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澈跟着李将军回帐篷时,帐里的喧闹声快掀了顶。张都尉正搂着个满脸络腮胡的士兵划拳,输了的人被按着头灌酒,酒液顺着下巴淌进脖子里,引得满帐哄笑。二柱子被两个小兵架着胳膊,脸红得像块烧红的烙铁,舌头都捋不直了,还在嚷嚷着要再喝三碗。
谢谋士坐在角落里的矮凳上,面前摊着张羊皮地图,手里的炭笔在上面勾勾画画。听见脚步声抬头,见是阿澈,朝他举了举杯里的羊奶:"过来坐。"
阿澈刚坐下,就被张都尉拽着胳膊拖到酒坛子边:"刚才跑哪去了?罚三碗!"他不由分说往粗瓷碗里倒满酒,酒液晃悠着溅出来,在毡子上洇出深色的印子。
"我酒量不行。"阿澈想推,却被按住了肩膀。
"在北疆当兵,哪有不会喝酒的?"李将军笑着在他后背拍了一把,"喝了这碗,才算认了你这个兄弟。"
阿澈没法子,端起碗仰头灌下去。烈酒烧得喉咙火辣辣的,顺着嗓子眼一路烫到肚子里,他忍不住咳嗽起来,眼泪都呛出来了。帐里的人见了,笑得更欢了。
"这才像样嘛。"张都尉拍着他的背大笑,"想当年我第一次喝这酒,直接醉倒在马棚里,被马舔了一脸口水。"
众人又是一阵笑。阿澈抹了把嘴,刚想说什么,就见帐帘被掀开,冷风裹着雪沫子灌进来。一个哨兵站在门口敬礼:"将军,巡营的弟兄回来了。"
李将军点点头:"让他们进来暖和暖和。"
三个穿着厚棉袄的士兵走进来,头上身上都落着雪,一进门就跺脚,雪沫子掉在地上簌簌响。其中一个矮个子士兵摘下皮帽,露出冻得通红的耳朵,看见阿澈时愣了一下:"你不是那个护粮船的官爷吗?"
阿澈也认出他了,是昨天漕运局船上的小兵。"你们也来北疆了?"
"是啊,"小兵搓着手笑,"张都尉说这边缺人手,我们就跟着过来了。"他眼睛扫过帐里的烤全羊,咽了口唾沫,"这羊烤得真香。"
"过来吃!"张都尉扯着他胳膊往火堆边拉,"刚烤好的,还热乎着呢。"
小兵也不客气,拿起刀子割了块羊肉就往嘴里塞,烫得直哈气也舍不得吐。另两个士兵也围过来,手里很快都抓满了肉。
谢谋士放下炭笔,走到地图边指给李将军看:"西边的岗哨得再往前挪三里,那边的峡谷容易藏人。"
李将军凑过去看,眉头皱起来:"蛮族要是从这儿绕过来,粮草营就危险了。"
"我带一队人去守。"阿澈放下碗说。他在黑石滩打了一仗,知道暗处藏着的敌人最麻烦。
谢谋士摇摇头:"你刚到北疆,不熟地形。让老赵带弟兄们去,他在这待了五年了。"
角落里一个络腮胡的老兵听见,立刻站起来:"保证完成任务!"他把手里的骨头往地上一扔,抹了把油乎乎的嘴,"我这就点人。"
"天亮再走,"李将军叫住他,"夜里雪大,路不好走。"
老赵应了声,又坐回火堆边,抓起块羊肉继续啃。阿澈看着他满是老茧的手,虎口处有个很深的疤,像是被刀砍过。
帐外的风越来越大,刮得帐帘呼呼响。一个小兵起身去关门,刚掀开帘子,就被外面的寒风灌得缩了脖子:"雪下大了!"
众人往门口看,只见雪片子像疯了似的往帐里钻,地上很快积了薄薄一层白。李将军皱了皱眉:"今年的雪比往年早了半个月。"
"这雪要是下上三天,路就得封了。"张都尉往火堆里添了块木头,火星子噼啪往上跳,"到时候粮草更难运。"
阿澈想起船上的粮袋,还好及时送到了。他正想着,就见二柱子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手里举着个空碗:"官爷,我还能喝......"话没说完,腿一软就往地上倒。
阿澈赶紧扶住他,一股酒气直冲鼻子。"你这后生,逞什么能。"他把二柱子扶到毡垫上躺好,解了他的腰带让他舒服点。二柱子嘴里还嘟囔着什么,翻了个身就打起了呼噜。
"这小子年纪轻轻,倒是个实在人。"李将军看着二柱子笑,"昨天在水里跟人拼命的时候,比谁都勇。"
阿澈想起黑石滩的水战,二柱子虽然紧张,却没往后退一步,刀子挥得比谁都狠。"他爹是老水手,跟着船老大跑过不少码头。"
"难怪水性那么好。"谢谋士插了句嘴,手里的炭笔在地图上圈了个圈,"明天让他跟着老赵去巡营吧,水里的功夫说不定能用上。"
阿澈刚想说好,就见张都尉一拍大腿:"差点忘了正事!"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块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散出甜丝丝的香味。
"这是啥?"小兵们都凑过来看。
"城里点心铺买的糖酥,"张都尉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我闺女托人捎来的,给大伙尝尝。"他把糖酥掰成小块,挨个往人手里塞。
阿澈接过来一块,放进嘴里,甜得有点发腻,让他想起阿竹做的沙枣糕。那时候在码头,傍晚收工了,阿竹总会从船舱里拿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刚做好的沙枣糕,带着点枣子的酸,没这么甜,却越嚼越香。
"想啥呢?"李将军递给他一块羊肉,"不爱吃甜的?"
"不是,"阿澈摇摇头,"想起以前在码头吃的点心了。"
"码头好啊,"张都尉叹了口气,"不用在这冰天雪地里遭罪。"他啃了口糖酥,"等打完仗,我就回南方老家,开个小酒馆,天天喝热酒,再也不受这冻了。"
"你那点酒量,开酒馆得被人喝倒闭。"老赵笑着打趣他。
"我酒量咋了?"张都尉不服气,"上次跟你拼酒,是谁趴在桌子底下喊娘?"
帐里又是一阵笑。阿澈看着他们吵吵闹闹,心里觉得暖和。在码头时,脚夫们也总这样,为了谁多扛了一袋粮,谁少算了一文钱,吵得脸红脖子粗,转脸又勾肩搭背地去喝劣质烧酒。
谢谋士突然放下笔:"蛮族最近动静不对劲。"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点,"这三处岗哨都报说夜里有异动,但没抓到人。"
李将军的脸色沉下来:"他们想干啥?"
"不好说,"谢谋士眉头紧锁,"可能是想探咱们的虚实,也可能......"他顿了顿,"想等雪下大了偷袭。"
帐里的笑声一下子停了,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小兵们都放下手里的肉,看着李将军,等着他说话。
"加派岗哨,"李将军的声音很稳,"夜里换岗缩短到一个时辰一次,发现动静立刻放信号弹。"他看向老赵,"你们去西边峡谷时,多带些炸药,要是蛮族真从那过,就把峡谷炸了。"
老赵重重点头:"放心吧将军。"
谢谋士又在地图上画了几笔:"粮草营那边得再加派二十个人,那里是咱们的命根子。"
"我去守粮草营。"阿澈说。他护着粮船走了一路,知道这些粮草有多重要,北疆的士兵能不能过冬,全看这些粮了。
李将军想了想,点头:"行,你带十个弟兄去。那边有个老粮仓,墙厚,易守难攻。"他又叮嘱,"别硬拼,要是真有人来,先放信号弹,我们会派兵支援。"
"嗯。"阿澈应下来。他摸了摸腰里的短枪,昨天进水后就没修好,现在只能当个摆设。他捡起地上一把长刀,掂量了一下,挺趁手。
帐外的雪还在下,风刮得像狼叫。谢谋士看了看沙漏:"该换岗了。"
两个哨兵站起来,拿起靠在门边的长枪,裹紧棉袄往外走。刚掀开帐帘,就听见外面有人喊:"信号弹!"
众人心里一惊,都往门口跑。只见西北方向的天空亮起一团红光,在雪夜里格外刺眼。
"是粮草营的方向!"张都尉脸色一变,"遭了!"
李将军立刻喊:"老赵,带你的人跟我走!张都尉,你守着营盘!"他抓起挂在帐壁上的盔甲,往身上套。
阿澈抄起地上的长刀:"我也去!"
"你留下!"李将军按住他,"万一这是调虎离山计,营盘不能没人。"他把盔甲系好,"照顾好弟兄们。"
老赵已经点了几十个士兵,都拿着武器站在帐外。李将军一挥手:"快走!"一行人很快消失在风雪里,脚印很快被雪盖住。
张都尉关上帐帘,脸色凝重:"大家都打起精神,守好各自的岗位!"他走到帐角,拿起号角吹了几声,外面传来士兵集合的脚步声。
阿澈走到地图边,看着粮草营的位置,离这儿有五里地,中间隔着片树林。雪下得这么大,跑过去至少得两刻钟。他心里急,却只能按捺住。
二柱子不知什么时候醒了,揉着眼睛坐起来:"咋了?出啥事了?"
"粮草营可能遇袭了。"旁边的小兵告诉他。
二柱子一下子清醒了,抓起地上的刀:"我也去帮忙!"
"坐下,"阿澈按住他,"守好营盘也是帮忙。"他看二柱子一脸着急,又说,"你跟我去帐外守着,别让闲杂人等靠近。"
二柱子点点头,跟着阿澈走出帐外。雪比刚才更大了,打在脸上生疼。营盘里的士兵都出来了,有的在加固栅栏,有的在搬运石头,脚步声在雪地里咯吱作响。
"官爷,你说李将军他们能没事吧?"二柱子缩着脖子问,说话时嘴里冒白气。
"肯定没事。"阿澈望着西北方向,红光已经灭了,"李将军打仗厉害着呢。"话虽这么说,他心里还是揪着。
过了大概一刻钟,又一颗信号弹升起来,这次是绿色的。
"是平安信号!"帐里有人喊。
阿澈松了口气,二柱子也笑了:"太好了!"
张都尉掀开帐帘走出来,脸上带着笑意:"没事了,是几个散兵游勇,被李将军他们收拾了。"他拍了拍阿澈的肩膀,"我就说没事吧。"
雪渐渐小了,风也没那么大了。天边露出点鱼肚白,雪地里能看见远处有人影在动,是李将军他们回来了。
阿澈和张都尉迎上去,见李将军盔甲上沾着雪,脸上却带着笑:"抓住五个俘虏,都是蛮族的探子。"他往身后指了指,几个士兵押着五花大绑的俘虏,个个冻得瑟瑟发抖。
"粮草营没事吧?"阿澈问。
"没事,"李将军笑着说,"守粮草营的弟兄反应快,没让他们靠近粮囤。"他跺了跺脚上的雪,"就是可惜让领头的跑了。"
回到帐里,士兵们赶紧烧了热水,让李将军他们暖手。谢谋士给俘虏松了绑,递过去几块干粮:"说吧,你们来了多少人?"
俘虏里有个懂汉话的,哆嗦着说:"就我们五个,想来看看粮草营的布防......"
"撒谎!"老赵踹了他一脚,"信号弹响的时候,我看见林子里有不少黑影!"
俘虏被踹得趴在地上,不敢再说话。谢谋士示意士兵把他们带下去关押,对李将军说:"看来蛮族是真打算动手了。"
李将军点点头:"明天我亲自去粮草营看看,得再加几道防线。"他看了看沙漏,"天快亮了,大家轮流歇会儿,天亮还有得忙。"
士兵们累了一夜,有的靠在毡垫上就睡着了,有的还在火堆边搓手取暖。阿澈也觉得眼皮沉,靠在帐壁上打盹。
迷迷糊糊中,他好像又回到了码头。沈砚之在验粮,拿着个小秤称粮食,苏文在旁边拨算盘,噼里啪啦响。小石头举着竹笛跑过来,喊他去看阿竹新修的船。阳光照在码头上,暖洋洋的,水面闪着光......
"官爷,醒醒。"二柱子推了推他。
谢谋士坐在角落里的矮凳上,面前摊着张羊皮地图,手里的炭笔在上面勾勾画画。听见脚步声抬头,见是阿澈,朝他举了举杯里的羊奶:"过来坐。"
阿澈刚坐下,就被张都尉拽着胳膊拖到酒坛子边:"刚才跑哪去了?罚三碗!"他不由分说往粗瓷碗里倒满酒,酒液晃悠着溅出来,在毡子上洇出深色的印子。
"我酒量不行。"阿澈想推,却被按住了肩膀。
"在北疆当兵,哪有不会喝酒的?"李将军笑着在他后背拍了一把,"喝了这碗,才算认了你这个兄弟。"
阿澈没法子,端起碗仰头灌下去。烈酒烧得喉咙火辣辣的,顺着嗓子眼一路烫到肚子里,他忍不住咳嗽起来,眼泪都呛出来了。帐里的人见了,笑得更欢了。
"这才像样嘛。"张都尉拍着他的背大笑,"想当年我第一次喝这酒,直接醉倒在马棚里,被马舔了一脸口水。"
众人又是一阵笑。阿澈抹了把嘴,刚想说什么,就见帐帘被掀开,冷风裹着雪沫子灌进来。一个哨兵站在门口敬礼:"将军,巡营的弟兄回来了。"
李将军点点头:"让他们进来暖和暖和。"
三个穿着厚棉袄的士兵走进来,头上身上都落着雪,一进门就跺脚,雪沫子掉在地上簌簌响。其中一个矮个子士兵摘下皮帽,露出冻得通红的耳朵,看见阿澈时愣了一下:"你不是那个护粮船的官爷吗?"
阿澈也认出他了,是昨天漕运局船上的小兵。"你们也来北疆了?"
"是啊,"小兵搓着手笑,"张都尉说这边缺人手,我们就跟着过来了。"他眼睛扫过帐里的烤全羊,咽了口唾沫,"这羊烤得真香。"
"过来吃!"张都尉扯着他胳膊往火堆边拉,"刚烤好的,还热乎着呢。"
小兵也不客气,拿起刀子割了块羊肉就往嘴里塞,烫得直哈气也舍不得吐。另两个士兵也围过来,手里很快都抓满了肉。
谢谋士放下炭笔,走到地图边指给李将军看:"西边的岗哨得再往前挪三里,那边的峡谷容易藏人。"
李将军凑过去看,眉头皱起来:"蛮族要是从这儿绕过来,粮草营就危险了。"
"我带一队人去守。"阿澈放下碗说。他在黑石滩打了一仗,知道暗处藏着的敌人最麻烦。
谢谋士摇摇头:"你刚到北疆,不熟地形。让老赵带弟兄们去,他在这待了五年了。"
角落里一个络腮胡的老兵听见,立刻站起来:"保证完成任务!"他把手里的骨头往地上一扔,抹了把油乎乎的嘴,"我这就点人。"
"天亮再走,"李将军叫住他,"夜里雪大,路不好走。"
老赵应了声,又坐回火堆边,抓起块羊肉继续啃。阿澈看着他满是老茧的手,虎口处有个很深的疤,像是被刀砍过。
帐外的风越来越大,刮得帐帘呼呼响。一个小兵起身去关门,刚掀开帘子,就被外面的寒风灌得缩了脖子:"雪下大了!"
众人往门口看,只见雪片子像疯了似的往帐里钻,地上很快积了薄薄一层白。李将军皱了皱眉:"今年的雪比往年早了半个月。"
"这雪要是下上三天,路就得封了。"张都尉往火堆里添了块木头,火星子噼啪往上跳,"到时候粮草更难运。"
阿澈想起船上的粮袋,还好及时送到了。他正想着,就见二柱子摇摇晃晃地走过来,手里举着个空碗:"官爷,我还能喝......"话没说完,腿一软就往地上倒。
阿澈赶紧扶住他,一股酒气直冲鼻子。"你这后生,逞什么能。"他把二柱子扶到毡垫上躺好,解了他的腰带让他舒服点。二柱子嘴里还嘟囔着什么,翻了个身就打起了呼噜。
"这小子年纪轻轻,倒是个实在人。"李将军看着二柱子笑,"昨天在水里跟人拼命的时候,比谁都勇。"
阿澈想起黑石滩的水战,二柱子虽然紧张,却没往后退一步,刀子挥得比谁都狠。"他爹是老水手,跟着船老大跑过不少码头。"
"难怪水性那么好。"谢谋士插了句嘴,手里的炭笔在地图上圈了个圈,"明天让他跟着老赵去巡营吧,水里的功夫说不定能用上。"
阿澈刚想说好,就见张都尉一拍大腿:"差点忘了正事!"他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包,层层打开,里面是块用油纸包着的东西,散出甜丝丝的香味。
"这是啥?"小兵们都凑过来看。
"城里点心铺买的糖酥,"张都尉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我闺女托人捎来的,给大伙尝尝。"他把糖酥掰成小块,挨个往人手里塞。
阿澈接过来一块,放进嘴里,甜得有点发腻,让他想起阿竹做的沙枣糕。那时候在码头,傍晚收工了,阿竹总会从船舱里拿出个小布包,里面是刚做好的沙枣糕,带着点枣子的酸,没这么甜,却越嚼越香。
"想啥呢?"李将军递给他一块羊肉,"不爱吃甜的?"
"不是,"阿澈摇摇头,"想起以前在码头吃的点心了。"
"码头好啊,"张都尉叹了口气,"不用在这冰天雪地里遭罪。"他啃了口糖酥,"等打完仗,我就回南方老家,开个小酒馆,天天喝热酒,再也不受这冻了。"
"你那点酒量,开酒馆得被人喝倒闭。"老赵笑着打趣他。
"我酒量咋了?"张都尉不服气,"上次跟你拼酒,是谁趴在桌子底下喊娘?"
帐里又是一阵笑。阿澈看着他们吵吵闹闹,心里觉得暖和。在码头时,脚夫们也总这样,为了谁多扛了一袋粮,谁少算了一文钱,吵得脸红脖子粗,转脸又勾肩搭背地去喝劣质烧酒。
谢谋士突然放下笔:"蛮族最近动静不对劲。"他指着地图上的红点,"这三处岗哨都报说夜里有异动,但没抓到人。"
李将军的脸色沉下来:"他们想干啥?"
"不好说,"谢谋士眉头紧锁,"可能是想探咱们的虚实,也可能......"他顿了顿,"想等雪下大了偷袭。"
帐里的笑声一下子停了,气氛变得凝重起来。小兵们都放下手里的肉,看着李将军,等着他说话。
"加派岗哨,"李将军的声音很稳,"夜里换岗缩短到一个时辰一次,发现动静立刻放信号弹。"他看向老赵,"你们去西边峡谷时,多带些炸药,要是蛮族真从那过,就把峡谷炸了。"
老赵重重点头:"放心吧将军。"
谢谋士又在地图上画了几笔:"粮草营那边得再加派二十个人,那里是咱们的命根子。"
"我去守粮草营。"阿澈说。他护着粮船走了一路,知道这些粮草有多重要,北疆的士兵能不能过冬,全看这些粮了。
李将军想了想,点头:"行,你带十个弟兄去。那边有个老粮仓,墙厚,易守难攻。"他又叮嘱,"别硬拼,要是真有人来,先放信号弹,我们会派兵支援。"
"嗯。"阿澈应下来。他摸了摸腰里的短枪,昨天进水后就没修好,现在只能当个摆设。他捡起地上一把长刀,掂量了一下,挺趁手。
帐外的雪还在下,风刮得像狼叫。谢谋士看了看沙漏:"该换岗了。"
两个哨兵站起来,拿起靠在门边的长枪,裹紧棉袄往外走。刚掀开帐帘,就听见外面有人喊:"信号弹!"
众人心里一惊,都往门口跑。只见西北方向的天空亮起一团红光,在雪夜里格外刺眼。
"是粮草营的方向!"张都尉脸色一变,"遭了!"
李将军立刻喊:"老赵,带你的人跟我走!张都尉,你守着营盘!"他抓起挂在帐壁上的盔甲,往身上套。
阿澈抄起地上的长刀:"我也去!"
"你留下!"李将军按住他,"万一这是调虎离山计,营盘不能没人。"他把盔甲系好,"照顾好弟兄们。"
老赵已经点了几十个士兵,都拿着武器站在帐外。李将军一挥手:"快走!"一行人很快消失在风雪里,脚印很快被雪盖住。
张都尉关上帐帘,脸色凝重:"大家都打起精神,守好各自的岗位!"他走到帐角,拿起号角吹了几声,外面传来士兵集合的脚步声。
阿澈走到地图边,看着粮草营的位置,离这儿有五里地,中间隔着片树林。雪下得这么大,跑过去至少得两刻钟。他心里急,却只能按捺住。
二柱子不知什么时候醒了,揉着眼睛坐起来:"咋了?出啥事了?"
"粮草营可能遇袭了。"旁边的小兵告诉他。
二柱子一下子清醒了,抓起地上的刀:"我也去帮忙!"
"坐下,"阿澈按住他,"守好营盘也是帮忙。"他看二柱子一脸着急,又说,"你跟我去帐外守着,别让闲杂人等靠近。"
二柱子点点头,跟着阿澈走出帐外。雪比刚才更大了,打在脸上生疼。营盘里的士兵都出来了,有的在加固栅栏,有的在搬运石头,脚步声在雪地里咯吱作响。
"官爷,你说李将军他们能没事吧?"二柱子缩着脖子问,说话时嘴里冒白气。
"肯定没事。"阿澈望着西北方向,红光已经灭了,"李将军打仗厉害着呢。"话虽这么说,他心里还是揪着。
过了大概一刻钟,又一颗信号弹升起来,这次是绿色的。
"是平安信号!"帐里有人喊。
阿澈松了口气,二柱子也笑了:"太好了!"
张都尉掀开帐帘走出来,脸上带着笑意:"没事了,是几个散兵游勇,被李将军他们收拾了。"他拍了拍阿澈的肩膀,"我就说没事吧。"
雪渐渐小了,风也没那么大了。天边露出点鱼肚白,雪地里能看见远处有人影在动,是李将军他们回来了。
阿澈和张都尉迎上去,见李将军盔甲上沾着雪,脸上却带着笑:"抓住五个俘虏,都是蛮族的探子。"他往身后指了指,几个士兵押着五花大绑的俘虏,个个冻得瑟瑟发抖。
"粮草营没事吧?"阿澈问。
"没事,"李将军笑着说,"守粮草营的弟兄反应快,没让他们靠近粮囤。"他跺了跺脚上的雪,"就是可惜让领头的跑了。"
回到帐里,士兵们赶紧烧了热水,让李将军他们暖手。谢谋士给俘虏松了绑,递过去几块干粮:"说吧,你们来了多少人?"
俘虏里有个懂汉话的,哆嗦着说:"就我们五个,想来看看粮草营的布防......"
"撒谎!"老赵踹了他一脚,"信号弹响的时候,我看见林子里有不少黑影!"
俘虏被踹得趴在地上,不敢再说话。谢谋士示意士兵把他们带下去关押,对李将军说:"看来蛮族是真打算动手了。"
李将军点点头:"明天我亲自去粮草营看看,得再加几道防线。"他看了看沙漏,"天快亮了,大家轮流歇会儿,天亮还有得忙。"
士兵们累了一夜,有的靠在毡垫上就睡着了,有的还在火堆边搓手取暖。阿澈也觉得眼皮沉,靠在帐壁上打盹。
迷迷糊糊中,他好像又回到了码头。沈砚之在验粮,拿着个小秤称粮食,苏文在旁边拨算盘,噼里啪啦响。小石头举着竹笛跑过来,喊他去看阿竹新修的船。阳光照在码头上,暖洋洋的,水面闪着光......
"官爷,醒醒。"二柱子推了推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