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善意提醒的陌生人-《恶毒公主要和离?清冷世子后悔了》

  说完,她目光扫过萧明玉那明显清减了许多的行装,眼底飞快地掠过一丝诧异,却也没再多言。

  倒是站在孙氏身后的叶菲儿,牵着谢云归的庶弟谢璋,上前深深一福礼。

  她抬起头时,眼圈微红,声音哽咽却真诚:

  “郡主大恩,菲儿没齿难忘。愿世子、郡主此行一切顺利,平安归来。”

  她身边的谢璋,小人儿也学着叶菲儿的样子,笨拙地作揖,奶声奶气地说:

  “哥哥,嫂嫂,早点回家。”

  萧明玉看着谢璋心中感慨,从前他跟着孙氏的时候可是几乎不愿和云归他们二人见面的,现在太夫人养身边了几个月,难得还能主动来送他们二人。

  不过毕竟是小孩,没长歪也就罢了,她也不会同他计较。她蹲下身,摸了摸谢璋的头,柔声道:

  “好,嫂嫂答应你,办完事就回来。璋儿在府中要听祖母和姐姐的话,好好进学。”

  谢璋抬着头看着萧明玉,那双羞怯的眼睛里突然也染上了几分不舍。

  众人目送二人和下人上了马车,车队辘辘驶出京城,繁华渐远,官道两旁景色趋于荒凉。

  马车内,萧明玉靠在软垫上,望着窗外飞速倒退的田埂树木,若有所思。

  谢云归坐在她对面的位置,手边放着一卷书,目光却并未落在书上,而是不动声色地留意着她。

  “殿下可是累了?”

  他出声询问,打破了车厢内的沉默,声音比在府中时更温和些许。

  “此行路途漫长,若觉不适,可随时停下歇息。”

  萧明玉回过神,摇摇头,扯出一个笑容:

  “还好,只是没想到离了京城,景象变化这般大。”

  她试图找些话题,“对了,你之前说青州当地已有疫情苗头,具体是何症状?与我说说,我也好提前想想对策。”

  谢云归点了点头,便详细说起前方传来的消息,高热、呕吐、泻下不止,甚至已有几个村落出现十室九空的惨状。

  “没想到已经提早来了一个月,却还是晚了,怪我,怪我没有早日做好母后那边的工作。”

  听到萧明玉这么自责,谢云归有些顿住了,温和缓缓道:

  “不怪殿下,殿下已经尽力了。”

  萧明玉扯出了一个笑容,不再多言。

  随着日头渐高,道路也变得有些颠簸,她起初还能强打精神讨论,到了黄昏,脸色却渐渐有些发白,额角渗出细密的冷汗,胃里也一阵阵翻涌。

  她努力忍着,不想因自己耽误行程,放在膝上的手却不自觉地攥紧了衣角。

  小腹愈发疼痛,胃部也有些不适,不会是来生理期了吧……

  哪怕萧明玉掩饰,谢云归却还是看在眼里,眉头微蹙。他放下书卷,唤了停车。

  “殿下,”他声音低沉,轻柔却坚持道,“前面快到驿镇了,今日便在此歇下。您脸色不好,需好生休息。”

  萧明玉还想坚持:

  “我没事,还能……”

  “殿下,”谢云归打断她,目光沉静地落在她苍白的脸上。

  “赈灾虽急,但若主事之人先倒下了,反而误事。您的身体要紧。”

  他甚少用这般近乎强硬的语气同她说话,萧明玉愣了一下,看着他眼中的担忧,那点强撑起来的力气忽然就泄了,只得点了点头:

  “……好吧。”

  本来还打算再赶一段路,但为着萧明玉的身子考虑,车队在黄昏时分驶入一处名为“黑水镇”的驿镇,包下了镇上最大的客栈。

  谢云归亲自安排妥当,看着萧明玉服下她自备的、缓解晕车不适的药丸,又吩咐店家准备了清淡易消化的膳食,送到房中。

  待萧明玉休息了约莫一个时辰,脸色稍霁,两人才一同到楼下用些晚膳。

  客栈大堂不算宽敞,灯火昏黄,聚集着南来北往的客商,人声嘈杂。

  两人选了个靠窗的僻静位置坐下,刚动筷子,便听得邻桌几个行商模样的人正在高声议论。

  “听说了吗?青州那边现在乱得很!官府的赈灾粮下来,层层盘剥,到灾民手里能有几粒米?”

  “何止啊!我有个表亲刚从那边逃过来,说是不光闹瘟疫,还闹‘鬼’了!”

  “鬼?”

  “可不是!听说有个叫什么‘黑风寨’的,专抢过往的富户和落单的官差,神出鬼没,下手狠辣!官府剿了几次都没摸到影子!”

  “唉,这世道……不过说起来,这回朝廷派的钦差,好像是那位谢侯爷家的世子?年纪轻轻,怕是镇不住场面哦……”

  “嘘!小声点!我倒是听说,那位名声不好的长公主……哦,现在是郡主了,也跟着来了?她来添什么乱?别到时候吓得哭鼻子,还得派人送回去……”

  那些话语断断续续传来,萧明玉握着筷子的手微微一顿,随即若无其事地继续夹菜。

  谢云归的眉头却深深蹙起,目光扫过那几个口无遮拦的行商,带着冷意。他看向萧明玉,低声道:

  “殿下不必理会这些闲言碎语。”

  萧明玉却笑了笑,压低声音:

  “他们说的也不全是空穴来风。贪墨、匪患,恐怕都是我们到了青州要面对的问题。”

  她眼神清亮,并无畏惧,反而带着一种跃跃欲试的冷静。

  “至于我……他们越是不看好,我越要做给他们看。”

  正说着,一个穿着破旧长衫、像是落魄书生的老者,颤巍巍地端着一碗薄粥从他们桌旁走过,似乎脚下一滑,粥碗眼看就要脱手。

  谢云归眼疾手快,起身一把扶住了老者,稳住了他手中的碗。

  老者连连道谢,浑浊的眼睛看了看谢云归,又看了看萧明玉,忽然压低声音,快速说了一句:

  “贵人若是去青州,小心水里……和……夜里。”

  说完,也不等两人反应,便佝偻着身子,匆匆上了楼。

  萧明玉与谢云归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

  “小心水里……和夜里?”

  萧明玉轻声重复,心中警铃微作。这人来路不明,但只是提醒他们,大概是出于好心。

  难不成有什么暗中之人看出了他们的身份,想要相助?

  谢云归对萧明玉沉声道:

  “臣会加派人手,夜间值守,饮水食物也会命人仔细查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