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拜师学艺-《重生1975,我靠赶海养娇妻》

  陈诚也看出了妻子的疲惫,好几次提出,从财政系统里调一个专业的会计过来帮她。

  但郭晓莹都倔强地拒绝了。

  “不行!厂里的钱,必须攥在我们自己手里才放心!我能行!”

  她骨子里,还是那个不服输的郭晓莹。她不甘心自己成为丈夫的拖累,她想跟上他前进的步伐。

  于是,她做出了一个决定。

  她要去拜师学艺!

  她打听到,图书馆里有一位即将退休的老会计,姓张,是京城里都排得上号的“一把算盘”,一手“双飞燕”的珠算绝技,出神入化。

  郭晓莹鼓起勇气,提着两罐自家产的罐头,找到了张会计。

  张会计是个面冷心热的老太太,一开始对这个年轻的“主任夫人”不以为意。但当她看到郭晓莹拿出的那些复杂账本,以及她眼神里那股子不服输的韧劲时,动了恻隐之心。

  “丫头,学这个,可是苦差事。”

  “我不怕苦!”

  就这样,郭晓莹成了张会计的关门弟子。

  白天,她处理完图书馆的工作,就一头扎进书房,整理诚安实业的账目。晚上,等陈诚和孩子都睡下后,才是她真正的学习时间。

  夜深人静,四合院的书房里,还亮着一盏孤灯。

  郭晓莹伏在桌前,面前摊着厚厚的珠算教材。她按照张会计教的指法,一遍又一遍地练习着。

  “三下五去二,四下五去一……”

  她的手指,在算盘的档位上,笨拙地移动着。一开始,总是出错,算盘珠子发出的声音,也是滞涩难听的。

  但她不气馁。

  错了,就重来。慢了,就再来一遍。

  窗外的月光,静静地洒在她的侧脸上,为她专注的神情,镀上了一层柔和的光晕。

  渐渐地,她的手指越来越灵活,算盘珠子在她指尖的拨动下,发出的声音,也从最开始的滞涩,变得清脆、连贯。

  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仿佛成了一曲独特的催眠曲。

  有时候,练到实在太困了,她就用冷水洗一把脸,然后继续。

  指尖,因为长时间的拨弄,被磨得通红,甚至起了一层薄薄的茧子。

  但她心里,却是满足的。每掌握一个口诀,每提升一点速度,都让她感到一种战胜自我的喜悦。

  这天夜里,陈诚参加一个重要的会议,回来得晚了。

  他轻手轻脚地走进卧室,却发现床上空空如也,只有儿子陈念安睡得正香。

  晓莹呢?

  他心里一紧,连忙起身寻找。

  书房的门缝里,透出了一丝微弱的灯光。

  他放轻脚步,悄悄地走了过去,从门缝往里看。

  眼前的一幕,让他整个人都定住了。

  他的妻子,郭晓莹,正伏在书桌前,聚精会神地拨弄着一把算盘。她的眉头微微蹙着,嘴里念念有词,一双秀气的手指,在算盘上快得几乎出现了残影。

  昏黄的灯光,将她的身影拉得很长,她的侧脸,在光影中显得格外专注,也格外美丽。

  陈诚的心,像是被什么东西,狠狠地撞了一下。

  他知道妻子最近很累,却没想到,她竟然在用这种方式,一个人默默地扛着所有压力。

  一股难以言喻的心疼和骄傲,瞬间涌上了他的心头。

  他没有出声打扰,就那么静静地站在门口,看着。

  直到郭晓莹完成最后一笔核算,长长地舒了一口气,揉着酸痛的脖子时,陈诚才推门走了进去。

  “怎么还不睡?”

  他的声音很轻,带着一丝沙哑。

  郭晓莹吓了一跳,猛地回过头,看到是他,才放松下来,脸上闪过一丝被发现的慌乱。

  “你……你回来了。我马上就睡。”

  陈诚没有再说话,他走上前,从身后,轻轻地环住了她。

  他将下巴,抵在她的肩膀上,闻着她发间熟悉的清香。

  “以后,别这么辛苦了。”

  郭晓莹的身子微微一僵,随即,一股暖流,从心底升起,瞬间冲散了所有的疲惫和委屈。

  她靠在丈夫坚实的胸膛上,低声说:“我不辛苦。我只是……想跟上你的脚步。”

  陈诚收紧了手臂,在她耳边,用一种无比认真的语气说道:“你从来就没落下过。你是我最坚实的后盾。”

  他顿了顿,又补充了一句。

  “放心,我有办法,让你成为咱们厂里,最厉害的‘现代掌柜’。”

  陈诚说得出,做得到。

  第二天,他没有去办公室,而是直接去了中枢后勤部,找到了一个专门负责采购进口物资的老熟人。

  “老哥,帮我个忙,无论如何,给我搞一台计算器。要电动的,日本或者德国产的都行。”

  “计算器?”老熟人愣了一下,“陈主任,那可是稀罕玩意儿,金贵得很!而且都是有定数的,主要配给国防科研单位,你这……”

  “我知道难办。”陈诚递过去一根烟,压低了声音,“我这也是为了工作。我们那个摊子,你也知道,账目太复杂,关系到全国的战略储备,一分钱都不能错。有个这东西,能把效率提高几十倍,也是为国家省钱嘛。”

  他又补充道:“钱不是问题,我用我自己的钱买,不用公家出一分钱。”

  看到陈诚态度坚决,又把话上升到了“国家战略”的高度,老熟人沉吟了片刻,终于一拍大腿。

  “行!我帮你问问!正好前两天有一批从沪海海关查扣的走私货,里面好像就有这玩意儿。我豁出这张老脸,去给你磨一台出来!”

  陈诚的能量,今非昔比。

  不过三天时间,一台崭新的,还带着包装盒的日本产“卡西欧”牌计算器,就送到了他的手上。

  这台计算-器在当时,绝对是顶级的奢侈品。米白色的塑料外壳,一排排整齐的按键,还有一个小小的液晶显示屏。在这个连电视机都罕见的年代,这东西简直就像是科幻电影里的道具。

  当天晚上,陈诚没有加班,早早地回了家。

  郭晓莹像往常一样,吃过晚饭,就准备去书房和她的账本“战斗”。

  “晓莹,等等。”陈诚叫住了她,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

  他从一个布袋里,拿出了那个方方正正的“铁疙瘩”,放在了桌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