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阴云密布,宛城来客-《赤火汉末魂》

  接下来的几日,伏牛山仿佛被一层无形的、令人窒息的低气压所笼罩。

  曹军大营如同一个高度紧张的巨人,肌肉紧绷,瞳孔收缩,警惕地注视着周围每一片摇曳的树影,每一块可疑的岩石。

  于禁的收缩策略确实减少了遭受实质性打击的风险,但也将一种难以言喻的焦虑和恐惧,压缩在了这日益拥挤的营寨之内。

  赤火社的疲敌之计,开始了。

  白天,或许风平浪静。但往往在士兵们轮换哨位,稍有松懈的间隙,远处山林里会毫无征兆地升起几股狼烟,或者传来几声模仿野兽、却又显得格外突兀的怪叫。

  斥候小队外出侦查,时常会发现泥地上新鲜的、杂乱无章的脚印,或者挂在灌木丛上的几缕粗糙布条,仿佛刚刚有大股人马在此潜伏窥探后又悄然遁走。

  夜晚,才是真正的折磨。

  凄厉的号角声会毫无规律地在营寨的不同方向响起,有时在东,有时在北,声音飘忽不定,像是鬼魅的嘲弄。巡逻队神经质地举起盾牌,朝着黑暗处徒劳地射出几轮箭矢,除了惊起几只夜枭,一无所获。

  更有甚者,深夜最寂静的时刻,靠近山林边缘的哨塔会突然被一支绑着浸油破布的“响箭”射中,火焰不大,但那尖锐的破空声和骤然亮起的火光,足以让附近营帐的士兵惊跳起来,慌乱地寻找并不存在的敌人。

  偶尔,从宛城方向蜿蜒而来的补给车队,会在某段险要的山路上,遭到来自两侧高坡的零星箭矢袭击。

  袭击者从不纠缠,往往在护卫们结阵防御时,便已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几匹受惊的驮马和一两辆被遗弃的、烧毁边缘的粮车。

  没有大规模的战斗,没有惨重的伤亡。

  但这种无休无止、无处不在的窥视和骚扰,像无数细小的牛毛细针,持续地刺扎着曹军士卒早已绷紧的神经。

  “昨晚又是三更!东边那鬼号角差点把老子魂吓掉!”

  “哨塔老张他们说,总觉得林子里有眼睛盯着,后背发凉!”

  “送粮的兄弟回来脸都是白的,说路上冷箭嗖嗖的,这仗打得真他娘的憋屈!”

  “嘘……小声点!将军严禁议论……”

  流言和恐惧在营中无声地蔓延。士兵们眼下的黑眼圈越来越重,吃饭时都竖着耳朵,睡觉时手不敢离兵器。

  整个曹营,从上到下,都弥漫着一种疲惫、猜疑、紧张到极点的气氛。于禁的严令能堵住他们的嘴,却堵不住他们眼底的惊惶。

  于禁本人更是如此。他坐镇中军,每一条关于“异常声响”、“可疑痕迹”、“冷箭袭击”的报告都汇集到他这里。

  他知道这大概率是敌人的疲兵之计,但他不能完全无视。每一次报告,都可能是一次真正攻击的前奏。

  他不得不分出大量的精力去判断真伪,调整布防,安抚军心。这种精神上的消耗,甚至比一场硬仗更为磨人。

  他感觉自己不是在和一个具体的敌人在作战,而是在和一片浓雾,一阵阴风,一个无处不在却又触手不及的幽灵对抗。

  赤火公社,议事厅。

  “先生,曹军各营寨防御愈发严密,巡逻队如同惊弓之鸟,稍有风吹草动便弓弩齐发,我们的人很难再靠近了。”

  秦狼汇报着,语气中带着一丝无奈,但也有一丝兴奋。敌人反应如此剧烈,正说明骚扰卓有成效。

  赵将也补充道:“补给车队护卫增加了至少一倍,行进更加谨慎,袭扰难度大增,成效已不如前几日。”

  陈烬听着汇报,神色平静。这一切都在预料之中。于禁是沙场老将,适应和反制是必然的。

  疲敌之计的第一阶段效果已经达到,成功地让曹军陷入了持续的精神紧张和体力消耗。但想靠这个就拖垮一支数万人的正规军,是不可能的。

  “无妨。”陈烬的手指轻轻敲着桌面,“我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于禁现在如同被群蚊叮咬的困兽,烦躁不堪,却又无处发力。他的注意力,他的兵力,都被牢牢吸引和牵制在了这伏牛山的一隅之地。”

  他的目光投向南方,仿佛能穿透重重山峦,看到那条从宛城延伸而来的生命线。

  “他现在最依仗的,就是宛城源源不断的补给。只要这条线不断,他就能继续耗下去,甚至慢慢恢复士气。”陈烬的声音低沉下来,“而我们……需要给他一个更大的惊喜,一个足以让他阵脚大乱,甚至不得不考虑退兵的‘惊喜’。”

  厅内众人精神一振,知道陈烬必有新的谋划。

  就在这时,一名哨探快步进入议事厅,神色有些奇特。

  “先生,山外兄弟传回消息。宛城方面,有一支约百人的队伍正朝伏牛山方向而来,看旗号和装束,并非寻常运粮队,更像是……官员仪仗?”

  “官员?”孟瑶疑惑道,“这个时候,曹操派文官来前线做什么?劳军?”

  陈烬眼中却闪过一丝异样的光芒,似乎想到了什么,急速问道:“可探明领头者是谁?有何特征?”

  哨探努力回忆着传回的信息:“距离尚远,看不真切。只知队伍中有一辆马车,护卫颇为精悍,打的似乎是……‘郗’字旗号?”

  “郗?”陈烬眉头微蹙,迅速在脑海中搜索着关于曹操麾下文武官员的信息。姓郗的官员并不多见……突然,一个名字跳了出来——郗虑!

  此人是朝廷的御史大夫,但更是曹操的心腹,常替曹操处理一些台面下的机密事务,手段狠辣,名声不佳。他此时不在许都侍奉天子,跑来宛城前线做什么?

  绝对非同寻常!

  陈烬立刻起身,走到那张简陋却标注细致的地图前,目光锐利地扫视着从宛城到于禁大营的路线。

  “这支队伍,目的绝非劳军那么简单。”陈烬的声音带着一种冰冷的断定,“于禁大军受阻,损兵折将,粮草被污,士气低落。曹操此时派心腹重臣前来,名为犒军视察,实为施压,甚至……可能是来问责于禁,或者带来曹操新的、更激进的指令!”

  他的手指猛地点在宛城与于禁大营之间,一处名为“落鹰涧”的险要之地。

  “此地,是他们的必经之路。”陈烬眼中闪烁着危险的光芒,“赵将!”

  “属下在!”

  “你亲自带人,立刻出发,昼夜兼程,赶往落鹰涧!我要你仔细勘察地形,寻找一切可能设伏或动手的机会。但记住,没有我的命令,绝对不许暴露,更不许擅自行动!你们的任务只是观察和准备。”

  “明白!”赵将毫不迟疑,转身即刻点人出发。

  陈烬又看向秦狼和孟瑶:“通知所有小队,暂停一切袭扰活动。全军保持静默,原地待命。”

  众人领命,虽然不解为何突然停止卓有成效的骚扰,但出于对陈烬绝对的信任,立刻执行。

  议事厅内暂时只剩下陈烬一人。他再次看向地图上那个“落鹰涧”的标记,眼神幽深。

  山雨欲来风满楼。

  于禁大军压境的危机尚未解除,一条意想不到的、可能蕴含着更大风险与机遇的“鱼”,却自己游了过来。

  曹操的心腹使者……郗虑……

  陈烬的嘴角,缓缓勾起一丝冰冷而复杂的弧度。

  这盘棋,似乎变得越来越有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