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将军说的边境轮守的事,没几天就来了准信。兵部的文书送到营盘,让他们下个月月初出发,去北疆的云漠关换防,守三个月。
"云漠关那边冷得邪乎,冬天能冻掉耳朵。"张都尉翻着文书,"得让弟兄们多备点厚衣裳,尤其是新来的兵,别冻坏了。"
阿澈去库房盘点物资,发现棉衣够是够,但都旧得厉害,棉花都结了块。"得让人赶紧缝一批新的。"他跟李将军说,"我去趟附近的镇子,找些裁缝来。"
第二天,阿澈带着二柱子去了镇上,找到最大的布庄。老板听说营盘要做棉衣,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我让镇上所有裁缝都来赶工,二十天准能做好。"
订好棉衣,两人往回走,路过药铺时,阿澈进去买了些冻疮药。"云漠关那边风大,好多人会冻手冻脚。"他对二柱子说。
回到营盘,赵虎正带着新兵练扎马步,见了他们就喊:"官爷,刚才收到消息,云漠关那边打起来了!"
"打起来了?跟谁?"阿澈赶紧问。
"说是北边的蛮族,抢了咱们的粮草,还伤了几个士兵。"赵虎递过张字条,"是云漠关的守将派人送来的,让咱们路上当心。"
李将军听说这事,立刻召集人商量。"蛮族向来秋季抢粮,今年来得早了点。"他指着地图,"咱们走大路肯定不安全,得绕着山走,多带些干粮,尽量别跟他们碰面。"
接下来的日子,营盘里忙得脚不沾地。张都尉带着人检修兵器,赵虎负责清点马匹,二柱子跟着伙房的人蒸干粮,阿澈则盯着棉衣的进度,隔三差五就去镇上催。
出发前一天,布庄的老板赶着马车送来了棉衣,崭新的棉袄棉裤,针脚缝得密密的。"保证暖和,里面塞的都是新棉花。"老板搓着手笑。
阿澈让士兵们都试穿了一遍,不合身的当场让裁缝改。赵三也跟着忙活,帮着抬箱子,嘴里念叨着:"我跟你们去边境吧,能打个杂,给弟兄们烧烧水也行。"
"你伤还没好利索,在家看着营盘。"阿澈拍了拍他,"等我们回来,给你带北边的特产。"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营盘就热闹起来。五十多个士兵背着行李,牵着马,在门口集合。李将军穿着铠甲,站在前面训话:"去了边境,都机灵点,听指挥,别擅自行动。咱们是去换防的,不是去打仗的,但也不能让人欺负了,明白不?"
"明白!"士兵们齐声喊。
队伍出发时,赵三站在门口挥手,一直到看不见人影才回去。
走了两天,到了山脚下。路变窄了,马车不好走,只能让士兵们背着行李步行。山里的树长得密,太阳都照不进来,赵虎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把刀开路。
"官爷,你看那是不是野兽的脚印?"二柱子指着地上的爪印,比拳头还大。
"是熊瞎子。"赵虎蹲下来看了看,"这脚印是新的,咱们得快点走,别遇上了。"
正走着,前面突然传来响声,赵虎示意大家停下,自己悄悄摸过去看。过了一会儿,他回来招手:"是几个猎户,被熊堵在树上了。"
阿澈跟着过去,见三个猎户蹲在树上,树下一只黑熊正用爪子扒树干,吼叫声震得树叶哗哗掉。"救救我们!"猎户们喊。
"放箭!"阿澈喊了一声。
士兵们张弓搭箭,十几支箭射过去,黑熊中了箭,嗷嗷叫着跑了。猎户们从树上跳下来,对着阿澈作揖:"多谢大人救命之恩!"
"你们咋会遇上熊?"阿澈问。
"我们追只鹿,没留神闯进了熊窝。"领头的猎户说,"前面的林子更危险,蛮族经常在那边出没,你们要当心。"
谢过猎户,队伍继续往前走。到了傍晚,找了个背风的山洞歇脚。士兵们捡来柴火,点燃了取暖,二柱子和几个士兵煮起了干粮。
夜里轮到阿澈守夜,他坐在火堆旁,看着火苗跳动。赵虎也没睡,凑过来说:"我总觉得不对劲,这林子太安静了,连鸟叫都没有。"
"蛮族要是来了,肯定有动静,别多想。"阿澈递给她块干粮,"明天就能出山了。"
刚说完,就听见外面有马蹄声。两人赶紧吹灭火堆,示意大家戒备。马蹄声越来越近,还夹杂着说话声,听着像是蛮族的口音。
"躲起来!"李将军低喊。
士兵们纷纷钻进旁边的草丛,阿澈和赵虎躲在洞口的石头后面,往外看。只见十几个蛮族骑兵从山洞前经过,手里拿着弯刀,背上还驮着几个麻袋,看着像是抢来的东西。
等他们走远了,大家才敢出来。"幸亏没撞见。"二柱子拍着胸口。
李将军让人把火堆重新点燃:"今晚轮流守夜,多加小心。"
第二天出山的时候,碰见几个逃难的村民,说蛮族抢了他们的村子,还烧了房子。"你们快去云漠关报信吧,他们说不定要去打关隘。"一个老太太哭着说。
阿澈和李将军商量了一下,决定加快速度,提前赶到云漠关。
又走了三天,远远看见云漠关的城楼了,土黄色的城墙,上面插着大旗,在风里飘得哗哗响。守关的士兵看见他们,喊着跑下城楼:"是李将军的队伍吗?"
"是我们!"李将军挥手。
进了关,守将王将军赶紧迎上来,脸上满是愁容:"可把你们盼来了!蛮族昨天还来攻城,箭射得跟下雨似的。"
"伤亡大吗?"阿澈问。
"死了三个,伤了十几个。"王将军叹气,"粮草也不多了,撑不了半个月。"
李将军让士兵们把带来的干粮卸下来:"我们带了些,先凑合用。"
云漠关里挺冷清,士兵们脸上都带着疲惫,城墙上的箭孔密密麻麻的。阿澈跟着王将军在关里转了转,见不少百姓挤在角落里,盖着破被子,孩子冻得直哭。
"这些都是附近村子逃来的,家里被抢了,没地方去。"王将军说。
回到营房,李将军让人把带来的棉衣分了些给百姓。老太太们捧着棉衣,眼泪直流:"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夜里,阿澈和李将军、王将军围着桌子商量。"蛮族这次来的人不少,估计有两百多,就守在关外面的山坳里。"王将军指着地图,"他们白天攻城,晚上就去抢附近的村子,咱们得想个法子把他们赶走。"
"硬拼肯定不行,咱们人少。"李将军摇头,"得用计。"
阿澈看着地图,突然指着山坳旁边的峡谷:"这里地势窄,要是能把他们引到这儿,两边埋伏些人,扔石头就能砸死不少。"
王将军点头:"这主意行!峡谷里还有条小河,最近水少,能走。"
"那就这么办。"李将军拍板,"明天我带着人去挑战,把他们引到峡谷,王将军你带着人在两边埋伏,阿澈负责断后路。"
商量完,大家各自去准备。阿澈找赵虎和二柱子,让他们带着十个士兵,明天守在峡谷出口,别让蛮族跑了。
"放心吧官爷,保证完成任务!"赵虎攥着刀,眼里挺亮。
阿澈看着他,又看了看外面黑漆漆的夜空,心里琢磨着,明天这一战,只能赢不能输。云漠关的百姓和士兵,都指望他们了。
"云漠关那边冷得邪乎,冬天能冻掉耳朵。"张都尉翻着文书,"得让弟兄们多备点厚衣裳,尤其是新来的兵,别冻坏了。"
阿澈去库房盘点物资,发现棉衣够是够,但都旧得厉害,棉花都结了块。"得让人赶紧缝一批新的。"他跟李将军说,"我去趟附近的镇子,找些裁缝来。"
第二天,阿澈带着二柱子去了镇上,找到最大的布庄。老板听说营盘要做棉衣,拍着胸脯保证:"没问题,我让镇上所有裁缝都来赶工,二十天准能做好。"
订好棉衣,两人往回走,路过药铺时,阿澈进去买了些冻疮药。"云漠关那边风大,好多人会冻手冻脚。"他对二柱子说。
回到营盘,赵虎正带着新兵练扎马步,见了他们就喊:"官爷,刚才收到消息,云漠关那边打起来了!"
"打起来了?跟谁?"阿澈赶紧问。
"说是北边的蛮族,抢了咱们的粮草,还伤了几个士兵。"赵虎递过张字条,"是云漠关的守将派人送来的,让咱们路上当心。"
李将军听说这事,立刻召集人商量。"蛮族向来秋季抢粮,今年来得早了点。"他指着地图,"咱们走大路肯定不安全,得绕着山走,多带些干粮,尽量别跟他们碰面。"
接下来的日子,营盘里忙得脚不沾地。张都尉带着人检修兵器,赵虎负责清点马匹,二柱子跟着伙房的人蒸干粮,阿澈则盯着棉衣的进度,隔三差五就去镇上催。
出发前一天,布庄的老板赶着马车送来了棉衣,崭新的棉袄棉裤,针脚缝得密密的。"保证暖和,里面塞的都是新棉花。"老板搓着手笑。
阿澈让士兵们都试穿了一遍,不合身的当场让裁缝改。赵三也跟着忙活,帮着抬箱子,嘴里念叨着:"我跟你们去边境吧,能打个杂,给弟兄们烧烧水也行。"
"你伤还没好利索,在家看着营盘。"阿澈拍了拍他,"等我们回来,给你带北边的特产。"
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营盘就热闹起来。五十多个士兵背着行李,牵着马,在门口集合。李将军穿着铠甲,站在前面训话:"去了边境,都机灵点,听指挥,别擅自行动。咱们是去换防的,不是去打仗的,但也不能让人欺负了,明白不?"
"明白!"士兵们齐声喊。
队伍出发时,赵三站在门口挥手,一直到看不见人影才回去。
走了两天,到了山脚下。路变窄了,马车不好走,只能让士兵们背着行李步行。山里的树长得密,太阳都照不进来,赵虎走在最前面,手里拿着把刀开路。
"官爷,你看那是不是野兽的脚印?"二柱子指着地上的爪印,比拳头还大。
"是熊瞎子。"赵虎蹲下来看了看,"这脚印是新的,咱们得快点走,别遇上了。"
正走着,前面突然传来响声,赵虎示意大家停下,自己悄悄摸过去看。过了一会儿,他回来招手:"是几个猎户,被熊堵在树上了。"
阿澈跟着过去,见三个猎户蹲在树上,树下一只黑熊正用爪子扒树干,吼叫声震得树叶哗哗掉。"救救我们!"猎户们喊。
"放箭!"阿澈喊了一声。
士兵们张弓搭箭,十几支箭射过去,黑熊中了箭,嗷嗷叫着跑了。猎户们从树上跳下来,对着阿澈作揖:"多谢大人救命之恩!"
"你们咋会遇上熊?"阿澈问。
"我们追只鹿,没留神闯进了熊窝。"领头的猎户说,"前面的林子更危险,蛮族经常在那边出没,你们要当心。"
谢过猎户,队伍继续往前走。到了傍晚,找了个背风的山洞歇脚。士兵们捡来柴火,点燃了取暖,二柱子和几个士兵煮起了干粮。
夜里轮到阿澈守夜,他坐在火堆旁,看着火苗跳动。赵虎也没睡,凑过来说:"我总觉得不对劲,这林子太安静了,连鸟叫都没有。"
"蛮族要是来了,肯定有动静,别多想。"阿澈递给她块干粮,"明天就能出山了。"
刚说完,就听见外面有马蹄声。两人赶紧吹灭火堆,示意大家戒备。马蹄声越来越近,还夹杂着说话声,听着像是蛮族的口音。
"躲起来!"李将军低喊。
士兵们纷纷钻进旁边的草丛,阿澈和赵虎躲在洞口的石头后面,往外看。只见十几个蛮族骑兵从山洞前经过,手里拿着弯刀,背上还驮着几个麻袋,看着像是抢来的东西。
等他们走远了,大家才敢出来。"幸亏没撞见。"二柱子拍着胸口。
李将军让人把火堆重新点燃:"今晚轮流守夜,多加小心。"
第二天出山的时候,碰见几个逃难的村民,说蛮族抢了他们的村子,还烧了房子。"你们快去云漠关报信吧,他们说不定要去打关隘。"一个老太太哭着说。
阿澈和李将军商量了一下,决定加快速度,提前赶到云漠关。
又走了三天,远远看见云漠关的城楼了,土黄色的城墙,上面插着大旗,在风里飘得哗哗响。守关的士兵看见他们,喊着跑下城楼:"是李将军的队伍吗?"
"是我们!"李将军挥手。
进了关,守将王将军赶紧迎上来,脸上满是愁容:"可把你们盼来了!蛮族昨天还来攻城,箭射得跟下雨似的。"
"伤亡大吗?"阿澈问。
"死了三个,伤了十几个。"王将军叹气,"粮草也不多了,撑不了半个月。"
李将军让士兵们把带来的干粮卸下来:"我们带了些,先凑合用。"
云漠关里挺冷清,士兵们脸上都带着疲惫,城墙上的箭孔密密麻麻的。阿澈跟着王将军在关里转了转,见不少百姓挤在角落里,盖着破被子,孩子冻得直哭。
"这些都是附近村子逃来的,家里被抢了,没地方去。"王将军说。
回到营房,李将军让人把带来的棉衣分了些给百姓。老太太们捧着棉衣,眼泪直流:"多谢大人,多谢大人!"
夜里,阿澈和李将军、王将军围着桌子商量。"蛮族这次来的人不少,估计有两百多,就守在关外面的山坳里。"王将军指着地图,"他们白天攻城,晚上就去抢附近的村子,咱们得想个法子把他们赶走。"
"硬拼肯定不行,咱们人少。"李将军摇头,"得用计。"
阿澈看着地图,突然指着山坳旁边的峡谷:"这里地势窄,要是能把他们引到这儿,两边埋伏些人,扔石头就能砸死不少。"
王将军点头:"这主意行!峡谷里还有条小河,最近水少,能走。"
"那就这么办。"李将军拍板,"明天我带着人去挑战,把他们引到峡谷,王将军你带着人在两边埋伏,阿澈负责断后路。"
商量完,大家各自去准备。阿澈找赵虎和二柱子,让他们带着十个士兵,明天守在峡谷出口,别让蛮族跑了。
"放心吧官爷,保证完成任务!"赵虎攥着刀,眼里挺亮。
阿澈看着他,又看了看外面黑漆漆的夜空,心里琢磨着,明天这一战,只能赢不能输。云漠关的百姓和士兵,都指望他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