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砚攥着刻有“苏婉”的铜铃,指腹反复摩挲铃壁的字迹——那是母亲生前常用的力道刻下的,笔画边缘带着细微的毛糙,像她当年绣帕子时,故意留的“活线”,藏着温柔的心意。铜铃的温度比潭水暖些,贴在掌心,竟慢慢驱散了潭底带来的阴冷,连虎口那道青斑的跳动都缓了几分。他抬眼望向潭底的裂缝,缝隙里仍渗着青黑雾气,丝丝缕缕往上飘,碰到空气就凝成细小的蛊虫,落地即化。林砚将冷月剑探入裂缝三寸,剑刃月纹瞬间从冰蓝褪成淡灰,剑柄传来刺骨的阴冷,像握着一块刚从冰泉底捞起的石头,显然裂缝深处的蛊气,比蛊竹母体更重。
“铜铃是母亲留下的,她当年既给了阿苗,定是留了指引。”林砚深吸一口气,指尖催动寒月血脉——一丝淡蓝血线从指缝渗出,顺着铜铃的纹路缓缓渗入,像水流汇入沟壑。“叮——”铜铃突然发出一声清越的颤音,不是之前操控蛊虫的尖锐频率,而是像寒月谷清晨的风铃,带着草木的清新。铃身泛出一层薄如蝉翼的微光,光晕里浮着细小的月纹,随后铃口微微倾斜,朝着谷西的方向,像被无形的丝线牵引,连带着林砚的手腕都跟着轻转。
顺着铜铃的指引,林砚踏上通往谷西的小径。沿途的寒潭韧竹已不再泛青灰,却在竹身离地三尺的位置,布满了细小的抓痕——是阿苗被蛊母本源拖拽时,挣扎着抓过竹身留下的。抓痕深浅不一,最深的一道里还嵌着半根青黑色的触须,触须末端仍在微微蠕动,分泌出透明的黏液,黏液滴在枯叶上,枯叶瞬间蜷曲发黑。林砚用剑尖挑出触须,触须刚离开竹身,就“嗤”地缩成一团,化作青灰粉末,只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腐味,提醒着他阿苗刚经过不久。
走了约莫半炷香,晨雾渐渐淡了,铜铃突然剧烈震动,铃身的微光不再四散,而是汇聚成一道细细的蓝光,像根发光的丝线,直直指向前方一处隐蔽的竹屋。那竹屋藏在两株老竹之间,屋顶覆着厚厚的青苔,几株不知名的淡紫小花从瓦缝里钻出来,竟在蛊气未散的谷里开得鲜活。门楣上挂着半块褪色的木牌,木牌边缘被虫蛀得坑坑洼洼,却仍能看清上面刻着的“婉居”二字——是母亲苏婉生前的居所,柳玄曾提过,苏婉
“铜铃是母亲留下的,她当年既给了阿苗,定是留了指引。”林砚深吸一口气,指尖催动寒月血脉——一丝淡蓝血线从指缝渗出,顺着铜铃的纹路缓缓渗入,像水流汇入沟壑。“叮——”铜铃突然发出一声清越的颤音,不是之前操控蛊虫的尖锐频率,而是像寒月谷清晨的风铃,带着草木的清新。铃身泛出一层薄如蝉翼的微光,光晕里浮着细小的月纹,随后铃口微微倾斜,朝着谷西的方向,像被无形的丝线牵引,连带着林砚的手腕都跟着轻转。
顺着铜铃的指引,林砚踏上通往谷西的小径。沿途的寒潭韧竹已不再泛青灰,却在竹身离地三尺的位置,布满了细小的抓痕——是阿苗被蛊母本源拖拽时,挣扎着抓过竹身留下的。抓痕深浅不一,最深的一道里还嵌着半根青黑色的触须,触须末端仍在微微蠕动,分泌出透明的黏液,黏液滴在枯叶上,枯叶瞬间蜷曲发黑。林砚用剑尖挑出触须,触须刚离开竹身,就“嗤”地缩成一团,化作青灰粉末,只留下一丝若有若无的腐味,提醒着他阿苗刚经过不久。
走了约莫半炷香,晨雾渐渐淡了,铜铃突然剧烈震动,铃身的微光不再四散,而是汇聚成一道细细的蓝光,像根发光的丝线,直直指向前方一处隐蔽的竹屋。那竹屋藏在两株老竹之间,屋顶覆着厚厚的青苔,几株不知名的淡紫小花从瓦缝里钻出来,竟在蛊气未散的谷里开得鲜活。门楣上挂着半块褪色的木牌,木牌边缘被虫蛀得坑坑洼洼,却仍能看清上面刻着的“婉居”二字——是母亲苏婉生前的居所,柳玄曾提过,苏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