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北老井的青石井栏裂着道斜缝,井绳在轱辘上缠了三圈还松松垮垮——这已是本月断的第三根绳。守井的刘爷爷蹲在井台边,手里攥着半截断绳,麻纤维里嵌着黑锈:“前儿个二柱打水,绳刚放到底就‘啪’地断了,桶都沉井底了。”井台石缝里的青苔发灰,井壁花岗石的榫卯缝渗着水,滴在井里“叮咚”响,“这井光绪年就有了,井栏上原刻着‘毋争毋夺’,去年汛期冲松了石缝,水就越打越少,现在抽半天才见个水影。”
苏晴把检测仪贴在井栏上,屏幕绿线像被冻住的小溪,卡在31%不动:“地脉能量顺着井壁裂缝跑了。你看这井壁,石缝里全是泥沙,把‘泉眼’堵死了,能量进不来,井水自然上不去。”她用手电照向井底,光柱里飘着细沙,“井底淤泥积了半尺厚,老法子说‘泥堵龙穴’,就是这个理。”
阿铠扛着竹刷和桐油过来,桶里还泡着新搓的麻绳:“刘爷爷说老井要‘三养’——栏养石、绳养油、底养沙。”他先把井绳拆下来,断口处的麻纤维松得像败絮,“这绳五年没上油,雨水泡得纤维都烂了。”刘爷爷递过个陶瓮,里面是晒透的草木灰:“拌在灰浆里补缝,比水泥粘石头牢,我爹那时候就这么修。”阿铠刷净井壁青苔,石缝里露出些淡绿色的泉痕,“这是活泉的记号,补住缝就能留住水。”
炎泽站在井台边,指尖橙光顺着井栏往下渗:“老井认温,井壁得暖到20度,泉眼才肯冒水。”橙光流过的地方,井栏上的水珠慢慢凝成细流,苏晴的检测仪指针颤了颤,爬到40%时,刘爷爷突然指着井壁:“快看!龙纹活了!”众人抬头,只见渗水在石壁上漫出蜿蜒的水痕,像条游动的小龙。
林砚抱着新井绳下到井台,星晶钥的白光往井底探:“淤泥堵了泉脉的‘嗓子眼’。”白光搅起井底的泥沙,竟滚出块巴掌大的龟形石头,石上布满细孔,渗着清水。“是镇井石!”刘爷爷又惊又喜,“老辈说井里有石龟镇着,水就不会干!”林砚把白光注入石龟,石头突然“咔嗒”轻响,裂开的缝里涌出细泉,没一会儿就漫到了井底。
中途,刘爷爷的孙子小泉拎着竹篮跑过来,篮子里装着他画的小鱼石头:“早上打水时,最
苏晴把检测仪贴在井栏上,屏幕绿线像被冻住的小溪,卡在31%不动:“地脉能量顺着井壁裂缝跑了。你看这井壁,石缝里全是泥沙,把‘泉眼’堵死了,能量进不来,井水自然上不去。”她用手电照向井底,光柱里飘着细沙,“井底淤泥积了半尺厚,老法子说‘泥堵龙穴’,就是这个理。”
阿铠扛着竹刷和桐油过来,桶里还泡着新搓的麻绳:“刘爷爷说老井要‘三养’——栏养石、绳养油、底养沙。”他先把井绳拆下来,断口处的麻纤维松得像败絮,“这绳五年没上油,雨水泡得纤维都烂了。”刘爷爷递过个陶瓮,里面是晒透的草木灰:“拌在灰浆里补缝,比水泥粘石头牢,我爹那时候就这么修。”阿铠刷净井壁青苔,石缝里露出些淡绿色的泉痕,“这是活泉的记号,补住缝就能留住水。”
炎泽站在井台边,指尖橙光顺着井栏往下渗:“老井认温,井壁得暖到20度,泉眼才肯冒水。”橙光流过的地方,井栏上的水珠慢慢凝成细流,苏晴的检测仪指针颤了颤,爬到40%时,刘爷爷突然指着井壁:“快看!龙纹活了!”众人抬头,只见渗水在石壁上漫出蜿蜒的水痕,像条游动的小龙。
林砚抱着新井绳下到井台,星晶钥的白光往井底探:“淤泥堵了泉脉的‘嗓子眼’。”白光搅起井底的泥沙,竟滚出块巴掌大的龟形石头,石上布满细孔,渗着清水。“是镇井石!”刘爷爷又惊又喜,“老辈说井里有石龟镇着,水就不会干!”林砚把白光注入石龟,石头突然“咔嗒”轻响,裂开的缝里涌出细泉,没一会儿就漫到了井底。
中途,刘爷爷的孙子小泉拎着竹篮跑过来,篮子里装着他画的小鱼石头:“早上打水时,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