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诚接过纸条,只见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陈念安家长,请您明天来园里一趟,关于孩子在园内进行“不当交易”的问题,我们需要和您沟通一下。
不当交易?
陈诚愣住了。自己那个才三岁多的儿子,话都说不利索,能搞出什么“不当交易”?
第二天,陈诚准时来到了幼儿园。
在办公室里,一脸严肃的王老师,向他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陈念安小朋友,最近在幼儿园里,成了一个小小的“商人”。他每天都会从家里带一两罐黄桃罐头,然后在午休的时候,用一块黄桃,去跟其他小朋友,交换他们带来的零食。
比如用一块黄桃,换三颗大白兔奶糖。或者用两块黄桃,换一小袋五香瓜子。
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开始接受“预定”。今天你给我带一个你妈妈做的茶叶蛋,明天我就给你带一整罐罐头。
最让王老师无法接受的是,前几天,班上的小胖,为了能换到一罐黄桃罐头,竟然把爸爸从沪海带回来给他玩的,一个铁皮发条小青蛙,都给了陈念安。
“陈厂长,我们知道您家条件好,不缺吃的。”王老师的语气很严肃,“但念安这种行为,性质很不好!这是投机倒把!是在同学之间搞物质交换,会带坏风气的!我们必须立刻制止!”
陈诚听完,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有些好笑。
他没想到,自己儿子这么小,就无师自通地领悟了“商业”的本质。
他没有像王老师预想的那样,立刻保证回去会好好教训儿子。而是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问道:“王老师,我能先跟念安聊聊吗?”
王老师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点了点头。
陈念安被带到了办公室。小家伙看到爸爸,一点也不害怕,只是低着头,玩着自己的手指头。
陈诚没有站着,而是蹲了下来,让自己的视线,能和儿子平齐。
他没有问“你为什么这么做”,也没有责备他。他只是温和地,像朋友一样问道:“念安,你用罐头,换了那么多东西,有糖,有瓜子,还有玩具。那你最喜欢哪个?”
陈念安抬起头,看了爸爸一眼,小声说:“核桃。”
“核桃?”陈诚有些意外。
“嗯。”小家伙点了点头,“小胖家后山有野核桃,他带到幼儿园来,用石头砸开,很香。我想换好多好多核桃。”
“为什么想要那么多核桃?”陈诚继续引导着他。
陈念安的大眼睛里,闪烁着一种纯粹的光芒,他用稚嫩的声音,说出了一句让陈诚和王老师都愣住的话。
“我想把核桃,也放进爸爸的罐头里。那样,罐头就会更好吃了。”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王老师张了张嘴,原本准备好的一大套关于“投机倒把”危害性的说教,此刻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她看着陈念安那张天真无邪的小脸,再看看他眼中那份纯粹的,想要让爸爸的罐头“更好吃”的愿望,心里忽然感到一阵羞愧。
是她,把孩子的世界,想得太复杂,太功利了。
陈诚的心,则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撞了一下。他伸出手,摸了摸儿子毛茸茸的脑袋,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他一直以为,儿子只是在享受“交换”这个过程带来的乐趣。却没想到,这个小小的脑袋瓜里,竟然装着这样温暖而又富有创造力的想法。
把核桃放进黄桃罐头里?
这个念头,像一道闪电,划过陈诚的脑海!
对啊!他怎么没想到!
黄桃的甜糯,与核桃的香脆,这两种口感和风味,如果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味觉体验?
这个年代的罐头,品类极其单一,口味也一成不变。如果能率先推出这种复合口味的“双拼罐头”,绝对能引爆市场!
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童言无忌,这是一个价值千金的商业创意!
陈诚站起身,对着还有些发懵的王老师,郑重地鞠了一躬。
“王老师,谢谢您。谢谢您告诉我这件事,也谢谢您对念安的关心。”他的态度诚恳而认真,“您放心,关于‘交换’的规则,我会好好引导他。但他的这个想法,我非但不会批评,我还要鼓励,并且,要帮他实现!”
说完,他牵起陈念安的小手。
“走,儿子,跟爸爸干大事去!”
父子俩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开车,又一次来到了黑瞎子岭的果林。
秋日的果林,别有一番风味。大部分桃子已经采摘完毕,工人们正在修剪枝叶,为来年做准备。
陈诚没有去厂房,而是带着陈念安,找了一处阳光最好的山坡,并排坐了下来。
“念安,你知道咱们家的罐头,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吗?”陈诚指着山下的厂房问道。
陈念安摇了摇头。
“因为咱们家的桃子好,技术好,做出来的罐头,比别人的都好吃。所以,别人愿意花钱来买。”陈诚用最简单的话,解释着价值的来源。
“那……用罐头换核桃,不对吗?”陈念安小声问。
“对,也不对。”陈诚耐心地说道,“你用一块黄桃,换了小胖三颗糖,你觉得划算吗?”
小家伙想了想,点了点头。
“那小胖也觉得划算,因为他更想吃黄桃。这叫公平交换,是你情我愿的事,这本身没有错。”
“但是,”陈诚话锋一转,“你用一罐罐头,换了小胖一个很珍贵的铁皮青蛙。小胖回家,可能会被他爸爸骂。因为他不懂那个玩具的价值。你占了便宜,他吃了亏,他可能就不愿意再跟你做朋友了。做生意,不能只做一次,要讲究长久。”
陈念安似懂非懂地听着。
陈诚笑了笑,继续说道:“爸爸教你一个更有本事的办法。你看,咱们有最好吃的黄桃,小胖家有最香的野核桃。如果我们把他的核桃买过来,和咱们的黄桃一起,做成‘核桃黄桃双拼罐头’,卖出去,挣了钱,再分给小胖一部分。这样,我们都挣到了钱,还能做出更好吃的东西。是不是比你单纯用罐头换核桃,要厉害得多?”
不当交易?
陈诚愣住了。自己那个才三岁多的儿子,话都说不利索,能搞出什么“不当交易”?
第二天,陈诚准时来到了幼儿园。
在办公室里,一脸严肃的王老师,向他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原来,陈念安小朋友,最近在幼儿园里,成了一个小小的“商人”。他每天都会从家里带一两罐黄桃罐头,然后在午休的时候,用一块黄桃,去跟其他小朋友,交换他们带来的零食。
比如用一块黄桃,换三颗大白兔奶糖。或者用两块黄桃,换一小袋五香瓜子。
后来,他的“生意”越做越大,开始接受“预定”。今天你给我带一个你妈妈做的茶叶蛋,明天我就给你带一整罐罐头。
最让王老师无法接受的是,前几天,班上的小胖,为了能换到一罐黄桃罐头,竟然把爸爸从沪海带回来给他玩的,一个铁皮发条小青蛙,都给了陈念安。
“陈厂长,我们知道您家条件好,不缺吃的。”王老师的语气很严肃,“但念安这种行为,性质很不好!这是投机倒把!是在同学之间搞物质交换,会带坏风气的!我们必须立刻制止!”
陈诚听完,非但没有生气,反而觉得有些好笑。
他没想到,自己儿子这么小,就无师自通地领悟了“商业”的本质。
他没有像王老师预想的那样,立刻保证回去会好好教训儿子。而是沉默了片刻,才开口问道:“王老师,我能先跟念安聊聊吗?”
王老师虽然有些不解,但还是点了点头。
陈念安被带到了办公室。小家伙看到爸爸,一点也不害怕,只是低着头,玩着自己的手指头。
陈诚没有站着,而是蹲了下来,让自己的视线,能和儿子平齐。
他没有问“你为什么这么做”,也没有责备他。他只是温和地,像朋友一样问道:“念安,你用罐头,换了那么多东西,有糖,有瓜子,还有玩具。那你最喜欢哪个?”
陈念安抬起头,看了爸爸一眼,小声说:“核桃。”
“核桃?”陈诚有些意外。
“嗯。”小家伙点了点头,“小胖家后山有野核桃,他带到幼儿园来,用石头砸开,很香。我想换好多好多核桃。”
“为什么想要那么多核桃?”陈诚继续引导着他。
陈念安的大眼睛里,闪烁着一种纯粹的光芒,他用稚嫩的声音,说出了一句让陈诚和王老师都愣住的话。
“我想把核桃,也放进爸爸的罐头里。那样,罐头就会更好吃了。”
办公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王老师张了张嘴,原本准备好的一大套关于“投机倒把”危害性的说教,此刻一个字都说不出来了。她看着陈念安那张天真无邪的小脸,再看看他眼中那份纯粹的,想要让爸爸的罐头“更好吃”的愿望,心里忽然感到一阵羞愧。
是她,把孩子的世界,想得太复杂,太功利了。
陈诚的心,则像是被什么东西,轻轻地撞了一下。他伸出手,摸了摸儿子毛茸茸的脑袋,一股暖流,涌遍全身。
他一直以为,儿子只是在享受“交换”这个过程带来的乐趣。却没想到,这个小小的脑袋瓜里,竟然装着这样温暖而又富有创造力的想法。
把核桃放进黄桃罐头里?
这个念头,像一道闪电,划过陈诚的脑海!
对啊!他怎么没想到!
黄桃的甜糯,与核桃的香脆,这两种口感和风味,如果能完美地结合在一起,那将会是一种什么样的味觉体验?
这个年代的罐头,品类极其单一,口味也一成不变。如果能率先推出这种复合口味的“双拼罐头”,绝对能引爆市场!
这不仅仅是一个孩子的童言无忌,这是一个价值千金的商业创意!
陈诚站起身,对着还有些发懵的王老师,郑重地鞠了一躬。
“王老师,谢谢您。谢谢您告诉我这件事,也谢谢您对念安的关心。”他的态度诚恳而认真,“您放心,关于‘交换’的规则,我会好好引导他。但他的这个想法,我非但不会批评,我还要鼓励,并且,要帮他实现!”
说完,他牵起陈念安的小手。
“走,儿子,跟爸爸干大事去!”
父子俩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开车,又一次来到了黑瞎子岭的果林。
秋日的果林,别有一番风味。大部分桃子已经采摘完毕,工人们正在修剪枝叶,为来年做准备。
陈诚没有去厂房,而是带着陈念安,找了一处阳光最好的山坡,并排坐了下来。
“念安,你知道咱们家的罐头,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吗?”陈诚指着山下的厂房问道。
陈念安摇了摇头。
“因为咱们家的桃子好,技术好,做出来的罐头,比别人的都好吃。所以,别人愿意花钱来买。”陈诚用最简单的话,解释着价值的来源。
“那……用罐头换核桃,不对吗?”陈念安小声问。
“对,也不对。”陈诚耐心地说道,“你用一块黄桃,换了小胖三颗糖,你觉得划算吗?”
小家伙想了想,点了点头。
“那小胖也觉得划算,因为他更想吃黄桃。这叫公平交换,是你情我愿的事,这本身没有错。”
“但是,”陈诚话锋一转,“你用一罐罐头,换了小胖一个很珍贵的铁皮青蛙。小胖回家,可能会被他爸爸骂。因为他不懂那个玩具的价值。你占了便宜,他吃了亏,他可能就不愿意再跟你做朋友了。做生意,不能只做一次,要讲究长久。”
陈念安似懂非懂地听着。
陈诚笑了笑,继续说道:“爸爸教你一个更有本事的办法。你看,咱们有最好吃的黄桃,小胖家有最香的野核桃。如果我们把他的核桃买过来,和咱们的黄桃一起,做成‘核桃黄桃双拼罐头’,卖出去,挣了钱,再分给小胖一部分。这样,我们都挣到了钱,还能做出更好吃的东西。是不是比你单纯用罐头换核桃,要厉害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