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朝觐宴赐,番邦进贡-《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当颜师古吟诵完这篇《圣德颂》之后,

  颜之推高兴的连叫了三声好:“好!好!好!”

  “师古不愧是我颜家的传人。”

  “这才是我颜家的骄傲!”

  “李恪小儿,看你这回还怎么猖狂得起来?”

  长孙无忌也是内心十分激动道:“不枉我苦心孤诣。”

  “大事成矣!”

  而在一旁的史官也是一字不落的将这两篇文章收录了下来。

  写作台上的学子们全都表示叹服。

  “这两篇文章真可谓是富丽堂皇,语句优美。”

  “此等文章,必然是有着极高的文学素养之人才作的出来的。”

  “我等的确不如。”

  周围的人也纷纷热议了起来。

  而其中也绝大多数都是赞颂溢美之词。

  这让颜之推的腰杆子瞬间挺得更直了。

  颜之推内心笑道:“就算你李恪军功卓着又如何?”

  “莽夫终究只是莽夫。”

  “你李恪又怎能懂得诗词歌赋之中的乐趣?”

  而魏王李泰和颜师古两个人此时站在高台之上。

  魏王李泰此时意气风发,环视一圈看到学子们对自己的赞赏。

  不少的学子们都对李泰送上了钦佩的眼光。

  “魏王殿下真不愧是所有皇子中最有文化底蕴的。”

  “是啊是啊。”

  “我看那颜家的颜师古也不错,这篇《圣德颂》作的真是丝滑流畅啊。”

  “依我看,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篇佳作。”

  听到周围的学子们的赞赏,

  魏王李泰和颜师古两个人内心得意极了。

  二人完全此时沉浸其中,享受着这一刻属于他们的高光时刻。

  长孙无忌趁机对李二禀告道:“陛下,看来天下学子对于魏王殿下的期望很高啊。”

  “我看,倒不如就创立一个弘文馆。”

  “专门招揽天下的学子,为大唐修撰立书。”

  “既然学士们对魏王殿下如此的期待。”

  “而且陛下你是知道的,青鸟他最喜欢和这些文人们打交道了。”

  “依我看,倒不如就把这弘文馆划归到魏王府门下吧。”

  “让魏王来招贤纳士,替咱们朝廷广收天下英才。”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二沉吟道:“此事……”

  “倒是可以考虑。”

  “咱们大唐应该是文治武功兼备。”

  “武功这方面,北御突厥、西征党项。”

  “文治这方面,倒还真的得上上心了。”

  “总不能让后人嘲笑咱们大唐是一条腿走路吧。”

  长孙无忌道:“是啊,是啊。”

  “但凡盛世,必然少不了要修书立传。”

  “魏王他正有此意啊。”

  “我看把这弘文馆交给青鸟来管。”

  “是在合适不过的了。”

  李二道:“嗯。”

  “好吧。”

  “这件事情就由你来宣布吧。”

  得到允许后的长孙无忌大喜过望,

  然后道:“这实在是太好了。”

  “我这就向大家宣布。”

  于是长孙无忌迫不及待的说道:“本次诗词作赋拔得头筹之人为魏王李泰与颜师古。”

  “为了表彰二人的功绩。”

  “陛下传旨设立大唐弘文观。”

  “专门为大唐网罗天下有才之人,为朝廷招纳贤士。”

  “魏王李泰,来掌管这弘文馆的事项。”

  “而颜师古,可作为副手辅佐魏王。”

  “至此。”

  魏王李泰和颜师古听到后,

  连忙跪了下来道:“儿臣遵命。”

  “谨遵陛下旨意。”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后,

  长孙无忌道:“下面我宣布。”

  “大会进行第二项。”

  “朝觐?宴赐。”

  “各番邦使团向大唐皇帝进贡。”

  “大唐皇帝回礼赐座。”

  魏王李泰与颜师古和一众学子们全都退场了。

  下面就是万国来朝的正戏了。

  赞悉若内心暗道:“看了你们大唐这么久的戏。”

  “现在终于轮到我上场了。”

  随后赞悉若向其他的番邦使臣们使了一个眼色。

  其他的番邦使臣们也便心领神会了。

  大会按部就班的很自然的进行了下去。

  长孙无忌道:“请各番邦使臣进场。”

  只看见西域使团这边吐蕃使臣赞悉若走在最前面。

  西域三十六国的其他使团们老老实实的跟在其后面。

  好似犹如吐蕃的附属一般。

  敏锐察觉度极强的房玄龄和杜如晦立马发现了不对。

  两个人都察觉到了,这吐蕃和西域使团之间……

  好像有些不对劲啊。

  而看到这一幕的李二也皱起了眉头。

  这西域使团如此姿态,

  仿佛今天朝贡的对象不是大唐,反而是他吐蕃一般。

  帝王心术的李二敏锐的觉察到了,

  今天的万国来朝,事情好像没有这么简单。

  长孙无忌宣读道:“下面宣读各番邦使团进贡的详细条目。”

  “龟兹国进贡,西域宝马二十匹,马夫二十人,马料苜蓿二十担。”

  “疏勒国进贡,西域瘦驼十匹,胡饼三担,西域毛锦一担。”

  “于阗国进贡,和田原石数枚,玛瑙石数枚,水晶杯以及其他玉器等数十个。”

  “焉耆国进贡,葡萄酒十坛,西域水果数种,另有西域水果种子三袋。”

  “……,……”

  当宣读完绝大部分的使团进贡之物后,

  长孙无忌赫然发现。

  这吐蕃使团进贡的东西好像有些蹊跷。

  但是长孙无忌还是念了出来:“吐蕃使者向大唐进贡。”

  “藏地牦牛三头。”

  “银牌、银耳环、银项链各一条。”

  “蜜蜡手镯一对”

  “织羊毛毯十张。”

  虽然这些东西显然不符合进贡物品的规定,

  但长孙无忌心中以为这是因为吐蕃第一次来中原进贡,不熟悉该进贡什么东西而已。

  于是也便没有放在心上。

  长孙无忌汇宣布道:“各番邦使团进贡物品已经清点完毕。”

  “下一项。”

  “大唐皇帝赏赐礼品并赐座。”

  此时此刻,西域诸国的番邦使臣们内心极为忐忑。

  因为按照赞悉若的意思,

  大唐皇帝赐座的时候,没有他赞悉若的指令谁都不能落座。

  这几乎就是和大唐的皇帝明晃晃的对着干了。

  虽然已经在赞悉若的武力逼迫下同意了,

  但是俗话说,瘦死的骆驼还比马大呢。

  大唐王朝就算是再迂腐不堪,那也是个称霸多年的庞然大物。

  谁知道新兴起来的吐蕃王朝能不能护得住他们这些小国的周全?

  所以说,

  事情到了眼前,他们这些西域小国内心还是会有些忐忑的。

  但是赞悉若仿佛是能洞察这些西域使者的内心一般,

  赞悉若于是回过头来用眼神狠狠的瞪了这些西域使者们一眼。

  那眼神仿佛就是在警告他们:“不要给我耍滑头。”

  “否则的话,那些灭亡的小国就是你们的前车之鉴。”

  迫于吐蕃的压力,

  这些西域使者们索性干脆狠下心来,

  反正前后都是个死!

  还是干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