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4章 九幽之殇-《第一天碑》

  八月二日,丑时。

  寂静的夜里有暗流涌动,只听见北城军营里刀剑齐鸣,乱成了一团。

  一个接一个的士卒冲了过来,然后还有几个人“杀”出了一条血路。

  只有一部分人出手拦截,多数人看到冲出来的人愣在了原地。

  无他,只因冲出来的人全是“领导”。

  狐松与江恬紧跟着从军帐中走了出来,他们对视了一眼,脸色阴沉。

  他们没有大张旗鼓,而是唤来各自的亲信,去追“杀”几人。

  “这是怎么了?”

  有不明真相的人在小声嘀咕。

  大多数人是一脸茫然,只有极少数人内心知道,他们暗自叹气,难免悲戚。

  时至寅时,军中终于起了流言:征东将军屠万道,病逝了。

  蔺浮生等人争权失败,已逃走。

  “怎么可能……将军死了?!”

  “呜呜……将军。”

  有人不敢置信,只因屠万道在他们心中是一座高山,迟迟不愿意接受。

  也有人微微抽泣,抹着眼泪。

  “军师走了……那我们还留在这里吗?”有人看着帐外灯火,问道。

  有一个人闻言目光闪烁,他将早已备好的说辞说了出来:“留啊……

  军中除了屠将军,本来也是两位监军官最大,该是由他们暂管。

  军师等人争权是不合规矩的……跟着他们走,可是要杀头的!”

  涉及到“造反”,众人噤若寒蝉,他们各怀心思,再无多的疑问。

  至于将军之死——因刚才的骚乱,所有的人都禁足帐内,不得外出。

  天亮之后,自有分晓。

  ……

  公元1098年,开元八年,八月二日,丑时,征东将军屠万道于北城患疾而终,享年七十九岁。

  所有人内心揣着事,他们睡不着,硬生生耗到了禁足结束。

  他们听到外面的锣声之后,一窝蜂地钻了出来,七嘴八舌地议论纷纷。

  无外乎,是昨夜之事。

  “将军真的出事了吗?”

  “军师他们……逃了?”

  “我们该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眼下东北已无战事,自然留在这边享清福咯……”

  “呸……将军尸骨未寒,你就只想着自己快活……”

  “……”

  林子大了,什么鸟也有,他们心思各异,但没有一个人提“造反”。

  多亏了蔺浮生留下的人,他们带头并安抚了有想法的人,让他们不敢乱来。

  这便是羊群效应……

  踏踏踏——

  忙碌了一夜的狐松与江恬走了出来,他离得很远,肉眼可见地有分歧。

  “屠将军旧疾复发,于昨夜病逝了……”

  狐松一开口,便是王炸消息,让一众站在眼前的士卒震惊不已。

  他们十传百,百传千,顿时将这个噩耗传达给了军中每一个人。

  一时间,北城的军营哭声一片,此起彼伏——男儿有泪不轻弹。

  但能让男儿落泪的事,也不少。

  狐松没有拦着这些哭泣的人,他等这些人情绪发泄完,才缓缓出声:“今日午时,我会将将军请出来,与你们道别。”

  一众士卒闻言很配合,等狐松等人离去,他们自发地帮起忙来。

  搭建高台,维持秩序,买花采花……

  不多时,在北城的城主府前便筑起了一个高台,附近铺设了满地的鲜花。

  期间有越来越多的百姓听说了这个消息,他们也自发地组织起来。

  待到午时,所有人安静地聚集在一起。

  狐松站在另一个高处,他吩咐手下人敲鼓,大声歌颂屠万道的功绩。

  哐——

  等他话语落尽,所有士卒不约而同,皆是整齐划一的动作,单膝下跪。

  最里面的人,是征东军中有九幽之称的人,他们黑衣黑甲,表情肃穆。

  偌大的北城,一时间竟失声了。

  ……

  远处一个阁楼上,蔺浮生等人也是单膝跪地,低首默哀。

  与昨晚冲出来的人相比,此时多了一个归黄泉——他收到消息赶了过来。

  要是不能见上将军的最后一面,他余生怕是会一直处于自责之中。

  秋天的太阳不辣,所有的来祭奠之人跪了足足有一个时辰,其间鸦雀无声。

  随着高台上的狐松活动了一下发麻的腿脚,他起身大喊:“恭送将军!”

  “恭送将军!”

  所有人都在嘶喊,但声浪稍显杂乱,只因外面的人听不见狐松的话。

  很快,他们的声音如浪潮一般,前者未尽,后者又起,然后已尽的再起。

  足足十来声之后,狐松才示意鼓手擂鼓,将众人的呼喊止住了。

  “恭送将军!”

  阁楼之上,蔺浮生等人不惧暴露,也是大声呼喊了几声,伏身有泪。

  尤其是归黄泉,这一个凶神恶煞的汉子哭得是泪流满面,连鼻涕也混在其中。

  楼下人呼喊完之后,还有人陆陆续续赶来,加入了祭奠的队伍中。

  一直到夕阳西下,狐松才让人将屠万道的尸首藏了起来,加以封存。

  有很多人已经撤了,但还有一部分人依旧跪着,没有起身。

  其中又以九幽军为主,他们身上的黑衣黑甲契合了夜色。

  九幽之主,自然于夜里归去。

  狐松与江恬见状相视一眼,他们还是低估了屠万道在征东军人心中的地位。

  于是,他们取消了今夜的宵禁,也不责令将士们回营,任由他们跪着。

  ……

  八月三日。

  又是一日太阳自东方升起,当第一抹阳光照在他们脸上时,这些人才回过神。

  他们心里空空,似乎失去了什么。

  另一边的阁楼上,蔺浮生等人也是如此,他们缓缓起身,吐出一口浊气。

  房攸看着物是人非的北城,问道:“接下来,我们该去哪里?”

  “东北已无战事,不如去远北域,或者西北域帮忙?”归黄泉提议。

  姜誉之没有出声,他听众人的。

  蔺浮生眼中多了一丝倦意,他看着楼下,喃喃道:“我们可是那位的眼中钉……不能去其他将军麾下。”

  “大将军又不怕……”

  “去东域,去倭岛!

  将军已灭高句丽,外患二去其一……余下的倭岛,不如由我们来完成。”

  蔺浮生眼中虽有倦意,但更是有斗志——这是将军的“遗愿”。

  倭岛,他们灭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