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八十六章 老少爷们齐上阵-《重生80:林海雪原我平趟》

  朝阳沟这地方,屁大点儿,藏不住任何秘密。

  李山河前脚刚开着拖拉机走,后脚他要搞“新技术育稻苗”的消息,就像长了翅膀一样,一个上午就在村里飞了个遍。

  从村头的老槐树下,到村尾的打谷场,三五成群的老爷们、嗑着瓜子的老娘们,议论的都是这事儿。

  “听说了没?山河那小子,要去街里买啥……塑料盘子,说是要给稻苗住上‘楼房’!”

  “楼房?啥玩意儿?稻苗还能住楼房?”

  “谁知道呢,就听说是新技术,城里来的。说是这么一整,稻苗长得又快又壮,还不生病!”

  “真的假的?那小子别是让人给骗了吧?他一个中专都没念完的,能懂这个?”

  话是这么说,可语气里却透着一股子压不住的期待。

  毕竟,别看李山河是中专肄业,可在朝阳沟这片土地上,他就是头一份的“高学历”!

  再加上他这段时间干下的一件件大事:斗混子,进山打猎,弄回一群梅花鹿,哪一件不是让村里人惊掉了下巴?

  不知不觉间,李山河在村里,尤其是在年轻一辈和那些老猎户的心里,已经竖起了一杆大旗。

  所以,当那台轰隆作响的红色拖拉机再次出现在村口时,迎接他的,是黑压压的一片人头。

  男女老少,几乎全村能走得动的,都聚集在村口。

  一双双眼睛直勾勾地瞅着他,那眼神,跟看啥稀世珍宝似的。

  彪子坐在拖斗里,被这阵仗吓了一跳,下意识地把身上的熊皮裹得更紧了些。

  李山河把拖拉机停稳,从驾驶座上利索地跳了下来。

  看着眼前一张张熟悉又热切的脸,他心里一热,嘿嘿一笑,露出一口大白牙。

  他也不怯场,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地喊道:“老少爷们,叔叔大爷们,都搁这儿等我呢?”

  人群里立马有人喊道:“山河,听说你要搞大棚?那玩意儿咱都没见过,是不是真的能让稻子增产啊?”

  “山河,有啥活儿你吱声,咱们别的没有,就是有力气!”

  “对!算我一个!不能让你小子一个人瞎折腾!”

  一时间,群情激奋,一个个老少爷们摩拳擦掌,撸着袖子,就等李山河一声令下。

  李山河双手往下压了压,示意大伙儿安静。

  他朗声说道:“大伙儿的心意我李山河心领了!这新技术,我也是头一回整,心里也没底。所以今年,我打算先在我家自留地里试试水,探探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一张张期待的脸,话锋一转,声音里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不过,话说在前头!这事儿要是整好了,明年,我李山河拍着胸脯保证,带着大家伙儿一起干!让咱们朝阳沟的稻子,都住上暖和的‘楼房’,家家户户都增产增收!”

  “好!”

  不知是谁先吼了一声,人群瞬间就炸了锅。

  “山河敞亮!”

  “就冲你这句话,这忙我们捞定了!”

  “对!明天啥时候开工,你吱声就完了!”

  一张张被风霜刻满沟壑的脸上,此刻都亮起了光。就连一直站在人群后面,揣着手没说话的秦大队长,也捋着胡子,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这小子,有担当,是个能成事的人。

  “老少爷们都别急!”李山河趁热打铁,“材料还得三天才能到。不过咱不能干等着,明天一早,愿意来捞忙的,都上俺家!咱们先把地基柱子给扣上!”

  “妥了!”

  “明天一准到!”

  人群得了准信,这才心满意足地渐渐散去,一边走还一边兴奋地讨论着明天要如何大干一场。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李山河家的院子就跟赶大集似的,挤满了人。

  来的都是村里的壮劳力,一个个精神抖擞,手里抄着铁锹、镐头,肩上扛着木料,就等着开工。

  李山河也没含糊,带着他爹李卫东,在前院子和后园子来回打量。

  前院子连着自家的几分自留地,地势平坦,阳光充足。

  后园子地方更大,以前是菜地,现在也空着。

  李卫东看着这阵仗,还有点犹豫:“儿砸,咱就先弄前院这一块得了,后院那么大地方,都扣上棚子,费工费料不说,万一不成,不都瞎了?”

  李山河看着院子里那一双双充满干劲的眼睛,心里一股豪气直冲天灵盖。

  他一咬牙,一跺脚,狠狠地说道:“他妈的,干!管他三七二十一,都给他扣上!”

  他指着前院子,声音斩钉截铁:“前面这块地,专门用来育稻苗!”

  又转身指向后园子,声音陡然拔高:“后面那块大的,咱也不让它闲着!扣上棚子,冬天都能种蔬菜!到时候,全村人冬天都能吃上新鲜的青菜!”

  这话一出,院子里的人先是一静,随即爆发出比刚才在村口更加猛烈的欢呼。

  冬天吃新鲜蔬菜!

  这在冰天雪地的东北,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事儿!

  “行!听我儿砸的!”李卫东也被这股子热火朝天的气氛给感染了,不再犹豫,抄起一把镐头,“大伙儿,开干!”

  李山河一声令下,几十号汉子发出震天的吼声,整个院子都沸腾了。

  李山河早就用石灰在地上画好了线,哪里挖坑,哪里埋柱子,规划得明明白白。

  老少爷们齐心协力,分工明确。

  年轻力壮的负责挖坑,那冻了半个冬天的土地,坚硬如铁。镐头砸下去,只迸出点点火星和一声闷响。

  可汉子们就凭着一股子蛮劲,轮番上阵,汗水蒸腾成白汽,硬生生将一个个深坑给啃了出来。

  上了年纪、经验老到的,负责指挥着埋木头柱子,用线坠吊着,眼神专注,保证每一根都笔直地刺向天空。

  彪子更是把力气发挥到了极致。

  他一个人扛着几百斤重的横梁,在前后院子来回跑,脚下稳得像生了根,愣是连大气都不喘。

  人多力量大,这话一点不假。

  挖坑,埋柱,装梁……

  原本李山河以为至少要三四天的活儿,硬是被这帮热情的乡亲们,在两天之内就给干完了!

  天色擦黑时,前后院子,两个巨大的木头框架拔地而起。

  在晚霞的映衬下,那粗壮的木梁和立柱交错纵横,宛如两头蓄势待发的洪荒巨兽,充满了原始而野性的力量感。

  到了第三天,李山河开着拖拉机,准时出现在了罗胖子的山货店门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