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7·31"特大跨境走私冻品案-《大案要案详情录》

  一、迷雾重重:一艘可疑货船的秘密

  1.1 深夜魅影:形迹可疑的船舶

  2023年4月13日凌晨2点,广东江门,这座位于粤港澳大湾区"承东启西"位置的城市,海岸线绵长曲折,夜色正浓。江门市公安局打私支队三级警长姚宇翔和他的同事们在巡查中发现了一艘形迹可疑的船舶。

  "这艘船从香港出发,往粤西方向海域行驶,行驶轨迹异常。"姚宇翔回忆道。根据前期掌握的线索研判,这艘船凌晨2点多从香港出发,正常情况下应该在几小时内到达目的地,但它的航行速度明显异常缓慢,似乎在刻意避开某些区域。

  警方通过分析研判发现,这艘船的航线偏离了常规航道,刻意绕开了海关检查点,并且在航行过程中多次关闭了定位系统,这些异常行为引起了警方的高度警惕。

  1.2 超载的"母船":不寻常的货物

  "同体量船只正常载重10吨,但这艘船装了将近30吨,明显改装过,且船只行驶轨迹异常。"江门市公安局打私支队民警姚宇翔介绍道。

  这艘可疑船只于凌晨2点多从香港出发,早上7点多到达江门西南侧海域,中午12点后,慢慢往岸边靠近,到离岸边一公里左右停了下来。船上装满了走私冻品,有二三十吨重。

  "下午2点,有5艘小渔船接驳,开始通过蚂蚁搬家的方式卸货。"江门市公安局打私支队一大队大队长伍嘉荣描述道。

  当天晚上,江门公安打私部门在台山市海宴镇、汶村镇和镇海湾海域一举查获涉案车辆4台,查扣走私冻品18.9吨。据现场抓获人员供述,岸上另有2辆红色大货车等待接货。

  1.3 陆运追踪:千里缉凶

  警方迅速对海晏、汶村一带车辆进行排查,锁定了陆运接应的2辆涉案货车。其中一辆被当场截获,另一辆则驶向贵州方向。

  "我们在贵州省赤水市一高速服务区查获了这辆货车,通过货车司机的供述,锁定了一个叫巫某强的人,他正是幕后的组织者之一。"姚宇翔说。

  通过对案件进一步深挖扩线,警方发现,这次行动查获的冻品仅仅是冰山一角。在巫某背后是一个庞大的走私犯罪团伙,而他本人正是这个走私团伙中的核心人物,也是走私各环节的中转串联人员。

  "巫某强利用境外软件联系货主,并组织人员接货、送货,单是与他进行大额资金交易的货主就有30余人。"姚宇翔说,但警方这次掌握的情况仅是该团伙犯罪行为的冰山一角。

  二、抽丝剥茧:跨国走私网络的真实面目

  2.1 全链条走私:从境外到内陆的完整路线

  随着调查的深入,警方逐渐勾勒出了这起走私冻品案件的完整路线图:从香港走私母船,到渔船、"大飞"(改装快艇)运至广东省珠海市,再到广东省佛山市换包装,最后通过货车、冷链车运送给内陆省份的货主。

  "该案组织特征明显、作案手法专业、境内外勾连紧密。公安部将此案列入部督'7·31'专案督办指导。专案组以'4·13'案为基础,结合线索深入研判,锁定了10名境外人员,锚定了4名货主。"伍嘉荣介绍道。

  根据警方研判,这个走私团伙的组织架构极为严密,分工明确,涉及"幕后组织、境外揽货、海上通关、陆地运输、更换包装、境内货主"等多个走私环节。

  2.2 境内外勾结:犯罪团伙的组织架构

  随着侦查的深入,警方发现这个特大跨境走私犯罪网络作案手法专业,境内外勾连紧密。犯罪团伙分工明确,涉及"幕后组织、境外揽货、海上通关、陆地运输、更换包装、境内货主"等多个走私环节。

  幕后组织以梁某文、巫某强为首,负责整个走私活动的统筹指挥。

  伦某兰、赖某娜以贸易公司为掩护,从香港购入冻品运至指定海域后,再组织母船转运至粤港交界水域出货。

  陈某焕、王某鹏等人组织快艇、渔船从母船接驳后偷运上岸送至国内食品加工厂或仓库,何某友、廖某等人以食品公司为掩护,将购入的走私冻品加工后大肆牟利。

  杨某波洗钱团伙负责在境外利用地下钱庄将走私资金洗白。

  至此,整个跨境走私团伙组织架构已基本浮出水面。专案组发现近一年该团伙的资金流水超20亿元。

  2.3 走私手法:精心设计的隐蔽操作

  这个走私团伙采用了极为隐蔽的手段进行走私活动。为了把运到香港的这些冻品再非法走私到内地,走私团伙组织母船,把货物转运至粤港交接水域出货。

  从内地前往海上接驳走私冻品的小货船多为"大飞",其实就是大马力的快艇,这是犯罪团伙为走私货物的水上运输专门建造的一种船只。

  "一般来说,走私分子用的'大飞'长16米左右,宽3米多,5到6个马达,马力最大可以达到2400匹。它的载重能力也非常好,通常一艘艇可以装货13吨左右。"江门市公安局打私支队支队长陈少华介绍道。

  最初,这些"大飞"在海上接到走私冻品后,会直接开往内地的非设关地靠岸,并进行下一步装车运输。在公安机关加大侦查打击力度之后,犯罪分子的海上走私手段也发生了新的变化。

  "它停在距离岸边十几海里的地方,然后笼络当地渔民用小艇分批把货物搬上岸。"陈少华说。

  这些冻品在偷运上岸后,首先被运往食品加工厂进行"洗白"。通过更换包装,贴上假冒的检验检疫标签,大量走私冻品就这样摇身一变,继续通过陆路运输到内地货主手上,对其进行加工后,销往多地冻品市场,谋取巨额利益。

  三、暴利诱惑:一吨牛百叶的利润空间

  3.1 巨额利润:走私冻品的经济账

  "巨额利润使得不法分子铤而走险。"办案民警介绍,以一吨牛百叶为例,走私成本价4万元左右,市场交易价能达到9万元,走私一船冻品能获得上百万元利润。

  江门市公安局打私支队支队长陈少华表示:"在国外订货大概1200美金一吨;到了国内,就可以卖到6万块钱一吨,随着我们加大打击程度,价格也在不断攀升。"

  警方发现,该走私团伙近一年的资金流水高达20多亿元,其中仅货主买卖冻品的资金就高达8亿元。

  在暴利的背后,走私分子不惜冒险,不断翻新走私手段,以逃避打击。据江门市公安局打私支队一大队大队长伍嘉荣介绍,保证金根据货物价值缴纳,一般在20万元以上,运送途中如果货物被查获则保证金不返还,但高风险并未让不法分子收手。

  3.2 食品安全隐患:未经检验的走私冻品

  在暴利的背后,伴随着的不仅是走私违法犯罪行为。民警在这些冻品的加工地和暂存仓库发现,现场卫生条件堪忧,食品安全存在很大隐患。

  "走私冻品没有经过海关检验检疫,可能含有致病菌、重金属、兽药残留等有毒有害物质。如果来自疫区,还可能携带禽流感、口蹄疫等动物疫病。"江门海关进出口食品安全和商品检验处食品风险监测科科长陈丽婷提醒道。

  "走私冻品的运输及存储大多不能满足低温储存条件,容易产生腐败变质。"陈丽婷补充说。

  为节省成本、追逐更大利润空间,走私犯罪分子基本都不用运输成本高的冷柜车,一般使用面包车、货车等运送冻品,途中冻品极易解冻变质。

  四、雷霆行动:全国多地同步收网

  4.1 精心部署:专案组的百日攻坚

  为了侦破这起案件,专案组100多天日夜鏖战,辗转全国23个省市,抽丝剥茧,顺藤摸瓜。

  由于案情重大,广东省、江门市两级公安机关联合成立专案组,公安部也将案件列为部督"7·31"专案进行督办指导。

  为确保打深打透、除恶务尽,专案组组织民警分赴多省市展开侦查,锁定10名重要犯罪嫌疑人,深挖出4名幕后货主。

  "本案与其他走私案件的不同之处在于,具有走私团伙涉案人员杂、作案区域广、涉及地区多、犯罪链条复杂、涉案资金大等特点。"广东省公安厅相关负责人介绍。

  4.2 收网时刻:七地公安机关协同作战

  2023年9月26日,在公安部的直接指挥下,"7·31"特大走私专案在广东、四川、重庆、广西、北京、浙江、河南等地同步收网。

  在公安部统一部署下,广东等7地公安机关和香港警方同步开展集中收网行动,彻底斩断这条横跨粤港的海上走私链路,全环节抓获该特大走私团伙幕后组织、境外揽货、海上通关、陆地运输、更换包装、境内货主、地下洗钱涉案人员。

  这是全国首宗全链条打击的冻品走私案。

  4.3 战果丰硕:查获的海量走私物品

  此次集中收网行动战果丰硕,成功破获"7·31"特大系列跨境走私案,全链条打掉一个由境外人员遥控指挥、境内外走私分子相互勾结的特大海上跨境走私犯罪团伙。

  警方抓获包括组织者在内的涉案人员218名,捣毁走私冻库、仓库窝点21个,依法查处国内相关食品加工企业14家,查扣走私船艇26艘、冻品1300余吨。

  据介绍,这是全国首宗全链条打击的冻品走私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