下官方才二十岁,承蒙地方老父母大人举荐,才得到入京赶考的资格。
入幻阵后,下官暂时忘却身世,只以为自己是一个青竹县的县令。
爱民之考……
下官想起来了。
在青竹任上,有一青楼……”
听到这,原本懒洋洋的陈行微微坐起身,眼神微微眯起。
徐一蕃愕然。
“没事,你继续。”
“是。”
徐一蕃顿首,“有一青楼,乃是朝中一位大人物子嗣赵河产业,某一日,下官巡视县城,有一风尘女拦路上告,说那赵河如何仗势欺人,屡行不法。
下官当即命人详查,其中共遭遇了刀斧加身、上官斥责、家人被害等威胁。”
说着他苦笑摇头,“刀斧加身之时,下官尚且不惧,上官以前程相要挟,下官那时也扛住了,可是那幻境中,看到我家小女被害……就……”
“也就是说,你没能坚持住,替那风尘女子,伸冤?”
陈行摸索着木椅扶手,出声询问。
“是。”
徐一蕃无奈道:“小女被害后,发妻疯了,儿子也被打残,若是继续坚持,我儿也要被杀害,所以下官未能替风尘女伸冤,爱民一考,评了丙。”
“真巧啊……”
“大人何意?”
徐一蕃小心询问。
陈行指着近下尸首:“此亦是风尘女子,因涉嫌于修巡检公子被害,本侯正巧路过,便遣人来询问,结果突然被邪术所害。
既然如此巧合,不如就请徐大人在这现世之中,再当一次青竹县令,查清此女如何经历,又因何被害,也算是为徐大人,填补旧时遗憾了。如何?”
查案?
徐一蕃抬起头,看着笑意不达眼底的陈行,正欲开口应下。
却见于修终于忍不住压力,仓皇而出,俯身大礼参拜。
“淮南巡检司,巡检于修,请侯爷降罪。”
“你有何罪?”
“卑职其罪有三,其一,屡屡假借关系,攀附大人,夸耀于人前。”
于修顾不得什么面子得失,咬牙道:“其二,为人狂妄,行事恣意,不通礼遇百姓。其三,教子不严,屡屡放纵子嗣不法。
卑职,请侯爷降罪!”
“唔……”
陈行沉吟道:“一嘛,关系倒也不能说全假,月儿的确有过一个义妹,与你家里那位是亲姐妹,二嘛,本侯也是巡检司出身,当年在曹氏武曹山下,我曾对当时的总检郑天誉说过,我巡检司的人不狂妄,难道让那些邪门歪道狂妄?这类言语。
郑总检深以为然,本侯现在也不觉得有错,武者嘛,只要大事上拎得清,恣意一些才好有利修行。”
听到对方这么说,于修心中狂喜。
难道……
难道这位侯爷要认下义连襟的关系?
难道不是要追究自己?
可接下来,陈行的话就犹如一捧凉水,浇灭他心头刚刚升腾起的喜悦。
“不过这第三点,就很不妥了。”
陈行皱眉道:“教子不严,乃是大错!就在前不久,黎国公之事,难道还不够你们警醒吗?本侯亲眼看着对方,自刎城墙之上,国公府被褫夺爵位,家破人亡。
这不就是他教子不严,为了家族考量,只能铤而走险的结果吗?”
语气颇重。
于修连忙重重低头,“卑职死罪。”
“爱子之心,人皆有之。”
陈行缓缓起身,“黎国公之事,何其可悲?堂堂国朝百年之公爵,竟因这一代教子之事,落得如此下场。
百年荣华,付之一炬。
显赫门楣,只留朽木!
难道真要等你儿子,犯下滔天巨祸,你再也遮护不住,牵连到你全家性命之时,你才能醒悟吗?!
扪心自问,你这些人走到如今这一步,容易吗?
这官职,这权柄,这威风,这境界,你吃了多少苦?受了多少难?
这家族大好只开端,难道这一切,就要任由其毁于一竖子之手吗!”
“我……”
于修抬起头,心头冰凉,他猜测到对方的意思了,可就是猜到了,才手脚颤抖。
“宠子如害子的道理,人人都知道,可为人父后,谁又能真的做到?”
陈行微微摇头,“于修,就算今日我不惩你儿,可你自己思量思量,你儿子会再造多少孽?
一个徐一蕃不敢管,一个巡查御史不敢问。
好,再加我一个陈行不去理。
任由他胡来吧!
我大盛根基还在,问心六考之法下,三年一选官,这些新选之官,哪个不是拳拳之心,哪个不是一腔热血?
若有一日,新官到任,热血难凉之下,焉知你儿不是那个赵河?
刀斧加其身?上官斥其责?迫害其亲人?
你于修要为你儿做到哪一步?!”
于修一下瘫软在地,喃喃道:“晚了……我儿那些事……晚了……改不了……”
“我这些话,不是在给你讲道理,说到底,本侯也是拿着冠军侯的威势在压你。”
陈行重新坐下,“本侯也只是给你陈述一种可能罢了,大盛待武人之优甚焉,金银富贵向来不缺,可享福不代表你能作恶。
本侯今日明话与你,要么自己去了结,要么……弃官不做,本侯出手废了你这身真气,让你再没有给儿子作恶的仪仗。
如此,你儿可活,也让你能好好去……教子。”
了结?
弃官?
于修呆呆坐在原地。
陈行没有催促,就这么静静等待。
足足过了一个时辰,于修站起身,惨然一笑,“侯爷有一句话说对了,那就是以势压人。
若非不是侯爷今日过长陵,若非不是侯爷撞见此事,我儿我家,何至于此?
侯爷,卑职斗胆问一句,似我儿这般人,天下多吗?”
陈行没有言语。
“不知几凡!”
于修环视四周官员,而后仰头大笑,“哈哈哈!不知几凡!你杀得干净吗?!”
说罢牙关紧咬,浑身真气倒行逆转,只一瞬,周身真气便撕裂肌肤,奔腾而出。
于修摘下腰间长刀,轻轻放在地上,而后一瘸一拐,艰难离去。
“且住。”
陈行起身开口。
于修回头,漠然回望。
“焉知本侯,杀不尽耶?”
“那黔首于修,在农舍之中,静观侯爷如何杀尽!”
陈行朗声一笑,挥手示意。
“且观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