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6章 戎狄焚粮,陈玄策“救”永昌-《权臣把我送暴君?重生夫人睚眦必报》

  戎狄营帐中。

  勃律听闻手下的回复,目光极其冰冷:“……这点小事都办不好。”

  “大乾之人怎么知晓本王的计策,莫非有人泄密?”

  说到最后,眼神微眯,像看死人一般。

  闻言,回话的下属知晓接二连三的失利惹怒了三王子,心中一慌,想解释一番,然而还未等话说出口,只见眼前利光一闪,鲜血高高溅起。

  轱辘轱辘。

  人头滚到营帐门口。

  帐内气氛死寂得近乎窒息。

  勃律收起弯刀,神色暴虐:“不中用的人,全都杀了。”

  一旁亲兵心惊异常,不敢问三王子所谓“不中用的人”有多少,有没有包括带头的将领。

  要知道那人可是大阏氏的族亲,按理来说,要给大阏氏一份脸面,可如今的三王子……

  他颤颤应声。

  勃律眉眼阴沉,盯着舆图上,原以为能一鼓作气拿下的朔风城。

  陈玄策不在,守兵又少,何人能提前预判,三番两次坏了他的计谋?

  奇耻大辱!

  简直是奇耻大辱!

  之前几次败在陈玄策之手,父王本就对他不满,那些兄弟更不用说,恨不得他去死。

  好不容易来了个调虎离山,借机把陈玄策调走,怎么就……

  他只有这一次机会了。

  不成功,便成仁。

  探子传来情报,陈玄策已经在回来路上……

  他闭上眼,沉默片刻,突然做出一道叫所有人都震惊不已的决策。

  自焚粮草!

  只留下一日吃食的量,把剩下的所有粮草当众烧毁。

  戎狄将士自然大惊失色,可刚刚营地中砍杀的五百将士尸身还未收敛,众人皆忌惮又恐惧,眼睁睁地看着粮草上的火烧红半边天。

  勃律亲自放的火。

  正所谓——置之死地而后生!

  “勇士们!现在你们已经无路可退!”

  “要么,攻城失败,与我一道自戕于此,免得像狗一样逃回城中,成了众人的笑柄!”

  “要么,休整一日,发动最后的攻击,城破之后,享尽城中的珍宝美食!”

  他语气一沉:“若是有人想当逃兵,我会叫人把你们的血肉一片片割下来,哀嚎三日不死……”

  被他的话语震慑,众人心中一寒,仿佛如被阴冷的毒蛇缠住脖颈,不敢动弹。

  “必胜!必胜!”

  撕心裂肺的吼声回荡在军营间,映着烧了半边天的烈焰。

  ……

  朔风城楼处。

  沈知韫极目远眺,略微有些不安。

  李汉升摸了一把脸上的血渍,眯着眼睛:“俺的老天爷啊,这是把自家营地给烧了?”

  “烧得好烧得妙,把戎狄烧个精光啊!”

  他拍手大笑。

  一旁难得休息的将士也乐得大笑。

  气氛倒是难得轻松。

  他们本就是多年的老兵,守卫边疆多年,还跟着陈玄策打过几场胜仗。

  只是这次将军不在,又被调走不少守兵,心中难免不安。

  只是现在不同了。

  不少将士看向沈知韫的身影,心口涌起一道热意。

  这段时间将军受伤,夫人一直镇守城楼,纡尊降贵,亲抚伤患,又散其私财,犒劳三军,恩义并施,将士们也是活生生的人,怎会不知好赖,心存感激?

  ……

  永昌城。

  陈玄策本是收到汪映葭的血衣求救,说是城外被敌兵包围,危急存亡,斥候打探的消息也说有不少敌军朝永昌城而去。

  因此,他不做犹豫,日夜兼程赶来,结果——

  竟是乌龙一场?

  什么戎狄敌兵,不过是周围的匪徒故布疑阵,狐假虎威!

  得知这个消息,原先风尘仆仆赶来的将士都坐不住了,碍于陈玄策,只敢小声咒骂:“这斥候干什么吃的,害得我们辛苦赶来……”

  一番哀声载道。

  陈玄策嘴角微抿,眉间也压抑着几分不悦。

  扪心自问,调度两万大军一路赶来,其中辎重消耗不说,只说急行军已是极大耗费体力。

  城中守将前来迎接。

  他尬笑拱手:“多谢将军千里迢迢,替我等消灭……咳、咳匪徒。”

  这平白无故的,他反而还欠了陈玄策一个人情。

  今日要是晚些过来,他们早把那群贼寇一网打尽,何须他来分功?

  顾及陈玄策如今得皇帝看中,且是个能臣武将,日后说不得还有事求他。

  欠个人情,一来二去,也算是有了走动的门道。

  陈玄策连忙回礼,解释一番:

  “我收到求助,说是戎狄围城,永昌危在旦夕,想来是收到假消息。”

  符固安眉头微挑,语气诧异:

  “是何人求助?”

  “……我大嫂,她近日暂居永昌。”

  陈玄策无奈道:“想来其中出了什么差错,斥候打探消息时,还说看到戎狄往这的动静。”

  符固安哼了一声:“定是那群蛮子故布疑阵。”

  陈玄策摆摆手:“说来惭愧。”

  他左右一瞥,见周围无人探听,压低声音,有些难以启齿:“说来,还需麻烦符兄,奏折一事,还需符兄替我说道一番。”

  “自然,这是自然。”

  “玄策将军相助,是收到我的求救。”

  符固安自然懂得,擅自出兵和事急从权,其中意思可大不一样。

  他转念一想,这倒是陈玄策欠他一个人情,左右耗时耗力赶来的不是他手下的兵,想到这,他笑道:

  “府内已备薄酒,特意为将军接风洗尘。”

  他心头一动:“对了,嫂夫人如今正在城中,我叫人把她请来?”

  闻言,陈玄策抿唇:“无事,我等会派人告知她一声就好。”

  “二弟……”

  这说到汪映葭,人就来了。

  周围人纷纷给她让路。

  汪映葭穿着一袭素衣,微风一吹,平添几抹柔弱清丽之姿。

  人站在那,就是一抹撩人的风情。

  她见着陈玄策,眼中泛着水雾,思念且欢喜,声音哽咽:“多谢二弟求援之恩,救了全城百姓。”

  说着便要盈盈下拜。

  陈玄策皱眉,叫人赶紧扶她起来:“嫂嫂何必如此?”

  当着符固安的面,他解释一番:“想来是有什么误会,戎狄并未动兵……”

  汪映葭眼眸瞪大,有些错愕地捂着嘴:“是不是给你惹麻烦了?”

  “都是我的错,当时听说了戎狄消息,便忧心难耐,这才……是我对不住你。”

  她没忍住,流下两行清泪。

  陈玄策到底不忍心,没说什么。

  “……这段时间嫂嫂独居于此,消瘦了不少。”

  “过两日随我一同回朔风去吧。”

  汪映葭泪珠还挂在眼角,有些愣怔:“何须麻烦,我在这……也好,无需二弟牵挂。”

  像是不愿走。

  见气氛有些不对劲,符固安打圆场:“将军是永昌的‘恩人’,嫂夫人自然也是,我定然尽心招待嫂夫人。”

  他可是亲耳听到,这陈玄策为了这个嫂子,不顾一切赶来救援。

  甚至不顾请旨示意,可见……

  他心中啧啧两声,脸上却不露出分毫。

  陈玄策却道:“嫂嫂不必推辞,边关不宁,我也是担心你的安危。”

  “你无需有任何顾虑。”

  这话说得坦然。

  汪映葭一顿,盈润的双眼下意识朝他看过去,对上他视线时,却匆忙瞥开,终是动容应下。

  “只要弟妹她……”

  这时,远处有一将士策马而来,径直冲来:

  “朔风城急报!”

  他来不及好好下马,直接滚落在地,竟呛出一口血来:“将军,朔风城……”

  闻言,陈玄策从他手中接过信件,脸色微变。

  “走!拔营回城!”

  符固安知晓怕是出了什么差错,不敢阻拦,连忙说道:“来人,速去寻来粮草物资,供将军回城。”

  陈玄策揉揉眉心,这段时间辗转两地,已经大半个月未曾好好休息,头疼加剧。

  此时联系前因后果,这是中了戎狄的调虎离山之计!

  他得快点回去,若是朔风城出了差错……

  想到这,他只对汪映葭说了一声“嫂嫂不急,日后派兵护你回城”,便策马而去。

  身后将领纷纷跟随。

  符固安喃喃:“怕是朔风城也出了大事,不怪这般着急。”

  他转头说道:“既然将军有言,不如嫂夫人等朔风城内战事平息再回?”

  闻言,原先还错愕不已的汪映葭毫不犹豫地拒绝:

  “不必。”

  话语一改柔弱表色:

  “朔风城有难,我虽是女流,但也想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将军告辞。”

  之前她被沈知韫撞破,无奈之下,只得以退为进,来这永昌暂居。

  为了破局,写了封求助信。

  如今陈玄策果真为了她,不计后果亲自率兵赶来。

  她自然要好好抓住这个机会,顺理成章地回去。

  她算尽一切,却不料朔风城出事,莫不是沈知韫背后搞什么鬼……

  想到这,汪映葭眼眸一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