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5章 小日子15-《天生好命!军婚后绿茶美人被夫训》

  跟着罗盘往里走,顶着日光,看不清翘角屋檐下的供台。

  直到走到屋檐下,立在阴影里,三人瞳孔骤缩,满墙的符纸牌位一并缩进眼底。

  郭斋惊得汗毛倒立,出于本能往后退了几步,这一退,恰好看清横梁上挂着的一把铜钱剑。

  难怪他父亲要亲自回来迁坟,这么凶的祠堂,一般人怕是受不住。

  他觉得邪性,细想更觉得瘆得慌。

  茂先生看见满墙驱邪镇煞的符文,立时紧锁眉心,想着师父的交代,他掐指略算,嘴上念念有词,从袖中抛出三枚铜板。

  撒地成象,凶。

  “撤!”

  三人快步退出祠堂,从地下通道出来,走回小道,茂先生神色复杂,沉思半晌问老陈:“正对宅子大门的那座山是什么山?”

  “后秀山。”

  得知能在高处俯瞰整座宅子的山名,茂先生同郭斋离开了郭家老宅。

  后面两天连着四处看风水,多次看宅子,加上翻看当地县志,总算是有了进展,郭家老宅本是绝佳的山环水抱藏风聚气借了龙脉的宝地,却因山脚下的农田生了凶煞气。

  回到白云宾馆。

  茂先生把中间缘由原原本本告知给敏先生。

  “原本灌溉稻田的水是挖渠引来的珠江支流,早些年大旱,穗城一带连着三年没有回南天,为了不影响收成解决吃饭问题,有人提议扩挖后秀山、越秀山上的泉水引灌山脚农田。”

  “引山泉水方法奏效,缓解了稻田缺水问题,山腰上的老宅却因此绝了活水流。”

  “据郭局长说,老宅有一汪常年不干涸的水渠,池水能洗菜做饭,熬药煎茶。百年前,祖上选这块山地修建房屋,就是把这一汪泉眼圈进宅子作了观赏池。”

  泉水是地下水,水流小,挖渠改道渗引到山脚,山腰处的泉眼自然会干涸。

  担心跟老宅这边起纠纷,提议引山泉水的年轻人,私底下叫工程队多挖了一条从农田分出能引珠江支流的小渠。

  这样,旱时没水,无人能察觉异样,只当是天干,哪哪都缺水。

  平日有珠江水进宅,水池水源不断。

  “地下涌出的泉眼跟引进宅子的河流溪水大有不同,引河流溪水进庭院,主大凶。”

  茂先生说完,静等委托人的反应,窗边,仰靠在躺椅的上人像是没听清,自顾自地端起紫砂壶抿了口茶水,品过后才开口,“我一直敬重先生,所有迁坟事宜尽数交给先生处理,我只有一点要求,务必要做到风平浪静,水过无痕。”

  “受人所托忠人之事,这是自然。”茂先生问起心中疑惑,“不过,有一事不明白,宅中为何满庭花卉?”

  郭时放下紫砂壶,“这茶不好。”吩咐儿子,“阿斋,去那边拿些好茶过来。”

  郭斋看了眼茂先生,想着父亲的脾气没多问,起身走出房间,去楼下餐厅喝茶吃点心。

  屋里只有两人在场,郭时转过身,背着日光,浑浊的双眼,射不进面前人脸。

  “我的日子不多了,请先生务必救我一命……”

  “敏先生多虑,寿数福禄天定,岂非凡人能左右,我虽通晓岐黄命数,难为他人逆天改命。”

  茂先生毫不迟疑地拒绝,郭时盯着他面色未改,略咳嗽两声,“早年先师正阳子重修道观,向我文兴祥商号借款两万大洋,如今这笔账目是该结息算清。”

  他拿出压在紫砂壶下的借据。

  借据上了一层塑封,泛黄的借据章印落款俱全。

  茂先生伸颈细望,是师父的字迹,他想接过核查,郭时收回重放到几案上,“先生若是出手相助,我与家师的旧账就此一笔勾销,另外我再为先生出资建一座道观。”

  “敏先生如此慷慨解囊,看来是有备而来。”茂先生一转话锋:“话说到这个份上,我要再做推辞就是不识抬举。”

  “不过有言在先,敏先生得据实相告,否则一旦出了任何问题,我是概难担责。”

  “这是自然。”郭时应下。

  茂先生抬手示请:“先说花卉一事。”

  “我母亲自幼患有顽疾,久治不愈,后因顽疾去世,她离世时正逢动荡肃清时期,举家南迁香江之际。

  为此,丧事办得简略,仅照其遗愿埋葬于珠江畔。”

  郭时又咳嗽一声,强忍下去接着说:“下葬后三年,家中受其干扰,苦于两地关卡难通,社会创新毁旧难融,请不了风水先生做法事超度亡魂。”

  “好在有正阳子出一妙计,让在老宅种上满庭花卉,四季不败,保家中后辈不受亡魂侵扰。”

  “这一计策果然奏效,保家中太平二十四载,不过近两年开始失效,得找先生帮忙处理迁坟一事,以宁家宅和睦。”

  茂先生半信半疑,想着师父的话,决定再去宅中看一看,“明天初四宜祭祀动土,还请你吩咐斋先生陪我多走一趟。”

  瞅敏先生一直咳嗽,他提早告辞,“不多扰你休息,我先回房准备。”

  “咳咳咳——”

  房门关上,郭时再难忍住喉间痒意,一阵剧烈咳嗽,舌尖咳出腥甜。

  手帕上染着一口血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