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向前一步,逼近纪信,声音更冷:“从明天开始,按照我的名单,清理锦衣卫内部。所有背景可疑、与吕氏及其他勋贵过往甚密者,一律调离要害岗位,若有异动,可直接处置。”
他甩给纪信一份卷宗,上面赫然列出了一些名字和简要信息,其详尽程度让纪信心惊,他都不知道卫庄是何时掌握了这些。
“至于吕泽那边……”
卫庄眼中红芒一闪,“我会亲自去‘拜访’一下。你做好你该做的事,稳住署内大局。记住,我要的不是表面的平静,而是绝对的掌控。若有谁不服……”
他没有说完,但那股凛冽的杀意已经说明了一切。
纪信心中一凛,知道从此刻起,咸阳的锦衣卫,乃至整个暗处的格局,都将因这个男人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他不敢有丝毫异议,躬身应道:“明白!定当遵照先生指令行事!”
看着纪信退下的背影,卫庄重新转向窗外,望着咸阳城的方向。
“殿下,那么就交给我吧。”
他低声自语,身影渐渐融入黑暗之中。一场针对咸阳不安定因素的、更为酷烈的“清理”行动,即将在暗处展开。
卫庄的行动,可以说是迅捷如风,狠辣如雷。
纪信拿着那份名单回到锦衣卫署衙,心中虽有些忐忑,但更有一股被授权后的决绝。
他立刻召集绝对心腹,以“内部整肃、优化职权”为名,开始按照名单进行人员调动。
一些与吕泽兄弟或其他沛县勋贵关系密切的锦衣卫中层官员,被明升暗降,调离了掌握实权或情报的关键岗位,转任闲职或外派。
起初还有几声微弱的抱怨,但在纪信强硬的态度和隐约透露出的“上意”下,这些声音很快便消失了。
与此同时,流沙的阴影开始笼罩咸阳。
几名为吕泽兄弟充当耳目、负责在外打探消息和联络各方的小角色,在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只有他们最亲近的人,在数日后才在一些隐秘的渠道听到风声——他们因为“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打听了不该打听的人”,而被“清理”了。
这些消息如同冰冷的毒刺,悄无声息地扎进了吕泽兄弟及其相关者的心里。
他们甚至不知道动手的是谁,但那种被无形之手扼住喉咙的恐惧感,却迅速蔓延开来。
吕泽府邸,书房。
烛火摇曳,吕泽与吕释之对坐,两人的脸色都异常难看。
刚刚又接到一个心腹失踪的消息,这已经是第三天了。
“大哥,这……这肯定是卫庄干的!”
吕释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在警告我们!”
吕泽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烛火乱晃,他低吼道:“欺人太甚!他一个江湖草莽,也敢……”
他的话戛然而止。
因为不知何时,书房角落的阴影里,多了一个人。
一袭黑袍,如同融入黑暗的幽灵,猩红的眸子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正是卫庄。
吕泽和吕释之瞬间汗毛倒竖,猛地站起身,手不自觉地按向了腰间的剑柄。门口的侍卫竟然毫无察觉!
“你……你是怎么进来的?!”
吕泽又惊又怒,声音都有些变调。
卫庄缓缓从阴影中走出,步履无声,仿佛脚不沾地。
他无视两人戒备的姿态,自顾自地在旁边一张空着的席位上坐下,姿态慵懒,却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吕将军的府邸,防卫似乎……不尽如人意。”
卫庄的声音平淡无波,却让吕氏兄弟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
“卫庄!你想干什么?!”
吕释之强自镇定,厉声喝道。
卫庄的目光扫过两人,最后定格在吕泽脸上:“奉太子殿下令,协助稳定咸阳。听闻二位将军近日心中有些……不快,特来探望。”
他特意在“太子殿下令”和“不快”上加重了语气。
吕泽脸色铁青:“卫庄!你少拿殿下压我!那些失踪的人,是不是你干的?!”
“失踪?”
卫庄微微歪头,露出一丝看似困惑的表情,“咸阳每日人来人往,有几个不见了踪影,不是很正常吗?或许是他们自己觉得……咸阳不太安全,离开了呢?”
他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缓慢而清晰,每一下都仿佛敲在吕氏兄弟的心上:“我只是想提醒二位将军,殿下要的是安稳。有些心思,动了,就要付出代价。有些路,走了,就回不了头。”
他站起身,走到吕泽面前,虽然身高相仿,但那气势却仿佛在俯视对方:“军功、外戚身份,是荣耀,也是枷锁。望二位……好自为之。若再有不该有的动作,下一次,来拜访的,可能就不止我一个人了。”
说完,他不再多看面色惨白的吕氏兄弟一眼,身形一晃,如同鬼魅般再次融入阴影,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
书房内,只剩下吕泽和吕释之粗重的喘息声,以及那被无形恐惧攥紧的心脏。
卫庄的这次“拜访”,比任何申饬令都更直接,更恐怖。
卫庄的雷霆手段,很快显现出效果。
吕泽兄弟彻底偃旗息鼓,闭门谢客,连军中事务都托病交由副手处理,不敢再有任何异动。
那些原本与吕家同气连枝、或对陈平有所不满的沛县勋贵,如樊哙等人,也敏锐地察觉到了风向不对,纷纷收敛言行,变得异常低调。
锦衣卫内部在经过纪信的整顿后,效率似乎更高,政令更加畅通。
朝堂之上,关于锦衣卫督主之争的议论彻底消失,再也无人敢提及。
咸阳城,在经历了一番暗地里的腥风血雨之后,终于迎来了一种诡异的、令人窒息的平静。
这种平静,并非源于和谐,而是源于对那股隐藏在黑暗中的恐怖力量的畏惧。
白芷在宫中得知外界的变化,心中明了是卫庄的手笔。
她虽不喜这种过于酷烈的方式,但不得不承认,在非常之时,这确实是最快稳定局面的方法。
她只需确保宫内不出乱子即可。
而远在西南的孟安,也陆续收到了来自咸阳的密报。
对于卫庄的做法,他并未过多评价,只在回复给萧何和纪信的密信中写了四个字:“知道了。”
这简短的三个字,蕴含了默许,也蕴含了更深层次的考量。
他需要咸阳稳定,至于手段,有时并不重要。
他甩给纪信一份卷宗,上面赫然列出了一些名字和简要信息,其详尽程度让纪信心惊,他都不知道卫庄是何时掌握了这些。
“至于吕泽那边……”
卫庄眼中红芒一闪,“我会亲自去‘拜访’一下。你做好你该做的事,稳住署内大局。记住,我要的不是表面的平静,而是绝对的掌控。若有谁不服……”
他没有说完,但那股凛冽的杀意已经说明了一切。
纪信心中一凛,知道从此刻起,咸阳的锦衣卫,乃至整个暗处的格局,都将因这个男人的到来而发生改变。
他不敢有丝毫异议,躬身应道:“明白!定当遵照先生指令行事!”
看着纪信退下的背影,卫庄重新转向窗外,望着咸阳城的方向。
“殿下,那么就交给我吧。”
他低声自语,身影渐渐融入黑暗之中。一场针对咸阳不安定因素的、更为酷烈的“清理”行动,即将在暗处展开。
卫庄的行动,可以说是迅捷如风,狠辣如雷。
纪信拿着那份名单回到锦衣卫署衙,心中虽有些忐忑,但更有一股被授权后的决绝。
他立刻召集绝对心腹,以“内部整肃、优化职权”为名,开始按照名单进行人员调动。
一些与吕泽兄弟或其他沛县勋贵关系密切的锦衣卫中层官员,被明升暗降,调离了掌握实权或情报的关键岗位,转任闲职或外派。
起初还有几声微弱的抱怨,但在纪信强硬的态度和隐约透露出的“上意”下,这些声音很快便消失了。
与此同时,流沙的阴影开始笼罩咸阳。
几名为吕泽兄弟充当耳目、负责在外打探消息和联络各方的小角色,在一夜之间悄无声息地消失了,没有留下任何痕迹。
只有他们最亲近的人,在数日后才在一些隐秘的渠道听到风声——他们因为“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打听了不该打听的人”,而被“清理”了。
这些消息如同冰冷的毒刺,悄无声息地扎进了吕泽兄弟及其相关者的心里。
他们甚至不知道动手的是谁,但那种被无形之手扼住喉咙的恐惧感,却迅速蔓延开来。
吕泽府邸,书房。
烛火摇曳,吕泽与吕释之对坐,两人的脸色都异常难看。
刚刚又接到一个心腹失踪的消息,这已经是第三天了。
“大哥,这……这肯定是卫庄干的!”
吕释之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他在警告我们!”
吕泽猛地一拍桌子,震得烛火乱晃,他低吼道:“欺人太甚!他一个江湖草莽,也敢……”
他的话戛然而止。
因为不知何时,书房角落的阴影里,多了一个人。
一袭黑袍,如同融入黑暗的幽灵,猩红的眸子在昏暗的光线下闪烁着冰冷的光芒,正是卫庄。
吕泽和吕释之瞬间汗毛倒竖,猛地站起身,手不自觉地按向了腰间的剑柄。门口的侍卫竟然毫无察觉!
“你……你是怎么进来的?!”
吕泽又惊又怒,声音都有些变调。
卫庄缓缓从阴影中走出,步履无声,仿佛脚不沾地。
他无视两人戒备的姿态,自顾自地在旁边一张空着的席位上坐下,姿态慵懒,却带着令人窒息的压迫感。
“吕将军的府邸,防卫似乎……不尽如人意。”
卫庄的声音平淡无波,却让吕氏兄弟感到一股寒意从脊椎升起。
“卫庄!你想干什么?!”
吕释之强自镇定,厉声喝道。
卫庄的目光扫过两人,最后定格在吕泽脸上:“奉太子殿下令,协助稳定咸阳。听闻二位将军近日心中有些……不快,特来探望。”
他特意在“太子殿下令”和“不快”上加重了语气。
吕泽脸色铁青:“卫庄!你少拿殿下压我!那些失踪的人,是不是你干的?!”
“失踪?”
卫庄微微歪头,露出一丝看似困惑的表情,“咸阳每日人来人往,有几个不见了踪影,不是很正常吗?或许是他们自己觉得……咸阳不太安全,离开了呢?”
他轻轻敲击着桌面,节奏缓慢而清晰,每一下都仿佛敲在吕氏兄弟的心上:“我只是想提醒二位将军,殿下要的是安稳。有些心思,动了,就要付出代价。有些路,走了,就回不了头。”
他站起身,走到吕泽面前,虽然身高相仿,但那气势却仿佛在俯视对方:“军功、外戚身份,是荣耀,也是枷锁。望二位……好自为之。若再有不该有的动作,下一次,来拜访的,可能就不止我一个人了。”
说完,他不再多看面色惨白的吕氏兄弟一眼,身形一晃,如同鬼魅般再次融入阴影,消失不见,仿佛从未出现过。
书房内,只剩下吕泽和吕释之粗重的喘息声,以及那被无形恐惧攥紧的心脏。
卫庄的这次“拜访”,比任何申饬令都更直接,更恐怖。
卫庄的雷霆手段,很快显现出效果。
吕泽兄弟彻底偃旗息鼓,闭门谢客,连军中事务都托病交由副手处理,不敢再有任何异动。
那些原本与吕家同气连枝、或对陈平有所不满的沛县勋贵,如樊哙等人,也敏锐地察觉到了风向不对,纷纷收敛言行,变得异常低调。
锦衣卫内部在经过纪信的整顿后,效率似乎更高,政令更加畅通。
朝堂之上,关于锦衣卫督主之争的议论彻底消失,再也无人敢提及。
咸阳城,在经历了一番暗地里的腥风血雨之后,终于迎来了一种诡异的、令人窒息的平静。
这种平静,并非源于和谐,而是源于对那股隐藏在黑暗中的恐怖力量的畏惧。
白芷在宫中得知外界的变化,心中明了是卫庄的手笔。
她虽不喜这种过于酷烈的方式,但不得不承认,在非常之时,这确实是最快稳定局面的方法。
她只需确保宫内不出乱子即可。
而远在西南的孟安,也陆续收到了来自咸阳的密报。
对于卫庄的做法,他并未过多评价,只在回复给萧何和纪信的密信中写了四个字:“知道了。”
这简短的三个字,蕴含了默许,也蕴含了更深层次的考量。
他需要咸阳稳定,至于手段,有时并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