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春耕开始了-《天灾逃荒:我过之处,寸草不生》

  时间很快来到四月底,官府开始验收土地了,五月就该开始春耕了。

  作为验收人员之一的徐瓦,也终于派上了用场。

  在杜若的要求下,属于她的三十亩地,就在窑洞周边,把挖窑洞的小土坡都包圆了。

  准确的说,是三十二亩地,因为当初丈量土地的时候,徐瓦多量了两亩。

  “杜姐,这银子我不能要,当初说好了免费帮您一个忙的。”

  徐瓦擦了擦额头上的汗,坚决推辞了。

  他当初还以为这女人是骗她的,她根本不认识姜知事。

  谁知道竟看走眼了,这女人不但跟姜知事关系匪浅,甚至还认识王将军。

  若是再不打好关系,这女人在姜知事那告他一状,把差事给弄丢了,这可如何了得。

  虽说一直抱怨天天在外面吹冷风,但是他的日子可比那些流民们好过多了。

  至少不用干苦力,每天还能烤烤火,就算吃不饱,好歹也没饿死,日子不知道多悠闲。

  别人来办事,一般只有求着他的份,还能过过当官的瘾。

  所以是万分珍惜自己这份差事的。

  “那行吧!”

  见他推拒,杜若也没有勉强,她本来也不是真心想给。

  土地划分完毕,登记在官府的鱼鳞图册中,且把地契拿到手后,杜若才算松了一口气。

  这事一天没有定下来,就还有变动的可能。

  三十二亩地,留出两亩地(面积约等于一个标准的篮球场)作为宅基地和附属建筑后。

  剩下的三十亩地(面积约等于三个标准的足球场),杜若准备全部种上农作物。

  这些荒地刚开出来,暂时还没时间和精力修整成稻田,也没挖通水渠,所以今年只能暂时放弃种植水稻。

  现代倒是也有种植旱稻的,但是需要特定的耐旱品种。

  旱稻的种植要求也比较高,需要深耕、覆盖地膜或者秸秆,在关键时期补充水分......

  总之,她现在也不具备种植旱稻的条件,只能放弃。

  好在空间里的大米还有很多,一年不种也不影响什么。

  大景朝也没有玉米、土豆、红薯等高产作物,能种植的农作物品种很有限。

  首先是小麦,小麦是主食,需要大面积种植。

  杜若准备把一半的土地(1.5个足球场),全部用来种植小麦。

  接着是粟(小米)、豆子、高粱,这三样杂粮的种植面积加起来,占了0.5个足球场。

  还剩下1个足球场,全部用来种植蔬菜瓜果。

  好在之前在路上补充物资的时候,她买了很多蔬菜种子,不然都没东西种植。

  现在倒是可以去跟朝廷买,可惜贵不说,种类也非常少,总之是很坑。

  首先是瓜类蔬菜,既能当蔬菜、也能当水果,产量也高,冬瓜、黄瓜、丝瓜、香瓜,她每样都准备种一些。

  最让杜若遗憾的是,这里竟然还没有南瓜,想来是还没有从海外传进来。

  南瓜含糖量高,在没有主食的时候,甚至能代替主食。

  不管是蒸着吃,还是煮南瓜汤吃,还是煮南瓜粥吃,还是做成南瓜饼,都非常不错。

  而且南瓜的产量非常高,一个大南瓜能吃好几顿,还不挑土地,简直是天使作物。

  可惜,这里没有。

  其次就是各种叶类菜,白菜、荠菜、菠菜、莴笋、苋菜、芹菜、蕹菜(空心菜)......都种了一些。

  除此之外,还准备种茄子、豆角、萝卜、生姜、大蒜、葱花。

  可惜还是没有辣椒。

  当然,这么多的农作,杜若不可能自己一个人种。

  哪怕力气大,她也不准备把自己当老黄牛使。

  有钱为什么不用,难道要等银子用不了,再来惋惜吗?

  今年皇帝就要迁都过来了,官员和富商先不说,他们有钱有粮,但是军队和流民,肯定是姚来这里找吃的。

  短时间内,粮价只会上涨,根本没有下调的机会。

  好在这会春天来了,山里的野菜长出来了,还能顶一段时间。

  杜若预料的没错,许多人已经在路上了。

  眼看着中原的地里长不出庄稼来,稍微有些远见的,都准备来东北了。

  其中就包括了冯举人一家,还有抢了乌家粮食的段家。

  宽阔的官道上,乌泱泱的一大群人,一个个都饿得面黄肌瘦、头昏眼花,仿佛随时都会倒下去。

  当然,哪里都有贫富差距、阶级差距的存在。

  在这些饿昏了眼的流民中间,偶尔会出现几辆华丽的马车快速穿过。

  但无一例外,这些马车都被士兵重兵围守,手里的大刀在阳光下折射出刺眼的光芒,让人不敢靠近。

  “若是咱们也能坐上这样的马车就好了!”

  人群里,一个穿着灰色旧袄子的年轻妇人一脸艳羡的看着远去的车马。

  “姐,你想啥呢,那可是达官贵人才能坐的玩意。

  马车倒是好弄,大不了我去抢来就是了,可是这些官兵和武器,咱们上哪找去啊?

  若是没有这些官兵护卫着,马车里这些人早被生吞活剥了!”

  陆嘉良剔着牙,忍不住打击陆姨娘。

  自从赵氏没了以后,他姐就飘了,现在都敢肖想这些玩意了。

  “去去去,我说说还不行吗?

  非得打击我,我整天愁眉苦脸的,你就高兴了是吧?

  怎么说我也是你姐,就不能盼着我一点好吗?”

  陆姨娘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自从发现弟弟把赵氏的陪嫁院子改到自己名下后,陆氏看这个弟弟越发的不顺眼了起来。

  “行行行,你继续做你的春秋大梦去吧!”

  陆嘉良说着,不再看陆姨娘,只有冯举人在默默赶路。

  越靠近东北,路上的绿意越发多了起来,路边冒出了不少嫩绿的野菜芽,引起流民们的一阵哄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