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13章 夫妻谈和,发放抚恤-《权臣把我送暴君?重生夫人睚眦必报》

  沈知韫正好要去找陈玄策。

  听闻秋月通传,她欣然叫人进来。

  “你来得正好。”

  “之前战时,为了激励将士,我应给他们奖赏,拿出将军府公库上的银子分给将士,这部分我能做主,如今告知你一声。”

  “此外,还有几人应得的军功职务,也是我与诸位将领共同商议得出。”

  “你可别打了我的脸,刚提拔上去,就把人给拉下来。”

  她今日打扮得格外简单,乌黑垂落,倚靠在桌前,单手撑着,却清丽婉约,恍惚以为神仙妃子。

  怎会是罗征口中所说,对他怀有异心之人?

  陈玄策道:“你做事一向稳妥,我自然不会反对。”

  沈知韫闻言,难得对他露出一丝笑意。

  陈玄策一时竟觉得有些受宠若惊。

  他失笑摇头。

  这段时间自己忙得紧,竟胡思乱想。

  战后要处理的事情极多,肃清残敌,修缮城墙,撰写战报,核查伤亡,发放抚恤等等。

  陈玄策回来,这些大大小小的事务自然由他负责。

  顿了顿,他开口:“之前夫人做事皆有条不紊,不如来帮一帮我?”

  他将发放抚恤一事交给沈知韫。

  “若是旁人,少不得从中谈饱私囊,水至清则无鱼,我只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有你在,定不会生乱。”

  陈玄策笑得温柔,还主动说道:“我派几人协助保护你可好。”

  闻言,沈知韫心头一动,看了他一眼,觉得他这话由他说来,有些奇怪,明明是最好权之人,倒像是……

  试探。

  “怎么?”

  她轻笑:“没什么,夫君不说,我也想主动帮忙分忧。”

  陈玄策也笑:“我信你。”

  “这次夫人慧眼识人,发现好几个人才。我也没想到崔凛还有这般能耐,能拉得起三石强弓,又能一箭折了敌军旗帜,以往忽略他了。”

  沈知韫道:“自然是夫君手下人才济济。”

  她高兴了,也会说些好听的。

  这话不假。

  所以崔凛也是多年后,才有时机展露手脚。

  这次她特意安排崔凛押送勃律,也是给他立功的机会。

  当然,要是这都坏了事,也要遭受严厉惩罚。

  陈玄策却不知她心中所想,只是又提起一人。

  “秦岳。”

  “这人此次表现倒也突出,若是好生锻炼一番,是个能才。想来,夫人也看好此人。”

  沈知韫不动声色地打量他一眼:

  “这人确实勇武。”

  其他的便没说了。

  见状,陈玄策哈哈一笑:“瞧我,竟与你说这些做什么?”

  “今日屹川情况如何?”

  沈知韫道:“还行吧,修养几日,如今恢复不少。”

  气氛正好之际,他伸手想握住沈知韫,却被她下意识避开。

  两人沉默。

  “自打我回来,你就处处与我避之不及。今日我们开诚布公来说说?”

  “夫妻一体,何必如此?”

  陈玄策再次拉过她的手,低头,缓缓将脸贴在她手心。

  这次,沈知韫没有躲开。

  这人心狠似鬼,却长着副好面孔,惯会骗人。

  “那你说,你我为何走到如今这般?”她坦然反问。

  “是因大嫂?”

  沈知韫却道:

  “根本原因,难道不是你吗?”

  她低着头,语气低弱:“你做了什么,当真以为没人知道?”

  “你可知道,外头是如何议论,我脸上何等无光?”

  陈玄策解释:“是有人谣传……”

  见她神色失落,瞬间心软:“我向你保证,日后绝不会闹出其他事情,叫你为难。”

  “我是怜惜大嫂丧夫,但在我心中,无论如何她也比不过你。”

  这拉踩的情话说得好听。

  沈知韫却不会像曾经那般轻易听信了他的话。

  上辈子,陈玄策也不曾娶汪映葭。

  却是赏她无数珍宝,封她为超品的护国夫人。

  是京城众人皆知的红人。

  不知多少世家勋贵为了与陈玄策搭个话,或是结个善缘,不择手段地讨好汪映葭。

  叫她享尽风光。

  沈知韫心想,她那般得意,偏偏还要跑来自己面前挑衅。

  不怨自己借着陈玄策的旨意给她赐毒酒送上路。

  “知韫,你该信我。”

  闻言,沈知韫轻轻应了一声。

  这辈子,陈玄策还没位极人臣,还没反了皇帝,她没必要那么快动手。

  既然有这个运道,她要做有口皆碑的好夫人,收揽人心,暗中夺权,架空陈玄策,成为最后的赢家。

  陈玄策试探性地伸手抱她,她没反抗,轻轻地靠在他的胸膛。

  奇异的,陈玄策竟有种失而复得的欢喜。

  清瘦纤弱的人儿就这么顺从地与他相贴,叫他难免有些意动:“今夜,我早些处理完政事……”

  都是多年夫妻,自然明白话中之意。

  半晌,他低头见她闷闷道:“可惜,我今日累了,要早些歇息。”

  闻言,他不敢勉强,温声道:

  “你给我留给门就好。”

  “搂着你,我便觉得安心极了。”

  沈知韫应好。

  可转头,晚上依旧把门关上了。

  陈玄策怕吵到她,特意洗漱完才来,却见大门紧闭,招来侍女问话。

  秋月小声道:“夫人前段时间受惊了,睡得浅,将军……”

  她说得委婉。

  陈玄策无奈:“算了,我回书房睡去。”

  ……

  汪映葭这些时日不敢再生事,只每日雷打不动地去陈屹川院子里看看。

  原先陈屹川对她还有几分怨言,故意瞥过头不理她。

  但汪映葭对他可谓是有求必应,这孩子不过两日,便忘记之前的事情,欢喜叫她葭姨。

  汪映葭心中总算松了口气。

  又不免暗自得意。

  这孩子像沈知韫,蠢笨懦弱。

  见陈屹川情况好了,她也放心了,生怕留下什么病根,回京后叫老夫人怪罪。

  她陪陈屹川玩乐,几日之后觉得奇怪,不着痕迹地打探沈知韫的动静。

  难不成她真如此狠心,儿子这般,她还能无动于衷?

  打探消息,却得知沈知韫每日轻装出行,早出晚归,去城中犄角旮旯的旧巷子里见那些平民贱奴,替他们送去抚恤银钱。

  汪映葭听得消息时,正在铜镜前描眉。

  她轻慢地笑了。

  混迹在贱民中讨得好名声又如何?

  玄策父子俩的欢心才最重要。

  合该她做那个体体面面的将军夫人才是。

  突然。

  镜中女子脸色变得狠厉。

  吓得身后暗中偷窥的兰香猛然打了一个激灵。

  险些手抖,扯痛她的头发。

  汪映葭心中生怨,沈知韫能如此风光,还不是因她有个好父亲,有个好兄长,更是入府便怀下子嗣,一举得男。

  可怜夫君去世,也没给她留下一儿半女。

  若非如此,她何必要为后路不择手段?

  李大虎从小便好斗,常常冲在最前头,打得满身是伤回家,被爹娘劈头盖脸一通臭骂。

  从军后,他也是冲在最前头的那一批。

  可如今,李父李母见他回家,老眼浑浊,抱着他哭了半天。

  “娘瞧瞧,哪伤到了?”

  “快快坐,别傻站着。”

  李大虎嘿嘿一笑,拿出特意买的猪肉,得意地摇了摇:

  “哪有什么伤,就是破了点口子,瞧我带回什么?”

  “还有!将军夫人亲自赏我二十两银子,这钱给你们,建个气派的房子,叫乡亲都羡慕羡慕!”

  “长本事了……”

  李母见他这么有能耐,欣慰异常,又偷偷抹了把眼泪。

  “你活着回来就好,”李父压低声音,手指着隔壁,“林毅没了,你最近可别老出现在他爹娘面前,记得不?”

  李大虎应了一声。

  一起当兵打仗,他回来了,可总有人回不来,他面对同袍的父母,心里也难受。

  李母一边收拾他的东西,一边为邻居心酸:“他们家就那么一个儿子,现在没了该怎么办呦?”

  “虽还有个小女儿,可两口子都一把年纪了,还指望着儿子……”

  说到这,因李大虎回来的兴奋淡下去不少。

  二三十年的老邻居了,她们成亲时便认识,那家孩子从小跟着大虎玩,指哪打哪,她也是从小看到大。

  隔壁刚停了不久的哭声又响起来。

  悲戚凄惨,叫人闻之不忍。

  李大虎不语,犹豫几番,对他爹娘说道:“反正我还能挣银子,林婶他们却不一样,我拿一半赏钱给他们,就说是替林毅拿回来的抚恤行不?”

  李母下意识看向那几个银锭子。

  这些钱,可是她原先不吃不喝苦干十年都不一定能攒下。

  她狠心瞥过头去:

  “怎么不行,快过去!”

  “他们也是良善人,日后有个念头也好。”

  突然,外头一片喧哗。

  三人纷纷探头看过去:“这是怎么了?”

  李大虎速度快,大步流星往院外探头,瞬间瞪大了眼睛:“夫、夫人?”

  沈知韫带着人过来,特意给朔风城内的伤亡将士颁发抚恤。

  林毅的爹娘收到实打实的银钱,泣不成声。

  丧子之痛,并非一些银子能弥补的。

  但这笔银子可以极大改善生活,对他们而言,也是一笔极大的欣慰。

  “多谢贵人……”

  说着,他们要跪下行礼。

  却见眼前浑身气质不凡,一看就是富贵人家的女子上前拉住他们的胳膊,使了劲儿,不让他们行礼:“我今日过来,并非要看你们下跪。”

  “两位老人家培养出林千户这般优秀的儿郎,是朝廷对不起你们。”

  沈知韫这话说得真心实意。

  她在城墙观战,看到的一幕幕比他们知道的更惨烈。

  将士们都是好男儿,是一家的顶梁柱。

  权势太过残酷,要他们丧了命。

  闻言,林父、林母老泪纵横。

  他们如今唯一的小女儿不过十四岁,红着眼搀扶着爹娘。

  原先还有个大哥撑着门楣,前几年从了军,当上百户之后,也算是在村里风光一时,如今却……

  林母收了钱,每每看到便是心痛不已。

  这是她儿子的换命钱啊!

  她恨不得不要!

  可家中还需银钱度日,不得不收。

  她想得远,这钱能用一时,可日后呢?

  女儿没有哥哥撑腰,若是日后嫁人,无依无靠,他们老两口人微言轻,又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