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这是荣誉!-《重生1975,我靠赶海养娇妻》

  那条由人群组成的长龙,非但没有缩短,反而随着消息的扩散,变得愈发壮观,像一条不见首尾的神龙,盘踞在整条商业街的中央。

  “以旧换新”的活动现场,已经变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

  左手边,那座由各种杂牌罐头堆成的“垃圾山”,体积正以肉眼可见的速度,疯狂膨胀!每一瓶被丢上来的罐头,都伴随着市民们一声如释重负的咒骂。

  “呸!总算把这玩意儿甩掉了!”

  “回家就拿这破瓶子腌咸菜!也算它废物利用!”

  右手边,原本码放得整整齐齐的诚安达罐头,则在飞速地减少。

  刘大壮嗓子都快喊哑了,他站在一张桌子上,挥舞着手臂,像一个打了胜仗的将军,指挥着手下的士兵,进行着一场甜蜜的“分赃”。

  “大家不要挤!一个一个来!都有份!”

  “看清楚了啊!左边是小票和垃圾罐头回收处!右边是良心罐头领取处!别排错队了!”

  “兄弟们手脚都麻利点!别让街坊们等急了!”

  工人们和那一百名临时促销员,已经忙得脚不沾地,连喝口水的时间都没有。

  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一种,发自内心的,亢奋的笑容!

  这已经不是在工作了!

  这是一种荣誉!

  是一种,亲手将“垃圾”扫进历史的垃圾堆,将“良心”传递到每一个同胞手中的,无与伦比的参与感和自豪感!

  人群中,一个头发花白的老太太,拄着拐杖,颤颤巍巍地将一瓶包装花哨的杂牌罐头和一张皱巴巴的小票,递给了负责回收的员工。

  她上午听信了传单,让孙子跑腿去百佳超市,排了半个小时的队,才抢到了这瓶“便宜货”。

  当她从邻居口中得知真相时,老人家的手都在发抖。

  不是心疼那几块钱,是后怕!是愤怒!

  要是这东西,真的给自己那个宝贝孙子吃了,那后果……她简直不敢想!

  当工作人员将一瓶包装精美,沉甸甸的诚安达黄桃罐头,郑重地交到她手里时,老太太的眼眶,一下子就红了。

  她没有立刻离开,而是转过身,朝着店里,那个正平静地看着这一切的年轻身影,深深地,鞠了一躬。

  “好孩子……你是个好孩子啊!”

  “我们……都谢谢你!”

  这一声发自肺腑的感谢,像是按下了某个开关。

  队伍里,无数刚刚完成了“交换”的市民,都自发地停下了脚步,转过身,朝着陈诚的方向,鞠躬致意!

  “谢谢陈老板!”

  “陈老板,国货有你,是我们的福气!”

  “以后,我们就认准诚安达了!”

  一时间,感谢声,此起彼伏!

  这已经不是一场简单的商业活动了。

  这更像是一场,大型的,民间自发组织的,对“良心”的加冕仪式!

  郭晓莹抱着儿子,站在陈诚身边,看着眼前这震撼人心的一幕,她的心,被一种巨大的幸福和骄傲,填得满满的。

  她知道,自己的丈夫,用他的智慧和魄力,赢得了这场战争。

  但她更清楚,他用他的“仁义”和“担当”,赢得了比战争本身,更重要的东西。

  人心!

  “厂长……咱们的货……快要不够了!”刘大壮挤过人群,跑到陈诚身边,脸上的表情,既兴奋又焦虑,“光是今天换出去的,就超过两万瓶了!这可是……这可是将近二十万的货啊!就这么白送了?”

  哪怕是刘大壮这种对陈诚近乎盲目崇拜的人,此刻也感到了一阵肉疼。

  那可都是钱啊!

  郭晓莹也回过神来,她看着几乎快要见底的库存,担忧地说道:“陈诚,要不……咱们今天的活动,就先到这里?剩下的,明天再继续?”

  在她看来,姿态已经做足了,效果已经达到了。

  见好就收,才是最稳妥的。

  “不行。”

  陈诚摇了摇头,语气不容置疑。

  他看着那条依旧望不到头的长龙,声音沉稳而有力:“我承诺过,今天,只要是拿着垃圾罐头来的,我们都换。”

  “做生意,和做人一样,最重要的是什么?是信用。”

  “我们今天要是提前关门了,那些还在路上,满怀希望赶来的人,会怎么想?他们会觉得,我们和那些奸商,其实没有区别,都只是在作秀。”

  “我们好不容易,才把‘诚安达’这三个字,刻进他们的心里。我绝不允许,这上面出现任何一丝裂痕。”

  刘大壮和郭晓莹都沉默了。

  他们被陈诚的话,再一次深深地触动。

  是啊,他们看到的是亏损的钱,是见底的货。

  而厂长看到的,是人心,是信用,是一个品牌的,百年根基!

  “可是……货真的不够了啊!”刘大壮急得直挠头。

  “谁说不够了?”陈诚笑了,他拍了拍刘大壮的肩膀,指向店门口那块“诚安达临时专卖店”的牌子,“把那个‘临时’两个字,给我划掉。”

  “从今天起,这里,就是我们诚安达在羊城的,第一家旗舰店!”

  “打电话回清河!让厂里,三班倒,二十四小时不停工!把我们所有的产能都拉满!”

  “告诉王大海,我不管他用什么办法,三天之内,我要十车皮的货,发到羊城来!”

  陈诚的声音,斩钉截铁!

  十车皮!

  刘大壮的眼睛,瞬间瞪得像铜铃!

  那得是多少罐头?一百万瓶?两百万瓶?

  他这是要……把整个华南的市场,一口气,全部吃下来啊!

  站在一旁的阿豪,一直没有说话。

  作为在香江见惯了资本风云的职业经理人,他比郭晓莹和刘大壮,更能理解陈诚这番操作背后,那石破天惊的商业逻辑。

  这已经不是简单的营销了。

  这是在构建品牌护城河!

  是用四五十万的“亏损”,去撬动一个价值四五千万,甚至四五亿的,庞大的华南市场!

  他用一场酣畅淋漓的公开审判,彻底摧毁了竞争对手的信誉。

  再用一场“亏本”的以旧换新,将“诚安达”与“良心”、“民族脊梁”这些概念,死死地捆绑在了一起!

  从今往后,在华南地区,罐头这个品类,将只有两个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