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辈子,沈知韫死前不久才知晓朔风城破的来龙去脉。
因定边府防守乏力,皇帝亲派陈玄策率兵支援。
回程路上,却得知寡嫂汪映葭所在的永昌城遭难。
他故意放出自己重伤不治的消息,趁着敌军毫无防备之际,率领将士快马轻骑,奔赴永昌城救人。
却未想过消息一出,朔风城会遭遇怎样的危机。
不,他肯定想过。
只是太过自负。
他相信自己定能迅速击退永昌的敌兵,并及时赶回来。
只要及时归来,化解危机,百姓只会歌颂他救城之功,哪会追究这祸乱从何而起?
对皇帝而言,他要的是能镇平战乱的将军。
陈玄策只要能稳住边疆,就是不可或缺的栋梁,皇帝怎么会去追究他的小小错处?
可惜,终究是自负了。
正好给了沈知韫可乘之机。
……
大堂内,几位将领坐在下首。
气氛有些沉默。
今日见众人都不开口,骑兵校尉李汉升故意大声道:“贼子来袭有何惧之?怎么一个个耷眉怂眼的?”
“活似窝囊蛋……”
范副将瞥了他一眼。
蠢货,现在谁还笑得出来。
崔凛走来,将领们纷纷抬头看他:“是崔兄弟!”
“这几日消息闹得人心惶惶,将军他是否平安尚未可知,闹得我们也没了底……”
崔凛见众人神情激动,把夫人要他假冒将军一事如实相告。
话一出口,众人纷纷变了脸色。
李汉升指着他叫嚷:“你好大的胆子!平日也看不出你这般胆大妄为……”
范副将沉默不语。
“说到底,也是个计策。”
其他人应道:“若将军不在,贼子定然气焰嚣张。眼下这情况如何应对?”
闻言,众人一静。
“我来时,刚得到最新消息,敌军已不足百里。兵临朔风城,不远了。”
“算下时辰,也就一两日的功夫。”
范副将眉头深深皱起:“若是戎狄日夜兼程,怕是今晚就到了。”
今晚?
众人心头一沉。
李汉升一拍桌子,大声叫嚷:“怕什么?来一个俺杀一个!”
“想杀入朔风城,必须踩在俺的尸体上……”
“你可闭嘴吧!”
范副将头疼:“如今之计,得赶紧商议一下计策!”
“将军说得不错,这也是我今日叫你们过来的目的。”
这时,一道清亮有力的女声响起,他们纷纷看过去。
沈知韫换下迎接“将军”时特意打扮的襦裙,换上一袭暗色长袍,头发高束,神色沉着冷静。
“见过夫人。”
将领们回过神来,纷纷拱手敬礼。
沈知韫道:“不必客气,正如范副将所言,戎狄即将兵临城下,我们必须做好最坏打算。”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她接着道:
“我既是将军夫人,又是明威将军之女,将军离城前,曾托我看好城池。此次守城,也有我一份力。”
她父亲生前,镇守朔风城多年。
“朔风城占据地利,却欠人和,城内将士仅有五千多人。”
“我已经派人去寻将军并向周边求援,在援兵来临之前,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守城。”
“范副将,你乃是朔风城多年的老臣,将士们对你信任有加,稳定军心,还需靠您相助。”
范副将回过神来,拱手应是:“此乃末将义不容辞之责。”
“将军临走前,托付末将等人好生看顾朔风城上下。末将定会竭尽全力,夫人安心便是。”
李汉升跟着应和:“夫人放心,这事交给属下就好。”
“只要没死,绝不会叫戎狄贼子动夫人一根毫毛。”
闻言,沈知韫抬眸,目光平静地与几人对视。
崔凛。
陈玄策的亲兵,这次特意留下,替他当个眼线。
范副将。
主将不在时,代掌军权之人。如今年逾五十,身经百战,为人谨慎,稳扎稳打。更重要的是——他曾是已故沈老将军的旧部。
之前陈玄策在时,他无需出头,只要听从安排,可如今……
宋知节。
朔风城司马,也是陈玄策一手提拔的亲信,身份上与范副将平起平坐,主管军法刑罚,后勤文书,平日里铁面无私,虽然惹得不少人抱怨,但将士们皆服从于他。
李汉升,骑兵校尉。
还有四门侯、仓曹掾等等。
这几人,乃是如今朔风城内权责最高的将领。
沈知韫道:“既然如此,将军便说说守城之策,拿出个章程来,叫众人心中有底。”
闻言,李汉升指着舆图,侃侃而谈:“夫人请看。”
“朔风城东西两侧山崖高耸,一向易守难攻。南门绕行过去耗时长,费力不讨好,因此敌军攻城,定然大军压城,直击北门。”
“因此,俺们只要派重兵把守,严阵以待,备好弓弩滚木,沸水金汁,敌人必然久攻不下。”
沈知韫面上点头。
她知晓李汉升胆大心细,手上有几分真本事。
这守城的计策,也是多年来打出来的经验之谈。
李汉升得意一笑,拍着胸脯道:“夫人安心将此事交予俺等兄弟。”
沈知韫突然指着后方说道:“若是有人爬上两侧高崖?”
“不可能。那地方羊上去都没地方搁脚!”
话虽说得粗,但还真就是这个理。
舆图上不显,然只要去城外看过之人,都知道攀爬极其困难,行军突袭极为不易。
范副将皱眉:“李汉升说得不错,若戎狄当真带人绕路后方,如此艰辛之地,他们粮草如何携带?补给从何而来?”
“若是没了粮草补给,僵持几日,怕是不用我们出手,他们自己便出了乱子。”
沈知韫反问:“若是戎狄要速速夺下城池,只派一众死士带三日粮食,从后方袭来,该如何是好?”
闻言,几人一愣。
仔细琢磨,也不无道理。
范副将迟疑,拱手道:“夫人所言不无道理。末将部署城防之时,定会考虑这事。”
就怕他们因固有经验,有所忽略,造成大错。
沈知韫道:“事不宜迟,现在所有人都在,正好合谋商议一番。”
这可不是无稽之谈。
上辈子戎狄就是轻信了陈玄策身亡的消息,意图迅速拿下朔风城,因此不择手段,集齐五百死士从山地偷袭,毫无防备之下,破城而入,险些亡了朔风城。
……
沈知韫想到一事:“城中守卫不足,若是收编青壮,还能收来多少人?”
李汉升立马看向范副将。
范副将瞪了他一眼。
看他干什么?
这时,宋知节回话:“除去老幼、妇孺、小吏等人,适宜的青壮大概有四千来人。”
沈知韫眉头一紧:“这人也不多……”
他应道:“确实。若是将军回来,此时危急定然平安解决。”
呵。
说得陈玄策像什么天兵天将一般。
闻言,沈知韫幽幽叹口气:“说得不错。只是……”
“若将军重伤一事为假,是故意迷惑敌军之计,那他早该回城,或是派人传来消息,明言率兵在城外某地埋伏,然我等既未收到回信,也未见到出征将士凯旋的动静,可见……”
她顿了顿,“大事不妙。”
闻言,几人齐齐变了脸色。
李汉升咬牙:“将军不在,还有俺们!”
范副将复杂地看了沈知韫一眼:“不见将军亲信来报,夫人切要杞人忧天。”
沈知韫道:“我自然知道,只是敌兵临城,必须在这要紧关头,稳定军心,因此我叫崔凛假装将军,传出假消息,叫百姓安心。”
闻言,范副将眉头一皱,似有些不赞同。
只是碍于她的身份和这理由,没多说什么,长叹一声:“只望将军……援军能早日赶来。”
沈知韫看向众人,语气沉稳:
“诸位放心,我父亲、夫君为国献躯,此次我定与朔风城共存亡。”
闻言,众人思忖着夫人话语的意思。
沈知韫笑了,语气松快几分:“父亲擅长兵法,我曾跟在他身边学过几年,算是略通一点皮毛。我尽我所能,助力诸位。”
范副将拱手:“城内上下一心,定能度过此次难关。”
见他表态,众人纷纷应和。
沈知韫轻笑。
若是一开始便大张旗鼓地抢夺指挥,说不得会引起将士们的非议和逆反。
如今,名正言顺地接触军务,才好有下一步的处理。
沈知韫看向众人:“我叫崔凛假扮将军之举,已经被不少百姓看见,因此,尽快传出消息说明将军已回城,只是……受了些伤的消息,安抚百姓。”
后面还要作战。
“将军”迟迟不出,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和猜忌。
崔凛拱手应是。
这时,外头有人姗姗来迟,拱手道:“不好意思各位,手头上事务紧,来得晚一些。”
他扫视屋内一圈,疑惑道:“怎么不见将军?”
沈知韫眼神微眯。
怕是听说“将军”归来,才匆匆赶来吧。
沈知韫听说过罗征此人,虽有能力,却也傲气,刚愎自用,也就信服陈玄策。
罗征见无人应话,又催促道:“不知将军在何处?”
闻言,崔凛再次把实情一说。
罗征变了脸色:“也就是说将军现在生死不知?”
“夫人此举,简直是胡闹,这要是被外头得知,岂不是叫戎狄蛮子笑话?百姓得知,也叫我军没了信服……”
碍于她的身份,罗征将将闭上嘴。
沈知韫余光轻扫,有几人神色不明。
她直接反问:“罗将军觉得我此举不妥?”
他绷着脸道:“不敢。”
“既然如此,我还要回去整顿手中的将士,毕竟将军生死未卜,我等皆不安心啊,无暇再此逗留……”
“将军且慢。”
罗征敷衍一二,她却不打算放过这事:“我且问你,城外敌军为何突然来袭?”
不等罗征回话,她接过话:“就是轻信了将军身亡的消息,以为朔风城群龙无首,人心惶惶,他们可以一举拿下。”
“此举并非糊弄城中将士,乃是疑兵之计,还能安抚城内百姓。”
“罗将军,你即为朔风城的将领,非但商议大计时姗姗来迟,延误军机,还质疑此计,意图动摇军心,意欲何为?”
她掷地有声,一声声呵斥叫罗征脸色发涨。
“回夫人,我没有……”
她一个夫人,懂什么兵法?
沈知韫冷眼看他,充耳不闻,看向其他人:“延误军机,动摇军心,该当何罪?”
闻言,一旁的宋知节回话:“若情节严重,斩立决。”
他是司马,对军法刑法了然于心。
斩立决三个字一出来,罗征猛然瞪大眼睛:“夫人,我只是……”
沈知韫充耳不闻:“将军不在,为防军中动荡,更应该依军规处理。”
闻言,罗征看着屋内一众人,额头渗出冷汗。
“来人,拿下此人,剥去甲胄!”
罗征心脏跳出嗓子眼了!
“但是——”
沈知韫话语一转:“念及罗将军乃是朔风城的老将,此时又是紧要关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杖打五十,以儆效尤!”
几瞬功夫,罗征汗湿了后背,竟生出几分庆幸之意。
“罗将军,你可应?”
“是、是……”他咬牙应下。
一旁早有准备的将士立马上前带罗征下去。
从质问到带罗征下去,不过片刻功夫,不给人缓神的空间。
崔凛略微忌惮地看向沈知韫。
倒是出乎意料地干脆利落。
刚刚罗征所言,未必没有人觉得有理,只是不敢直言。
经此一事,无形之中众人对她的态度更恭敬一分。
沈知韫朗声道:“今日处置罗将军,乃是敌军兵临城下迫不得已之举。赏罚严明,才是长久之道。”
雷厉风行,三言两语便将此事定性。
毕竟,她只想立威,而非引得众人不满和恐慌。
无人提出异议。
接下来的商议很是顺利。
过了半个时辰,突然有人来报:“不好了!斥候探得敌军消息,已然不足二十里!”
呵!
竟是比他们估计得还要早!
众人脸色一沉。
皆能预料一场恶战,近在眼前。
李汉升当即站起身:
“属下请战!”
他虽是冲动,却并非鲁莽:“此时戎狄疾步行军,必然将士疲敝,此时天色已暗,是趁夜偷袭的好时机。”
“他们携带粮草必然不多,烧了后方粮草,断了补给,便是自寻死路!”
“可战!”
因定边府防守乏力,皇帝亲派陈玄策率兵支援。
回程路上,却得知寡嫂汪映葭所在的永昌城遭难。
他故意放出自己重伤不治的消息,趁着敌军毫无防备之际,率领将士快马轻骑,奔赴永昌城救人。
却未想过消息一出,朔风城会遭遇怎样的危机。
不,他肯定想过。
只是太过自负。
他相信自己定能迅速击退永昌的敌兵,并及时赶回来。
只要及时归来,化解危机,百姓只会歌颂他救城之功,哪会追究这祸乱从何而起?
对皇帝而言,他要的是能镇平战乱的将军。
陈玄策只要能稳住边疆,就是不可或缺的栋梁,皇帝怎么会去追究他的小小错处?
可惜,终究是自负了。
正好给了沈知韫可乘之机。
……
大堂内,几位将领坐在下首。
气氛有些沉默。
今日见众人都不开口,骑兵校尉李汉升故意大声道:“贼子来袭有何惧之?怎么一个个耷眉怂眼的?”
“活似窝囊蛋……”
范副将瞥了他一眼。
蠢货,现在谁还笑得出来。
崔凛走来,将领们纷纷抬头看他:“是崔兄弟!”
“这几日消息闹得人心惶惶,将军他是否平安尚未可知,闹得我们也没了底……”
崔凛见众人神情激动,把夫人要他假冒将军一事如实相告。
话一出口,众人纷纷变了脸色。
李汉升指着他叫嚷:“你好大的胆子!平日也看不出你这般胆大妄为……”
范副将沉默不语。
“说到底,也是个计策。”
其他人应道:“若将军不在,贼子定然气焰嚣张。眼下这情况如何应对?”
闻言,众人一静。
“我来时,刚得到最新消息,敌军已不足百里。兵临朔风城,不远了。”
“算下时辰,也就一两日的功夫。”
范副将眉头深深皱起:“若是戎狄日夜兼程,怕是今晚就到了。”
今晚?
众人心头一沉。
李汉升一拍桌子,大声叫嚷:“怕什么?来一个俺杀一个!”
“想杀入朔风城,必须踩在俺的尸体上……”
“你可闭嘴吧!”
范副将头疼:“如今之计,得赶紧商议一下计策!”
“将军说得不错,这也是我今日叫你们过来的目的。”
这时,一道清亮有力的女声响起,他们纷纷看过去。
沈知韫换下迎接“将军”时特意打扮的襦裙,换上一袭暗色长袍,头发高束,神色沉着冷静。
“见过夫人。”
将领们回过神来,纷纷拱手敬礼。
沈知韫道:“不必客气,正如范副将所言,戎狄即将兵临城下,我们必须做好最坏打算。”
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她接着道:
“我既是将军夫人,又是明威将军之女,将军离城前,曾托我看好城池。此次守城,也有我一份力。”
她父亲生前,镇守朔风城多年。
“朔风城占据地利,却欠人和,城内将士仅有五千多人。”
“我已经派人去寻将军并向周边求援,在援兵来临之前,我们必须不遗余力守城。”
“范副将,你乃是朔风城多年的老臣,将士们对你信任有加,稳定军心,还需靠您相助。”
范副将回过神来,拱手应是:“此乃末将义不容辞之责。”
“将军临走前,托付末将等人好生看顾朔风城上下。末将定会竭尽全力,夫人安心便是。”
李汉升跟着应和:“夫人放心,这事交给属下就好。”
“只要没死,绝不会叫戎狄贼子动夫人一根毫毛。”
闻言,沈知韫抬眸,目光平静地与几人对视。
崔凛。
陈玄策的亲兵,这次特意留下,替他当个眼线。
范副将。
主将不在时,代掌军权之人。如今年逾五十,身经百战,为人谨慎,稳扎稳打。更重要的是——他曾是已故沈老将军的旧部。
之前陈玄策在时,他无需出头,只要听从安排,可如今……
宋知节。
朔风城司马,也是陈玄策一手提拔的亲信,身份上与范副将平起平坐,主管军法刑罚,后勤文书,平日里铁面无私,虽然惹得不少人抱怨,但将士们皆服从于他。
李汉升,骑兵校尉。
还有四门侯、仓曹掾等等。
这几人,乃是如今朔风城内权责最高的将领。
沈知韫道:“既然如此,将军便说说守城之策,拿出个章程来,叫众人心中有底。”
闻言,李汉升指着舆图,侃侃而谈:“夫人请看。”
“朔风城东西两侧山崖高耸,一向易守难攻。南门绕行过去耗时长,费力不讨好,因此敌军攻城,定然大军压城,直击北门。”
“因此,俺们只要派重兵把守,严阵以待,备好弓弩滚木,沸水金汁,敌人必然久攻不下。”
沈知韫面上点头。
她知晓李汉升胆大心细,手上有几分真本事。
这守城的计策,也是多年来打出来的经验之谈。
李汉升得意一笑,拍着胸脯道:“夫人安心将此事交予俺等兄弟。”
沈知韫突然指着后方说道:“若是有人爬上两侧高崖?”
“不可能。那地方羊上去都没地方搁脚!”
话虽说得粗,但还真就是这个理。
舆图上不显,然只要去城外看过之人,都知道攀爬极其困难,行军突袭极为不易。
范副将皱眉:“李汉升说得不错,若戎狄当真带人绕路后方,如此艰辛之地,他们粮草如何携带?补给从何而来?”
“若是没了粮草补给,僵持几日,怕是不用我们出手,他们自己便出了乱子。”
沈知韫反问:“若是戎狄要速速夺下城池,只派一众死士带三日粮食,从后方袭来,该如何是好?”
闻言,几人一愣。
仔细琢磨,也不无道理。
范副将迟疑,拱手道:“夫人所言不无道理。末将部署城防之时,定会考虑这事。”
就怕他们因固有经验,有所忽略,造成大错。
沈知韫道:“事不宜迟,现在所有人都在,正好合谋商议一番。”
这可不是无稽之谈。
上辈子戎狄就是轻信了陈玄策身亡的消息,意图迅速拿下朔风城,因此不择手段,集齐五百死士从山地偷袭,毫无防备之下,破城而入,险些亡了朔风城。
……
沈知韫想到一事:“城中守卫不足,若是收编青壮,还能收来多少人?”
李汉升立马看向范副将。
范副将瞪了他一眼。
看他干什么?
这时,宋知节回话:“除去老幼、妇孺、小吏等人,适宜的青壮大概有四千来人。”
沈知韫眉头一紧:“这人也不多……”
他应道:“确实。若是将军回来,此时危急定然平安解决。”
呵。
说得陈玄策像什么天兵天将一般。
闻言,沈知韫幽幽叹口气:“说得不错。只是……”
“若将军重伤一事为假,是故意迷惑敌军之计,那他早该回城,或是派人传来消息,明言率兵在城外某地埋伏,然我等既未收到回信,也未见到出征将士凯旋的动静,可见……”
她顿了顿,“大事不妙。”
闻言,几人齐齐变了脸色。
李汉升咬牙:“将军不在,还有俺们!”
范副将复杂地看了沈知韫一眼:“不见将军亲信来报,夫人切要杞人忧天。”
沈知韫道:“我自然知道,只是敌兵临城,必须在这要紧关头,稳定军心,因此我叫崔凛假装将军,传出假消息,叫百姓安心。”
闻言,范副将眉头一皱,似有些不赞同。
只是碍于她的身份和这理由,没多说什么,长叹一声:“只望将军……援军能早日赶来。”
沈知韫看向众人,语气沉稳:
“诸位放心,我父亲、夫君为国献躯,此次我定与朔风城共存亡。”
闻言,众人思忖着夫人话语的意思。
沈知韫笑了,语气松快几分:“父亲擅长兵法,我曾跟在他身边学过几年,算是略通一点皮毛。我尽我所能,助力诸位。”
范副将拱手:“城内上下一心,定能度过此次难关。”
见他表态,众人纷纷应和。
沈知韫轻笑。
若是一开始便大张旗鼓地抢夺指挥,说不得会引起将士们的非议和逆反。
如今,名正言顺地接触军务,才好有下一步的处理。
沈知韫看向众人:“我叫崔凛假扮将军之举,已经被不少百姓看见,因此,尽快传出消息说明将军已回城,只是……受了些伤的消息,安抚百姓。”
后面还要作战。
“将军”迟迟不出,会引起不必要的混乱和猜忌。
崔凛拱手应是。
这时,外头有人姗姗来迟,拱手道:“不好意思各位,手头上事务紧,来得晚一些。”
他扫视屋内一圈,疑惑道:“怎么不见将军?”
沈知韫眼神微眯。
怕是听说“将军”归来,才匆匆赶来吧。
沈知韫听说过罗征此人,虽有能力,却也傲气,刚愎自用,也就信服陈玄策。
罗征见无人应话,又催促道:“不知将军在何处?”
闻言,崔凛再次把实情一说。
罗征变了脸色:“也就是说将军现在生死不知?”
“夫人此举,简直是胡闹,这要是被外头得知,岂不是叫戎狄蛮子笑话?百姓得知,也叫我军没了信服……”
碍于她的身份,罗征将将闭上嘴。
沈知韫余光轻扫,有几人神色不明。
她直接反问:“罗将军觉得我此举不妥?”
他绷着脸道:“不敢。”
“既然如此,我还要回去整顿手中的将士,毕竟将军生死未卜,我等皆不安心啊,无暇再此逗留……”
“将军且慢。”
罗征敷衍一二,她却不打算放过这事:“我且问你,城外敌军为何突然来袭?”
不等罗征回话,她接过话:“就是轻信了将军身亡的消息,以为朔风城群龙无首,人心惶惶,他们可以一举拿下。”
“此举并非糊弄城中将士,乃是疑兵之计,还能安抚城内百姓。”
“罗将军,你即为朔风城的将领,非但商议大计时姗姗来迟,延误军机,还质疑此计,意图动摇军心,意欲何为?”
她掷地有声,一声声呵斥叫罗征脸色发涨。
“回夫人,我没有……”
她一个夫人,懂什么兵法?
沈知韫冷眼看他,充耳不闻,看向其他人:“延误军机,动摇军心,该当何罪?”
闻言,一旁的宋知节回话:“若情节严重,斩立决。”
他是司马,对军法刑法了然于心。
斩立决三个字一出来,罗征猛然瞪大眼睛:“夫人,我只是……”
沈知韫充耳不闻:“将军不在,为防军中动荡,更应该依军规处理。”
闻言,罗征看着屋内一众人,额头渗出冷汗。
“来人,拿下此人,剥去甲胄!”
罗征心脏跳出嗓子眼了!
“但是——”
沈知韫话语一转:“念及罗将军乃是朔风城的老将,此时又是紧要关头,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杖打五十,以儆效尤!”
几瞬功夫,罗征汗湿了后背,竟生出几分庆幸之意。
“罗将军,你可应?”
“是、是……”他咬牙应下。
一旁早有准备的将士立马上前带罗征下去。
从质问到带罗征下去,不过片刻功夫,不给人缓神的空间。
崔凛略微忌惮地看向沈知韫。
倒是出乎意料地干脆利落。
刚刚罗征所言,未必没有人觉得有理,只是不敢直言。
经此一事,无形之中众人对她的态度更恭敬一分。
沈知韫朗声道:“今日处置罗将军,乃是敌军兵临城下迫不得已之举。赏罚严明,才是长久之道。”
雷厉风行,三言两语便将此事定性。
毕竟,她只想立威,而非引得众人不满和恐慌。
无人提出异议。
接下来的商议很是顺利。
过了半个时辰,突然有人来报:“不好了!斥候探得敌军消息,已然不足二十里!”
呵!
竟是比他们估计得还要早!
众人脸色一沉。
皆能预料一场恶战,近在眼前。
李汉升当即站起身:
“属下请战!”
他虽是冲动,却并非鲁莽:“此时戎狄疾步行军,必然将士疲敝,此时天色已暗,是趁夜偷袭的好时机。”
“他们携带粮草必然不多,烧了后方粮草,断了补给,便是自寻死路!”
“可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