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3章 外出游览-《大秦:哥,把刀放下》

  嬴政想要做什么是不需要亲自吩咐下去的。

  从他让燕太子丹去吕不韦府上商讨伐赵事宜一事,就足以说明嬴政的态度。

  然而,太子丹并不明白这是嬴政的谋略。

  他单纯地认为,嬴政这个年少的幼主是被吕不韦打压的,以至于不得志。

  在秦燕联军这样的大事上,需要秦国能做主的人决断。

  尽管他内心并不喜欢吕不韦,但也不得不虚与委蛇。

  只希望能够通过吕不韦达成自己的目的。

  然而,这只是太子丹的一厢情愿。

  当吕不韦得知嬴政让太子丹来找他的时候,直接选择了闭门谢客。

  这一举动让太子丹感到十分困惑和不安,但他仍不死心,继续尝试寻求吕不韦的支持。

  “丞相,我秦国已经答应燕国伐赵,您为何不见燕太子呢?”

  王绾的话引来了吕不韦的凝视。

  吕不韦的目光如深渊般深邃,仿佛能酝酿出一场风暴。

  即便是王绾这位由吕不韦一手提拔的亲信,也在这种凝视下感到后背发凉,心跳加速。

  “丞相,有什么您就说啊!

  您这样看着臣,臣也猜不透您的心思啊!”

  王缩的声音有些颤抖,他努力掩饰内心的不安,但额头上已经渗出了细密的汗珠。

  对于王缩的害怕,吕不韦只能叹一口气,眼中闪过一丝无奈和疲惫。

  “世人皆以为我乃是秦国的权臣。

  是能左右大王所思所想的大能。”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变得复杂,“可王缩啊!

  你见过章台宫内那堆积如山的竹简吗?

  你见过那些装订成册,如砚台一般厚的硬纸上写满了讨伐本相的上书吗?”

  吕不韦的话语中带着一丝苦涩,他的眼神中流露出深深的疲惫和无奈。

  “本相见过!

  且每一天本相都能见到!!

  是大王尊重本相这个老师,还愿意相信本相曾经把他带回秦国的情谊。

  这才重用于本相。

  大王答应伐赵,为的是震慑诸侯,而不是一时的孩子气。”

  说到这里,吕不韦的目光变得坚定,仿佛在强调自己的立场。

  “让那燕太子姬丹来找本相,更是直接告诉本相,伐赵之事需慎重。

  大王的每一个决定都不是随意为之,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

  他希望本相能够审时度势,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吕不韦的脑海中浮现出嬴政的面容。

  那是一张年轻而坚毅的脸庞,眼神中总是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决绝。

  每当嬴政下达命令时,他的眼神总是那么锐利,仿佛能穿透一切表象,直指问题的核心。

  吕不韦记得,嬴政在讨论军事战略时,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种冷静而深邃的光芒,让人不敢有丝毫懈怠。

  “大王的眼神,总是那么坚定而深邃。”

  吕不韦轻声说道,仿佛在自言自语。

  “他每一个决定的背后,都有着深远的考量。

  燕太子丹不明白这一点,还以为大王是被我压制的,真是可笑。”

  王绾听着吕不韦的话,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敬佩之情。

  丞相真是太谦虚了!

  这咸阳城内谁人不知,吕相乃是秦国实际的掌权者。

  大王想要做些什么决定都需要找吕相商议。

  大王的弟弟长安君更是在大王的影响下改变了与吕向针锋相对。

  与其达成了共识在朝堂之上共同为大秦发展而谋划。

  即便吕相如此权倾朝野。

  但在涉及出兵伐赵这样的大事上竟然依旧不忘处处恭维大王的英明决策。

  把那些好的词儿全都按到大王身上。

  吕相真是太贴心了!

  他们这些做臣子的也应该向吕向学习。

  “丞相,您说的是,臣明白了。”

  王绾点头道,心中的疑虑逐渐消散。

  他深深地鞠了一躬,表示对吕不韦的敬意和理解。

  “不知相国有何安排?

  王绾定助相国达成所愿。”

  吕不韦知道,此时若想要平衡姬丹为秦国带来的风雨,就需要跟赵国达成联合。

  可赵国与秦国有世仇,除了当时去邯郸把赵佾要过来当质子的姚贾。

  这趟谁去都容易命丧邯郸。

  就算姚贾去了能从邯郸回着回秦,他所作所为也会破坏大王和姬丹多年的兄弟情义。

  有长安君这座大山在前面压着,吕不韦是真的不想大王再有个情同手足的兄弟了。

  思来想去,吕不韦决定召集姚贾,嬴傒还有蒙骜开个会。

  吕不韦这边忙的热火朝天,秦宫之内也没闲着。

  “快着点儿,你们一个个动作都快点儿!

  大王明天就要跟长安君出行。

  你们现在连饭食都没准备好,难不成要让大王和长安君路上饿肚子吗?”

  被李斯催促的那些寺人也有些无奈。

  是他们不想快吗?

  不是啊!

  实在是长安君给出的这种吃食实在有些不好做。

  嬴政为了给姬丹营造出一种他什么都不知情的错觉。

  决心带他弟弟去泾阳巡视一圈,看看修渠修的进度。

  若有什么事儿,他也就当即处理了!

  嬴政想的是挺好,但在程骄看来,这可是他和他哥第一次外出郊游啊!

  随行的人手必须是他训练出来的那些精锐。

  为了防止秦国的马车颠簸太重。

  程骄还特意给程冰传讯让她把咸阳到泾阳之间的路好好修一条出来。

  纵使不能全用上水泥,起码路边不能有太多的大树挡光,以及比人还高的草。

  如今天下未定,六国还有亡大秦之心。

  他哥的行踪不是秘密,若有探子知道,想要给他哥来个路上劫杀。

  那些个茂密的树林以及野草可不就是最佳掩体。

  虽说失去了那些他哥也没了躲藏的可能。

  但谁让他手上有铁矿呢!

  安排一个几个铁的防护板还是可以的,再加上他还有炸药。

  虽然少现在这个时代也足够了。

  操心完这些,程骄还觉得不够。

  虽说他不能把那些太划时代的东西搞出来

  但方便面可以有吧?

  面包也可以有吧?

  馒头这个东西也不是不行啊!

  还有饼干啊,这些随时都会被吃掉的东西,哪怕被造出来也不会被记录在史书上。

  许赓发现长安君现在天天蹲守他,其实是有那么点无奈的。

  可谁让程骄是长安君呢!

  他许赓也只能忍了。

  “公子,吃食方面真的这些就够了!

  沿途还有我大秦的村子,郡县,你们可以在那得到补给。

  不用带这么些粮食出去的。

  况且您所要求制成的这些吃食浪费太高。

  如今我秦国还要伐赵,您和大王断不能如此浪费粮食啊!”

  许赓这话一说完,就被程骄让人安排了一个大逼兜。

  “不会说话就闭上你的嘴。

  什么叫浪费?

  本君给你的那些竹简你难道没看吗?

  制造出来的那些干粮可以路上带着吃,万一遇到什么事,还能急行军,这是多好的办法。

  至筛出来的那些皮,不是去喂猪了吗?

  猪到最后还不是被人吃了,本君哪里浪费了!”

  论诡辩许赓是赢不了程骄的,况且许亲眼所见,程骄确实是安排人如此做的。

  就是许赓总觉得他被程骄又换了概念。

  秉着不明白就要问明白的道理。

  许赓这个一直龟缩在昔言殿膳房的农家人战战兢兢的去见了嬴政。

  “大王,臣不忍看长安君如此疲累。

  恳请大王去昔言殿见见长安君,让长安君收了神通,静静等待您安排的出游吧!”

  嬴政是听过许赓讲课的,对于这种肯为老百姓着想,还有一定种植经验的人才嬴政是尊重的。

  想着他也有三个时辰没见弟弟了,嬴政起身准备去活动活动筋骨。

  “许先生大可不必如此紧张,本王这就去看看弟弟到底做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