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建业城外的甘露寺,一派前所未有的热闹景象。
这座古刹建于北固山顶,背倚青山,面临大江,气势雄伟。平日里香火鼎盛,今日更是被装点得焕然一新。寺外,江东的精锐卫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一股肃杀之气与寺庙的祥和氛围形成了诡异的对比。寺内,吴国太早已移驾至方丈禅房,孙权、张昭、吕范等一干江东重臣,以及作为说客的乔公,皆已到齐。
刘备在孙瑜的引领下,与赵云一同登山。刘备身着一袭崭新的蓝色深衣,头戴儒冠,步伐从容,神情谦和,尽显长者与皇叔的风范。他心中虽知此行乃是龙潭虎穴,但有诸葛亮的妙计在心,倒也坦然自若。
而赵云,则换上了一身紧身的武士劲装,外罩一件不起眼的短褂,手中虽未持枪,但腰间的佩剑却从未离手。他紧随刘备半步之后,一双鹰目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将每一个僧人、每一处回廊、每一片树丛都尽收眼底,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迹象。
行至寺门口,只见孙权亲自率领众臣在此等候。
“皇叔远来辛苦,权在此恭候多时了。”孙权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但那双碧色的眼眸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与算计。
“吴侯客气了。备前来拜见国太,怎敢劳烦吴侯亲迎。”刘备亦是满面春风地回礼。
两人并肩而行,身后跟着各自的心腹,表面上是亲密无间的盟友,暗地里却已是剑拔弩张。
进入方丈禅房,刘备一眼便看到了端坐于主位之上的吴国太。老太太今日身着一袭绛紫色的华服,头戴珠冠,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凤目生威,不怒自威的气势,竟比孙权更胜三分。
“涿郡刘备,拜见国太。”刘备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吴国太并未立刻让他起身,也未说话。她只是用那双仿佛能洞悉人心的眼睛,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刘备。
她看他的相貌——仪表堂堂,天庭饱满,双耳垂肩,猿臂过膝,确有龙凤之姿,帝王之相。
她看他的举止——长揖及地,姿态恭敬,从容不迫,毫无小人得志的轻浮,也无面对权贵的谄媚。
仅仅是这第一眼,吴国太心中便已信了三分。乔公所言,非虚也。
“皇叔请起。”半晌,吴国太才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谢国太。”刘备起身,垂手侍立一旁。
孙权见状,连忙笑道:“母亲,这位便是刘皇叔。今日特来,是为与小妹的婚事,向母亲请安。”
吴国太却不理孙权,依旧看着刘备,忽然问道:“我听闻皇叔以仁义立身,志在匡扶汉室。但如今天下,强者为尊,仁义二字,能值几斤几两?”
此问,可谓是诛心之言。在场众人皆是心中一紧,连赵云按着剑柄的手,都不由得更紧了几分。
刘备却并未慌张,他坦然迎着吴国太的目光,朗声答道:“回国太,备以为,兵戈、权谋,乃一时之利器,可得城池,可得天下。然仁义二字,乃立国之基石,可得民心,可得长久。城池丢了,可以再夺;民心失了,纵有万里江山,亦会土崩瓦解。备一生颠沛,所失城池无数,然所依仗者,唯此‘仁义’二字,方能聚拢天下英雄,得将士死力。此二字,在备心中,重于泰山!”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正气凛然。既道出了自己的毕生信念,又含蓄地回应了江东夺其荆州之事,可谓滴水不漏。
吴国太听完,那张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她转头对一旁的乔公说道:“乔公,你之前说,我若见了刘皇叔,必会
这座古刹建于北固山顶,背倚青山,面临大江,气势雄伟。平日里香火鼎盛,今日更是被装点得焕然一新。寺外,江东的精锐卫士三步一岗,五步一哨,戒备森严,一股肃杀之气与寺庙的祥和氛围形成了诡异的对比。寺内,吴国太早已移驾至方丈禅房,孙权、张昭、吕范等一干江东重臣,以及作为说客的乔公,皆已到齐。
刘备在孙瑜的引领下,与赵云一同登山。刘备身着一袭崭新的蓝色深衣,头戴儒冠,步伐从容,神情谦和,尽显长者与皇叔的风范。他心中虽知此行乃是龙潭虎穴,但有诸葛亮的妙计在心,倒也坦然自若。
而赵云,则换上了一身紧身的武士劲装,外罩一件不起眼的短褂,手中虽未持枪,但腰间的佩剑却从未离手。他紧随刘备半步之后,一双鹰目警惕地扫视着四周,将每一个僧人、每一处回廊、每一片树丛都尽收眼底,不放过任何一丝可疑的迹象。
行至寺门口,只见孙权亲自率领众臣在此等候。
“皇叔远来辛苦,权在此恭候多时了。”孙权脸上带着热情的笑容,但那双碧色的眼眸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察觉的审视与算计。
“吴侯客气了。备前来拜见国太,怎敢劳烦吴侯亲迎。”刘备亦是满面春风地回礼。
两人并肩而行,身后跟着各自的心腹,表面上是亲密无间的盟友,暗地里却已是剑拔弩张。
进入方丈禅房,刘备一眼便看到了端坐于主位之上的吴国太。老太太今日身着一袭绛紫色的华服,头戴珠冠,虽年事已高,但精神矍铄,凤目生威,不怒自威的气势,竟比孙权更胜三分。
“涿郡刘备,拜见国太。”刘备上前,恭恭敬敬地行了一个大礼。
吴国太并未立刻让他起身,也未说话。她只是用那双仿佛能洞悉人心的眼睛,细细地打量着眼前的刘备。
她看他的相貌——仪表堂堂,天庭饱满,双耳垂肩,猿臂过膝,确有龙凤之姿,帝王之相。
她看他的举止——长揖及地,姿态恭敬,从容不迫,毫无小人得志的轻浮,也无面对权贵的谄媚。
仅仅是这第一眼,吴国太心中便已信了三分。乔公所言,非虚也。
“皇叔请起。”半晌,吴国太才缓缓开口,声音平淡,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谢国太。”刘备起身,垂手侍立一旁。
孙权见状,连忙笑道:“母亲,这位便是刘皇叔。今日特来,是为与小妹的婚事,向母亲请安。”
吴国太却不理孙权,依旧看着刘备,忽然问道:“我听闻皇叔以仁义立身,志在匡扶汉室。但如今天下,强者为尊,仁义二字,能值几斤几两?”
此问,可谓是诛心之言。在场众人皆是心中一紧,连赵云按着剑柄的手,都不由得更紧了几分。
刘备却并未慌张,他坦然迎着吴国太的目光,朗声答道:“回国太,备以为,兵戈、权谋,乃一时之利器,可得城池,可得天下。然仁义二字,乃立国之基石,可得民心,可得长久。城池丢了,可以再夺;民心失了,纵有万里江山,亦会土崩瓦解。备一生颠沛,所失城池无数,然所依仗者,唯此‘仁义’二字,方能聚拢天下英雄,得将士死力。此二字,在备心中,重于泰山!”
这番话说得掷地有声,正气凛然。既道出了自己的毕生信念,又含蓄地回应了江东夺其荆州之事,可谓滴水不漏。
吴国太听完,那张严肃的脸上,终于露出了一丝满意的笑容。她转头对一旁的乔公说道:“乔公,你之前说,我若见了刘皇叔,必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