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意外之喜-《重生隋太子从绝境逆袭成大隋武帝》

  去年,史万岁从河州刺史位置上卸任,回到京中任左领军将军。

  我依稀记得由于史万岁与权臣杨素之间的矛盾,加上误信谗言,隋文帝在一次激烈的争执中下令将史万岁处决。

  如今杨素被罢免,这位猛将也因此活了下来。

  至于其他几人,魏征现在还是个道士,四处云游,行踪飘忽不定,暂时先放弃寻找他。

  而袁天罡是名满天下的相士,据李靖回报,他此时人在洛阳。

  因为父皇崇尚佛教和道教,对于民间术士控制较严,所以我只能秘密派人去请他,还需要些时日。

  秦琼倒是找得到,他现在还是江都护军来护儿手下的一个无名小卒。

  就是距离有些远而已,可以悄悄派人去招揽他。

  说到秦琼,我不由得想起尉迟恭。

  不过,我记得他现在还是个铁匠吧?算了,还是先派人找找他吧。

  最近这段日子,收获了一批人才,但我清楚,这些还远远不够。

  虽然杨广离开大兴去了江都,但他在那里经营多年,势力庞大。

  不是我现在的实力所能及的。

  就我所知,杨广帐下虞世基、裴矩、张衡、柳?、顾彪、陆知命、来护儿、鱼俱罗、陈棱等多为文武全才,兼具治理与军事才能。

  虽然失去了裴蕴,但宇文述此次带着宇文家族的人跟随杨广去了江都,担任其长史。

  杨广回去后,一定不会就此作罢。

  定会重振旗鼓,继续觊觎皇位。

  所以当务之急,必须有足够的人手和实力才能应付将来可能发生的局面。

  这时,侍卫来报,李靖求见。

  我闻言连忙让侍卫将李靖请了进来。

  待李靖进来后,我笑着问道:“李靖,这么晚了,你找本宫有何事啊?”

  李靖拱手道:“殿下,末将有一事相商。”

  我伸手示意他坐下慢慢说。

  李靖坐下后,看了一眼一旁侍立的房玄龄,欲言又止。

  我笑着介绍道:“房先生是自己人,李靖但说无妨。”

  李靖闻言不再犹豫,他拱手道:“殿下,末将想向您推荐一个人。”

  我闻言顿时来了兴趣,能让李靖亲自推荐,此人定有不凡之处。

  我笑着问道:“哦,不知是何人,竟让李将军如此推崇啊?”

  李靖微微一笑,道:“此人便是殿下的舍人,王珪。”

  我一听顿时一愣,王珪?竟然是王珪?

  “末将任职东宫后,常与王舍人聊天,发现其谈吐不凡,才华横溢,品性端正,为人正直,与我志趣相投,末将颇为欣赏其为人。”

  卧槽!我怎么把他给忘了!

  王珪,字叔玠,太原祁县(今山西祁县)人,出身于着名的太原王氏,是魏晋南北朝以来的高门士族后裔。

  他的家族在南北朝时期便世代为官,祖父王僧辩是南朝梁的名将,父亲王顗(yi)曾任北齐的官员。

  因此,王珪自幼受到良好的儒家教育,精通经史,以品行端正、学识渊博闻名。

  王珪以直言敢谏着称,与魏征齐名,成为贞观初期重要的谏臣。

  他曾劝谏李世民:“帝王之治,必先正其心”,强调君主应修身立德。

  他在任期间推动吏治改革,主张“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影响深远。

  因此,他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并称“贞观四贤”。

  王珪此时只是东宫的一个舍人,职位不高,整日里默默无闻,没想到被李靖给发现了。

  明珠蒙尘呐!差点错过了这样的大才!还好李靖把他推荐给了我!

  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我看着李靖,脸上露出了满意的表情。

  “药师,你为孤推荐良才,孤当记你一功呐!哈哈哈!”

  “多谢殿下!”

  看来牛人结交的也都是牛人,这个规律颇有些道理。

  我大为高兴,立即吩咐侍卫道:“快、快让王珪前来觐见!”

  侍卫领命而去,不多时,王珪便急匆匆地走了进来。

  王珪拱手行礼道:“微臣王珪,见过殿下。”

  我仔细打量了王珪几眼,只见他长得相貌儒雅,一脸正气,顿时心中大为满意。

  我伸手示意王珪坐下,然后笑道:“王舍人,李靖对你的才华大为推崇,孤以前竟未发现,实在是孤之过也。”

  王珪闻言连忙拱手道:“殿下日理万机,微臣人微言轻,不敢劳殿下挂心。”

  我摆了摆手,笑道:“王舍人不必过谦,李靖既然推荐了你,孤自然要委以重任,不知王舍人可愿助孤一臂之力?”

  王珪闻言顿时大喜,他连忙拱手道:“微臣愿为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我闻言哈哈大笑道:“好!有王舍人相助,孤如虎添翼也!”

  王珪的加入,让我的班底再次增强,我大为开心。

  夜里,我在宫中思索着以后的计划。

  我突然想到,太子作为储君,应当掌握一定的武装力量,以备不时之需。

  可是,我如今只有一些侍卫,这怎么行呢?

  于是,我决定向父皇建议,成立东宫六率。

  次日,我早早起床,去两仪殿给父皇和母后请安。

  请安过后,我郑重地向父皇建议道:“父皇,儿臣认为太子作为储君,应当掌握一定的武装力量,以备不时之需。因此,儿臣建议成立东宫六率。”

  东宫六率,是太子直接掌握的一支军事力量,包括太子左、右卫率、太子左、右虞侯率、太子左、右内率。

  父皇闻言微微一愣,他看着我,道:“哦?你所说的东宫六率,具体该如何设置呢?你详细说来听听。”

  我连忙躬身道:“父皇,儿臣以为,东宫六率应该包括步兵、骑兵、弓箭手、辎重兵等兵种,他们分别负责不同的作战任务,以协同作战,共同保卫东宫的安全。”

  父皇听后,他沉思片刻。

  微微颔首道:“嗯,你能考虑到这些,说明你有用心,朕当年也建立过私兵,由咱们杨氏宗族组成的骠骑宗团,负责关键要害之地的守卫。”

  说到这,他抬头看向我,道:“如今你既然提出来了,那朕便依你,不过,数量不能太多,就两千人吧。”

  我欣喜道:“谢父皇!”

  父皇接着又问道:“勇儿,朕虽然答应了你的要求,但是朕可没说要提供人马粮饷,这些你可要自己解决,你可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