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世纪劫案:9195万现金神秘失踪
1.1 震惊的发现
1994年12月5日星期一早上,台北市华南银行大稻埕分行的职员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银行准备营业。当时正值股市大涨,职员们预计今天会有很多市民前来办理业务。然而,当他们走到金库附近时,一股奇怪的味道扑鼻而来。
打开金库门往里一看,里面的景象让职员们惊呆了:金库的墙壁上竟然有一个洞,角落里的一个现金柜被强行撬开,里面的钞票乱七八糟,原本九千多万台币的现金存款,只剩下一些小额钞票和硬币。在被撬保险柜旁边的地上,还散落着电钻、铁钳、白色手套等各种作案工具。
慌张的职员们立刻向警方报警求助,并迅速将大厅里的所有群众都疏散到了门外。看到面色凝重的警员拉起层层警戒线,民众才意识到这家银行遭遇了一场惊天大劫案。
1.2 现场勘查与初步判断
警方赶到现场后,立即展开了细致的勘查工作。他们发现,这个金库有一面墙就是大楼的外墙,也就是靠近外面小巷子的那面墙,劫匪就是在这面墙上挖了一个洞,然后钻进金库实施盗窃的。
这个接近正方形的洞口,长宽都在40公分左右,警方由此推断劫匪身高在1米6左右,身材属于偏瘦型。更令人惊讶的是,银行墙壁厚度有30多公分,劫匪是如何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凿穿这堵墙的呢?
经过进一步勘查,警方发现银行所在楼房与隔壁楼房之间只相隔了35公分,几乎就是紧挨着。而银行隔壁的这座楼房,又与另外两座楼房相邻。由于银行楼房与隔壁楼房之间的巷子太小,几乎没有实际用处,所以房东在靠近路边的一侧封死了巷子,导致这条小巷子里面发生的事情,在街道上的路人是看不到的。劫匪正是利用这一优势,堂而皇之地实施了盗窃。
1.3 巨额现金的去向
经过银行方面的仔细清点,确认被盗现金总额高达9195万元新台币,这些钱几乎全是千元大钞,而留在柜子里没被拿走的是数百万元的500元、100元、50元的钞票与硬币。这些小额钞票因为重量较大,被劫匪留在了金库里。
警方根据现场留下的工具和痕迹判断,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盗窃案。劫匪不仅知道如何避开银行的安保系统,还选择在周末作案,利用了人们对选举的关注分散了注意力。更令人震惊的是,根据警方的计算,9000多万现金的重量大概有144公斤,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体重。要将这么重的现金从金库里搬出,再穿过狭窄的通道运出去,需要极大的体力和技巧。
二、神秘穿墙人:独行大盗的真面目
2.1 锁定嫌疑人
面对这起台湾治安史上银行被窃金额最高的案子,警方立即成立了专案组。他们推测,这可能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专业盗窃团伙所为。然而,现场只发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脚印,这让警方感到十分困惑。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警方投入了大量警力进行调查。他们走访了附近的居民和商家,查看了银行的监控录像,甚至对银行员工和附近工地的工人进行了逐一排查。然而,这些努力都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就在案件陷入僵局之际,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案情出现了转机。1995年1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四名巡警在松山火车站附近巡逻时,注意到一名男子看到警察后显得非常慌张,甚至不敢正视警察。出于职业习惯,巡警拦下了该男子并要求他出示身份证。
2.2 意外落网
被拦下的男子自称忘记带身份证,警察对他进行了搜身,结果发现他随身携带了5张银行卡和8万台币的现金,这些钞票叠得整整齐齐,全是千元大钞。
通过银行卡信息查询,警方发现这名男子名叫林进发,此前有过多次盗窃前科,是通缉名单上的在逃人员。将林进发带回警局后,警方开始对他进行审问。
审讯过程中,林进发突然说:"上个月的华南银行劫案,是我做的。"这句话让在场的警员大吃一惊,他们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普通的小个子男人,竟然就是震惊台湾的"穿墙大盗"。
2.3 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
林进发出生于1962年,案发时32岁。他小学没毕业,年轻时因为偷女生内衣等小罪行被关进监狱。在监狱服刑期间,他接触到了许多经验丰富的盗窃犯。与其他犯人不同,林进发没有想着如何改过自新,而是认真学习各种盗窃技巧。他尤其
1.1 震惊的发现
1994年12月5日星期一早上,台北市华南银行大稻埕分行的职员像往常一样早早来到银行准备营业。当时正值股市大涨,职员们预计今天会有很多市民前来办理业务。然而,当他们走到金库附近时,一股奇怪的味道扑鼻而来。
打开金库门往里一看,里面的景象让职员们惊呆了:金库的墙壁上竟然有一个洞,角落里的一个现金柜被强行撬开,里面的钞票乱七八糟,原本九千多万台币的现金存款,只剩下一些小额钞票和硬币。在被撬保险柜旁边的地上,还散落着电钻、铁钳、白色手套等各种作案工具。
慌张的职员们立刻向警方报警求助,并迅速将大厅里的所有群众都疏散到了门外。看到面色凝重的警员拉起层层警戒线,民众才意识到这家银行遭遇了一场惊天大劫案。
1.2 现场勘查与初步判断
警方赶到现场后,立即展开了细致的勘查工作。他们发现,这个金库有一面墙就是大楼的外墙,也就是靠近外面小巷子的那面墙,劫匪就是在这面墙上挖了一个洞,然后钻进金库实施盗窃的。
这个接近正方形的洞口,长宽都在40公分左右,警方由此推断劫匪身高在1米6左右,身材属于偏瘦型。更令人惊讶的是,银行墙壁厚度有30多公分,劫匪是如何在不被人发现的情况下凿穿这堵墙的呢?
经过进一步勘查,警方发现银行所在楼房与隔壁楼房之间只相隔了35公分,几乎就是紧挨着。而银行隔壁的这座楼房,又与另外两座楼房相邻。由于银行楼房与隔壁楼房之间的巷子太小,几乎没有实际用处,所以房东在靠近路边的一侧封死了巷子,导致这条小巷子里面发生的事情,在街道上的路人是看不到的。劫匪正是利用这一优势,堂而皇之地实施了盗窃。
1.3 巨额现金的去向
经过银行方面的仔细清点,确认被盗现金总额高达9195万元新台币,这些钱几乎全是千元大钞,而留在柜子里没被拿走的是数百万元的500元、100元、50元的钞票与硬币。这些小额钞票因为重量较大,被劫匪留在了金库里。
警方根据现场留下的工具和痕迹判断,这是一起精心策划的盗窃案。劫匪不仅知道如何避开银行的安保系统,还选择在周末作案,利用了人们对选举的关注分散了注意力。更令人震惊的是,根据警方的计算,9000多万现金的重量大概有144公斤,相当于两个成年人的体重。要将这么重的现金从金库里搬出,再穿过狭窄的通道运出去,需要极大的体力和技巧。
二、神秘穿墙人:独行大盗的真面目
2.1 锁定嫌疑人
面对这起台湾治安史上银行被窃金额最高的案子,警方立即成立了专案组。他们推测,这可能是一个由多人组成的专业盗窃团伙所为。然而,现场只发现了一个比较明显的脚印,这让警方感到十分困惑。
在接下来的一个多月里,警方投入了大量警力进行调查。他们走访了附近的居民和商家,查看了银行的监控录像,甚至对银行员工和附近工地的工人进行了逐一排查。然而,这些努力都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线索。
就在案件陷入僵局之际,一个意外的发现让案情出现了转机。1995年1月中旬的一个晚上,四名巡警在松山火车站附近巡逻时,注意到一名男子看到警察后显得非常慌张,甚至不敢正视警察。出于职业习惯,巡警拦下了该男子并要求他出示身份证。
2.2 意外落网
被拦下的男子自称忘记带身份证,警察对他进行了搜身,结果发现他随身携带了5张银行卡和8万台币的现金,这些钞票叠得整整齐齐,全是千元大钞。
通过银行卡信息查询,警方发现这名男子名叫林进发,此前有过多次盗窃前科,是通缉名单上的在逃人员。将林进发带回警局后,警方开始对他进行审问。
审讯过程中,林进发突然说:"上个月的华南银行劫案,是我做的。"这句话让在场的警员大吃一惊,他们没有想到,这个看起来普通的小个子男人,竟然就是震惊台湾的"穿墙大盗"。
2.3 犯罪嫌疑人的真实身份
林进发出生于1962年,案发时32岁。他小学没毕业,年轻时因为偷女生内衣等小罪行被关进监狱。在监狱服刑期间,他接触到了许多经验丰富的盗窃犯。与其他犯人不同,林进发没有想着如何改过自新,而是认真学习各种盗窃技巧。他尤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