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假如李世民穿越成扶苏”-《天幕:帝王破防请各位陛下冷静!》

  光屏上弹出的标题,像颗炸雷劈开了所有人心头的好奇——

  【假如李世民穿越成了扶苏,大秦会变吗?】

  “什么?!”

  咸阳宫的嬴政猛地站起来,一把拽过身边的扶苏,眼神死死盯着光屏,“快来看!看这‘李世民版’的你,会怎么做!”

  他这辈子最遗憾的就是扶苏仁厚有余、果决不足,若真能换成李世民那样的性子,何愁大秦二世而亡?

  大唐的李世民也坐直了身体,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

  他自己也在想:若真穿越成扶苏,面对父皇的误解、赵高的陷害,还有那30万兵权,他会怎么做?是像扶苏那样束手就擒,还是……

  林远也凑到屏幕前,眼里满是期待。

  扶苏的悲剧,一半是性格,一半是时势,若换成李世民这“马上皇帝”,剧情肯定会天翻地覆。

  【画面切到北疆的军帐,李世民猛地睁开眼,头痛欲裂。

  他看着周围简陋的陈设,身上穿的不是大唐的龙袍,而是秦朝的玄色太子服,不由得喃喃自语:“朕不是在含风殿驾崩了吗?这是地府?还是……”】

  就在这时,帐帘被掀开,赵高捧着一卷明黄圣旨,脸上堆着假笑走了进来,身后跟着两个手持利刃的侍卫。

  “太子殿下,陛下有旨,请您……自裁吧。”

  “自裁?”

  李世民皱起眉,眼神瞬间锐利起来。他征战一生,见惯了阴谋诡计,哪会轻易信这种“赐死圣旨”?“你叫朕什么?”

  赵高愣了一下,以为扶苏吓傻了,又重复道:“自然是叫您太子殿下啊。”

  他晃了晃手里的圣旨,语气带着威胁,“陛下说,您手握30万重兵,又与蒙恬过从甚密,恐有谋反之心,特赐您自裁,以证清白。”

  “30万兵马?!”

  李世民猛地站起来,军帐的横梁都仿佛震了震。

  他征战多年,最清楚兵权的分量——30万精锐,足以颠覆一个王朝!扶苏手里有这么多兵,蒙恬还是顶级大将,竟然要被一道圣旨逼得自裁?

  光屏外的老百姓都炸了:“我的天!有30万兵还自裁?这不是脑子有包吗?”

  “换我我也不裁啊!手里有兵,谁还敢逼我!”

  “这赵高也太胆肥了,敢骗有30万兵的太子!”

  李世民盯着赵高,突然笑了,只是笑意没到眼底。

  他随手抄起帐边挂着的青铜剑,剑鞘“哐当”落地,锋芒映得赵高脸色发白。“你说……朕有30万兵马,要自裁?”

  赵高吓得后退一步,强装镇定:“太子殿下,这是陛下的旨意,您可不能抗旨啊!”

  “抗旨?”

  李世民眼神一冷,手腕猛地一扬——“唰!” 寒光闪过,赵高的右臂应声而断,鲜血喷了一地。

  “啊——!”

  赵高捂着流血的伤口,惨叫着摔倒在地,脸色惨白如纸,“太子殿下!您……您要干什么?!”

  李世民提着滴血的剑,一步步走到赵高面前,剑尖指着他的喉咙,语气冰冷:

  “朕只是想看看,这是不是在做梦。”

  他用剑挑了挑赵高的断臂,“有30万兵马,有蒙恬这样的大将,你叫朕自裁?到底是你在做梦,还是朕在做梦?”

  帐外的侍卫冲了进来,却被李世民的气势震慑,握着刀不敢上前——眼前的太子,跟平时那个温和仁厚的扶苏,简直判若两人!

  “好!好一个李世民!”

  咸阳宫的嬴政拍案叫好,眼里满是激动,“这才像手握30万兵权的太子!扶苏,你看看!要是你,你会这么做吗?”

  扶苏站在一旁,脸涨得通红,羞愧地低下了头——如果是他,他确实不会想着反抗。

  朱元璋看得直拍大腿:“痛快!就该这么干!赵高这阉竖,就欠砍!有30万兵还怕一道假圣旨?换了咱,直接带着兵回咸阳,把赵高这狗东西剁了!”

  刘邦也啧啧称奇:“李世民这小子,果然够狠!刚穿越就敢砍赵高的胳膊,换扶苏那软性子,早抹脖子了。这就是差别啊!”

  【李世民踩着赵高的胸口,冷声道:“说!这圣旨是父皇的意思,还是你伪造的?蒙恬在哪?”

  赵高疼得浑身发抖,哪还敢隐瞒,结结巴巴地喊:“是……是臣伪造的!陛下没让您自裁!蒙将军……蒙将军就在帐外!”

  李世民眼神一厉,对着帐外喊:“蒙恬!进来!”

  帐帘掀开,蒙恬一身铠甲冲了进来,看到地上的断臂和赵高的惨状,先是一愣,随即单膝跪地:“末将蒙恬,参见太子殿下!”】

  “伪造圣旨?”

  李世民冷笑一声,踢开赵高,“把这阉竖绑起来,严加看管!敢泄露半个字,诛九族!”

  他转头看向蒙恬,语气瞬间变得沉稳,“蒙将军,你手里有多少能战之兵?粮草能支撑多久?”

  蒙恬一愣,随即正色道:“回殿下,末将手里有30万精锐,粮草充足,可支撑半年!若殿下有令,末将愿率军随殿下回咸阳,清君侧,除奸佞!”

  李世民满意地点点头——有兵有将有粮草,这局,稳了。

  光屏外的嬴政,看着李世民有条不紊地掌控局面,眼眶都红了。

  他多希望自己的扶苏,能有这样的果决和谋略;多希望当年的扶苏,能像这样拿起剑,反抗赵高的陷害,而不是傻傻地自裁。

  “朕的扶苏……” 嬴政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语气复杂,“你要学的,还有很多啊。”

  扶苏重重地点头,看着光屏里那个“自己”,心里第一次生出“反抗”的念头——原来,面对不公和陷害,不是只能认命。

  【弹幕里,网友们的评论刷得飞快:

  “李世民:有30万兵还自裁?我看你是想谋反!”

  “赵高:我以为是软柿子,没想到是带刺的猛虎!”

  “对比原版扶苏:一个抹脖子,一个砍胳膊,差距太大了!”

  “嬴政:这才是朕想要的太子!扶苏,学着点!”】

  林远看着屏幕里李世民掌控全局的样子,忍不住笑了。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一点没错——扶苏的仁厚,让他成了悲剧;而李世民的果决,却能在绝境中撕开一条生路。

  大唐的李世民,看着光屏里的“自己”,也微微点头。

  他知道,若真处在扶苏的位置,这就是他会做的——兵权在握,何惧奸佞?清君侧,定朝局,这才是帝王该有的样子。

  军帐外,30万秦军的盔甲在阳光下闪着寒光,一场改变大秦命运的风暴,正从北疆悄然酝酿。

  而各朝代的帝王们,看着这一幕,心里都有了同一个念头:有时候,换一个人,真的能换一个王朝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