贬为庶人,抄家?
皇上问“会不会太狠了?”
“恩......”
长公主沉吟后道“父皇就当是儿臣怀疑安王乃孙健之事幕后黑手的报复吧,他这庶人,非当不可。”
“既然长公主执意如此,那就拟旨吧。”
萧国的天逐渐有了热意。
安王在府中焦急不安时。
一队人马闯了进来。
为首之人,赫然便是禁卫军薛刚。
安王沉脸瞪着薛刚质问“薛统领这是作甚?这是本王的王府,你就敢这么闯进来?”
薛统领笑着,从袖中掏出圣旨“安王,接旨。”
安王一颗心在刹那间便是一紧。
呼吸更是不畅起来。
安王妃等人一脸不安的跟着安王跪下。
圣旨被打开。
薛统领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当朝王爷安王,明犯朝廷禁止胯子帐,知法犯法,罪不容赦,特今日起,贬为庶人,抄家。”
贬为庶人?
抄家?
安王当即傻在了原地。
安王妃则是嚷嚷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皇上是不是冤枉安王?皇上是不是因为晚宴的事情生气?皇上这是诬陷,皇上怎能这样谋害自己的弟弟......”
安王妃一时激动,口不择言。
薛统领告诫她“夫人,你如今已经没了王妃的头衔,要是再敢对皇上不敬,大逆不道之罪,也不知你受不受得起。”
安王妃被吓的不轻。
她抓紧安王的手,焦急的唤道“王爷?”
安王这会儿脸色沉入谷底。
他没想到皇上会这么狠。
竟然因为胯子帐,将他贬为庶人。
安王被贬之事,很快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
不少的大臣都觉得皇上太狠了。
竟然只因为胯子帐,就将安王贬为了庶人。
虽然皇上跟安王不是一母同胞。
但也是同父的兄弟。
皇上对待自己的兄弟,都如此不网开一面,未免让人太心凉。
随着议论越来越热。
竟然有人直接在早朝时说起此事。
“启禀皇上,臣有事要奏。”
“事关安王胯子帐之事,虽说朝中命令禁止胯子帐,但不少官员,都有涉及,若真的要按规矩来行事,只怕,朝堂都得动荡。”
此话一出。
不少官员都屏了呼吸,垂了头。
“可若不一一细究,那又凭什么拿安王开刀?不能因为他是王爷,就特殊对待不是?”
有人要救安王?
皇上直接在朝堂上反问长公主“长公主觉得如何?”
“本公主觉得这位大臣说的不错。”
那说话的大臣顿时挺直了腰板,骄傲的抬起了头。
能救安王,又能踩长公主一脚。
他可真是太能了。
可就在他为此得意的时候。
长公主道“不能因为安王是王爷,就特殊,朝廷官员也当一视同仁,朝廷明令禁止胯子帐,那就不准任何王孙百官涉及,只要犯有,轻则轻惩,重者贬为庶人,抄家,谁也不能放过,耿明秋,查吧,查个底朝天,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也别放过。”
“臣领旨”
此圣旨一下。
那刚刚还得意的人,顿时惊恐交加。
当即就跪了“长公主恕罪,长公主饶命啊。”
长公主回头,冷眼看他“大人何罪之有?大人提醒本公主,一视同仁,本公主采纳了,怎么瞧大人好似不高兴?”
他当然不高兴。
朝中涉及胯子帐的人不知有多少。
真要有一个算一个。
那细究下去?
他得有多少仇家?
他还能活过今天吗?
“长公主,臣觉得......”那大人正要改口。
长公主阻止了他“行了,闭嘴吧。”
长公主的眼神凉凉的放在对方身上道“明明是贪生怕死之辈,却非要逞强出风头,也是本公主懒得杀你,不然你以为,你为安王出头,能有好下场?”
被说的官员紧张的直咽口水。
长公主又道“身为王爷,知法犯法,贬他为庶人,就是为了震慑各位,胯子帐是朝廷命令禁止,今日本公主在这里警告各位,各位之前的脏事,各位自己擦干净,若是之后再有胯子帐的事闹到本公主跟前来,本公主便以忤逆罪,砍诸位的脑袋,都听明白了吗?”
“臣等明白。”众朝臣集体应声。
很快
文武百官散朝。
长公主跟随皇上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
皇上道“如今长公主处事,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朕这个皇帝,都可以当摆设了。”
长公主挑眉问他“父皇是在试探儿臣?”
皇上笑“试探你会不会篡位?”
长公主回他“若是有一天,父皇跟儿臣意见相左,父皇又不听话的时候,儿臣会篡位。”
皇上:“......”
好好好
现在的局势竟然已经发展到:他堂堂皇上还必须得听话才不会被篡位的时候了?
“当然,若是父皇听话,在父皇有生之年,父皇想在位多久,儿臣都可以考虑。”
考虑?
皇上嘴角一抽,当即将所有奏折往她跟前一推“行行行,小皇帝,你能耐,那这些折子,你都批了吧,父皇今天,要休沐。”
长公主:“......”
德公公:“......”
皇上给自己放了天假后。
便回到宫殿,睡了一觉,喝了一会儿茶。
又传孔大人入宫下了会棋。
射了会儿箭。
跟孔大人对了一会儿拳脚。
孔大人不耐烦道“皇上,您折子批完了吗?”
皇上回他“没有。”
孔大人问“折子都没批完,您还有闲心找臣闲玩?”
皇上轻哼“怎么不能有?朕不是还有个长公主吗?批折子的好手,她要当小皇帝,朕不得如她所愿?”
孔大人:“......”
“皇上,您现在已经认命了吗?”
“长公主有能力,不认命也不行啊,话说,当初为了这帝位,朕以及朕身边一批人,都绞尽了脑汁,怎么到朕的长公主跟前,一切都水到渠成?顺遂的不像话?”
孔大人想了想,一本正经道“那是因为长公主比皇上聪明太多太多。”
皇上:“......”
在两人交谈时。
御书房里
长公主因为一本舂州的奏折皱了眉头。
皇上问“会不会太狠了?”
“恩......”
长公主沉吟后道“父皇就当是儿臣怀疑安王乃孙健之事幕后黑手的报复吧,他这庶人,非当不可。”
“既然长公主执意如此,那就拟旨吧。”
萧国的天逐渐有了热意。
安王在府中焦急不安时。
一队人马闯了进来。
为首之人,赫然便是禁卫军薛刚。
安王沉脸瞪着薛刚质问“薛统领这是作甚?这是本王的王府,你就敢这么闯进来?”
薛统领笑着,从袖中掏出圣旨“安王,接旨。”
安王一颗心在刹那间便是一紧。
呼吸更是不畅起来。
安王妃等人一脸不安的跟着安王跪下。
圣旨被打开。
薛统领宣读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当朝王爷安王,明犯朝廷禁止胯子帐,知法犯法,罪不容赦,特今日起,贬为庶人,抄家。”
贬为庶人?
抄家?
安王当即傻在了原地。
安王妃则是嚷嚷道“怎么会这样?怎么会这样?皇上是不是冤枉安王?皇上是不是因为晚宴的事情生气?皇上这是诬陷,皇上怎能这样谋害自己的弟弟......”
安王妃一时激动,口不择言。
薛统领告诫她“夫人,你如今已经没了王妃的头衔,要是再敢对皇上不敬,大逆不道之罪,也不知你受不受得起。”
安王妃被吓的不轻。
她抓紧安王的手,焦急的唤道“王爷?”
安王这会儿脸色沉入谷底。
他没想到皇上会这么狠。
竟然因为胯子帐,将他贬为庶人。
安王被贬之事,很快在朝中掀起轩然大波。
不少的大臣都觉得皇上太狠了。
竟然只因为胯子帐,就将安王贬为了庶人。
虽然皇上跟安王不是一母同胞。
但也是同父的兄弟。
皇上对待自己的兄弟,都如此不网开一面,未免让人太心凉。
随着议论越来越热。
竟然有人直接在早朝时说起此事。
“启禀皇上,臣有事要奏。”
“事关安王胯子帐之事,虽说朝中命令禁止胯子帐,但不少官员,都有涉及,若真的要按规矩来行事,只怕,朝堂都得动荡。”
此话一出。
不少官员都屏了呼吸,垂了头。
“可若不一一细究,那又凭什么拿安王开刀?不能因为他是王爷,就特殊对待不是?”
有人要救安王?
皇上直接在朝堂上反问长公主“长公主觉得如何?”
“本公主觉得这位大臣说的不错。”
那说话的大臣顿时挺直了腰板,骄傲的抬起了头。
能救安王,又能踩长公主一脚。
他可真是太能了。
可就在他为此得意的时候。
长公主道“不能因为安王是王爷,就特殊,朝廷官员也当一视同仁,朝廷明令禁止胯子帐,那就不准任何王孙百官涉及,只要犯有,轻则轻惩,重者贬为庶人,抄家,谁也不能放过,耿明秋,查吧,查个底朝天,有一个算一个,一个也别放过。”
“臣领旨”
此圣旨一下。
那刚刚还得意的人,顿时惊恐交加。
当即就跪了“长公主恕罪,长公主饶命啊。”
长公主回头,冷眼看他“大人何罪之有?大人提醒本公主,一视同仁,本公主采纳了,怎么瞧大人好似不高兴?”
他当然不高兴。
朝中涉及胯子帐的人不知有多少。
真要有一个算一个。
那细究下去?
他得有多少仇家?
他还能活过今天吗?
“长公主,臣觉得......”那大人正要改口。
长公主阻止了他“行了,闭嘴吧。”
长公主的眼神凉凉的放在对方身上道“明明是贪生怕死之辈,却非要逞强出风头,也是本公主懒得杀你,不然你以为,你为安王出头,能有好下场?”
被说的官员紧张的直咽口水。
长公主又道“身为王爷,知法犯法,贬他为庶人,就是为了震慑各位,胯子帐是朝廷命令禁止,今日本公主在这里警告各位,各位之前的脏事,各位自己擦干净,若是之后再有胯子帐的事闹到本公主跟前来,本公主便以忤逆罪,砍诸位的脑袋,都听明白了吗?”
“臣等明白。”众朝臣集体应声。
很快
文武百官散朝。
长公主跟随皇上去了御书房。
御书房里
皇上道“如今长公主处事,是越来越得心应手了,朕这个皇帝,都可以当摆设了。”
长公主挑眉问他“父皇是在试探儿臣?”
皇上笑“试探你会不会篡位?”
长公主回他“若是有一天,父皇跟儿臣意见相左,父皇又不听话的时候,儿臣会篡位。”
皇上:“......”
好好好
现在的局势竟然已经发展到:他堂堂皇上还必须得听话才不会被篡位的时候了?
“当然,若是父皇听话,在父皇有生之年,父皇想在位多久,儿臣都可以考虑。”
考虑?
皇上嘴角一抽,当即将所有奏折往她跟前一推“行行行,小皇帝,你能耐,那这些折子,你都批了吧,父皇今天,要休沐。”
长公主:“......”
德公公:“......”
皇上给自己放了天假后。
便回到宫殿,睡了一觉,喝了一会儿茶。
又传孔大人入宫下了会棋。
射了会儿箭。
跟孔大人对了一会儿拳脚。
孔大人不耐烦道“皇上,您折子批完了吗?”
皇上回他“没有。”
孔大人问“折子都没批完,您还有闲心找臣闲玩?”
皇上轻哼“怎么不能有?朕不是还有个长公主吗?批折子的好手,她要当小皇帝,朕不得如她所愿?”
孔大人:“......”
“皇上,您现在已经认命了吗?”
“长公主有能力,不认命也不行啊,话说,当初为了这帝位,朕以及朕身边一批人,都绞尽了脑汁,怎么到朕的长公主跟前,一切都水到渠成?顺遂的不像话?”
孔大人想了想,一本正经道“那是因为长公主比皇上聪明太多太多。”
皇上:“......”
在两人交谈时。
御书房里
长公主因为一本舂州的奏折皱了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