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了啊!
不仅是个女子,还是个小姑娘!天晓得他们硬生生已经被迫看习惯了啊!
就搞得最开始女官走入朝堂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学会拿实力评判她们,挑拣她们,却已经并非性别了。
而且,他们不!想!加!班!了!
就这么说吧,现在的工作强度,别说女子了,仙子也过来帮忙好吗?
有女官等于有人帮忙,等于自己女儿夫人也能上场,等于家里的聪明女儿也能光耀门楣,还能讨好太后国师,还能早点放衙回家。
反正也反抗不了,再把算盘这么一打,于是除了向上举荐自家女眷的时候,大臣们绝口不提什么“女子不可为官”。
日子好过就行,钱权在手就行。
所谓祖宗规矩,不过是他们认不认的事情。
对他们有利,那就是太祖皇帝祖训,是自古以来,对他们不利,那就是时代在变化,不能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哈。
双重标准也是被大明文官们玩明白了。
一边是从倭岛送回来的金银,一边是自觉开始疯狂上贡的藩国,往前展望展望,北有因羊毛技术而感恩戴德的蒙古,南边是大好海运即将展开的南洋。
地里是高产的几样粮种,道上是新修的水泥公路,民间是朝廷大人们如何如何好的歌功颂德。
大臣们昂首挺胸,只觉得自己还能再干一辈子!
殷灵毓正在研究光饼,光饼是戚继光发明的一种军粮,现在有了土豆玉米红薯,殷灵毓就想着能不能再改进改进,然后将犁庭扫穴再来一遍,将关外黑土收入囊中。
万历八年秋。
半年的时间,刘显已经在武器的碾压下将倭岛彻底收入囊中,凡尚存倭人,皆为矿奴,为大明开采着金矿与银矿。
朱翊钧的皇后王喜姐在李玉娥的熏陶下,更名王熙,站到了朝堂中。
熙者,光明,兴盛也。
正如如今局面。
李玉娥对此感到满意。
虽然顾虑着士大夫的反扑,她没登基称帝,但看她这些政绩,政策,对大明的影响,史书里就必然不能缺了她的笔墨。
于是低头批着文书,还不忘偶尔瞧瞧王熙做的如何,毕竟儿子虽然不行,王熙却孝顺,懂事,自己自然也不想叫她老死宫中。
等到了时间,又去值房统一开会。
值房里大臣们也驾轻就熟,本子一摊,笔墨备上,拿好自己要讲的总结文稿,各自落座,现场将事情讨论出结果,效率极佳。
“上次国师提议的桑基鱼塘试运行效果如下,数据已经做成了表格,请各位过目,臣的建议是先在江南推广,若成效显著,再逐步推行至湖广两广等地………”
李玉娥接过表格,快速扫视:“鱼塘亩产比寻常方法增了两成?不错,不过蚕桑的收成增幅不大,可是桑树栽种有问题?”
“回太后,确实有些桑田肥力不足,下官已吩咐下去,下一轮再加些腐熟的绿肥,想来产量还能再提两成。”那人回道。
“既如此,户部拟个详细章程,先从苏松二府试点,若顺利,明年再扩至浙江。”
又一人起身:“本月草原贸易记录有所上升,但有部落试图贸易铁器,请太后和阁老裁断……”
李玉娥冷笑:“铁器?他们倒是敢想,告诉他们,大明可以卖棉布,茶叶,瓷器,但铁器火药,一概免谈。”
张居正补充道:“可让边军加强巡查,凡走私铁器者,无论汉蒙,一律按通敌论处。”
“准了。”李玉娥拍板。
户部官员敲了敲桌子:“几日前倭岛送回白银已到,于昨日清点完毕,各部明日可以开始申请了。”
“别忘了需留两成用于北疆军备。”
“是。”那人提笔。
“请太后过目,此人竟敢试图克扣水泥倒卖,幸而为潘先生察觉,刑部初判为抄没家产,充入北军……”
殷灵毓蹙眉:“轻了,至少得加一个三代不得科举。”
李玉娥颔首:“正该如此,以儆效尤。”
“商税改制试推行效果良好,富商虽不甚甘愿,但大多人手中的工坊亦为其主要财源,与官府合作密切,不好脱身,再加贡献税额多者有各项优待,因此还算配合,只是尚有负隅顽抗者………”
“不配合的,查查他们的账。”李玉娥道。
张居正喝了口茶:“可再放出风声,说朝廷有意在松江增设‘商学’,优先录取纳税大户子弟。”
“宫女已放出宫三批,目前宫中已开始修建宦官养老中心,宫女离宫前大多报名参与了纺织培训班和识字算数班,还有不少人选择了军中护理………”
“告诉她们,若学成后愿去边关医院任职,朝廷额外补贴安家银十两。”
“琉球使臣又跪在鸿胪寺了,说想求牛痘配方..……”
“上次不是拒绝他们了吗?”
“他这次诚意很足,说说愿以硫磺和珍珠抵学费………”
事情一样一样解决过去,中途换了四五轮茶水点心,最终李玉娥合上最后一本奏章,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散会。”
众人陆续起身,李玉娥这才想起自己忘记了什么,补充道:“对了,下月起各衙署申时末必须下值,哀家刚看了太医院奏报,近些日子是劳累了诸位先生了,身不健何以强国,各位可要注意身体。”
值房里顿时腾起混杂着欣喜笑意的谢恩声。
大臣们鱼贯而出,正是傍晚,金晖流转,云霞灿灿,将人都镀上了一层辉光。
殷灵毓要去宫中藏书阁找一些资料,拉着张居正让他也不要老是久坐,顺便活动一下,李玉娥便叫上王熙一起,打算也去取些书本,顺道还能继续讨论一些政事和后续安排。
一行人在宫道上往前走,边走边商量着商税要如何推行,如今试行的效果虽说不错,但还是有些问题。
殷灵毓把报纸大概的提了出来,几人边走边说,最后定下先把实际成本和实物做出来先看看效果和价格。
不仅是个女子,还是个小姑娘!天晓得他们硬生生已经被迫看习惯了啊!
就搞得最开始女官走入朝堂的时候,他们已经开始学会拿实力评判她们,挑拣她们,却已经并非性别了。
而且,他们不!想!加!班!了!
就这么说吧,现在的工作强度,别说女子了,仙子也过来帮忙好吗?
有女官等于有人帮忙,等于自己女儿夫人也能上场,等于家里的聪明女儿也能光耀门楣,还能讨好太后国师,还能早点放衙回家。
反正也反抗不了,再把算盘这么一打,于是除了向上举荐自家女眷的时候,大臣们绝口不提什么“女子不可为官”。
日子好过就行,钱权在手就行。
所谓祖宗规矩,不过是他们认不认的事情。
对他们有利,那就是太祖皇帝祖训,是自古以来,对他们不利,那就是时代在变化,不能墨守成规,不思进取哈。
双重标准也是被大明文官们玩明白了。
一边是从倭岛送回来的金银,一边是自觉开始疯狂上贡的藩国,往前展望展望,北有因羊毛技术而感恩戴德的蒙古,南边是大好海运即将展开的南洋。
地里是高产的几样粮种,道上是新修的水泥公路,民间是朝廷大人们如何如何好的歌功颂德。
大臣们昂首挺胸,只觉得自己还能再干一辈子!
殷灵毓正在研究光饼,光饼是戚继光发明的一种军粮,现在有了土豆玉米红薯,殷灵毓就想着能不能再改进改进,然后将犁庭扫穴再来一遍,将关外黑土收入囊中。
万历八年秋。
半年的时间,刘显已经在武器的碾压下将倭岛彻底收入囊中,凡尚存倭人,皆为矿奴,为大明开采着金矿与银矿。
朱翊钧的皇后王喜姐在李玉娥的熏陶下,更名王熙,站到了朝堂中。
熙者,光明,兴盛也。
正如如今局面。
李玉娥对此感到满意。
虽然顾虑着士大夫的反扑,她没登基称帝,但看她这些政绩,政策,对大明的影响,史书里就必然不能缺了她的笔墨。
于是低头批着文书,还不忘偶尔瞧瞧王熙做的如何,毕竟儿子虽然不行,王熙却孝顺,懂事,自己自然也不想叫她老死宫中。
等到了时间,又去值房统一开会。
值房里大臣们也驾轻就熟,本子一摊,笔墨备上,拿好自己要讲的总结文稿,各自落座,现场将事情讨论出结果,效率极佳。
“上次国师提议的桑基鱼塘试运行效果如下,数据已经做成了表格,请各位过目,臣的建议是先在江南推广,若成效显著,再逐步推行至湖广两广等地………”
李玉娥接过表格,快速扫视:“鱼塘亩产比寻常方法增了两成?不错,不过蚕桑的收成增幅不大,可是桑树栽种有问题?”
“回太后,确实有些桑田肥力不足,下官已吩咐下去,下一轮再加些腐熟的绿肥,想来产量还能再提两成。”那人回道。
“既如此,户部拟个详细章程,先从苏松二府试点,若顺利,明年再扩至浙江。”
又一人起身:“本月草原贸易记录有所上升,但有部落试图贸易铁器,请太后和阁老裁断……”
李玉娥冷笑:“铁器?他们倒是敢想,告诉他们,大明可以卖棉布,茶叶,瓷器,但铁器火药,一概免谈。”
张居正补充道:“可让边军加强巡查,凡走私铁器者,无论汉蒙,一律按通敌论处。”
“准了。”李玉娥拍板。
户部官员敲了敲桌子:“几日前倭岛送回白银已到,于昨日清点完毕,各部明日可以开始申请了。”
“别忘了需留两成用于北疆军备。”
“是。”那人提笔。
“请太后过目,此人竟敢试图克扣水泥倒卖,幸而为潘先生察觉,刑部初判为抄没家产,充入北军……”
殷灵毓蹙眉:“轻了,至少得加一个三代不得科举。”
李玉娥颔首:“正该如此,以儆效尤。”
“商税改制试推行效果良好,富商虽不甚甘愿,但大多人手中的工坊亦为其主要财源,与官府合作密切,不好脱身,再加贡献税额多者有各项优待,因此还算配合,只是尚有负隅顽抗者………”
“不配合的,查查他们的账。”李玉娥道。
张居正喝了口茶:“可再放出风声,说朝廷有意在松江增设‘商学’,优先录取纳税大户子弟。”
“宫女已放出宫三批,目前宫中已开始修建宦官养老中心,宫女离宫前大多报名参与了纺织培训班和识字算数班,还有不少人选择了军中护理………”
“告诉她们,若学成后愿去边关医院任职,朝廷额外补贴安家银十两。”
“琉球使臣又跪在鸿胪寺了,说想求牛痘配方..……”
“上次不是拒绝他们了吗?”
“他这次诚意很足,说说愿以硫磺和珍珠抵学费………”
事情一样一样解决过去,中途换了四五轮茶水点心,最终李玉娥合上最后一本奏章,长长吐出一口浊气。
“散会。”
众人陆续起身,李玉娥这才想起自己忘记了什么,补充道:“对了,下月起各衙署申时末必须下值,哀家刚看了太医院奏报,近些日子是劳累了诸位先生了,身不健何以强国,各位可要注意身体。”
值房里顿时腾起混杂着欣喜笑意的谢恩声。
大臣们鱼贯而出,正是傍晚,金晖流转,云霞灿灿,将人都镀上了一层辉光。
殷灵毓要去宫中藏书阁找一些资料,拉着张居正让他也不要老是久坐,顺便活动一下,李玉娥便叫上王熙一起,打算也去取些书本,顺道还能继续讨论一些政事和后续安排。
一行人在宫道上往前走,边走边商量着商税要如何推行,如今试行的效果虽说不错,但还是有些问题。
殷灵毓把报纸大概的提了出来,几人边走边说,最后定下先把实际成本和实物做出来先看看效果和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