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5章 出征南阳!-《重生隋太子从绝境逆袭成大隋武帝》

  【紫微宫,暖阁】

  杨勇站在窗前,听着远处隐约传来的市井喧嚣,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近侍悄声禀报着城内民意的沸腾情况。

  张涯垂手立在下方,低声道:“陛下,消息已全面散开。百姓群情激愤,对朱粲皆欲除之而后快,对陛下亲征之举,更是拥戴万分。”

  “嗯。”杨勇淡淡应了一声,“军中士气如何?”

  “回陛下,将士们听闻朱粲恶行,无不义愤填膺,战意高昂!尤其是火枪营和炮兵,都憋着一股劲,要用新式火器,为惨死的百姓报仇雪恨!许多将士甚至写了血书请战!”

  “好。”杨勇转过身,眼中寒光一闪,“要的就是这股气!通知下去,三日后,大军誓师出征!”

  “是!”

  …………

  三日后,洛阳城外,北邙山下。

  四万隋军精锐已然列阵完毕!

  玄黑色的铠甲与旌旗连成一片,如同沉默的黑色森林,散发出凛冽的肃杀之气。

  刀枪如林,反射着清晨的阳光,耀眼刺目。

  阵列最前方,是五千名身着特殊深色军服、手持新式击发枪的火枪兵,他们站得笔直,眼神冷冽而自信。

  侧后方,十门覆盖着炮衣的火炮一字排开,如同蹲伏的巨兽,虽沉默无声,却散发着令人心悸的压迫感。

  全军将士,无论是久经沙场的老兵,还是渴望建功立业的新兵,此刻脸上都写满了愤怒与决绝。

  朱粲的暴行早已传遍全军,此刻他们心中没有对战争的恐惧,只有对恶魔的滔天怒火和为民除害的强烈使命感!

  点将台上,杨勇身着金甲,外罩玄色斗篷,目光如鹰隼般扫过台下庞大的军阵。

  他没有过多的废话,声音通过特制的铁皮喇叭,清晰地传遍全场:

  “将士们!”声音沉稳而充满力量,“就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之南,南阳、淯阳之地,恶魔朱粲,正以我等同胞之血肉为食!其所行之事,天理难容,人神共愤!朕,问你们,能答应吗?”

  “不答应!不答应!不答应!”

  四万人齐声怒吼,声浪如同海啸,震天动地,仿佛连北邙山都在为之颤抖!

  “好!”杨勇猛地拔出腰间宝剑,直指南方,“那便随朕,挥师南下!用我们手中的刀枪,用我们无畏的勇气,去碾碎那些恶魔!去解救我们的父母兄弟!去用朱粲的鲜血和人头,祭奠所有枉死的冤魂!此战,必胜!”

  “必胜!必胜!必胜!”

  “陛下万岁!大隋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中,战鼓隆隆敲响,低沉而充满力量,如同大地的心跳。

  杨勇长剑挥下:“出发!”

  “咚——咚——咚——!”

  战鼓声节奏加快,变得激昂澎湃!

  大军开拔!

  尉迟恭、程咬金率领前锋骑兵,如同离弦之箭,率先冲出,卷起漫天烟尘。

  紧接着,步卒方阵迈着整齐而沉重的步伐,如同移动的钢铁城墙,向南推进。

  李安指挥的火枪营和炮兵,位于中军,受到严密保护,那些覆盖着炮衣的火炮,由骡马牵引,发出沉重的辚辚声。

  杨勇的金甲御辇,在“隋”字龙旗和众多将领的簇拥下,位于中军靠前位置,如同整个军阵的灵魂与核心。

  队伍浩浩荡荡,绵延数十里,旌旗蔽日,刀枪耀空,一股磅礴的杀气与正义之气混合在一起,直冲云霄!

  道路两旁,挤满了前来送行的洛阳百姓。

  他们不再是担忧和恐惧,而是挥舞着胳膊,大声地呐喊助威:

  “陛下万岁!天兵必胜!”

  “杀了朱粲!为死去的乡亲报仇啊!”

  “将军们!多杀几个吃人的魔鬼!”

  许多百姓将准备好的干粮、鸡蛋、布鞋塞给经过的士兵,眼中含着泪花,充满了期盼与感激。

  一个白发苍苍的老翁,甚至对着军队的方向颤巍巍地跪了下去,老泪纵横:“苍天有眼啊……终于派陛下来收拾那魔头了……我的闺女……你可以在九泉之下瞑目了……”

  军队中的将士们,感受到百姓那炽热而悲壮的目光,胸膛中的热血更加沸腾。

  一名火枪营的年轻士兵,紧紧握住了胸前挂着的一个小平安符,那是他出发前母亲连夜去寺庙里求来的。

  他低声自语:“娘,你放心,儿子是去杀坏人,是去救人的!陛下说了,我们这是仁义之师!”

  旁边一名老兵拍了拍他的肩膀,咧嘴一笑,露出森白的牙齿:“小子,怕不怕?”

  年轻士兵用力摇头,眼神坚定:“不怕!想着那些被吃掉的人,我就恨不得立刻飞到南阳,把朱粲的脑袋轰碎!”

  “好样的!”老兵赞许道,“跟着陛下,用咱们的新家伙,好好教训那帮没有人性的畜生!”

  ………………

  【洛阳至南阳官道,隋军行军途中】

  龙旗招展,甲胄铿锵,四万隋军精锐如同一股玄黑色的铁流,沿着官道向南滚滚涌动。

  马蹄声、脚步声、车轮碾压路面的吱嘎声,以及兵器甲叶偶尔碰撞的清脆声响,汇聚成一股低沉而充满力量的轰鸣,震撼着初秋的原野。

  御辇之内,杨勇并未安坐

  他身着一身便于行动的轻便金甲,外罩玄色斗篷,目光透过微微晃动的车窗,投向道路两旁飞速掠过的景象。

  田野间,偶尔可见零星劳作的农人。

  当他们看到这支规模庞大、军容鼎盛的军队,尤其是那明黄色的天子仪仗时,并未像以往那样惊慌躲避,反而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远远地向着队伍躬身行礼,甚至有人跪伏在田埂之上。

  这些景象,让杨勇紧绷的心弦稍稍松动,脑海中不禁浮现出离开洛阳前夜,紫微宫中的一幕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