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9章 小日子19-《天生好命!军婚后绿茶美人被夫训》

  “吱嘎。”

  短暂沉默中,书桌抽屉拉开,沈明礼拿出里面小刀,挑了篮子里品相最好的石榴,用刀尖划开石榴的粗腰,渗出一圈石榴汁水,汁水顺着刀尖往下淌,越淌越多,淌落桌面,成了滩软镜子,放大了木板纹理。

  陈续见等不着问话,自觉出了办公室。

  沈明礼吃下半颗石榴,时间已经到了饭点,在办公室吃完晚饭,他看着腕表指针往京市家里拨去一通电话。

  陆玉珠听到电话铃响就猜是打来贺喜她生日,她生在中秋,中秋节前,打往家里的电话,多数是给她祝寿。

  今年先接到大儿子电话,陆玉珠脸上涌出意外喜色,“你有这份心意就够了,妈什么都不缺,什么都不要,只要你平安幸福,妈就心安幸福。”

  陆玉珠的出生日子好,一年两个团圆日,她就生在中秋。

  或许是日子太好,天公有意平衡,收走她承欢膝下的快活时光。

  陆家老太爷一心扑在石油事业,陆老夫人一辈子钻研古董字画,两人说是夫妻,除了有张婚书作证明,生下的三个子女尽是各长各的。

  陆玉珠儿时同父母相处的日子少,少了长辈教导,成长、学业、婚嫁竟是一样没耽搁,反倒出奇的顺利,意外中的好。

  日子一天天过去,眼看着丈夫步步高升,四个儿女各有所长,老天似乎又瞧不惯她的日子太圆满。

  婆婆犯心脏病死在中秋节当天凌晨。

  老太太骤然离世,中秋节成了沈家不该摆席庆贺的日子,谁多露几分笑脸,就是对老太太的大不敬。

  电话里,沈明礼平淡道:“中秋节我没时间回京,给您定了京市饭店的包间过生日,到日子您邀上舅舅一家好好聚一聚。”

  “诶,好。”

  挂了电话,陆玉珠忽地生出些苦尽甘来的悲怆,为着老太太的忌日,她有多少年没过过生日?

  快有十三年了吧。

  “时间真快。”

  感慨一声,陆玉珠又亏心自己记得那样清楚。

  十三年,她年年早起穿一身黑衣黑裤去陵园祭拜,为表尊敬,会吃一天素,忌一天酒,拉着脸过一整天。

  “是够快的,又快到老夫人忌日。”王妈端消食茶过来,刻意不提中秋节。

  陆玉珠反来了兴致,问王妈,“今年备了什么馅料的月饼?”

  想是五仁、莲蓉、黑麻杏仁、玫瑰细沙之类的,她提议:“别总去前门大栅栏买,跑一趟正明斋,我想吃他家的红白月饼跟蜜供。”

  王妈听得像在看西洋景,往年家里备了月饼没人吃。

  送都送不完。

  她年年吃得槽牙疼,今年无论如何都不再碰一口月饼,她倒好一杯消食茶,又听陆玉珠说要去商店买衣服,说完又嫌,改口要去找老裁缝做。

  陆玉珠想着要摆生日宴,该备身待客行头,友谊商店的成衣款式,新是够新颖,就是没定制的合身型。

  王妈端起自己那杯消食茶,问:“碰着什么高兴事?这么大阵仗?买那么多月饼点心,家里就我跟你俩,吃得了吗?”

  “怎么吃不完?”陆玉珠想着几个孩子,感慨不已,“家里人口多,你往浅圳、西昆各寄几盒前门点心,再包些今年的新茶,他们哥俩打小就爱吃点心配茉莉花茶。”

  王妈睐一眼天色,疑心夜里要下雨,她放下茶杯往窗台边走,挨着挨着拉拢几双老钢窗,回头瞅一眼陆玉珠,见她翻出电话簿,劝道:“糕点茶叶我早备好了,用不着你费事,做衣裳你是想请人上家里来?还是我陪你去?”

  “请家里来。”

  陆玉珠听王妈说备齐了,才翻到吴裕泰电话,反手阖上电话簿,转往西昆拨去一通电话。

  *

  “喂,妈,您有什么事?我正说空了给您打电话。”

  叶琳才洗完饭盒从厨房出来,接到婆婆的电话,她心里有些惶恐,具体惶恐什么,讲不清楚,就是感觉不自在。

  亏得她今天没出门看话剧表演,不然这会儿家里没人接电话。

  电话里,陆玉珠打开话匣子,“你跟明扬在家呢,我给你们邮了些糕点茶叶,过几天到了记得去取。”

  想着快到中秋,她又说:“咱们一家子全是大忙人,中秋节不能聚在一处过节,你们小两口还是要张罗着过一下,多少有些热闹节气。

  前几天我往老爷子那边送幼儿日用品,顺带看了眼双胞胎,两个小家伙出了百日,一天比一天招人疼,你跟明扬抓点紧,早点要个孩子。

  趁妈现在身子骨结实,能帮你们分担一二,有了孩子日子才有奔头…”

  叶琳听着婆婆絮叨,时不时应一声敷衍。

  她倒想有个孩子,最好是不用自己生,捡现成的最好。

  怕惹儿媳反感,陆玉珠话说一箩筐,又摆起开明态度,“话又说回来,妈不是催你们,作为长辈,有的事该给你们提个醒,成家有了孩子对个人事业有助力,在集体中有竞争力。”

  “我明白,妈,您是为我跟明扬好。”叶琳独坐在客厅,有几分想笑又无奈的情绪。

  她跟沈明扬连新婚夜都没睡过同一张床,上哪去变出个孩子交差?

  注定是要敷衍一场,叶琳耐心同婆婆打着电话,反正每天下班回来就她一个人在家。

  听左右邻居的锅碗瓢盆声是听。

  听婆婆的絮叨也是听。

  “你嫂子昨天给我打过电话,请我帮她从京市大学借阅几份毕业论文,听她的意思,念完本科还要继续念书。”

  “她才生完孩子多久?计划排得这样满。虫虫这点就是随小虞,事事都要争个先,在南边上学,还寄信回来监督我们这些长辈不许多亲近双胞胎。”

  电话里的口气是骄傲的。

  叶琳听得出,靠着椅背松散双腿,随口一夸,“小孩子就是这样有意思。”

  ……

  聊了半天,陆玉珠想着小儿媳在西昆的局面,生出些过来人的孤独共感,“明扬工作忙,你呢,到了新环境,该出门社交就出门社交,别年纪轻轻当老妈妈似得过日子。”

  “你性格不比你嫂子,她是个活泛有腔调的人,用不着谁替她操心。你性子闷,年岁上虽比小虞大些,实际上还是个孩子。”

  叶琳莫名生出些不忿,谁稀罕同她比?

  才24岁就当了三个孩子的妈,不用踏进她娘家门槛就知道是小门户教养出来的。

  想起虞晚那个人,叶琳赞同婆婆给的评语,是够活泛,够腔调。

  早餐喝咖啡配面包,晚饭后在自己屋里放音乐跳交谊舞。

  虫虫随了他妈的口味,早餐吃三明治配牛奶。

  晚上在楼道扭来扭去撞人,跟个炮弹似的。

  陆玉珠说了半天,嘴皮子有些发干,“小叶,有事没事多往家里打电话,挂了。”

  “知道了,妈。”

  “啪嗒——”

  电话挂断。

  王妈就等着这声,坐回沙发,有意提醒陆玉珠,“你不该跟小叶提小虞,没得找不痛快。”

  “不点她两句,猴年马月肯生孩子?”

  陆玉珠端起茶杯喝消食茶,润过嘴皮,瞧王妈还盯着她,反笑起来,“小叶跟明扬没半点感情基础,指望他俩处出感情再生孩子,怕是够熬。

  我嘛,已经当了奶奶,有虫虫这个宝贝疙瘩,还有双胞胎,家了再多一个或者几个孙辈,对我来说大差不差。”

  “可老爷子毕竟上了岁数,明扬跟叶琳迟迟不生孩子,要赶不上趟,别指望谁掏腰包去补他俩的空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