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空的死寂吞噬了一切声响。
杨振坤跪在金属残骸构成的浮岛上,掌心紧贴着那枚银白色的晶体碎片。碎片散发着微弱却恒定的温度,如同冬日里最后一簇不肯熄灭的篝火。艾莉森和李锐站在他身后,沉默如雕塑,目光在碎片与远处逐渐消散的幽蓝余晖之间游移。
“能量读数稳定,但结构……”艾莉森的声音卡在喉咙里,手中的扫描仪发出规律的滴答声,“我从未见过这种物质构成。它既不是纯粹的晶体,也不属于任何已知的能量聚合体。更像是……”
“一种存在形式的转换。”杨振坤接过话头,声音低沉如大提琴的G弦。他小心翼翼地用拇指摩挲过碎片表面,那里有细微到几乎不可察觉的纹路,与莉莉额头上的烙印如出一辙。“诺亚最后也化作了光点。星骸、星语者、门扉……这些存在似乎都能在不同形态间转化。”
李锐踢了踢脚下漂浮的金属碎块,这块曾经属于平台的残骸现在成了他们在虚空中的孤舟。“学术讨论可以等等吗?当务之急是——我们在哪?怎么离开?还有……”他瞥了眼银白碎片,“那东西真能带莉莉回来?”
碎片似乎感应到了质疑,突然迸发出一道刺目的银光!三人本能地闭上眼睛,等光芒散去,骇然发现周围的虚空景象已然改变——无数细如发丝的银白色光线从碎片中延伸而出,在黑暗中勾勒出一幅立体星图!星图中央是一个微小的红点,正规律地闪烁着。
“这是……”艾莉森的呼吸变得急促,“银河系悬臂局部星图!红点应该是我们当前位置。”她指向一条特别明亮的光线轨迹,“这条路径……终点是人类已知星域边缘的补给站!”
杨振坤的瞳孔微微收缩。星图的绘制方式与新伊甸号的导航系统惊人地相似,甚至标注了几个只有舰队高层才知道的秘密跳跃点。这绝非巧合——碎片中莉莉的意识,正在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指明归途。
“她为我们规划了路线。”杨振坤站起身,碎片在他掌心安静下来,星图却依然悬浮在空中,“问题是,靠什么交通工具?新伊甸号已经……”
话音未落,碎片再次亮起。这次银光汇聚在浮岛边缘,形成一团模糊的轮廓——依稀能辨认出小型穿梭艇的形态。
李锐吹了个口哨:“意念造物?这可比舰队最新型的量子3D打印机还厉害。”
“不,是重组。”艾莉森调整着扫描仪,声音因震惊而颤抖,“它在利用周围的金属残骸和虚空中的游离粒子……就像星临在血肉摇篮中重构物质那样!”
确实,随着银光的持续照射,浮岛边缘的金属碎片开始蠕动、融合,如同被无形之手揉捏的黏土。约莫半小时后,一艘长约十五米的流线型飞船已然成型——外形简陋得像儿童简笔画,但引擎喷口和导航阵列等关键部件却精细得不可思议。
杨振坤走近这艘“银光号”,手掌抚过船体。金属触感冰凉,表面布满细密的、如同叶脉般的银白纹路,与碎片上的纹路同源。“莉莉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我们。”他轻声说,更像是对碎片的低语,“就像诺亚保护她那样。”
登船过程出奇顺利。舱内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控制台,只有三个与人体轮廓完美契合的座椅。当三人各自落座时,银白纹路立刻从座椅延伸,如同活物般缠绕上他们的手腕,形成简易的神经接驳装置。
“这真的安全吗?”李锐不安地扭动着,那些纹路让他想起血肉摇篮里的暗绿脉络。
“比困在这里等死强。”杨振坤已经闭上眼睛,感受着接驳装置传来的微妙脉冲。没有疼痛,只有一种奇异的、如同浸入温水的舒适感。恍惚间,他仿佛听到莉莉的声音在脑海深处响起:“睡吧,我带你们回家。”
引擎无声启动。透过舷窗,虚空如同被揉皱的纸张般开始扭曲。没有常规跃迁的剧烈颠簸,银光号就像滑入水中的游鱼,轻盈地没入空间褶皱之中。
梦境维度:
杨振坤知道自己正在做梦。这种清晰的认知来自多年军事训练培养出的敏锐直觉。梦境是一片纯白的空间,没有上下左右之分,中央悬浮着一个由银白光点构成的人形轮廓——勉强能辨认出莉莉的剪影,但细节模糊得如同隔了毛玻璃。
“这是哪里?”他问道,声音在白色空间中产生奇异的回声。
“我的意识边界。”光影莉莉回答,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直接在他脑中响起,“银光号航行时,你们会处于休眠状态。我……我们觉得该给你一个交代。”
“我们?”杨振坤敏锐地捕捉到用词差异。
光影波动了一下,轮廓边缘分离出三缕不同颜色的光带——白金、暗金与幽蓝,它们彼此缠绕却又保持独立。“星临的权柄,星语者的基因,诺亚的星火。”莉莉解释道,“封印门扉时,它们没有消失,而是以我为容器达成了新的平衡。”
杨振坤向前一步,想要看得更清楚,但白色空间随着他的动作无限延伸,距离始终保持不变。“所以你现在是……神?还是某种高等存在?”
光影发出轻柔的笑声,那笑声让杨振坤心脏揪紧——太像曾经的莉莉了。“我还是莉莉·陈,只是认知维度被拓宽了。就像……一个原本只能看到黑白的人突然能感知全色谱,但本质上还是同一个人。”
她(它?)停顿了一下,光影轮廓中浮现出两个微小的光球——一个银白,一个暗红。“门扉背后连接着多重现实。幽蓝门扉只是其中之一,对应的是‘吞噬’与‘同化’。而根据钥匙碎片中的信息,至少还存在六扇不同性质的门扉。”
杨振坤的军事思维立刻开始运转:“你是说,血肉摇篮、星骸、星语者……这些都只是某个更大拼图的一角?”
“是的。”莉莉的光影突然变得不稳定,白色空间泛起涟漪,“抱歉,维持这种交流消耗很大。银光号预计72小时后抵达补给站。到达后,碎片会指引你们前往火星秘密研究所——那里有诺亚留下的研究资料,关于如何……”
她的声音开始断断续续,光影如同信号不良的全息投影般闪烁。
“莉莉!”杨振坤急切地追问,“怎么才能让你恢复原状?一定有方法!”
“找到……诺亚的备份……星火传承……”光影彻底破碎前,最后的信息如风般掠过,“记住……门扉终将再开……需要守门人……”
白色空间坍缩成无限小的一个点,随即如超新星般爆发——
现实维度:
杨振坤猛地睁开眼睛,冷汗浸透了后背。舷窗外,星光已从凝固的斑点变成了流动的光带,说明银光号正在进行常规航行。控制舱内,艾莉森和李锐仍处于休眠状态,手腕上的银白纹路平稳地脉动着。
他低头看向一直被紧握在左手的银白碎片。原本冰冷的表面现在有了微妙的变化——靠近边缘处浮现出一个微小的、由七个点构成的星座图案,其中一个点闪烁着暗红色。
“火星……”杨振坤喃喃自语。作为前舰队高层,他清楚火星地下建有军方最尖端的神秘学研究设施。诺亚曾在某次深夜谈话中隐晦地提及“火卫二背面的彩虹”,当时他只当是醉话,现在想来必有深意。
舷窗外的星光突然扭曲,银光号轻微震动了一下。碎片应激般亮起,投射出一行文字:
【遭遇引力湍流。航程剩余:61小时42分。】
文字下方浮现出新的图案——一个由白金、暗金与幽蓝三色线条构成的等边三角形,每个角上各有一个小圆圈。杨振坤立刻理解了其中的象征意义:三种力量的平衡。但奇怪的是,三角形中央还有一个几乎透明的虚线圈,似乎等待着被某种第四种力量填充。
“诺亚的备份……星火传承……”他回忆着梦境中的只言片语,一个大胆的猜想逐渐成形。如果诺亚能够将部分星火植入莉莉体内,那么理论上,莉莉现在也可以——
仿佛回应他的想法,碎片突然变得滚烫!杨振坤差点脱手,但军人的本能让他咬牙忍住。惊人的一幕发生了:碎片表面渗出银白色的“液体”,顺着他的掌纹蔓延,转眼间在左手手背上形成一个微缩版的烙印——只有指甲盖大小,但纹路清晰可辨。
灼烧感持续了约十秒后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连接感。杨振坤恍惚间能感知到银光号的每个部件运转,甚至能“看”到休眠中艾莉森和李锐平稳的脑电波。更惊人的是,当他集中注意力时,碎片中的银白光芒会随着他的呼吸节奏明暗变化!
“你在……选择继承者?”他对着碎片低语,不确定这种交流是否有意义。但碎片只是安静地闪烁着,如同默认。
接下来的航程平静得出奇。杨振坤利用这段时间详细记录了所有线索:门扉的七种类型、火星研究所的坐标、三种力量的平衡图,以及最关键的——手背上那个微型烙印赋予他的微妙感知力。这种能力目前仅限于银光号内部,但已经足够让他不借助仪器就掌握飞船的每个状态变化。
当艾莉森和李锐在抵达前六小时陆续醒来时,杨振坤已经整理出一套相对完整的行动计划。
“你看起来像三天没睡。”艾莉森揉着太阳穴,目光落在杨振坤充血的眼睛和满屏的笔记上,“发现什么了?”
杨振坤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展示了手背上的微型烙印。在两人震惊的目光中,他简要复述了梦境中的对话,省略了关于门扉再开的部分——有些真相需要分阶段揭示。
“所以这玩意儿是……莉莉给你的超能力?”李锐半信半疑地戳了戳那个烙印,被静电般的触感吓得缩回手指。
“更像是某种权限认证。”艾莉森的专业好奇心被彻底点燃,扫描仪对准烙印,“结构上与莉莉额头的烙印同源,但规模小了90%。理论上它应该能……”
她的分析被突如其来的警报声打断。银光号内部纹路全部变成警示的红色,碎片投射出的星图显示他们即将脱离虚空区域,但前方出现了异常能量读数。
“什么东西能吓到这种黑科技飞船?”李锐紧张地检查着并不存在的武器系统。
舷窗外的光带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常规宇宙景象——他们回到了物质宇宙。正前方约五千公里处,一座庞大的空间站残骸静静漂浮着,外壳上“TC-72补给站”的标识依稀可辨。但让三人血液凝固的是,残骸表面覆盖着熟悉的暗红色肉毯,无数晶簇如同肿瘤般从裂缝中探出。
“血肉摇篮的污染……”艾莉森的声音发抖,“已经扩散到这里了?”
杨振坤的手背烙印突然灼痛,碎片同步投射出新的信息:
【检测到次级污染源。危险等级:中等。建议:净化协议启动。】
“等等!”李锐惊呼,“我们没有任何武器!”
但银光号已经自主行动了。船体表面的银白纹路如同血管般鼓起,所有能量向舰首汇聚。没有炮管伸出,没有导弹发射——仅仅是一道纯净的银白光束从舰首射出,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命中空间站中央的肉毯最厚处。
被击中的区域瞬间由暗红转为灰白,随即如同风化的沙雕般崩塌、消散。这种“净化”效果以撞击点为中心向外扩散,所过之处肉毯枯萎,晶簇化为尘埃。整个过程寂静得可怕,仿佛在看一场被静音的毁灭纪录片。
“这就是……星临的权柄?”艾莉森敬畏地低语,“直接改写物质存在状态?”
杨振坤却注意到一个细节:随着净化进行,手背烙印的温度逐渐升高,而碎片的银白光芒则相应减弱。“它在消耗莉莉的能量。”他沉声道,“停止净化程序!我们不需要清理整个空间站,只要找个安全区域停靠就行!”
碎片闪烁了几下,似乎在权衡指令,但最终服从了。银光停止发射,飞船调整航向,向空间站未被污染的侧翼驶去。那里有一个相对完好的对接舱口,尺寸恰好与银光号匹配,巧合得令人不安。
对接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舱门开启后,三人惊讶地发现对接通道内虽然灯光昏暗,但生命维持系统仍在运作,空气中也没有血肉摇篮特有的腥臭味。
“有人先我们一步清理了这部分。”李锐检查着墙壁上几处崭新的激光灼痕,“看痕迹不超过48小时。”
杨振坤握紧碎片走在最前。手背上的烙印持续提供着某种“危险雷达”——当他们经过某些岔路时,烙印会微微发热;而指向核心区的通道则始终保持着舒适的温度。这种引导最终将他们带到了补给站的中央数据库。
门禁系统已被暴力破坏。室内,一个身着陌生制服的背影正在主控台前忙碌。听到脚步声,那人猛地转身,手中的脉冲步枪瞬间瞄准——
“放下武器!”李锐的反应同样迅速,尽管他只有一把小口径手枪。
僵持只持续了一秒。对方突然瞪大眼睛:“杨振坤上将?这不可能……舰队宣布你们全部MIA(任务中失踪)已经三个月了!”
杨振坤这才注意到对方制服上的徽章——不是常规舰队,而是直属联合政府科学部的“深空勘探特别行动组”,一个理论上只存在于机密文件中的影子部队。
“你是谁?”他保持着戒备,“为什么在这里?”
对方缓缓放下步枪,摘下头盔,露出一张年轻却饱经风霜的脸。“凯斯·沃伦,特别行动组Alpha小队。奉命调查TC系列补给站失联事件。”他苦笑着指了指主控台,“现在看来,我们找到原因了。”
艾莉森已经绕到主控台前,调出最近的安全日志。画面令人毛骨悚然:二十天前,一次常规物资运输后,几名工作人员突然开始变异,皮肤下长出暗红脉络……过程与他们在血肉摇篮中看到的如出一辙。
“污染是通过补给品传播的。”她迅速分析着数据,“这批物资来自……天啊,是‘普罗米修斯’号深空探索舰!”
杨振坤和凯斯同时变了脸色。“普罗米修斯”是四个月前派往猎户座悬臂探索的旗舰级科研船,船员超过三百人。
“其他补给站情况如何?”杨振坤追问。
“TC系列已有七个失联。”凯斯的声音沉重,“我们原以为是被海盗袭击,直到在这里发现了……那个。”他指了指外面被净化的区域,“上级已经下令封锁通往内星系的所有航线。但最糟糕的是……”
他调出一段加密通讯记录。画面中,一位神情紧张的科学家正在汇报:“……重复,火星基地检测到异常量子波动。模式与‘门扉’理论吻合。诺亚博士的预言正在——”
视频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一行红色警告:【数据流被强制终止。权限不足。】
室内陷入死寂。杨振坤感到银白碎片在掌心中剧烈震动,仿佛在呼应某个遥远的召唤。手背上的烙印同步传来灼热的刺痛感,这次伴随着清晰的方位指引——直指火星。
“我们得立刻前往火星。”他斩钉截铁地说,“那里有阻止这一切的关键。”
凯斯皱眉:“没有高层授权,任何飞船不得接近——”
他的话被突如其来的震动打断。整个空间站发出金属扭曲的呻吟,警报声凄厉地响起!主控台自动切换成外部监视器画面:在空间站另一侧的虚空中,一道幽蓝色的裂缝正在缓缓展开,形状与他们在平台上看到的门扉一模一样,只是规模小了数十倍!
“不可能……”凯斯脸色惨白,“观测站明明说门扉已被封印!”
杨振坤看向手中的银白碎片——它正以危险频率闪烁着,投射出的影像分裂成两部分:一边是正在开启的微型门扉,另一边是火星表面的某个坐标点,两者之间由一条红线连接。
“不是同一扇门。”他突然明白了,“是新的门扉……有人在火星上尝试激活某种通道!”
银光号突然通过碎片传来紧急信号——飞船检测到空间站内部出现多个高能反应,位置正是他们之前经过的那些被烙印标记为“危险”的岔路。
“那些区域没被净化!”艾莉森惊呼,“肉毯是假死状态!”
仿佛印证她的判断,监视器显示暗红色的物质正从通风管道、检修井等各处涌出,速度比之前快了十倍!更可怕的是,这些新生的肉毯表面开始浮现出幽蓝纹路,与门扉的能量 signature 完全一致!
“所有人回飞船!”杨振坤下令,“凯斯,如果你想活命就跟上!”
五人(包括凯斯的两名突然出现的队友)向对接舱狂奔。身后的通道不断传来金属撕裂声和某种粘稠物质蠕动的声响。李锐在拐角处回头看了一眼,差点腿软跌倒——潮水般的暗红肉毯中,数十个半人半晶簇的畸形生物正在成形,它们的眼睛全部是幽蓝色的!
银光号似乎感知到危险临近,提前启动了引擎。当最后一人跌入舱内,舱门瞬间闭合,将第一波扑来的触须拦腰截断!没有等待指令,飞船立刻脱离对接架,以近乎自杀式的加速度冲向太空。
舷窗外,空间站正在被肉毯彻底吞噬。而那道幽蓝裂缝已经扩张到足以让小型飞船通过的大小,隐约可见其中闪烁的诡异光芒。
“设定航线,火星。”杨振坤将碎片按在舱内唯一的控制面板上,“全速前进。”
碎片银光大盛,烙印在手背同步灼热。飞船没有像往常那样进入跃迁状态,而是舰首突然展开一个微型的三色光环——白金、暗金与幽蓝,与莉莉额头烙印一模一样的结构!
光环中央,空间如同水面般泛起涟漪。银光号毫不犹豫地撞入其中,消失在常规宇宙中。
凯斯瞠目结舌:“这是……人工虫洞?”
“不。”杨振坤凝视着窗外流动的奇异色彩,“这是——星火归途。”
飞船内部,所有人都没注意到一个微小却关键的变化:杨振坤手背上的烙印,正在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扩大。
杨振坤跪在金属残骸构成的浮岛上,掌心紧贴着那枚银白色的晶体碎片。碎片散发着微弱却恒定的温度,如同冬日里最后一簇不肯熄灭的篝火。艾莉森和李锐站在他身后,沉默如雕塑,目光在碎片与远处逐渐消散的幽蓝余晖之间游移。
“能量读数稳定,但结构……”艾莉森的声音卡在喉咙里,手中的扫描仪发出规律的滴答声,“我从未见过这种物质构成。它既不是纯粹的晶体,也不属于任何已知的能量聚合体。更像是……”
“一种存在形式的转换。”杨振坤接过话头,声音低沉如大提琴的G弦。他小心翼翼地用拇指摩挲过碎片表面,那里有细微到几乎不可察觉的纹路,与莉莉额头上的烙印如出一辙。“诺亚最后也化作了光点。星骸、星语者、门扉……这些存在似乎都能在不同形态间转化。”
李锐踢了踢脚下漂浮的金属碎块,这块曾经属于平台的残骸现在成了他们在虚空中的孤舟。“学术讨论可以等等吗?当务之急是——我们在哪?怎么离开?还有……”他瞥了眼银白碎片,“那东西真能带莉莉回来?”
碎片似乎感应到了质疑,突然迸发出一道刺目的银光!三人本能地闭上眼睛,等光芒散去,骇然发现周围的虚空景象已然改变——无数细如发丝的银白色光线从碎片中延伸而出,在黑暗中勾勒出一幅立体星图!星图中央是一个微小的红点,正规律地闪烁着。
“这是……”艾莉森的呼吸变得急促,“银河系悬臂局部星图!红点应该是我们当前位置。”她指向一条特别明亮的光线轨迹,“这条路径……终点是人类已知星域边缘的补给站!”
杨振坤的瞳孔微微收缩。星图的绘制方式与新伊甸号的导航系统惊人地相似,甚至标注了几个只有舰队高层才知道的秘密跳跃点。这绝非巧合——碎片中莉莉的意识,正在用他们能理解的方式指明归途。
“她为我们规划了路线。”杨振坤站起身,碎片在他掌心安静下来,星图却依然悬浮在空中,“问题是,靠什么交通工具?新伊甸号已经……”
话音未落,碎片再次亮起。这次银光汇聚在浮岛边缘,形成一团模糊的轮廓——依稀能辨认出小型穿梭艇的形态。
李锐吹了个口哨:“意念造物?这可比舰队最新型的量子3D打印机还厉害。”
“不,是重组。”艾莉森调整着扫描仪,声音因震惊而颤抖,“它在利用周围的金属残骸和虚空中的游离粒子……就像星临在血肉摇篮中重构物质那样!”
确实,随着银光的持续照射,浮岛边缘的金属碎片开始蠕动、融合,如同被无形之手揉捏的黏土。约莫半小时后,一艘长约十五米的流线型飞船已然成型——外形简陋得像儿童简笔画,但引擎喷口和导航阵列等关键部件却精细得不可思议。
杨振坤走近这艘“银光号”,手掌抚过船体。金属触感冰凉,表面布满细密的、如同叶脉般的银白纹路,与碎片上的纹路同源。“莉莉在用自己的方式保护我们。”他轻声说,更像是对碎片的低语,“就像诺亚保护她那样。”
登船过程出奇顺利。舱内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控制台,只有三个与人体轮廓完美契合的座椅。当三人各自落座时,银白纹路立刻从座椅延伸,如同活物般缠绕上他们的手腕,形成简易的神经接驳装置。
“这真的安全吗?”李锐不安地扭动着,那些纹路让他想起血肉摇篮里的暗绿脉络。
“比困在这里等死强。”杨振坤已经闭上眼睛,感受着接驳装置传来的微妙脉冲。没有疼痛,只有一种奇异的、如同浸入温水的舒适感。恍惚间,他仿佛听到莉莉的声音在脑海深处响起:“睡吧,我带你们回家。”
引擎无声启动。透过舷窗,虚空如同被揉皱的纸张般开始扭曲。没有常规跃迁的剧烈颠簸,银光号就像滑入水中的游鱼,轻盈地没入空间褶皱之中。
梦境维度:
杨振坤知道自己正在做梦。这种清晰的认知来自多年军事训练培养出的敏锐直觉。梦境是一片纯白的空间,没有上下左右之分,中央悬浮着一个由银白光点构成的人形轮廓——勉强能辨认出莉莉的剪影,但细节模糊得如同隔了毛玻璃。
“这是哪里?”他问道,声音在白色空间中产生奇异的回声。
“我的意识边界。”光影莉莉回答,声音像是从很远的地方传来,又像是直接在他脑中响起,“银光号航行时,你们会处于休眠状态。我……我们觉得该给你一个交代。”
“我们?”杨振坤敏锐地捕捉到用词差异。
光影波动了一下,轮廓边缘分离出三缕不同颜色的光带——白金、暗金与幽蓝,它们彼此缠绕却又保持独立。“星临的权柄,星语者的基因,诺亚的星火。”莉莉解释道,“封印门扉时,它们没有消失,而是以我为容器达成了新的平衡。”
杨振坤向前一步,想要看得更清楚,但白色空间随着他的动作无限延伸,距离始终保持不变。“所以你现在是……神?还是某种高等存在?”
光影发出轻柔的笑声,那笑声让杨振坤心脏揪紧——太像曾经的莉莉了。“我还是莉莉·陈,只是认知维度被拓宽了。就像……一个原本只能看到黑白的人突然能感知全色谱,但本质上还是同一个人。”
她(它?)停顿了一下,光影轮廓中浮现出两个微小的光球——一个银白,一个暗红。“门扉背后连接着多重现实。幽蓝门扉只是其中之一,对应的是‘吞噬’与‘同化’。而根据钥匙碎片中的信息,至少还存在六扇不同性质的门扉。”
杨振坤的军事思维立刻开始运转:“你是说,血肉摇篮、星骸、星语者……这些都只是某个更大拼图的一角?”
“是的。”莉莉的光影突然变得不稳定,白色空间泛起涟漪,“抱歉,维持这种交流消耗很大。银光号预计72小时后抵达补给站。到达后,碎片会指引你们前往火星秘密研究所——那里有诺亚留下的研究资料,关于如何……”
她的声音开始断断续续,光影如同信号不良的全息投影般闪烁。
“莉莉!”杨振坤急切地追问,“怎么才能让你恢复原状?一定有方法!”
“找到……诺亚的备份……星火传承……”光影彻底破碎前,最后的信息如风般掠过,“记住……门扉终将再开……需要守门人……”
白色空间坍缩成无限小的一个点,随即如超新星般爆发——
现实维度:
杨振坤猛地睁开眼睛,冷汗浸透了后背。舷窗外,星光已从凝固的斑点变成了流动的光带,说明银光号正在进行常规航行。控制舱内,艾莉森和李锐仍处于休眠状态,手腕上的银白纹路平稳地脉动着。
他低头看向一直被紧握在左手的银白碎片。原本冰冷的表面现在有了微妙的变化——靠近边缘处浮现出一个微小的、由七个点构成的星座图案,其中一个点闪烁着暗红色。
“火星……”杨振坤喃喃自语。作为前舰队高层,他清楚火星地下建有军方最尖端的神秘学研究设施。诺亚曾在某次深夜谈话中隐晦地提及“火卫二背面的彩虹”,当时他只当是醉话,现在想来必有深意。
舷窗外的星光突然扭曲,银光号轻微震动了一下。碎片应激般亮起,投射出一行文字:
【遭遇引力湍流。航程剩余:61小时42分。】
文字下方浮现出新的图案——一个由白金、暗金与幽蓝三色线条构成的等边三角形,每个角上各有一个小圆圈。杨振坤立刻理解了其中的象征意义:三种力量的平衡。但奇怪的是,三角形中央还有一个几乎透明的虚线圈,似乎等待着被某种第四种力量填充。
“诺亚的备份……星火传承……”他回忆着梦境中的只言片语,一个大胆的猜想逐渐成形。如果诺亚能够将部分星火植入莉莉体内,那么理论上,莉莉现在也可以——
仿佛回应他的想法,碎片突然变得滚烫!杨振坤差点脱手,但军人的本能让他咬牙忍住。惊人的一幕发生了:碎片表面渗出银白色的“液体”,顺着他的掌纹蔓延,转眼间在左手手背上形成一个微缩版的烙印——只有指甲盖大小,但纹路清晰可辨。
灼烧感持续了约十秒后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奇异的……连接感。杨振坤恍惚间能感知到银光号的每个部件运转,甚至能“看”到休眠中艾莉森和李锐平稳的脑电波。更惊人的是,当他集中注意力时,碎片中的银白光芒会随着他的呼吸节奏明暗变化!
“你在……选择继承者?”他对着碎片低语,不确定这种交流是否有意义。但碎片只是安静地闪烁着,如同默认。
接下来的航程平静得出奇。杨振坤利用这段时间详细记录了所有线索:门扉的七种类型、火星研究所的坐标、三种力量的平衡图,以及最关键的——手背上那个微型烙印赋予他的微妙感知力。这种能力目前仅限于银光号内部,但已经足够让他不借助仪器就掌握飞船的每个状态变化。
当艾莉森和李锐在抵达前六小时陆续醒来时,杨振坤已经整理出一套相对完整的行动计划。
“你看起来像三天没睡。”艾莉森揉着太阳穴,目光落在杨振坤充血的眼睛和满屏的笔记上,“发现什么了?”
杨振坤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展示了手背上的微型烙印。在两人震惊的目光中,他简要复述了梦境中的对话,省略了关于门扉再开的部分——有些真相需要分阶段揭示。
“所以这玩意儿是……莉莉给你的超能力?”李锐半信半疑地戳了戳那个烙印,被静电般的触感吓得缩回手指。
“更像是某种权限认证。”艾莉森的专业好奇心被彻底点燃,扫描仪对准烙印,“结构上与莉莉额头的烙印同源,但规模小了90%。理论上它应该能……”
她的分析被突如其来的警报声打断。银光号内部纹路全部变成警示的红色,碎片投射出的星图显示他们即将脱离虚空区域,但前方出现了异常能量读数。
“什么东西能吓到这种黑科技飞船?”李锐紧张地检查着并不存在的武器系统。
舷窗外的光带突然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常规宇宙景象——他们回到了物质宇宙。正前方约五千公里处,一座庞大的空间站残骸静静漂浮着,外壳上“TC-72补给站”的标识依稀可辨。但让三人血液凝固的是,残骸表面覆盖着熟悉的暗红色肉毯,无数晶簇如同肿瘤般从裂缝中探出。
“血肉摇篮的污染……”艾莉森的声音发抖,“已经扩散到这里了?”
杨振坤的手背烙印突然灼痛,碎片同步投射出新的信息:
【检测到次级污染源。危险等级:中等。建议:净化协议启动。】
“等等!”李锐惊呼,“我们没有任何武器!”
但银光号已经自主行动了。船体表面的银白纹路如同血管般鼓起,所有能量向舰首汇聚。没有炮管伸出,没有导弹发射——仅仅是一道纯净的银白光束从舰首射出,如同手术刀般精准地命中空间站中央的肉毯最厚处。
被击中的区域瞬间由暗红转为灰白,随即如同风化的沙雕般崩塌、消散。这种“净化”效果以撞击点为中心向外扩散,所过之处肉毯枯萎,晶簇化为尘埃。整个过程寂静得可怕,仿佛在看一场被静音的毁灭纪录片。
“这就是……星临的权柄?”艾莉森敬畏地低语,“直接改写物质存在状态?”
杨振坤却注意到一个细节:随着净化进行,手背烙印的温度逐渐升高,而碎片的银白光芒则相应减弱。“它在消耗莉莉的能量。”他沉声道,“停止净化程序!我们不需要清理整个空间站,只要找个安全区域停靠就行!”
碎片闪烁了几下,似乎在权衡指令,但最终服从了。银光停止发射,飞船调整航向,向空间站未被污染的侧翼驶去。那里有一个相对完好的对接舱口,尺寸恰好与银光号匹配,巧合得令人不安。
对接过程自动化程度极高。舱门开启后,三人惊讶地发现对接通道内虽然灯光昏暗,但生命维持系统仍在运作,空气中也没有血肉摇篮特有的腥臭味。
“有人先我们一步清理了这部分。”李锐检查着墙壁上几处崭新的激光灼痕,“看痕迹不超过48小时。”
杨振坤握紧碎片走在最前。手背上的烙印持续提供着某种“危险雷达”——当他们经过某些岔路时,烙印会微微发热;而指向核心区的通道则始终保持着舒适的温度。这种引导最终将他们带到了补给站的中央数据库。
门禁系统已被暴力破坏。室内,一个身着陌生制服的背影正在主控台前忙碌。听到脚步声,那人猛地转身,手中的脉冲步枪瞬间瞄准——
“放下武器!”李锐的反应同样迅速,尽管他只有一把小口径手枪。
僵持只持续了一秒。对方突然瞪大眼睛:“杨振坤上将?这不可能……舰队宣布你们全部MIA(任务中失踪)已经三个月了!”
杨振坤这才注意到对方制服上的徽章——不是常规舰队,而是直属联合政府科学部的“深空勘探特别行动组”,一个理论上只存在于机密文件中的影子部队。
“你是谁?”他保持着戒备,“为什么在这里?”
对方缓缓放下步枪,摘下头盔,露出一张年轻却饱经风霜的脸。“凯斯·沃伦,特别行动组Alpha小队。奉命调查TC系列补给站失联事件。”他苦笑着指了指主控台,“现在看来,我们找到原因了。”
艾莉森已经绕到主控台前,调出最近的安全日志。画面令人毛骨悚然:二十天前,一次常规物资运输后,几名工作人员突然开始变异,皮肤下长出暗红脉络……过程与他们在血肉摇篮中看到的如出一辙。
“污染是通过补给品传播的。”她迅速分析着数据,“这批物资来自……天啊,是‘普罗米修斯’号深空探索舰!”
杨振坤和凯斯同时变了脸色。“普罗米修斯”是四个月前派往猎户座悬臂探索的旗舰级科研船,船员超过三百人。
“其他补给站情况如何?”杨振坤追问。
“TC系列已有七个失联。”凯斯的声音沉重,“我们原以为是被海盗袭击,直到在这里发现了……那个。”他指了指外面被净化的区域,“上级已经下令封锁通往内星系的所有航线。但最糟糕的是……”
他调出一段加密通讯记录。画面中,一位神情紧张的科学家正在汇报:“……重复,火星基地检测到异常量子波动。模式与‘门扉’理论吻合。诺亚博士的预言正在——”
视频突然中断,取而代之的是一行红色警告:【数据流被强制终止。权限不足。】
室内陷入死寂。杨振坤感到银白碎片在掌心中剧烈震动,仿佛在呼应某个遥远的召唤。手背上的烙印同步传来灼热的刺痛感,这次伴随着清晰的方位指引——直指火星。
“我们得立刻前往火星。”他斩钉截铁地说,“那里有阻止这一切的关键。”
凯斯皱眉:“没有高层授权,任何飞船不得接近——”
他的话被突如其来的震动打断。整个空间站发出金属扭曲的呻吟,警报声凄厉地响起!主控台自动切换成外部监视器画面:在空间站另一侧的虚空中,一道幽蓝色的裂缝正在缓缓展开,形状与他们在平台上看到的门扉一模一样,只是规模小了数十倍!
“不可能……”凯斯脸色惨白,“观测站明明说门扉已被封印!”
杨振坤看向手中的银白碎片——它正以危险频率闪烁着,投射出的影像分裂成两部分:一边是正在开启的微型门扉,另一边是火星表面的某个坐标点,两者之间由一条红线连接。
“不是同一扇门。”他突然明白了,“是新的门扉……有人在火星上尝试激活某种通道!”
银光号突然通过碎片传来紧急信号——飞船检测到空间站内部出现多个高能反应,位置正是他们之前经过的那些被烙印标记为“危险”的岔路。
“那些区域没被净化!”艾莉森惊呼,“肉毯是假死状态!”
仿佛印证她的判断,监视器显示暗红色的物质正从通风管道、检修井等各处涌出,速度比之前快了十倍!更可怕的是,这些新生的肉毯表面开始浮现出幽蓝纹路,与门扉的能量 signature 完全一致!
“所有人回飞船!”杨振坤下令,“凯斯,如果你想活命就跟上!”
五人(包括凯斯的两名突然出现的队友)向对接舱狂奔。身后的通道不断传来金属撕裂声和某种粘稠物质蠕动的声响。李锐在拐角处回头看了一眼,差点腿软跌倒——潮水般的暗红肉毯中,数十个半人半晶簇的畸形生物正在成形,它们的眼睛全部是幽蓝色的!
银光号似乎感知到危险临近,提前启动了引擎。当最后一人跌入舱内,舱门瞬间闭合,将第一波扑来的触须拦腰截断!没有等待指令,飞船立刻脱离对接架,以近乎自杀式的加速度冲向太空。
舷窗外,空间站正在被肉毯彻底吞噬。而那道幽蓝裂缝已经扩张到足以让小型飞船通过的大小,隐约可见其中闪烁的诡异光芒。
“设定航线,火星。”杨振坤将碎片按在舱内唯一的控制面板上,“全速前进。”
碎片银光大盛,烙印在手背同步灼热。飞船没有像往常那样进入跃迁状态,而是舰首突然展开一个微型的三色光环——白金、暗金与幽蓝,与莉莉额头烙印一模一样的结构!
光环中央,空间如同水面般泛起涟漪。银光号毫不犹豫地撞入其中,消失在常规宇宙中。
凯斯瞠目结舌:“这是……人工虫洞?”
“不。”杨振坤凝视着窗外流动的奇异色彩,“这是——星火归途。”
飞船内部,所有人都没注意到一个微小却关键的变化:杨振坤手背上的烙印,正在以极其缓慢的速度——扩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