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吹响号角,拉开序幕-《大唐:李二!你传我皇位干什么?》

  半个时辰很快到来。

  所有的人全都各就各位了。

  在宫廷乐队的吹奏下,李二的皇家仪仗队缓缓入场。

  在场的所有人纷纷道:“恭迎大唐皇帝陛下。”

  李二径直走上了中心位置的皇位。

  李二问身边的长孙无忌道:“无忌,清点完到场之人了吗?”

  长孙无忌回答道:“启禀陛下。”

  “今日到场之人已经全部清点完毕并登记造册。”

  “这次的万国来朝,可谓是空前的盛大。”

  “来的不仅有西域诸国、还有波斯使团、大食使团以及吐蕃使团。”

  “请陛下检阅。”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二有些惊讶:“哦?”

  “西域诸国的使团们来是正常的。”

  “波斯人和大食人能来我也不奇怪。”

  “这吐蕃使团是怎么回事?”

  “我记得好像这吐蕃使团并不在万国来朝的名单之中吧。”

  长孙无忌道:“回陛下。”

  “微臣也觉得奇怪。”

  “吐蕃使团来我中原王朝进贡,好像还真是第一次。”

  “不过……”

  “这是好事啊。”

  “我猜大概是吐蕃畏惧于陛下您的文治武功,这才主动前来进贡的吧。”

  “连吐蕃这样的贫苦蛮荒之地都主动前来朝贡。”

  “不正好显示了陛下您的圣明已经海内皆知了吗?”

  听到长孙无忌这吹捧恭维的话,李二听得十分的顺耳。

  此时的李二内心虽然高兴极了,

  但身为皇帝的城府却提醒让他喜形不能于色。

  于是李二淡淡道:“若是真如此。”

  “那便证明了我这个皇帝当的还是称职的嘛。”

  虽然李二面上无动于衷,但是内心却也总算是松了一口气。

  因为,

  李二一直担心后世之人和史书上对他的评价。

  毕竟……

  他李二是玄武门继承制得来的皇位。

  李二希望用自己文治武功上的光辉功绩,来掩盖掉自己在皇位继承上得位不正的缺陷。

  这也是他这些年来在皇帝位子上一直兢兢业业的主要原因。

  李二在心中暗道:“如果贞观真能成为大治之世,也算是了却了我的一桩心事。”

  “后世子孙在说到我的时候。”

  “就算是不耻于我玄武门之事,但看在文治武功的份子上。”

  “至少也会给我留三分薄面的。”

  当李二如此想着,内心犹如一块积压了许久的大石头落了地。

  看到李二心情舒畅后,

  长孙无忌趁机提醒道:“启禀陛下。”

  “如此盛世,若是没有文章记载下来实在是太可惜了。”

  “为此臣将翰林院的学子们全都叫来了。”

  “臣为今天的万国来朝特意安排了一场吟诗作赋的环节。”

  “希望这些才子们能做出些文采斐然的文章流传于后世,来让后世子孙都能了解到咱们贞观一朝的盛况。”

  听到长孙无忌的话,李二肯定道:“这点子不错。”

  “无忌,这件事你用心了。”

  听到自己被李二肯定了之后,

  长孙无忌趁势追击道:“陛下,今日之事必定会载入史册。”

  “独乐乐不如众乐乐。”

  “臣还有一个想法。”

  “这个吟诗作赋的环节,不妨也让大臣和皇子们也参加进来。”

  “博采众长,集思广益。”

  “让翰林院的才子们与大臣皇子们比较一番。”

  “看看今日谁能拔得头筹。”

  李二点头道:“嗯,这个可以有。”

  “此事就交给你去办吧。”

  得到了李二的首肯后,长孙无忌内心狂喜。

  长孙无忌暗暗得意道:“一切都在完美按照计划进行着。”

  “也不枉我与青鸟苦心孤诣的谋划了将近半个月。”

  “大局已定!”

  “大事成矣!”

  “半月之前的提前布局,现在终于到了收成的时候了。”

  趁着李二没有注意,

  长孙无忌找了个机会,偷偷溜走了。

  长孙无忌跑到了李泰的身边。

  此时李泰正与颜师古在一起,二人还在为等会登台背诵文章做着最后的预演。

  长孙无忌将二人叫到了一处没人的地方。

  然后轻声对两人泄露消息道:“陛下那里我已经说通了。”

  “等一会我会安排一个吟诗作赋的场次。”

  “你们二人到时看我的眼色而动。”

  “届时我会为你们二人打好掩护的,你们只管按照计划行事便可。”

  长孙无忌为二人交代清楚之后,

  只听到鼓乐之声大起,

  意味着吹响了万国来朝的号角。。

  长孙无忌道:“我先走。”

  “你二人稍慢再进场。”

  “别被人发现了痕迹。”

  伴随着万国来朝的开场曲被奏响,

  大典也正式拉开了序幕。

  ……,……