邺城,密室。
烛光将曹操与司马懿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扭曲、晃动,如同潜行的鬼魅。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也压不住的沉重。
司马懿躬身而立,声音平缓得像是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但内容却冰冷刺骨:“明公,辩论结束了。陈烬的歪理邪说,如瘟疫流毒,已非口舌笔墨所能禁绝。我们不能再在对方的战场上与之纠缠。”
他微微抬头,烛光在他深不见底的眼中跳跃:“既然道理讲不通,那就让刀剑来说话。思想的瘟疫,需用铁与血来净化。”
曹操背对着他,望着壁上巨大的疆域图,目光在北疆与并州一带久久停留。
他没有回头,只是放在膝上的手,指节微微泛白。半晌,一声听不出情绪的叹息在密室中回荡。
“准。”
仅仅一字,却为整个北方大地,降下了一道沉重的铁幕。
数日后,一道由曹操签署,措辞严厉的《辟邪说令》颁行各州郡。其核心只有两个字:恐惧。
禁言:严禁私藏、传抄、讨论任何北疆文书,违者,以“通敌叛国”论处,斩立决。
净词:禁止在公开场合提及“均平”、“大同”、“生产关系”、“阶级”等赤火词汇,违者,以“煽惑民心”论处,徒刑或流放。
连坐:实行“告奸法”,鼓励邻里、亲人、师徒相互揭发。告发者,可得被告家产之半。知情不报者,同罪连坐。
法令由虎豹骑与新成立的“靖安司”负责执行。一时间,北方各州郡,尤其是邺城、许都等核心区域,风声鹤唳。
邺城,昔日最热闹的“清谈坊”茶楼。
几个士子模样的年轻人坐在角落,面前的热茶早已冰凉。其中一人下意识地用食指在沾了水渍的桌面上,写了一个“均”字的第一笔。
“噤声!”他对面的同伴脸色骤变,猛地按住他的手,用眼神死死地警告他,随即慌乱地用袖子将水渍彻底擦干。
整个茶楼安静得可怕。只能听见说书人枯燥地念着官方邸报,内容是称颂丞相屯田安民的功德。
偶有杯盏碰撞声,都显得格外刺耳。茶客们眼神躲闪,交谈声低得如同耳语,更多的是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窗边一位老者,颤抖着手想捡起地上不知谁遗落的一片残破麻纸,却被巡逻的甲士厉声喝止。
甲士夺过麻纸,看了一眼——上面甚至没有字,只有一些无意义的涂鸦——却依旧将老者拖走,以“形迹可疑”为由投入大牢。
铁幕之下,人人自危。思想被禁锢,言语被扼杀,社会表面呈现出一种死寂般的“稳定”。
夜幕下的邺城民居。
一名在府衙做小吏的父亲,回到家后,沉默地将自己珍藏的几卷书籍投入火盆。其中,甚至包括一些非赤火的、只是探讨“民本”思想的古籍。
他年幼的儿子不解地问:“爹爹,那不是你最
烛光将曹操与司马懿的身影投在墙壁上,扭曲、晃动,如同潜行的鬼魅。空气中弥漫着檀香也压不住的沉重。
司马懿躬身而立,声音平缓得像是在陈述一件与己无关的小事,但内容却冰冷刺骨:“明公,辩论结束了。陈烬的歪理邪说,如瘟疫流毒,已非口舌笔墨所能禁绝。我们不能再在对方的战场上与之纠缠。”
他微微抬头,烛光在他深不见底的眼中跳跃:“既然道理讲不通,那就让刀剑来说话。思想的瘟疫,需用铁与血来净化。”
曹操背对着他,望着壁上巨大的疆域图,目光在北疆与并州一带久久停留。
他没有回头,只是放在膝上的手,指节微微泛白。半晌,一声听不出情绪的叹息在密室中回荡。
“准。”
仅仅一字,却为整个北方大地,降下了一道沉重的铁幕。
数日后,一道由曹操签署,措辞严厉的《辟邪说令》颁行各州郡。其核心只有两个字:恐惧。
禁言:严禁私藏、传抄、讨论任何北疆文书,违者,以“通敌叛国”论处,斩立决。
净词:禁止在公开场合提及“均平”、“大同”、“生产关系”、“阶级”等赤火词汇,违者,以“煽惑民心”论处,徒刑或流放。
连坐:实行“告奸法”,鼓励邻里、亲人、师徒相互揭发。告发者,可得被告家产之半。知情不报者,同罪连坐。
法令由虎豹骑与新成立的“靖安司”负责执行。一时间,北方各州郡,尤其是邺城、许都等核心区域,风声鹤唳。
邺城,昔日最热闹的“清谈坊”茶楼。
几个士子模样的年轻人坐在角落,面前的热茶早已冰凉。其中一人下意识地用食指在沾了水渍的桌面上,写了一个“均”字的第一笔。
“噤声!”他对面的同伴脸色骤变,猛地按住他的手,用眼神死死地警告他,随即慌乱地用袖子将水渍彻底擦干。
整个茶楼安静得可怕。只能听见说书人枯燥地念着官方邸报,内容是称颂丞相屯田安民的功德。
偶有杯盏碰撞声,都显得格外刺耳。茶客们眼神躲闪,交谈声低得如同耳语,更多的是长久的、令人窒息的沉默。
窗边一位老者,颤抖着手想捡起地上不知谁遗落的一片残破麻纸,却被巡逻的甲士厉声喝止。
甲士夺过麻纸,看了一眼——上面甚至没有字,只有一些无意义的涂鸦——却依旧将老者拖走,以“形迹可疑”为由投入大牢。
铁幕之下,人人自危。思想被禁锢,言语被扼杀,社会表面呈现出一种死寂般的“稳定”。
夜幕下的邺城民居。
一名在府衙做小吏的父亲,回到家后,沉默地将自己珍藏的几卷书籍投入火盆。其中,甚至包括一些非赤火的、只是探讨“民本”思想的古籍。
他年幼的儿子不解地问:“爹爹,那不是你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