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荣誉-《大运送我重开军旅》

  2000年9月15日清晨,太阳刚刚升起,晨雾还未完全散去,702团的训练场上已经响起了震耳欲聋的柴油引擎声。

  这是99式坦克的轰鸣声,它们整齐地排列在训练场上,犹如钢铁巨兽,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装甲突击演练。

  叶修站在观礼台上,他身穿作训服,肩章上的中校金星在朝阳的照耀下闪烁着冷光。

  他抬起手腕,看了看手表,时间正好是06:30,全团装甲突击演练准时开始。

  在远处,钢铁洪流正以楔形队形稳步推进。打头阵的是1营3连的坦克,车长徐胜利通过电台传来报告:“‘铁甲01’已占领A区,火控系统锁定目标!”

  叶修听到报告后,毫不犹豫地按下通话键,下达命令:“准予射击。”

  仅仅三秒钟后,三发125穿甲弹如同闪电一般射出,几乎同时命中了两公里外的靶标。

  瞬间,靶标被炸得粉碎,烟尘滚滚,在晨光的映照下,宛如烽火升腾。

  这时,作训参谋小跑过来,将今天的训练简报递给了叶修。

  叶修接过简报,仔细阅读起来。简报上显示,这次全团协同速度比上月快了17%,这是一个令人鼓舞的成绩。

  叶修点点头,目光扫过场边列队的官兵。那些曾经对他这个"学生官"心存疑虑的老兵们,此刻眼中只剩信服。

  ---

  团部荣誉室里,新调来的宣传干事正对着墙上的《团长履历表》发呆:

  | 1994.07 | T师702团实习军官 | 编写信息化装甲论文|

  | 1995.09 | 总参谋部作战参谋 | 二等功获得者(保密)

  国防科工委助理研究员 | 主持抗洪抢险SAR系统部署 |

  | 1999.07| 702团副团长 | 首创陆军合成作战指挥流程 |

  | 2000.01 | 代理团长 | 建成全军首个数字化团指挥中心 |

  I 2000.6l 代理团长I 全军新型双轨制士官提出及实践者I

  “这履历……假的吧?”干事看着手中的履历,满脸狐疑地小声嘀咕道。

  就在这时,一个低沉的声音突然从他身后传来:“要看真的?”

  干事吓了一跳,猛地转过身来,只见高参谋长不知何时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

  高参谋长面无表情地看着他,然后用手指了指旁边的玻璃柜,里面陈列着一排闪闪发光的勋章。

  干事定睛一看,只见这些勋章上分别刻着“抗洪抢险一等功”“全军科技进步二等奖”“优秀指挥员金质奖章”等等字样。

  高参谋长接着说道:“去年集团军考核,他带着全团参谋在电磁脉冲导致系统失灵的预设情况下,硬是靠手算完成了 99 式弹道解算题,而且比用计算机的装甲师还快!”

  干事听得目瞪口呆,他怎么也想不到,眼前这个看似平凡的人竟然有着如此辉煌的经历。

  就在这时,窗外传来一阵震耳欲聋的直升机轰鸣声,仿佛是在为这位神秘人物的到来而欢呼。两人转头望去,叶修正站在机场边,单手比划着向武直-10飞行员讲解攻击航线。

  晨光给他镀上一层金边,作训服后背的汗渍勾勒出挺拔的轮廓。

  ---

  “团长!”装甲 3 连指导员一路小跑着过来,满脸焦急,“炊事班长老周非要退伍,怎么劝都不听,我实在拦不住了!”

  叶修闻言,眉头紧紧皱起,“哪个老周?”

  “就是那个立过二等功的周大勇啊!”指导员连忙回答道。

  叶修的脸色变得凝重起来,他对这个炊事班长印象深刻。

  周大勇在部队里已经服役多年,一直表现出色,不仅厨艺精湛,而且为人忠厚老实,深受大家的喜爱。

  叶修快步走向炊事班,老远就看到了周大勇正站在门口,他的行李已经收拾好了,一个破旧的行李箱敞开着,里面放着几件简单的衣物和一些生活用品。

  “老周,你这是干啥呢?”叶修走到周大勇面前,看着他问道。

  周大勇抬起头,看到是叶修,脸上露出一丝尴尬的笑容,“团长,俺闺女考上大学了,家里需要钱,俺寻思着回去开个小饭店,挣点钱给孩子交学费。”

  叶修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道:“老周,你在部队这么多年,立过功,也算是为国家做出了贡献。现在你要退伍,我理解你的难处,但你这样走了,我们都舍不得啊。”

  周大勇的眼眶有些湿润,他低声说道:“团长,俺知道部队对俺好,可俺也没办法啊,家里实在是困难。”

  叶修没有再说话,他转身回到办公室,拿起电话,拨通了地方劳动局的号码。经过一番沟通,二十分钟后,他拿着一份传真回来,上面是一份《退役军人优先安置函》。

  叶修走到周大勇面前,将这份函件拍在桌上,“老周,这是市宾馆总厨的岗位,月薪 3000,还交五险一金。你看怎么样?”

  老周的手在围裙上擦了又擦:"这......不合规矩吧?"

  "规矩?"叶修笑了,"您教出全团十八个炊事能手的时候,怎么没人讲规矩?"

  当晚的送行宴上,老周把珍藏多年的《野战炊事手册》郑重交给徒弟:

  "这本子记着在朝鲜战场时,老班长教俺用汽油桶烤饼的绝活......"

  ---

  中秋节前夜,叶修查哨时发现弹药库值班士官在打瞌睡。他悄悄取走枪械,留下张字条:

  "哨兵同志:你守护的是全团最危险的角落,请对得起肩上钢枪。——团长叶"

  次日早操,这名士官红着眼圈交来万字检查。叶修却递给他一盒润喉糖:

  "你带的电子对抗班昨天演练拿了第一,嗓子喊哑了吧?"

  这种带兵哲学甚至感染了机关。

  当宣传科把"冷面团长深夜替岗"的事迹做成板报时,叶修直接用红笔划掉标题,改成:《论信息化战争中的哨位智能化改造》。

  ---

  九月末的实弹演习中,702团再次惊艳全场:

  - 武装直升机与坦克群协同误差<10米

  - 从目标发现到首轮打击仅用时1分52秒

  - 电子对抗连成功瘫痪"敌"指挥网络

  观礼台上,李军长拍着叶修的肩膀:"小子,知道为什么破格让你当团长吗?"

  叶修望向正在降落的武直-10群:"因为需要既懂坦克柴油味,又玩得转代码的人?"

  "不。"老将军指向正在检修99式的士官们,"因为你记得这些铁疙瘩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

  夕阳西下,叶修独自走过车场。

  手掌抚过96式坦克的复合装甲,触感冰凉而坚实。几年前刚接手时,这些钢铁巨兽还只是散落的零件;如今,它们已成为指哪打哪的战争机器。

  荣誉室的灯光透过窗户,照在他胸前的资历章上——那短短几排色块,浓缩着一个年轻军官与一支铁血劲旅的共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