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满那句“我林小满,肯定不会离开京城!”如同在滚沸的油锅里泼进了一瓢冷水,瞬间在整个京城炸开了锅。
消息传播的速度远超任何人的想象。赵奕动用了所有能用的市井渠道,那些茶楼酒肆里的说书人、走街串巷的小贩、码头扛货的力巴、甚至是深宅大院里喜好八卦的仆役……都成了这条爆炸性新闻的义务传播员。
不过半日功夫,从达官贵人云集的东市到鱼龙混杂的西城,从书院林立的南城到商贾往来的北坊,几乎所有人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着这桩胆大包天的“抗命”事件。
“听说了吗?那位‘活神仙’林姑娘,直接把太子的谕令给顶回去了!”
“我的老天爷!她真这么说?‘肯定不会离开京城’?这……这不是指着太子爷的鼻子骂街吗?”
“何止是骂街!这是把东宫的脸面按在地上踩啊!”
“疯了!真是疯了!她难道不怕死吗?”
“怕?你看她之前干的那些事,像是怕死的人吗?窜稀小王子、疯魔状元郎、还有卧病在床的太后……哪个是好相与的?我看啊,这位林姑娘,是真有依仗!”
“什么依仗?不就是那张开了光的乌鸦嘴吗?难道还能靠骂街把太子骂倒不成?”
“嘿,你还别说!她之前那‘祈愿’可是把东宫的人都吓回去了!这次这么硬气,说不定……真有后手?”
“后手?在绝对的权势面前,什么后手都是虚的!我看她这次是悬了,太子绝不会善罢甘休!”
茶楼里,人们唾沫横飞,争论得面红耳赤。有人觉得林小满是自寻死路,有人佩服她的胆色,更多的人则是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兴奋地期待着后续发展。原本还有些人因为太子党的压力,不敢再提“活神仙”的名号,此刻见林小满如此硬气,那点小心思又活络起来,甚至隐隐有些期待——万一……万一这位“活神仙”真能把天捅个窟窿呢?
市井小民们或许不懂高深的权力博弈,但他们懂得最朴素的道理——谁能让他们出气,谁能让他们看到一丝反抗强权的希望,他们就本能地倾向于谁。林小满以往帮贫扶弱的事迹,加上此刻这石破天惊的对抗,无形中让她在底层民众心中的形象,从一个“灵验的奇人”,向着“敢于反抗的英雄”悄然转变。
当然,也有不少人忧心忡忡。一些受过林小满恩惠的平民,偷偷在小院外徘徊,既想表达支持,又怕被牵连,只能远远地投去担忧的目光。一些心思活络的商户,则开始重新评估与这小院的距离——这位林姑娘,要么是真有通天本事,要么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无论哪种,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或机遇。
而与市井间的沸反盈天相比,权贵圈子里的反应则要含蓄和复杂得多。
各大府邸的书房内,密谈不断。
“此女……当真是不知死活!”一位老成持重的官员捻着胡须,摇头叹息,“如此公然挑衅储君,实非智者所为。”
“却也未必。”另一位目光深沉的官员沉吟道,“她敢如此,必有倚仗。莫非……真如传闻所言,其能力可动摇国本?太子投鼠忌器,才让她如此嚣张?”
“妖言惑众!区区一介女流,安能如此?”有人嗤之以鼻。
“宁可信其有啊……李睿、赵奕、太后,前车之鉴不远……”
“看来,这京城的水,是要被这女子彻底搅浑了。且看太子如何应对吧。”
各种猜测、观望、幸灾乐祸、乃至暗中准备趁机牟利的情绪,在暗流中涌动。林小满这个名字,从未像此刻一样,被推到如此瞩目的风口浪尖。她不再仅仅是一个拥有奇异能力的“麻烦”,而是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挑战现有权力秩序的试金石。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座看似普通的小院,以及深宫之中,那座象征着储君威严的东宫。
风暴的中心,小院内却异乎寻常的平静。
林小满甚至还有闲心在院子里修剪了一下那几盆半死不活的花草。赵奕安排了更多的人手,明里暗里地将小院守得如同铁桶一般,气氛紧张,却秩序井然。
“东家,消息已经彻底传开了。”赵奕汇报时,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兴奋与紧张的红光,“现在,全京城都在看着我们,看着东宫。”
林小满放下花剪,拍了拍手上的土,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看着就好。”她淡淡地说,“就怕他们不看。”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将矛盾公开化、白热化,把自己放在聚光灯下。有时候,众目睽睽之下,反而是最安全的。太子就算想下黑手,也得掂量掂量影响。
她知道自己在赌博,赌太子对“国运威胁”的忌惮,赌他不敢在天下人(至少是京城人)的注视下,做出太过赤裸裸的暴行。
“接下来,就是等。”林小满望向皇宫的方向,眼神深邃,“等我们这位太子殿下,会打出什么样的牌。”
是雷霆万钧的镇压?还是更阴险的算计?或者是……迫于某种压力,暂时妥协?
无论哪种,她都做好了接招的准备。
京城,这座巨大的舞台,所有的灯光都已经打亮。
主角之一的林小满,已经站在了舞台中央,发出了她的宣言。
而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舞台的另一侧,等待着另一位主角——太子的登场。
这场万众瞩目的对决,才刚刚拉开序幕。
消息传播的速度远超任何人的想象。赵奕动用了所有能用的市井渠道,那些茶楼酒肆里的说书人、走街串巷的小贩、码头扛货的力巴、甚至是深宅大院里喜好八卦的仆役……都成了这条爆炸性新闻的义务传播员。
不过半日功夫,从达官贵人云集的东市到鱼龙混杂的西城,从书院林立的南城到商贾往来的北坊,几乎所有人都在交头接耳,议论着这桩胆大包天的“抗命”事件。
“听说了吗?那位‘活神仙’林姑娘,直接把太子的谕令给顶回去了!”
“我的老天爷!她真这么说?‘肯定不会离开京城’?这……这不是指着太子爷的鼻子骂街吗?”
“何止是骂街!这是把东宫的脸面按在地上踩啊!”
“疯了!真是疯了!她难道不怕死吗?”
“怕?你看她之前干的那些事,像是怕死的人吗?窜稀小王子、疯魔状元郎、还有卧病在床的太后……哪个是好相与的?我看啊,这位林姑娘,是真有依仗!”
“什么依仗?不就是那张开了光的乌鸦嘴吗?难道还能靠骂街把太子骂倒不成?”
“嘿,你还别说!她之前那‘祈愿’可是把东宫的人都吓回去了!这次这么硬气,说不定……真有后手?”
“后手?在绝对的权势面前,什么后手都是虚的!我看她这次是悬了,太子绝不会善罢甘休!”
茶楼里,人们唾沫横飞,争论得面红耳赤。有人觉得林小满是自寻死路,有人佩服她的胆色,更多的人则是抱着看热闹不嫌事大的心态,兴奋地期待着后续发展。原本还有些人因为太子党的压力,不敢再提“活神仙”的名号,此刻见林小满如此硬气,那点小心思又活络起来,甚至隐隐有些期待——万一……万一这位“活神仙”真能把天捅个窟窿呢?
市井小民们或许不懂高深的权力博弈,但他们懂得最朴素的道理——谁能让他们出气,谁能让他们看到一丝反抗强权的希望,他们就本能地倾向于谁。林小满以往帮贫扶弱的事迹,加上此刻这石破天惊的对抗,无形中让她在底层民众心中的形象,从一个“灵验的奇人”,向着“敢于反抗的英雄”悄然转变。
当然,也有不少人忧心忡忡。一些受过林小满恩惠的平民,偷偷在小院外徘徊,既想表达支持,又怕被牵连,只能远远地投去担忧的目光。一些心思活络的商户,则开始重新评估与这小院的距离——这位林姑娘,要么是真有通天本事,要么就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无论哪种,都意味着巨大的风险或机遇。
而与市井间的沸反盈天相比,权贵圈子里的反应则要含蓄和复杂得多。
各大府邸的书房内,密谈不断。
“此女……当真是不知死活!”一位老成持重的官员捻着胡须,摇头叹息,“如此公然挑衅储君,实非智者所为。”
“却也未必。”另一位目光深沉的官员沉吟道,“她敢如此,必有倚仗。莫非……真如传闻所言,其能力可动摇国本?太子投鼠忌器,才让她如此嚣张?”
“妖言惑众!区区一介女流,安能如此?”有人嗤之以鼻。
“宁可信其有啊……李睿、赵奕、太后,前车之鉴不远……”
“看来,这京城的水,是要被这女子彻底搅浑了。且看太子如何应对吧。”
各种猜测、观望、幸灾乐祸、乃至暗中准备趁机牟利的情绪,在暗流中涌动。林小满这个名字,从未像此刻一样,被推到如此瞩目的风口浪尖。她不再仅仅是一个拥有奇异能力的“麻烦”,而是成了一个符号,一个挑战现有权力秩序的试金石。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了那座看似普通的小院,以及深宫之中,那座象征着储君威严的东宫。
风暴的中心,小院内却异乎寻常的平静。
林小满甚至还有闲心在院子里修剪了一下那几盆半死不活的花草。赵奕安排了更多的人手,明里暗里地将小院守得如同铁桶一般,气氛紧张,却秩序井然。
“东家,消息已经彻底传开了。”赵奕汇报时,脸上带着一种混合着兴奋与紧张的红光,“现在,全京城都在看着我们,看着东宫。”
林小满放下花剪,拍了拍手上的土,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看着就好。”她淡淡地说,“就怕他们不看。”
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将矛盾公开化、白热化,把自己放在聚光灯下。有时候,众目睽睽之下,反而是最安全的。太子就算想下黑手,也得掂量掂量影响。
她知道自己在赌博,赌太子对“国运威胁”的忌惮,赌他不敢在天下人(至少是京城人)的注视下,做出太过赤裸裸的暴行。
“接下来,就是等。”林小满望向皇宫的方向,眼神深邃,“等我们这位太子殿下,会打出什么样的牌。”
是雷霆万钧的镇压?还是更阴险的算计?或者是……迫于某种压力,暂时妥协?
无论哪种,她都做好了接招的准备。
京城,这座巨大的舞台,所有的灯光都已经打亮。
主角之一的林小满,已经站在了舞台中央,发出了她的宣言。
而现在,所有人的目光,都转向了舞台的另一侧,等待着另一位主角——太子的登场。
这场万众瞩目的对决,才刚刚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