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千里绝粮,夜袭吴军-《辅佐汉室,重振三国》

  江陵,东吴中军旗舰。

  当粮队在百里洲,全军覆没的消息,传到陆逊的案头时,这位总是云淡风轻,智珠在握的江东大都督,第一次变了脸色。

  “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他的声音依旧平静,但那双总是带着笑意的眼眸里,却凝结起了一层冰霜。

  “查清楚,是什么人干的了吗?”

  前来报信的将领,颤抖着回答:“不……不清楚。据……据侥幸从下游逃回来的民船说,只看到了满天的火箭,岸上连一个鬼影子都没见到……”

  “鬼影子?”

  陆逊冷笑了一声。

  他走到舆图前,目光在夷陵与百里洲之间来回扫视。

  “这世上,哪有什么鬼影子。”

  “这分明是一支训练有素,纪律严明,并且对荆州地形了如指掌的精锐之师!”

  “这不是小股的盗匪,也不是临时的骚扰。”

  “这是有预谋,有计划的绝粮之计!”

  他的脑海中,瞬间浮现出了一个,他最不愿意面对的名字。

  “陆瑁……”

  他缓缓地吐出了这两个字。

  “他,来了。”

  旗舰大帐之内,所有的江东将领,都是脸色一变。

  陆瑁!

  “大都督!”朱然上前一步,脸上是掩不住的忧色,“若真是陆瑁,那我军的粮道危矣!江陵城坚,若粮草不济,我军恐难持久啊!”

  “慌什么?”

  陆逊,猛地一回头,那双儒雅的眼中,爆发出骇人的精光!

  “他陆瑁,是人不是神!”

  “他手中能有多少兵马?无当飞军,满打满算不过七百人。”

  “区区七百人,就想断我十万大军的粮道?痴人说梦!”

  他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中却已然将警惕提升到了最高!

  他知道,对付陆瑁绝不能有半分的轻视。

  “传我将令!”

  陆逊的声音,响彻大帐。

  “命,丁奉即刻分兵五千,组成巡江营!沿江巡逻,护卫粮道!凡可疑船只,一律先扣后查!”

  “命,虎威将军朱桓,亲率一万精锐,组成清野营!将百里洲方圆五十里内,所有山林,给我一寸一寸地搜!我倒要看看,他陆瑁能藏到哪里去!”

  “告诉他们!”陆逊的眼中杀机毕露,“我不要活口!”

  “找到他们,然后就地格杀,一个不留!”

  一座无名的小山丘,隐于密林深处。这里是寻常樵夫都不会踏足的绝地,此刻却成了俯瞰整个江陵战场的,最佳观景台。

  七百无当飞军,如同一群融入了黑暗的幽灵,悄无声息地潜伏在林间的阴影里。他们没有生火,没有言语,每个人的呼吸,都与山间的风融为一体。

  山丘之顶,陆瑁一身黑色劲装,手持一具单筒千里镜,正静静地,注视着远处那片,被战火彻底染红的天地。

  千里镜中,江陵南城,已是一片火海。

  遮天蔽日的火石,拖着长长的尾焰,如同末日降临的流星雨,一遍又一遍地洗刷着那段伤痕累累的城墙。汉军的旗帜,在烈焰中倒下,又被重新竖起。模糊的人影,在城墙上奔走、扑倒、化作焦炭。那惨烈的景象,即便是隔着十里之遥,也仿佛能闻到那股,令人作呕的皮肉烧焦的味道。

  而在江面上,东吴的舰队,如同一座座移动的钢铁岛屿,阵型森然,进退有度。投石车,有条不紊地装填、发射。补给船,在后方穿梭不息。一切,都像是一台,被精密计算过的,冷酷的战争机器。

  赵广与赵统,站在陆瑁的身后,年轻的脸上写满了愤怒与焦灼。

  “中都护!”赵广的拳头,捏得咯咯作响,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怒火,“坦之他快撑不住了!我们再不出手,江陵就完了!”

  赵统亦是双目赤红:“陆逊此贼,太过歹毒!这根本不是攻城,这是屠杀!中都护,下令吧!哪怕是让我们去冲一次东吴的侧翼,为坦之分担一些压力也好!”

  他们身后的无当飞军,虽然依旧沉默,但那握紧兵器的手,和那在黑暗中,闪烁着嗜血光芒的眼神,早已表明了他们的态度。

  然而,陆瑁却仿佛没有听到他们的话。

  他的目光,始终锁定在陆逊的舰队,如何只攻南门一面;看着他们,如何用最有效率的方式,消耗着汉军的守城器械与士气;看着他们,那看似留给汉军生路的“围三阙一”的阵型。

  陆瑁,缓缓抬起了手。

  “传我将令。”

  “赵广。”

  “在!”

  “你率三百飞军立刻出发,去把我们昨天晚上给他准备的第一份‘大礼’送过去。”

  “告诉弟兄们,动静要闹得大一点,火要烧得旺一点!”

  赵广的眼中瞬间爆发出兴奋的光芒!“诺!”

  “赵统。”

  “在!”

  “你率剩下的人,跟我走。我们去第二个地方等着。”

  陆瑁的嘴角,再次勾起那抹冰冷的微笑,“我倒要看看,是他先攻破江陵。还是我先拆掉他的老家!”

  夜,是浓得化不开的墨。

  江陵城,则像是这墨池中,一块被烧红的烙铁发出绝望的嘶鸣。

  东吴的战鼓,如同催命的阎王帖,一声紧过一声,敲碎了城中汉军最后一丝喘息之机。巨大的楼船,如移动的山峦,撞开翻滚的江涛,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缓缓靠向伤痕累累的南城墙。

  钩索如雨,带着凄厉的破风声,死死咬住了焦黑的城垛。一架架攻城长梯,被猛地架起,密密麻麻,宛如蜈蚣的巨足,攀附在城墙之上。

  “杀!”

  喊杀声,自江面,冲天而起!

  无数东吴精锐,口衔短刀,手脚并用,如蚂蚁般顺着长梯与钩索,向上疯涌。他们的眼中,闪烁着贪婪与嗜血的光芒,荆州这座富饶的城池,仿佛已是他们囊中之物。

  “滚下去!”

  关平一头乱发,浑身浴血,手中的青龙偃月刀,早已分不清是自己的血,还是敌人的血。他一刀劈下,沉重的刀锋,直接将一架攻城梯,连同上面攀爬的七八名吴兵,从中斩断!

  断裂的木梯,夹杂着残肢断臂与凄厉的惨嚎,坠入城下。

  然而,更多的长梯,立刻又架了上来。

  马良,这位一介书生,此刻也脱下了儒袍,换上了一身皮甲。他手持一柄长剑,指挥着士兵,将一锅锅滚烫的金汁和滚木礌石,奋力推下城墙。

  “守住!都给我守住!”

  “援军就快到了!为了大汉!为了死去的袍泽!”

  他的声音早已嘶哑,却依旧在惨烈的战场上来回奔走呼号。

  然而防线,正在被一点点地无情的蚕食。

  东吴的攻势,太过猛烈!

  一名吴将,率先登上了城头。他狂笑着,一刀砍翻了面前的汉军士卒,正欲立稳脚跟。

  噗嗤!

  一杆长刀,从侧面如毒龙出洞,瞬间贯穿了他的胸膛。

  关平,一把将他从城头挑飞,虎目圆瞪,环视四周,发出一声如同受伤困兽般的咆哮:

  “我关平在此!谁敢上前一步!”

  一时间他周身三丈之内,竟无一名吴兵敢于逼近!

  但个人的勇武,在如此规模的战场上,终究是沧海一粟。

  越来越多的吴兵,涌上了城头。汉军的防线,被压缩得越来越小,岌岌可危。

  马良的眼中,闪过一丝绝望。

  难道天真的要亡我大汉荆州吗?

  就在这时!

  异变陡生!一阵完全不同于战场喊杀声的,尖锐的凄厉的惨叫,突然从东吴大军的后方,那片灯火通明的营寨中,传了出来!

  那惨叫声,不是一个,两个。而是,成片成片的响起!紧接着,一团,两团,三团……数十团冲天的火焰,在东吴水师的后方营地,那些负责囤积粮草与攻城器械的副营中,猛地,爆燃而起!火光,甚至映红了半边夜空!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城墙上所有正在厮杀的人,动作都不由得一滞。

  正在疯狂进攻的吴兵,下意识地回头望去,脸上是茫然与惊恐。

  苦苦支撑的汉军,则是错愕与不解。

  就连亲自坐镇中军旗舰,冷静地注视着战局的陆逊,他那古井无波的脸上,也第一次露出了一丝诧愕。

  “怎么回事?!”他眉头紧锁厉声问道。

  “报!大都督!”一名传令兵连滚带爬地冲上甲板声音里带着哭腔,“后营……后营走水了!不,不是走水!是有……有刺客!有数不清的刺客,在到处杀人放火!”

  “刺客?”陆逊的瞳孔微微收缩,“一群刺客,能有多大动静?传令命后营守将,即刻平乱!前军攻城不得有误!”

  “诺!”

  然而,他的命令还未传达下去。

  又一阵更大的混乱,从另一个方向爆发开来!

  这一次起火的是东吴舰队停泊在浅水区的,数十艘艨艟斗舰!

  这些小型的战船是发动突袭的利器,此刻却成了最好的引火之物。火焰顺着涂抹了桐油的船身,迅速蔓延将一艘艘战船,串联成一片巨大的水上火海!

  船上的吴兵,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火,烧得鬼哭狼嚎,纷纷跳入江中。

  “大都督!不好了!西面水寨也遇袭了!”

  “大都督!东面营盘也……”

  告急的军报,如雪片般,纷至沓来!

  整个东吴的包围圈,在这一刻仿佛变成了一个,四处漏风的筛子!到处都是火焰,到处都是混乱,到处都是自己人惊恐的呼喊!

  恐慌如同瘟疫,迅速在十万吴军之中蔓延开来。

  “有埋伏!”

  “蜀军的援兵到了!”

  “我们被包围了!”

  流言,比火焰传播得更快。

  原本,如同潮水般,攻向江陵城的东吴士卒,军心,瞬间动摇。攻势也为之一缓。

  城楼之上,关平和马良,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中,看到了无尽的狂喜与震撼!

  援军!

  真的是援军!

  “兄弟们!我们的援军到了!”关平用尽全身的力气将手中的青龙偃月刀高高举起,“随我杀!将这些吴狗,赶下城去!”

  “杀——!”

  劫后余生的汉军,爆发出惊人的战斗力。他们跟随着主将的身影,如猛虎下山,向着那些已经心生退意的吴兵,发起了,疯狂的反扑!

  旗舰之上。

  陆逊,迎着江风,屹立不动。

  他的脸上,最初的愕然,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如同寒铁般的冷静。

  他静静地听着,那从四面八方传来的,嘈杂的混乱的战报。

  他没有再下达,任何一道命令。只是闭上了眼睛。仿佛在用耳朵,去“看”整个战场。

  “火势虽猛,但都起于外围营寨……”

  “遇袭的,皆是粮草、器械等次要目标……”

  “喊杀声虽响,却杂乱无章,没有统一的攻击方向……”

  “所有遇袭点的守军,都声称,敌人神出鬼没,一击即走,人数……根本无法看清……”

  无数的线索,在他的脑海中,飞速地,拼接、组合、分析。

  渐渐地,一副清晰的画面,在他的心中浮现了出来。

  没有千军万马。

  也没有,铺天盖地的援军。

  只有一支,人数不多,但精锐到令人发指的小部队。

  他们就像一群最顶尖的刺客。利用黑暗的掩护,利用东吴大军,将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攻城上的心理盲区。用最精准,最高效的方式,在东吴这条庞大而臃肿的巨蟒身上,刺出了最疼,也最能制造混乱的几刀!

  他们的目的,不是杀伤。而是,扰乱!是用最小的代价,撬动最大的恐慌,瓦解东吴军,即将成功的总攻!想通了这一点,陆逊猛地睁开了眼睛!那双儒雅的眸子里,爆发出,骇人的精光!“传我将令!”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威严,瞬间,压过了,所有的嘈杂!“鸣金!收兵!所有攻城部队,立刻撤回船上!令朱然等将,各率本部人马,封锁营区,结阵自保!没有我的命令,不许轻举妄动!违令者,斩!告诉所有将士,来袭之敌,不过是蜀军的,一股游兵散勇,不足百人!妄传谣言,动摇军心者,斩!”

  锵!锵!锵!

  刺耳的鸣金声,响彻夜空。正在攻城的吴兵,如蒙大赦,潮水般地退了下去。一场眼看就要成功的登城大战,就这么被硬生生中止了。

  朱然走到陆逊身边,不解地问道:“大都督,为何收兵?我军,明明已经……”

  “已经落入了,别人的算计之中。”陆逊,打断了他的话。

  他望着城楼上,那片重新燃起的,属于汉军的希望的火光,嘴角竟是牵起了一抹带着几分欣赏,又带着几分棋逢对手的兴奋的弧度。

  “能想出这种‘幽灵之刺’战术的人,绝非等闲之辈。”

  “关平,没有这个脑子。”

  “马良,没有这个胆魄。”

  他抬起手,指向了北方那片被战火笼罩的土地。

  “能有如此手笔,视十万大军如无物,将整个战场玩弄于股掌之上的……”

  “天下,唯有一人。”

  他的声音,很轻,却仿佛,带着一种,奇特的魔力。

  “我的亲弟,蜀汉中都护陆瑁。”

  ……

  江陵城,东门外,二十里处的一片密林之中。七百道黑色的身影,如鬼魅般,从四面八方悄无声息地汇聚而来。他们便是那支搅动了整个东吴大营的无当飞军。每个人的身上,都带着或浓或淡的血腥味,但无一人受伤。他们的脸上,没有半分,得手后的喜悦,只有如同磐石般的冷漠与平静。仿佛刚才那一场精彩绝伦的夜袭,对他们而言不过是一场再寻常不过的饭后消遣。

  赵广快步走到林地中央,那个正拿着水囊清洗着脸上伪装油彩的身影面前。

  “中都护!”赵广的声音里,是压抑不住的兴奋!“成功了!我们成功了!东吴的杂碎,退兵了!”

  陆瑁,抬起头。月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那张棱角分明的脸上。他的眼神,深邃而平静,仿佛早已预料到了这一切。“陆逊,不是蠢货。”他淡淡地说道,“同样的招数只能用一次。他现在一定已经猜到是我来了。”

  “那我们下一步怎么办?”赵广问道,“是不是,联系关将军来个里应外合?”

  “里应外合?”陆瑁,笑了笑摇了摇头。

  他走到一棵大树下,从怀中取出一块硬邦邦的肉干慢慢地咀嚼着。

  “我们,只有七百人。陆逊,有数万大军。里应外合,是送死。”

  他抬起头,看着天边,那被火光,映得忽明忽暗的云层,眼中闪过一丝,如同猎手般的狡黠。

  “他不是,有十万大军,粮草无数吗?”陆瑁的嘴角,勾起一个,冰冷的弧度。“我就让他这十万大军,变成,十万张,嗷嗷待哺的嘴。我要,让他所有的粮草,都变成,一堆,无用的灰烬。”

  他将最后一口肉干,咽了下去,站起身来,拍了拍手上的碎屑。“传令下去。全军,就地休整两个时辰。两个时辰后,我们,去给他送一份,真正的,‘大礼’。”

  他转过头,看着赵广,那张,因为兴奋而涨红的脸。“赵广,你怕不怕,去闯一闯,东吴的水师大营?”

  赵广,一愣,随即,胸膛一挺,大声道:“只要,跟着中都护!刀山火海,末将,眉头都不会皱一下!”

  “好。”陆瑁,点了点头。

  他的目光,越过密林,望向了那条奔流不息的长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