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章 疯狂的石头-《北电保安入华娱,教内娱学演技》

  按照宁靖的意思,就是阿曲当时没有下狠心干掉素芳,而是偷偷把她救了,然后素芳整容成阿定的样子,成了阿曲的经理人……

  所以阿曲对成成的负罪感,并不是杀了成成的女朋友,而是因为抢了他的女朋友。

  倒是合理……

  没给钱,阿曲肯定不会随便杀人的嘛,这才是杀手!

  宁靖很兴奋,“所以阿定才会在接到成成电话的时候第一时间挂断,不是她猜出了对面是警察,而是听出了成成的声音。”

  吕文点点头,也不是没有可能,只是讨论这个没什么意义。

  宁靖不乐意了,“怎么就没意义了?”

  吕文两手一摊,“戏份太少,背景不明,什么情况都有可能发生,我倒是觉得最后阿曲和阿定都被干掉了,有点不爽。”

  宁靖沉默了,其实她也有点不爽。

  前面渲染了那么多阿曲和阿定的手段,又是杀人,又是帮成成的,结果最后两枪被人做掉?太特么憋屈了。

  吕文倒是能理解,其实就是怕过不了审,杀手最后逍遥法外,那能行吗?

  还有陈木生拍的就是成成和陈浩南对决,没把吕文当回事,要不是寰宇花了这么多钱,吕文估计陈木生甚至会删几场他的戏……

  到了北京,吕文就先溜了,绕了一大圈,跑到停车场,上了自己的车,吓了大志一跳。

  大志是真没想到吕文出来得这么快,门口那些记者都没发现他?

  吕文乐了,“我从货运通道出来的,直接回家。”

  大志替还在出口等着吕文的记者默哀了几秒钟,发动了汽车,才问道,“哥,回哪个家?”

  “去雍和宫,我和宁昊约好了。”

  大志还没开车呢,车门又被拉开了,吕文一看,发现是宁靖,他愣了,“你怎么……”

  宁靖没好气地说道,“我怎么没被记者堵住是吧?”

  吕文哈哈一笑,什么都没说,他本来想让宁靖帮自己应付记者,没想到让人家看穿了,还跟着自己一起出来了……

  大志看着宁靖和吕文,问道,“哥,还走吗?”

  “走啊。”

  吕文让大志开车,然后才问宁靖,“靖姐,你去哪,先送你。”

  “你要去哪?”

  “我?我回家啊,顺便见一个导演。”

  “导演?什么导演?《凶犯》的导演?”

  吕文连忙摇头,《凶犯》的剧本还没改完呢,现在找导演也不合适,就把自己要见宁昊的事简单说了说。

  宁靖乐了,“正好我也没事,跟你一起见见,我倒要看看,你的品位怎么样。”

  吕文麻了,这和他的品位有什么关系?不过宁靖想去,那就去呗。

  一个小时之后,车停在了吕文雍和宫的四合院门前,宁靖眉毛一挑,“你还买了个四合院?”

  吕文嘿嘿直笑,这两年这套院子可涨了不少钱,“我这个人就是保守,有了点钱,就喜欢买房子囤地。”

  宁靖没说什么,进院子一看,就绷不住了,“你这品位……”

  吕文也有点不好意思,半中半洋的装修确实不太靠谱,好在没多久,宁昊和他老婆就过来了,还带着一个长得十分抽象的男人。

  抽象中还带着几分猥琐,猥琐中又透露着几分狡黠……

  宁昊连忙介绍,“他叫岳晓军,是我哥们,也是个编剧。”

  吕文啊了一声,熟悉宁昊的人肯定也听说过这个名字,宁昊的御用编剧团成员嘛,《心花路放》就是岳晓军失恋以后,宁昊开车带他去大理兜风,回来搞出来的本子,铁哥们了属于是。

  岳晓军也是科班出身,中戏戏文系毕业,毕业以后想着去当记者,找了好几个月工作都没人要他,没办法他只能去西四和前门练摊,后来又倒腾办公用品,然后让人给骗了……

  再后来有个朋友找他去做编剧,他就给央妈写了一部五十集的情景喜剧《天生我才》,结果发现自己能当编剧,就这么一直混了下来。

  宁昊又看了一眼宁靖,问道,“小文儿,方便吗?”

  吕文一拍脑门儿,有什么不方便的?

  本来很方便,让宁昊这么一问,反而不方便了……

  宁靖还是很大方的,哈哈一笑,拍了一下宁昊的肩膀,“我和小文儿合作了一部戏,正好一起回来,他说有个非常有才华的导演,我就跟过来见识一下。”

  宁昊差点让宁靖一巴掌拍个跟头,一边揉着肩膀,一边傻笑,他没想到宁靖这个大前辈,还挺好说话的……

  吕文连忙招呼几人进屋,给大家泡茶,然后才让宁昊把剧本拿出来。

  《疯狂的石头》剧本已经写完了,叫《大钻石》。其实这个故事的想法,宁昊在2000年的时候就有了,只是那时候他还沉迷文艺片,也没找到大冤种投资,就只能先放在一边。

  这次从柏林回来,宁昊痛定思痛,想要拍商业片了,就又想起了这个故事,找了岳晓军和张成,一起完善了剧本。

  张成就是沈藤和玛丽演的《一念天堂》导演和编剧,擅长黑色喜剧和刻画小人物,和宁昊合作了《石头》《赛车》两部戏,水平也不低。

  吕文看了没几页,就不停地点头,《大钻石》就是《疯狂的石头》,只看剧本的话,和电影区别不大,吕文算是放心了。

  标准的非线性叙事,带一点蝴蝶效应,配合上三伙人的角力,用平行、倒叙插叙等手法,将六条支线如齿轮般精密咬合,很见功力。

  有点《两杆大烟枪》的意思。

  但不涉及抄袭,能说出《疯狂的石头》就是抄袭《两杆大烟枪》的人,他就不懂电影,或者说,只是为了装逼,让别人觉得自己看的电影多。

  叙事结构也算抄袭?

  笼统地说,电影就只有线性叙事、非线性叙事、心理叙事和环形叙事几种结构,其实就是看是否按照时间线拍摄。

  如果这也算抄袭的话,那所有线性叙事电影都在抄袭一百多年前的《火车进站》,再往后推几年,抄袭《月球旅行记》也行。

  非线性叙事肯定是在抄袭《一个美国消防员的生活》和《党同伐异》。

  心理叙事就是抄袭《一条安达鲁狗》。

  环形叙事抄袭的是《公民凯恩》。

  差不多得了……

  电影看的是故事,进阶一点的可以看镜头语言,心思细腻一点的可以看情感连接。

  天天拿着放大镜看电影的人,什么成分真不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