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1章 自食恶果-《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

  “看看!看看!什么态度这是?”

  “还说什么本家的,关系亲近,如今看来啥也靠不住!”

  “我家老头子平日里那么照顾他们家,如今要他跑跑腿,竟然也不乐意!”

  “都是一群没良心的!”

  见王婆子拉着儿子跑后,李氏自觉面子上过不去,忍不住骂骂咧咧。

  不过这话可没人接。

  因为王婆子不会讨好这夫妻俩的缘故,曾明德还真没怎么照顾过他们家。

  甚至因为王婆子儿子多,家里的日子不好过,还多次被李氏明里暗里嘲讽过。

  说什么老母猪生了一窝,都不如她家存粮一个。

  这话可难听,扎人心窝子呢。

  骂了好一会,李氏才又指着其他几个青年道:

  “你!你!还有你们!”

  “全部出去给我找老头子去!”

  听见这话,众人对视一眼,都有些不情愿。

  这费力不讨好的事,谁想干啊?

  说不准辛苦跑一趟,回来还得被这老虔婆骂一顿。

  “俺们...俺们也不晓得村长叔在哪啊!”

  “是啊!咱们都不晓得......”

  “咱们找不到的!”

  见他们一个个都在推脱,李氏不由心梗了一下。

  什么时候,她这么没地位了。

  “放心!只要能把你们明德叔找回来,自然少不了你们的好处!”

  “怎么?都不想去找人?”

  “以后不想在村里混了?”

  “我告诉你们,只要老头子一日还是村长,你们今天就得给我去找人,不然有你们的好果子吃!”

  听见这话,几个人才不情不愿的出去找人了。

  这一找就是一天,一直到太阳快落山了,还是没找着人。

  “你们真的尽心找了吗?”

  李氏还是不相信。

  这村子就这么大,难道还能长着翅膀飞了不成?

  再说了,人活着就得吃饭。

  这都快一天过去了,他肚子不饿的吗?

  如今可不比从前,以前只要有银子,在哪都有热乎的饭菜吃。

  现在银子就是漂亮些的石头,根本没什么用。

  而且各家各户都缺粮呢,也就将将够吃,谁还给他留饭啊!

  “真的找了!”

  “这村子附近咱们都找遍了,都没看见村长的影子啊!”

  “是啊!咱们就差挖地三尺了。”

  “咱们这么多人呢,总不能全偷懒了。”

  天地良心,他们都把这村子附近翻了几遍了,都没找着人啊!

  看着底下乌泱泱的一群人,李氏陷入了沉思。

  因为一直找不着人的原因,后面她又发动的巡逻队的人去找。

  他们总不能合起伙来骗她吧?

  可若是这样的话,那老东西还能上哪去呢?

  李氏想不通。

  “村口那一块呢,大路边你们找了吗?”

  有个老人突然问到。

  这话一出,空气突然安静了下来。

  仿佛是约好一般,大家都有意识的不去提起村口路边那些人。

  虽然有旧时的恩怨在,做不到和谐相处。

  但是毕竟都是一个村的,许多人小时候都一起玩耍过,甚至两边还有人通婚呢。

  因为族里的高价水,逼迫他们去喝河里的水,得了这样的怪病。

  大伙心里是愧疚的,觉得有些对不起他们。

  特别是年轻一辈,他们对老一辈的恩怨没什么深刻的印象,倒是童年的小伙伴带给了他们很多美好的回忆。

  可惜卖高价水这个决定是村长和族老们共同决定的,而且当初也没想到会造成这样严重的后果。

  谁能想到,那样清澈的河水,竟然是有毒的呢。

  因为李氏实在难以说话。

  所以原先的时候,曾氏族人也有不少人跑去河边打水喝的。

  后面都中招了,如今在家里养着呢。

  “三叔公,咱们去那边干啥啊?”

  “是啊!那边死气沉沉的,咱们都不爱去那边哩。”

  “他们已经怨上咱们了,去那边不是找死吗?”

  “村长叔肯定也不爱去那边,不可能在那的。”

  这话倒是没毛病,因为高价水的事情,曾明德还被那伙人围着打了一顿。

  若不是族老及时带着人赶过去救场,早被打死了。

  自那以后,曾明德就绕着那边走,从不敢独自过去的。

  “糊涂!”

  “你们明德叔不去那边,难道他们不会过来吗?”

  “若是人被害了呢?你们就没想过这个可能?”

  三叔公有些生气。

  村里这些后辈真是越来越不争气了!

  “这......”

  大伙面面相觑,他们倒是也想过这个可能。

  但是这个可能性毕竟不大,而且他们也不乐意过去,所以谁都没提起这事。

  “三叔公,您说的是,是咱们考虑不周了!”

  “是啊!还多亏您老人家提点咱们,咱们这就过去看看去。”

  “快快快,找几个人过去看看!”

  “赶紧的!”

  说完,呼啦啦又走出去几个人。

  “三叔公,您看看他们!”

  “一个个都敷衍咱们呢,简直是没把各位族老放在眼里。”

  见人走后,李氏哭丧着一张脸抱怨道。

  “行啦!你也少说两句,若不是你平日里尖酸刻薄,不得人心,大伙怎么会不尽心?”

  “如今大伙还帮着你们家找人,已经算仁至义尽了!”

  三叔公一边说着,一边忍不住摇头。

  都说妻贤夫祸少,明德娶了李氏这个搅家精,能害了三代人。

  造孽啊!

  早知这样,当初还不如娶了那小寡妇呢。

  这样铁桶还能有个名正言顺的身份。

  明德这个糊涂蛋,只一味的偏心存粮。

  要他说,铁桶可比存粮有能耐、有出息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