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5章 双星的课堂-《马里亚纳海沟里的巨型生物》

  苏晚蹲在实验室的陶盆前,指尖轻轻碰了碰汐星种子的嫩叶。

  叶片上的星轨纹路正随着她的触摸流转,像母亲当年在潮汐图上画的线条。培养皿里的营养液泛着淡蓝荧光,映出她眼底的笑意——这粒种子长势很好,昨天刚抽出第三片叶子,今天叶尖又多了颗小小的结晶,像汐星母星的晨露。

  "苏老师!"小夏抱着文件夹撞进来,马尾辫甩得像只欢脱的鱼,"教育局的批文下来了!双星海洋学校的选址定在椰林湾,下周就能动工!"

  文件夹里掉出张设计图,上面画着玻璃幕墙的教室,窗外是珊瑚礁围成的泳池,屋顶装着能接收星轨信号的天线。苏晚捡起设计图,指尖抚过"双星共生实验室"的标注——那是林深熬夜改的,说要让孩子们能直接和海洋意识对话。

  一、课堂的第一块砖

  筹备双星海洋学校的日子,像浸在温温的海水里。

  苏晚带着团队跑了七座沿海城市,选了椰林湾——这里的海水透明度最高,能看见水下十米的珊瑚礁,而且离研究所近,方便输送"星种培养液"。小夏负责联系教育专家,把"海洋共生课"塞进小学课本;周川搭建了星轨信号接收器,能把鲸鱼的歌声、珊瑚的荧光转换成孩子们能听懂的频率;林深则跑遍渔村,说服老渔民当"校外辅导员"——他们见过汐星的迎宾者,能讲最鲜活的"海洋故事"。

  开学前三天,苏晚在研究所后面的海滩上做"试听课"。

  她牵着十个孩子走到浅滩,海水刚没过脚踝。小夏抱着投影仪,把汐星的星图投在沙滩上:"小朋友们,今天我们要学——怎么'听'海的声音。"

  "海会说话吗?"扎羊角辫的女孩举着手问。

  苏晚笑了,指着远处的海面:"会的。比如,鲸鱼的歌声里藏着汐星的诗,珊瑚的荧光里映着地球的画。"

  话音刚落,海面突然泛起涟漪。一群座头鲸游过来,它们的喉咙里发出低沉的嗡鸣——不是普通的鲸歌,是带着星轨频率的旋律。孩子们瞪大眼睛,小夏赶紧打开录音设备:"听!这是汐星人教鲸鱼唱的《星尘谣》!"

  苏晚摸着身边的礁石,能感觉到礁石里的海洋意识在震动——那是母亲当年留下的"倾听点",现在成了孩子们的"第一堂课"。

  二、星种的礼物

  开学第一天,椰林湾的双星海洋学校热闹得像片涨潮的海。

  孩子们穿着蓝白相间的校服,围在"双星共生实验室"的玻璃幕墙前,看里面的汐星种子。嫩叶已经长到十厘米高,叶尖的结晶折射出彩虹般的光,照得孩子们的脸亮晶晶的。

  "苏老师,这棵树会结果吗?"戴眼镜的男孩凑过来,鼻尖几乎贴在玻璃上。

  "会的。"苏晚蹲下来,和他平视,"等它结果了,里面会有汐星的星光。"

  实验室的另一角,周川调试着星轨接收器。屏幕上跳动着鲸鱼的歌声频谱,像一片会发光的星图。几个孩子围在他身边,指着屏幕喊:"看!那颗星星在闪!"

  "那是汐星的信号。"周川笑着解释,"它在说'小朋友们好'。"

  放学时,苏晚站在校门口,看着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跑向沙滩。小夏走过来,手里举着个玻璃罐:"你看,孩子们捡了贝壳,说要给汐星种子做'礼物'。"

  玻璃罐里装着彩色贝壳,每个贝壳上都画着星轨。苏晚把贝壳倒在陶盆边,汐星种子的嫩叶突然晃了晃,叶尖的结晶掉进贝壳里,变成了一颗小小的星子。

  "它在回应。"苏晚轻声说,"谢谢孩子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