睽:小事吉。
睽违之道于小之事,可言吉。如与不良之人乖离,与不正之事违背也。
象曰:睽,火动而上, 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睽,以卦才言火在上而动,泽在下位,此二物性反,其义犹二女三女其本志同而共处,及 长所归各异,其志不同也。
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
内悦顺而又应乎外明,丽明居上,以柔求进,又能得中正之道相应,处睽之时虽无法去天 下之睽,但于小处则吉矣。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 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天上地下虽睽然天阳下降地阴上升而成万物,其事本同也。男女之质不同,但互相求之志 却同也。天下万物不同是睽,然皆禀天地之气而成,则相同也。是故物虽异而其本同,圣人用 睽之道,能令天下不同之群众,合而为一,故其事大矣哉。
象 曰 : 上 火 下泽, 睽 , 君 子 以 同 而异。
火在上,泽在下,二物之性相违,为睽象,君子观睽而知于世俗所同者,有时须独异于世 人,中庸曰和而不流,即义此也。
周末窝在沙发里刷短视频,一条“当代年轻夫妻十大无解矛盾”的视频戳中我——
“牙膏从中间挤vs从下往上卷”“袜子乱丢vs必须成双晾”“追甜宠剧vs看战争片”……评论区笑成一片,我却突然想起上周和对象的遥控器大战:我要追《快乐再出发》里陈楚生蹲在田埂上弹吉他的治愈片段,他要刷电竞选手五杀的热血名场面,最后他举着遥控器喊“男人就得听我的”,我抱着抱枕哭嚎“你根本不懂我的精神刚需”!
就在我琢磨今晚要睡沙发时,鬼使神差翻出压箱底的《易经》,一眼瞥见“睽:小事吉”。合着这破事儿算“小事”?那我倒要好好研究研究,老祖宗传了三千年的“睽道”,到底藏着什么化解拧巴的智慧。
一、“睽”字拆开看:火往上蹿,泽往下流,像极了我家猫追尾巴
先扒扒“睽”这卦的“颜值”。《易经》六十四卦,每卦都是六个爻画成的符号,外加一个生动的卦象。《睽卦》是兑上离下——兑为泽,离为火,简单说就是“火在上头烧得旺,水在下头流得欢”。
您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盆熊熊燃烧的火焰,火势凶猛,火焰不断地向上喷涌,发出“轰轰”的声响,仿佛要冲破云霄一般;而与之相对的是一潭清澈的水,水势湍急,水流“哗哗”地向下流淌,形成了一道银色的水帘,与那熊熊的火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两者的方向就像是我家那只调皮的猫在追逐自己的尾巴一样,明明是绕着圈在跑,却偏偏要较着劲,谁也不肯相让。这种情景,让人不禁想起古人所说的“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这句话。
就好比是两个女孩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长大,小时候她们一起快乐地跳着皮筋,一起偷偷地去邻居家摘枣子,那时候的她们亲密无间,宛如一对双胞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逐渐长大,各自的志向也开始发生变化。
一个女孩渴望成为一名教师,过着稳定而顾家的生活;而另一个女孩则怀揣着闯荡娱乐圈、追逐梦想的北漂之旅。她们的志向就像那盆火和那潭水一样,虽然最初是在同一个地方,但最终却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我闺蜜小棠就是活例子。我们合租三年,没少为鸡毛蒜皮掐架:她总把化妆品堆在我书桌上,我抱怨“这是我的私人领地”;我凌晨五点爬起来煮鸡蛋,她骂“你动静能不能小点,我昨晚追剧到两点”;最夸张的是去年冬天,她非要把粉色毛绒拖鞋摆在我玄关,我当场拍板“要么拿走,要么你睡沙发”。
可上周她失恋,凌晨三点发微信说“我在外面”。我套上羽绒服冲下楼,看见她蹲在便利店门口抹眼泪,手里攥着半盒没吃完的关东煮。我二话不说把她拽回屋,熬了四小时小米粥,又翻出压箱底的暖宝宝给她贴肚子。她吸着鼻子说“你怎么不骂我矫情”,我白她一眼:“骂你有用?我又不欠你男朋友。”
后来她告诉我,我加班到十点那次,她明明困得睁不开眼,还是给我热了牛奶,放在玄关时特意调暗了台灯,就怕刺眼。“其实我知道你忙,”她戳着我胳膊笑,“咱们俩啊,嘴上跟斗鸡似的,心里比谁都惦记对方。”
这不就是“睽”的真相吗?就像火与水,表面上看起来是相互对立、互不相容的,但实际上,它们的本质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这种看似矛盾的关系,就如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一样,表面上可能会有各种摩擦和冲突,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对彼此的在意和关注。
所谓的“小事吉”,并不是要我们去强行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矛盾,而是要学会在这些“不对付”的时刻,去发现那根将我们紧紧相连的线。这根线或许并不明显,但它却真实地存在着,维系着我们之间的关系。只有当我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根线的存在,并用心去呵护它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睽”的含义,也才能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多的和谐与幸福。
二、“小事吉”不是躺平,是用“软刀子”把对抗磨成糖
卦辞里说“小事吉”,可没说“大事也吉”。那这“小事”到底能吉到哪儿?
我有个同事老周,堪称职场“睽道大师”。我们部门流行摸鱼刷短视频,他偏摸鱼写职场小段子。有回他写了个《甲方爸爸的十万个为什么》,把“logo大一点但要高级”“颜色要温暖但别太艳”这种梗全编进去,发在公司内刊上。领导看了直拍大腿:“这小子有灵气!”同事们也不觉得他格格不入,反而凑过来问:“老周,下集啥时候更?我想看看乙方怎么怼回去。”
老周的秘诀就俩字——“同而异”。大家爱摸鱼,他也摸;大家刷短视频,他写段子。既融入群体,又保留自己的小爱好。就像《论语》说的“和而不同”,不是非得当人群里最扎眼的那个,而是在“大家都这样”的底色上,涂一笔属于自己的颜色。
再说回我家那口子。上次遥控器大战后,我悟了:跟他硬刚“你必须听我的”没用,得用“软刀子”。上周末他又窝在沙发刷电竞,我凑过去瞄了两眼:“这选手操作好帅啊,跟你上次打游戏那波反杀似的!”他眼睛一亮:“哎我跟你说,这英雄出装有个小技巧……”说着就把手机往我怀里一塞,“你也试试?”
现在我们家有了新规矩:他想看电竞,我就坐旁边嗑瓜子当观众;我想看综艺,他就负责切水果递零食。昨天他甚至主动说:“今晚看你的《快乐再出发》吧,陈楚生唱歌挺好听的。”
你看,“小事吉”的内核,不是“你必须赢我”,是“咱俩各退一步,找个都能乐呵的点”。就像火和水,火往上走能照亮黑夜,水往下流能滋养万物,各司其职,反而能一起给世界添点生机。
三、天地万物都在“睽”:天和地拧巴,却生出万物;男女不同,却终成眷属
《象传》里说:“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翻译过来就是:天和地看似对立,却一起养活着万物;男人和女人生理不同,却都渴望找个伴;天下万物千差万别,却都靠天地之气活着。
您瞧,大自然才是最懂“睽道”的老师。
就说下雨吧。地上的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往天上跑;天上的云攒够了重量,又“哗啦”落回地面。一个往上,一个往下,看似拧巴,却完成了水循环,养活了草木庄稼。要是天和地“志同道合”,一个死活不让蒸发,一个死活不让下雨,那地球早成荒漠了。
再看人类。男女生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也差得远:男人偏理性,
        睽违之道于小之事,可言吉。如与不良之人乖离,与不正之事违背也。
象曰:睽,火动而上, 泽动而下,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
睽,以卦才言火在上而动,泽在下位,此二物性反,其义犹二女三女其本志同而共处,及 长所归各异,其志不同也。
说而丽乎明,柔进而上行,得中而应乎刚,是以小事吉。
内悦顺而又应乎外明,丽明居上,以柔求进,又能得中正之道相应,处睽之时虽无法去天 下之睽,但于小处则吉矣。
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 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睽之时用大矣哉!
天上地下虽睽然天阳下降地阴上升而成万物,其事本同也。男女之质不同,但互相求之志 却同也。天下万物不同是睽,然皆禀天地之气而成,则相同也。是故物虽异而其本同,圣人用 睽之道,能令天下不同之群众,合而为一,故其事大矣哉。
象 曰 : 上 火 下泽, 睽 , 君 子 以 同 而异。
火在上,泽在下,二物之性相违,为睽象,君子观睽而知于世俗所同者,有时须独异于世 人,中庸曰和而不流,即义此也。
周末窝在沙发里刷短视频,一条“当代年轻夫妻十大无解矛盾”的视频戳中我——
“牙膏从中间挤vs从下往上卷”“袜子乱丢vs必须成双晾”“追甜宠剧vs看战争片”……评论区笑成一片,我却突然想起上周和对象的遥控器大战:我要追《快乐再出发》里陈楚生蹲在田埂上弹吉他的治愈片段,他要刷电竞选手五杀的热血名场面,最后他举着遥控器喊“男人就得听我的”,我抱着抱枕哭嚎“你根本不懂我的精神刚需”!
就在我琢磨今晚要睡沙发时,鬼使神差翻出压箱底的《易经》,一眼瞥见“睽:小事吉”。合着这破事儿算“小事”?那我倒要好好研究研究,老祖宗传了三千年的“睽道”,到底藏着什么化解拧巴的智慧。
一、“睽”字拆开看:火往上蹿,泽往下流,像极了我家猫追尾巴
先扒扒“睽”这卦的“颜值”。《易经》六十四卦,每卦都是六个爻画成的符号,外加一个生动的卦象。《睽卦》是兑上离下——兑为泽,离为火,简单说就是“火在上头烧得旺,水在下头流得欢”。
您不妨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一盆熊熊燃烧的火焰,火势凶猛,火焰不断地向上喷涌,发出“轰轰”的声响,仿佛要冲破云霄一般;而与之相对的是一潭清澈的水,水势湍急,水流“哗哗”地向下流淌,形成了一道银色的水帘,与那熊熊的火焰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这两者的方向就像是我家那只调皮的猫在追逐自己的尾巴一样,明明是绕着圈在跑,却偏偏要较着劲,谁也不肯相让。这种情景,让人不禁想起古人所说的“二女同居,其志不同行”这句话。
就好比是两个女孩在同一个屋檐下一起长大,小时候她们一起快乐地跳着皮筋,一起偷偷地去邻居家摘枣子,那时候的她们亲密无间,宛如一对双胞胎。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们逐渐长大,各自的志向也开始发生变化。
一个女孩渴望成为一名教师,过着稳定而顾家的生活;而另一个女孩则怀揣着闯荡娱乐圈、追逐梦想的北漂之旅。她们的志向就像那盆火和那潭水一样,虽然最初是在同一个地方,但最终却朝着完全不同的方向发展,彼此之间的距离也越来越远。
我闺蜜小棠就是活例子。我们合租三年,没少为鸡毛蒜皮掐架:她总把化妆品堆在我书桌上,我抱怨“这是我的私人领地”;我凌晨五点爬起来煮鸡蛋,她骂“你动静能不能小点,我昨晚追剧到两点”;最夸张的是去年冬天,她非要把粉色毛绒拖鞋摆在我玄关,我当场拍板“要么拿走,要么你睡沙发”。
可上周她失恋,凌晨三点发微信说“我在外面”。我套上羽绒服冲下楼,看见她蹲在便利店门口抹眼泪,手里攥着半盒没吃完的关东煮。我二话不说把她拽回屋,熬了四小时小米粥,又翻出压箱底的暖宝宝给她贴肚子。她吸着鼻子说“你怎么不骂我矫情”,我白她一眼:“骂你有用?我又不欠你男朋友。”
后来她告诉我,我加班到十点那次,她明明困得睁不开眼,还是给我热了牛奶,放在玄关时特意调暗了台灯,就怕刺眼。“其实我知道你忙,”她戳着我胳膊笑,“咱们俩啊,嘴上跟斗鸡似的,心里比谁都惦记对方。”
这不就是“睽”的真相吗?就像火与水,表面上看起来是相互对立、互不相容的,但实际上,它们的本质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这种看似矛盾的关系,就如同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一样,表面上可能会有各种摩擦和冲突,但在内心深处,却隐藏着对彼此的在意和关注。
所谓的“小事吉”,并不是要我们去强行消除彼此之间的分歧和矛盾,而是要学会在这些“不对付”的时刻,去发现那根将我们紧紧相连的线。这根线或许并不明显,但它却真实地存在着,维系着我们之间的关系。只有当我们能够敏锐地捕捉到这根线的存在,并用心去呵护它时,我们才能真正理解“睽”的含义,也才能在人际关系中获得更多的和谐与幸福。
二、“小事吉”不是躺平,是用“软刀子”把对抗磨成糖
卦辞里说“小事吉”,可没说“大事也吉”。那这“小事”到底能吉到哪儿?
我有个同事老周,堪称职场“睽道大师”。我们部门流行摸鱼刷短视频,他偏摸鱼写职场小段子。有回他写了个《甲方爸爸的十万个为什么》,把“logo大一点但要高级”“颜色要温暖但别太艳”这种梗全编进去,发在公司内刊上。领导看了直拍大腿:“这小子有灵气!”同事们也不觉得他格格不入,反而凑过来问:“老周,下集啥时候更?我想看看乙方怎么怼回去。”
老周的秘诀就俩字——“同而异”。大家爱摸鱼,他也摸;大家刷短视频,他写段子。既融入群体,又保留自己的小爱好。就像《论语》说的“和而不同”,不是非得当人群里最扎眼的那个,而是在“大家都这样”的底色上,涂一笔属于自己的颜色。
再说回我家那口子。上次遥控器大战后,我悟了:跟他硬刚“你必须听我的”没用,得用“软刀子”。上周末他又窝在沙发刷电竞,我凑过去瞄了两眼:“这选手操作好帅啊,跟你上次打游戏那波反杀似的!”他眼睛一亮:“哎我跟你说,这英雄出装有个小技巧……”说着就把手机往我怀里一塞,“你也试试?”
现在我们家有了新规矩:他想看电竞,我就坐旁边嗑瓜子当观众;我想看综艺,他就负责切水果递零食。昨天他甚至主动说:“今晚看你的《快乐再出发》吧,陈楚生唱歌挺好听的。”
你看,“小事吉”的内核,不是“你必须赢我”,是“咱俩各退一步,找个都能乐呵的点”。就像火和水,火往上走能照亮黑夜,水往下流能滋养万物,各司其职,反而能一起给世界添点生机。
三、天地万物都在“睽”:天和地拧巴,却生出万物;男女不同,却终成眷属
《象传》里说:“天地睽而其事同也,男女睽而其志通也,万物睽而其事类也。”翻译过来就是:天和地看似对立,却一起养活着万物;男人和女人生理不同,却都渴望找个伴;天下万物千差万别,却都靠天地之气活着。
您瞧,大自然才是最懂“睽道”的老师。
就说下雨吧。地上的水受热蒸发,变成水蒸气往天上跑;天上的云攒够了重量,又“哗啦”落回地面。一个往上,一个往下,看似拧巴,却完成了水循环,养活了草木庄稼。要是天和地“志同道合”,一个死活不让蒸发,一个死活不让下雨,那地球早成荒漠了。
再看人类。男女生理结构不同,思维方式也差得远:男人偏理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