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釜底抽薪-《重生从抓小偷开始立一等功》

  殡葬改革的顺利推进,如同一块投入湖面的石头,在清源县荡开了层层涟漪。签约率超过80%的捷报传来,沈青云却并未感到轻松。他深知,触动千年旧俗尚且如此艰难,若要动摇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必将迎来更凶猛的反扑。

  果然,一周后的清晨,沈青云刚走进办公室,秘书小刘便神色凝重地递上一份文件:“县长,市里刚转来的信访件,实名举报您在殡葬改革中滥用职权、强征土地,还说您……收受了公墓承建商的贿赂。”

  沈青云接过文件扫了一眼,举报信写得有鼻子有眼,连收受“青花瓷瓶一对、现金二十万”这样的细节都赫然在目。落款是“清源县部分老干部”。

  “呵,”沈青云轻笑一声,将文件丢在桌上,“动作比我想象的还要快。看来,我们是戳到某些人的痛处了。”

  小刘担忧地说:“县长,这事可大可小,要不要先向市里做个说明?”

  “清者自清。”沈青云摆摆手,“当务之急是查清举报信的来源。你让纪委的同志秘密调查一下,重点是最近谁在四处活动。”

  就在这时,办公桌上的红色电话急促地响起。沈青云接起电话,听筒里传来市委书记周明华沉稳的声音:“青云同志,举报信我看到了。你怎么看?”

  “周书记,这是意料之中的反扑。”沈青云坦然道,“殡葬改革触动了某些人的利益链条,他们坐不住了。”

  “你有把握吗?”周明华的语气带着关切。

  “请书记放心,改革绝不会停步。”沈青云目光坚定,“我请求市委给我一个月时间,一定查清真相,给您和清源百姓一个交代。”

  挂断电话,沈青云陷入沉思。他走到窗前,俯瞰着这座正在苏醒的小城。殡葬改革只是表象,其背后是土地资源、工程项目、民间习俗等多重利益的交织。要想彻底破局,必须找到关键突破口。

  “小刘,备车。”沈青云突然转身,“我们去青松园公墓工地看看。”

  青松园公墓选址在县城东部的凤凰山,这里依山傍水,确实是一块风水宝地。工地上机器轰鸣,工人们正在紧张施工。

  项目负责人看到沈青云,急忙迎上来:“沈县长,您怎么来了?”

  “来看看进度。”沈青云环视工地,“老陈,我记得这个项目是经过公开招标的,中标的是省城的建工集团?”

  “是的,严格按照程序走的。”老陈点头,“建工集团资质过硬,报价也合理。”

  “那为什么有人举报我收受了承建商的好处?”沈青云看似随意地问道。

  老陈脸色一变:“这绝对是诬告!招标过程全程录像,所有材料都存档备查。”

  沈青云点点头,话锋一转:“我听说,之前有几家企业也想承揽这个工程,其中有一家是本地的龙腾建筑?”

  老陈愣了一下,压低声音:“县长,您也知道龙腾建筑?他们的老板龙大彪在清源可是个能人,黑白两道都吃得开。这次没中标,他放话说要让工程干不下去。”

  “龙大彪……”沈青云记住了这个名字。

  回到县委,沈青云立即调阅了龙腾建筑的资料。果然,这家企业在清源承揽过多个政府工程,但工程质量屡遭投诉,还曾因暴力拆迁被群众举报。

  “看来,这就是突破口了。”沈青云若有所思。

  当晚,沈青云约见了县纪委书记李明。

  “李书记,龙腾建筑的情况你了解多少?”

  李明叹了口气:“这家企业问题很多,但我们一直苦于没有确凿证据。龙大彪很狡猾,从不亲自出面,都是让手下人顶罪。”

  “那就从他最近的活动查起。”沈青云目光锐利,“重点查他在殡葬改革中的动向,还有他与哪些干部往来密切。”

  三天后,调查有了重大发现。龙大彪在殡葬改革启动后,频繁与县民政局副局长赵有才接触,两人多次在高档酒店聚餐。而赵有才,正是此前极力反对殡葬改革的干部之一。

  “果然有内鬼。”沈青云冷笑,“李书记,可以收网了。”

  就在纪委对赵有才采取措施的当天晚上,沈青云接到了一个陌生来电。

  “沈县长,久仰大名啊。”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沙哑的声音,“我是龙大彪,想跟您交个朋友。”

  “龙老板有什么事?”沈青云不动声色。

  “明人不说暗话。”龙大彪语气嚣张,“清源这地方水深,您一个外来干部,何必这么认真呢?只要您高抬贵手,我龙大彪保您在清源顺风顺水。”

  “哦?怎么个高抬贵手法?”

  “青松园公墓的附属工程,您让给我做。以后在清源,您有什么需要,一句话的事。”

  沈青云语气转冷:“龙老板,工程建设要按规矩来。如果你有兴趣,可以参加下一轮的公开招标。”

  龙大彪恼羞成怒:“沈青云,别给脸不要脸!在清源,还没有我龙大彪搞不定的事!你最好想想清楚!”

  “该想清楚的是你。”沈青云沉声道,“多行不义必自毙,你好自为之。”

  挂断电话,沈青云立即部署下一步行动。他指示公安部门加强对龙腾建筑的调查,同时让审计局全面审核该企业承建的所有政府工程。

  一周后,审计结果令人震惊:龙腾建筑在过往工程中涉嫌虚报工程量、偷工减料、围标串标,造成国有资产损失上千万元。

  与此同时,在纪委的审讯下,赵有才交代了收受龙大彪贿赂、为其在工程项目中提供便利的犯罪事实。

  收网时机成熟。在沈青云的亲自指挥下,县公安局出动精干力量,将正准备外逃的龙大彪抓获归案。在其住所搜出的账本,记录了多年来向数十名干部行贿的详细情况。

  消息传出,清源官场震动。一批涉案干部相继落马,盘踞清源多年的利益集团被一举摧毁。

  殡葬改革的阻力随之烟消云散。两个月后,青松园公墓如期竣工。迁坟仪式上,张老五带着儿子特意来找沈青云。

  “沈县长,我爹迁到新家了。”张老五红着眼圈,“位置真好,真的能看到整片庄稼地。我爹在天之灵,一定会满意的。”

  沈青云拍拍他的肩膀:“老五,好好供孩子上学。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站在公墓的高处,俯瞰着整齐的墓区和远处生机勃勃的田野,沈青云心中感慨万千。这场改革,不仅改变了千年的殡葬习俗,更涤荡了清源的污浊之气。

  然而他明白,这只是一个开始。在全省改革发展的大局中,清源的故事才刚刚翻开新的一页。而他的问鼎之路,也将随着这场改革的深入,迈向更广阔的天地。

  远处,一辆省城牌照的轿车正向县委大院驶来。新的挑战,已经悄然来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