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澳洲大乱斗?打架先报哪一脉!-《五朝首辅,老朱说大明没我得散》

  【所以说,木正居这眼光真绝了!有时候我真怀疑他是不是开了天眼,或者是穿越者!】

  【 1!我也怀疑!你看他对澳洲的了解,连那里有什么矿都知道,这要不是穿越者,我倒立洗头!】

  【木正居:基操,勿六。】

  评论区的画风越来越偏,所有人都在惊叹木正居的“神操作”。

  把两个造反头子忽悠去海外开疆拓土,这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独一份儿!

  【说真的,这俩王爷虽然被忽悠了,但他们是真信守承诺啊!】

  【是啊!到了澳洲第一年,啥都没干,先把木正居的生祠给立起来了!】

  【哈哈!我也听说了!据说汉王爷临死前还拉着儿子的手说:木公,实乃我朱家的大恩人啊!】

  【木正居:......倒也不必如此。】

  【最搞笑的是,他们在澳洲推广汉化,第一本教材不是《论语》,也不是《孟子》,居然是《帝国首辅传》!】

  【噗!真的假的?这么硬核吗?】

  【千真万确!但凡汉化的澳大利亚土著,第一句话学的不是“人之初,性本善”,而是“木公曰:大明牛逼”!】

  【哈哈哈哈!神特么“木公曰”!】

  【这画面太美,我不敢看!一群黑黄色肤色的土著,摇头晃脑地背诵木正居的语录……】

  【木正居:我不是,我没有,别瞎说!】

  天幕的评论区一片欢乐。

  朱元璋看着这些评论,嘴角也不自觉地抽搐了几下。

  这都什么跟什么啊!

  立生祠?

  把木正居的传记当教材?

  老二和老三这两个混账东西,到了海外就彻底放飞自我了?

  不过......

  朱元璋转念一想,这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至少,大明的文化传出去了。

  哪怕传得有点歪,那也是大明的文化!

  总比那些蛮夷整天茹毛饮血强!

  “父皇。”

  朱标在一旁,神色复杂地说道:“看来,四弟的这两个儿子,在海外……过得还不错?”

  朱元璋哼了一声:“算这两个逆孙有点良心,没忘了祖宗!”

  虽然嘴上说得硬气,但任谁都能听出他语气中的欣慰。

  毕竟是自己的亲孙子。

  不用自相残杀,还能在海外开枝散叶,建立一番功业。

  这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那个被他视为“鬼相”的木正居。

  朱元璋看向天幕中那个佝偻的背影,眼神越发深邃。

  此人,究竟是忠是奸?

  或许,正如后世所言,无人能懂木正居。

  他的格局,早已超越了忠奸的范畴。

  他站的位置太高,看得太远。

  远到连皇帝,都只能看到他的背影。

  天幕的欢乐气氛还在持续。

  关于澳洲那边的“奇葩”发展,后世网友们显然还有更多的猛料要爆。

  【说起澳洲那边的汉化,我有个朋友就在那边留学。】

  【他说那边现在都还保留着很多大明时期的古风习俗。】

  【比如见面行拱手礼,逢年过节要祭拜天地祖宗,甚至连说话都带着一股子文言味儿。】

  【最离谱的是,那边对木正居的崇拜,简直到了狂热的地步!】

  【没错!在澳洲,木正居的地位跟孔圣人差不多,甚至在某些地方还要更高!】

  【毕竟是“开国恩师”嘛!没有木正居的忽悠……啊呸,指引,哪有后来的南明帝国?】

  就在这时,一条定位显示为“澳大自治区”的评论突然弹了出来。

  【咳咳,楼上的别瞎说!不信谣,不传谣!】

  【我们澳大自治区初三开学第一课,学的肯定不是《木圣人帝国首辅自传》第三卷第十七篇!】

  【那是小学三年级才学的!你们这是诽谤!我告你们诽谤啊!】

  这条评论一出,整个评论区瞬间静止了三秒。

  然后,爆发出了更为猛烈的嘲笑声。

  【哈哈哈哈!IP属地暴露一切!】

  【这波属于是自爆卡车了!】

  【小学三年级就学?好家伙,比我们国内还卷!】

  【澳大自治区的朋友,请问你们高考考不考《木公语录》?】

  【楼上的,自信点,把“请问”去掉!那是必考题!】

  奉天殿前。

  朱元璋看着那条“IP属地:澳大自治区”的评论,虽然不太懂什么是IP,但大概意思他是看明白了。

  这新大陆……还真成了大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连后世子孙都自称“澳大自治区”?

  而且听这口气,他们对大明的认同感极强,甚至比本土还要“复古”!

  “好!好啊!”

  朱元璋忍不住拍案叫绝。

  这就是文化的力量!

  这就是木正居的高明之处!

  攻城为下,攻心为上。

  他不仅让朱家子孙在海外扎了根,还把华夏的文明火种,播撒到了那片遥远的大陆上!

  天幕上的讨论还在继续,话题逐渐深入到了澳洲后来的历史演变。

  【其实澳洲那边后来也乱过一阵子。】

  【汉王和赵王的后代,为了争夺“南明”的正统皇位,也打过不少仗。】

  【但你们知道最有意思的是什么吗?】

  【他们打内战,跟咱们这边完全不一样!】

  【咱们这边打仗,那是真刀真枪往死里干,成王败寇。】

  【他们那边打仗,打之前得先“辩经”!】

  【对对对!我也听说过!号称“君子之战”!】

  【两军对垒,先不急着冲锋。双方主帅得先出来,摆开架势,引经据典,论证自己这一脉才是太祖高皇帝和永乐大帝的嫡系正统!】

  【必须得把对面驳斥得哑口无言,在“法理”上占据绝对优势,才能动手!】

  【而且动手还有讲究,不能赶尽杀绝,得讲究“仁义”!】

  【打赢了,也不能随便称帝,得先派人回大明本土,向北京的皇帝“请封”!】

  【只有拿到了大明皇帝的册封诏书,这才算是名正言顺的“新王”!】

  【哈哈哈哈!这哪里是打仗,这分明就是大型辩论赛现场!】

  【知道什么叫“打架之前,先问一下对面属于哪一脉的含金量”吗?这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