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扬长避短-《咸鱼的她,被大领导盯上后》

  春节长假的最后几天,在走亲访友、家庭团聚的温馨氛围中倏忽而过。

  空气中依旧弥漫着淡淡的年节气息,但城市运转的齿轮已开始悄然加速。

  假期结束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林窈早早来到了市社会科学院。

  办公楼里还带着几分假期后的松散,同事们见面互相道着“新年好”,脸上大多带着尚未完全收拢的闲适。

  “林研究员,新年好!气色真不错,过年玩嗨了吧?”工位旁的张巧见到她,笑着打招呼。

  林窈将背包放下,笑着回应:“新年好,张姐。是挺放松的,光是吃和睡了。”

  她一边开机,一边整理着假期前有些凌乱的桌面,将几本专业书籍重新归位。

  整理完毕,趁着刚上班还不算太忙,林窈没有立刻投入具体工作,而是给自己泡了杯热茶,坐在工位前,静静梳理起自己进入社科院这一个多月来的情况,并思考后续的工作计划。

  她深知,无论在哪个岗位,清晰的规划和目标感都至关重要。

  下午,她在内部系统里找到了院里最新的《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实施办法》,开始逐字逐句地仔细研究。

  她重点关注从助理研究员晋升到副研究员的硬性要求。

  看着那些关于论文级别、课题级别、甚至领导批示的具体要求。

  她意识到,这确实是职业生涯中一次非常重要的跨越,难度不小,但并非遥不可及。

  她想起周砚深之前说过的话,传统的纯学术路径或许不是她的优势所在,但她的长处在于解决现实经济问题的能力。

  “对,扬长避短。”她轻声自语,指尖无意识地在桌面上敲了敲,大脑飞速运转,“得把以前在事务所练就的那些‘硬核技能’,转化成这里认可的‘学术资本’,最大化利用自己的核心优势”

  一个清晰的计划轮廓在她心中慢慢成型。她不需要按部就班,她可以走一条更契合自己背景的“捷径”。

  她拿出笔记本,开始勾画一个初步的“晋升计划”。

  总体目标:用3到4年时间,拿下副研究员职称。

  第一阶段:站稳脚跟。

  行动1:多跟刘所长、还有所里几位资深前辈聊聊,摸清院里的重点方向和评审的“隐形”偏好。

  行动2:想办法加入一个由院内大佬牵头的重要项目,这是快速融入和积累分量的关键。

  行动3:主攻方向得选好,必须能发挥自己的数据分析和风险洞察优势,比如:基于大数据的营商环境优化研究等,能紧扣地方政府关心的经济痛点,研究成果容易转化成有分量的政策建议。

  第二阶段:全面发力,积累成果。(这个阶段就是闷头干活,在项目、论文、决策影响力上全面开花。)

  第三阶段:整理冲刺,一举成功。(到时候就是把所有成果亮出来,准备材料,稳稳拿下。)

  她甚至梳理了自己的优劣势。

  看着自己初步勾勒出的计划,林窈感觉思路清晰了不少,她伸了个懒腰,对自己说道:“嗯,方向有了,得抓紧把状态调整回来,一步步实现它。”

  晚上,周砚深难得准时下班回家一起吃晚饭。

  饭后,林窈心情颇好地将自己白天的“职业规划”兴致勃勃地分享给了他。

  周砚深认真听着,眼中露出赞许的神色,夸道:“思路很清晰,懂得扬长避短。”

  但他随即抓住一个关键点问:“你计划里提到,要‘加入一个由院内大佬领导的核心项目’?为什么把这步看得这么重?”

  “好处多多啊!”林窈眼睛发亮,掰着手指头数给他听,“首先,大佬的项目通常是重点课题,影响力大,平台高。我作为核心成员,产出的论文、报告分量完全不同,评职称的时候这就是硬通货,优势巨大!”

  “嗯,有道理,平台决定起点。”周砚深点头,示意她继续。

  “其次,”林窈接着说,“跟着大佬干,能直接进入他的学术圈子,接触到领域内的顶尖学者、期刊编辑,甚至决策者。这种资源,我一个新人自己摸索,可能好几年都摸不到门路。。

  “还有,这种大项目的数据、资金和平台支持都更好,我的数据建模能力才能有更大的施展空间。”

  “分析得不错。”周砚深看着她分析得头头是道,眼底带着赞许的笑意,继续引导:“还有吗?”

  “最重要的是,”林窈压低了点声音,带着点狡黠,“在一个资深、权威的大佬手下干活,本身就很‘安全’。这说明我的工作是在组织框架内、有前辈带领的,能避免很多不必要的猜测。”

  她看着周砚深说:“你懂的,市委书女朋友的身份,院里肯定有人知道,这会带来好处也会带来猜忌,所以很多事就要提前想好。”

  周砚深看着她侃侃而谈、思路清晰的样子,眼底的笑意加深。

  他提出一个现实问题:“想法很好。那你打算怎么进入这样一位权威专家的项目组呢?据我所知,这类核心项目,通常不缺人,甚至很多人挤破头都想进去。”

  林窈刚才兴奋的神情收敛了些,微微蹙眉,老实回答:“这个……确实需要好好思考和筹划一下。直接毛遂自荐?好像有点唐突,也显得不够分量。”

  周砚深看着她犯难的样子,慢条斯理地喝了口水,半开玩笑地问:“要不要……我去打个招呼?”

  他知道以他的身份,这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不要!”林窈想都没想就语气坚决否定:“你打招呼性质就全变了。长远来看,对我只有坏处没有好处。”

  “有骨气。”周砚深赞了一句,引导她,“要不给自己贴上让人无法忽视的专业标签,树立起你的口碑。”

  “贴标签?树口碑?”林窈若有所思,“意思是,凭借无可争议的专业价值,让大佬主动注意到我,甚至来邀请我?”

  “对。”

  林窈叹了口气:“这个……听起来就很不容易,而且时间周期可能很长。”

  周砚深看着她微微嘟起嘴的样子,觉得可爱极了,他卖了个关子:“我倒是有一个办法,或许能加快这个过程。”

  “什么办法?”林窈立刻来了精神,凑近追问。

  周砚深却不急了,慢条斯理地收拾着碗筷,唇角微扬:“先不着急,办法晚点再说。你先去洗漱放松一下。”

  林窈被他吊足了胃口,整个晚上都心心念念。

  等到洗漱完毕,两人躺到床上,,忍不住又用指尖戳了戳他的胳膊:“诶,快说啊,到底是什么办法?”

  周砚深侧过身,在昏暗的夜灯下看着她亮晶晶的、充满求知欲的眼睛,低低地笑了一声,手臂环上她的腰,将人揽进怀里,温热的气息拂过她的耳畔:

  “办法就是……先放松放松,放空一下大脑。思维清晰了,灵感自然就来了。”

  林窈一愣,随即反应过来,脸颊瞬间绯红,握拳轻轻捶了他一下:“你耍我!”

  “怎么会是耍你?”周砚深的声音带着蛊惑人心的磁性,手指灵活地探入她的睡衣下摆,抚上她腰际细腻的肌肤,“思维清晰,心态放松,才更容易找到突破口,不是吗?”

  “你……你....”林窈的脸红得快要滴血,抗议声却软绵绵的毫无力道。

  周砚深俯身压下,眸色深沉,“所以,现在……专心点。”

  未完的对话消散在缠绵的吻里。

  夜色温柔,室内春意渐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