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鼎十七年的惊雷,并非起于庙堂之争,而是源自帝国最遥远、最不为人知的角落,并以一种混合着血腥、贪婪与文明碰撞的残酷方式,猛烈地撕开了盛世华美的外袍。
位于爪哇海以东的香料群岛(马鲁古群岛),以其出产的丁香、肉豆蔻等珍贵香料,早已成为各方势力垂涎的宝地。靖朝虽在旧港、满剌加设有商站,但对群岛深处的控制力一直有限。
这一年初,一伙由破落士绅、亡命水手、乃至部分被革职的靖朝低级军官组成的武装走私集团,为垄断香料贸易,悍然袭击了与靖朝保持友好关系的特尔纳特土王部落。他们利用少量走私的靖朝制式火铳和刀剑,屠戮了土王及其亲族,劫掠了大量囤积的香料,并试图扶植傀儡。
消息传到旧港商站,靖朝驻守官员大惊失色。这不仅仅是商业纠纷,更是对靖朝权威的公然挑衅!若处理不当,南洋诸国将如何看待天朝?西洋夷人又会如何趁机兴风作浪?
八百里加急迅速送往京城,同时也传到了正在巴士拉密切关注欧罗巴动向的西洋都督沧耳中。
沧接到急报时,正在与几名威尼斯商人探讨地中海局势。他勃然大怒,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茶杯乱跳。
“鼠辈安敢!坏我朝大局!”他眼中寒光四射。香料群岛事件,不仅损害帝国声誉,更可能打乱他在西洋的长期布局——若让欧罗巴列强看到靖朝连自己的“藩属”和商路都无法保护,必将助长其觊觎之心。
“传令!”沧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集结定西卫所有可战之舰,抽调一半陆战队,即日南下香料群岛!凡参与暴乱之匪徒,无论首从,格杀勿论!其背后若有指使,揪出来,连根拔起!”
“另,通告南洋所有商站、土王,靖朝将严惩凶徒,维护海疆秩序。凡有助剿者,赏!有窝藏者,与匪同罪!”
就在沧调兵遣将之时,停泊在果阿的葡萄牙舰队,以及刚刚在巴达维亚(雅加达)站稳脚跟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船只,都注意到了靖朝水师的异常调动。他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派出快船尾随窥探,等待着可乘之机。
与此同时,北疆的平静也被打破。逃入森林的叶尔马克残部,并未死心。他们利用严冬靖军行动不便的时机,联合了一些对靖朝统治不满的布里亚特部落,对镇北城外围的屯垦点和小型哨所发动了数次凶猛的报复性袭击。
一支前往北海(贝加尔湖)冰面采集鱼获的靖军小队,在湖心遭遇埋伏,全军覆没,尸体被残忍地钉在冰面上。消息传回,镇北王麴智盛怒不可遏,但他深知冬季用兵之大忌。
“传令各堡,坚壁清野,加强警戒。所有游骑,双倍派出,猎杀任何敢于靠近的罗刹探子和叛部!”他站在镇北城头,望着北方被冰雪覆盖的茫茫原野,眼神冰冷,“待冰雪消融,必让这些魑魅魍魉,血债血偿!”
北疆的仇恨,在酷寒中凝固,等待着春天来临时更猛烈的爆发。
京城,香料群岛的血案和北疆的冲突,为朝堂本就激烈的争论增添了新的燃料。
皇次子抓住机会,在廷议上慷慨激昂:“父皇!南海匪患,北疆不宁,皆因武备不可松,开拓不可止!唯有强兵利器,方能靖海安疆!儿臣请加快新式舰船建造,强化水师,并予边将临机专断之权!”
他的言论得到了兵部及东南沿海官员的附和。
皇长子则持重反驳:“二弟此言差矣!匪患根源在于吏治不清,教化不行!若只知穷兵黩武,纵然一时平定,亦如野草,春风吹又生!当务之急,是整顿沿海吏治,宣扬圣教,使民知礼义,方能根除乱源。” 守旧派大臣纷纷点头称是。
双方争执不下,都将目光投向龙椅上的楚骁。
而此刻的皇家格物院,也陷入了某种困境。蒸汽机的改进遇到了瓶颈,“麒麟四号”的功率提升缓慢,可靠性问题依然突出。王徵和鲁昆为此殚精竭虑,但基础理论的匮乏和精密加工技术的限制,使得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来自朝堂的争议和有限的资源,更让他们感到压力重重。
面对四方烽烟与朝堂纷争,楚骁展现出了他作为成熟帝王的手腕。
“传旨。”他的声音压下了殿内的嘈杂,“南海之事,沧处置得当。命其务必速战速决,彰显国威,震慑宵小。战后,于香料群岛要冲之地,设宣慰司,驻军移民,永镇海疆!”
“北疆之事,镇北王稳守即可,待春暖花开,再图后计。然,可暗中支持与罗刹有世仇之部落,以夷制夷。”
“至于朝议……”他目光扫过两位皇子,“兵要强,国本亦要固。新舰可造,然需量力而行;边权可授,然需中枢节制。此事,由内阁与兵部、户部共议细则,报朕裁定。”
他没有完全倒向任何一方,而是在战略上支持了强硬派,授权沧动武、北疆策反,在具体执行和资源分配上则强调了平衡与节制。同时,他再次私下召见王徵,鼓励其克服困难,并指示内帑拨付专款,支持格物院攻关。
定鼎十七年的靖朝,在南海的硝烟、北疆的冰血、西洋的博弈与朝堂的争吵中,度过了不平静的一年。
沧的舰队正劈波斩浪,奔赴香料群岛,一场清理门户、震慑四夷的战斗即将打响;北疆的冰雪之下,复仇的火焰在默默积蓄;而朝堂之上,两条道路的争论因现实危机而愈发尖锐。
楚骁的平衡术维系着帝国的运转,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内部积蓄的压力已接近临界。香料群岛的血案,如同一个序幕,预示着更为广阔、也更为残酷的全球竞争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撞击着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龙战于野,其势已成,接下来的每一次抉择,都可能引燃更大的风暴。
位于爪哇海以东的香料群岛(马鲁古群岛),以其出产的丁香、肉豆蔻等珍贵香料,早已成为各方势力垂涎的宝地。靖朝虽在旧港、满剌加设有商站,但对群岛深处的控制力一直有限。
这一年初,一伙由破落士绅、亡命水手、乃至部分被革职的靖朝低级军官组成的武装走私集团,为垄断香料贸易,悍然袭击了与靖朝保持友好关系的特尔纳特土王部落。他们利用少量走私的靖朝制式火铳和刀剑,屠戮了土王及其亲族,劫掠了大量囤积的香料,并试图扶植傀儡。
消息传到旧港商站,靖朝驻守官员大惊失色。这不仅仅是商业纠纷,更是对靖朝权威的公然挑衅!若处理不当,南洋诸国将如何看待天朝?西洋夷人又会如何趁机兴风作浪?
八百里加急迅速送往京城,同时也传到了正在巴士拉密切关注欧罗巴动向的西洋都督沧耳中。
沧接到急报时,正在与几名威尼斯商人探讨地中海局势。他勃然大怒,一掌拍在案几上,震得茶杯乱跳。
“鼠辈安敢!坏我朝大局!”他眼中寒光四射。香料群岛事件,不仅损害帝国声誉,更可能打乱他在西洋的长期布局——若让欧罗巴列强看到靖朝连自己的“藩属”和商路都无法保护,必将助长其觊觎之心。
“传令!”沧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杀意,“集结定西卫所有可战之舰,抽调一半陆战队,即日南下香料群岛!凡参与暴乱之匪徒,无论首从,格杀勿论!其背后若有指使,揪出来,连根拔起!”
“另,通告南洋所有商站、土王,靖朝将严惩凶徒,维护海疆秩序。凡有助剿者,赏!有窝藏者,与匪同罪!”
就在沧调兵遣将之时,停泊在果阿的葡萄牙舰队,以及刚刚在巴达维亚(雅加达)站稳脚跟的荷兰东印度公司船只,都注意到了靖朝水师的异常调动。他们如同嗅到血腥味的鲨鱼,纷纷派出快船尾随窥探,等待着可乘之机。
与此同时,北疆的平静也被打破。逃入森林的叶尔马克残部,并未死心。他们利用严冬靖军行动不便的时机,联合了一些对靖朝统治不满的布里亚特部落,对镇北城外围的屯垦点和小型哨所发动了数次凶猛的报复性袭击。
一支前往北海(贝加尔湖)冰面采集鱼获的靖军小队,在湖心遭遇埋伏,全军覆没,尸体被残忍地钉在冰面上。消息传回,镇北王麴智盛怒不可遏,但他深知冬季用兵之大忌。
“传令各堡,坚壁清野,加强警戒。所有游骑,双倍派出,猎杀任何敢于靠近的罗刹探子和叛部!”他站在镇北城头,望着北方被冰雪覆盖的茫茫原野,眼神冰冷,“待冰雪消融,必让这些魑魅魍魉,血债血偿!”
北疆的仇恨,在酷寒中凝固,等待着春天来临时更猛烈的爆发。
京城,香料群岛的血案和北疆的冲突,为朝堂本就激烈的争论增添了新的燃料。
皇次子抓住机会,在廷议上慷慨激昂:“父皇!南海匪患,北疆不宁,皆因武备不可松,开拓不可止!唯有强兵利器,方能靖海安疆!儿臣请加快新式舰船建造,强化水师,并予边将临机专断之权!”
他的言论得到了兵部及东南沿海官员的附和。
皇长子则持重反驳:“二弟此言差矣!匪患根源在于吏治不清,教化不行!若只知穷兵黩武,纵然一时平定,亦如野草,春风吹又生!当务之急,是整顿沿海吏治,宣扬圣教,使民知礼义,方能根除乱源。” 守旧派大臣纷纷点头称是。
双方争执不下,都将目光投向龙椅上的楚骁。
而此刻的皇家格物院,也陷入了某种困境。蒸汽机的改进遇到了瓶颈,“麒麟四号”的功率提升缓慢,可靠性问题依然突出。王徵和鲁昆为此殚精竭虑,但基础理论的匮乏和精密加工技术的限制,使得每一步都异常艰难。来自朝堂的争议和有限的资源,更让他们感到压力重重。
面对四方烽烟与朝堂纷争,楚骁展现出了他作为成熟帝王的手腕。
“传旨。”他的声音压下了殿内的嘈杂,“南海之事,沧处置得当。命其务必速战速决,彰显国威,震慑宵小。战后,于香料群岛要冲之地,设宣慰司,驻军移民,永镇海疆!”
“北疆之事,镇北王稳守即可,待春暖花开,再图后计。然,可暗中支持与罗刹有世仇之部落,以夷制夷。”
“至于朝议……”他目光扫过两位皇子,“兵要强,国本亦要固。新舰可造,然需量力而行;边权可授,然需中枢节制。此事,由内阁与兵部、户部共议细则,报朕裁定。”
他没有完全倒向任何一方,而是在战略上支持了强硬派,授权沧动武、北疆策反,在具体执行和资源分配上则强调了平衡与节制。同时,他再次私下召见王徵,鼓励其克服困难,并指示内帑拨付专款,支持格物院攻关。
定鼎十七年的靖朝,在南海的硝烟、北疆的冰血、西洋的博弈与朝堂的争吵中,度过了不平静的一年。
沧的舰队正劈波斩浪,奔赴香料群岛,一场清理门户、震慑四夷的战斗即将打响;北疆的冰雪之下,复仇的火焰在默默积蓄;而朝堂之上,两条道路的争论因现实危机而愈发尖锐。
楚骁的平衡术维系着帝国的运转,但所有人都能感觉到,内部积蓄的压力已接近临界。香料群岛的血案,如同一个序幕,预示着更为广阔、也更为残酷的全球竞争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撞击着这个古老的东方帝国。龙战于野,其势已成,接下来的每一次抉择,都可能引燃更大的风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